看板 home-sale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標題 Re: [請益] ceca大師關於中古屋後續處理時間 Thu Apr 28 17:26:08 2022
基本上是這樣子.
你不換屋其實也ok.
換屋是為了賺更多.
長期就不用說,發展中的區域和僵化區域有位階上的不同變化.
中期方面.
你知道地區和屋齡有先後漲的現象.
至於短期..你隨時都在換屋所以不需要討論.
那長期方面,你哪時候布局未來強勢區比較好?
你說你現在布局水楠...是不是亞歷山大??
但是你如果在2016~2019布局水楠
(當然那時候沒得買正水楠,但可以買周圍),是不是個好時機?
so...長期在切入一個你預期下一次大炒做的強勢區最好的時機點.
必然是這種大盤整的時間是最佳換過去的機會.
至於中期的話,蛋黃區和新建案是第一批上漲的東西.
另外記不記得我這幾年哪時候開始說可以切入美術館?
是不是2019左右....並且理由也是美術館跟其他區域價差都快消失了.
而這一波你從2020年可能還好,2021年開始要切入美術館是不是也亞歷山大.
而物件也是.
你想,2018~2019的新建案都多少,是不是一個很好的切入換新時機點?
而等到2020年後,也許這些都變新古屋.
但是它們在2020~2021是不是漲的超兇還把價差拉開.
因此你在這種大盤整的末端換物件...
你可以在第一時間吃到下一次大漲的超大漲幅.
而像現在,如果你手上有美術館的房子或是5年內的新古屋.
你在爽爽的換成2x年屋.
你看你之後可以賺得多爽....
甚至逼近可以一換二...但是如果在2019年你最多1換1.5不到.
這就是中期換屋的奧義.
至於租金收入差....那只值一根毛..XD
因此...
換屋很多時候不是因為他屋齡大了.
而是因為,換來換去賺比較多.
你本來只有一間30年屋.
你抓對時間換成5年屋,在換回35年屋(過五年好了)
你可能可以買一大一小兩間35年屋.
在經歷一輪,你可能就變三間3x年屋.
房子就會像老鼠那樣一直繁殖.
而如果你只是死屯一間30年屋.
你光靠租金收益想要變成兩間.
你可能等三輪大漲你都做不到.
不動產是很穩定的金融產品.
所以通常操作會建議激進一點.
操作的時間和判斷觀察的時間都非常多,緩衝時間都宇宙無敵大.
操作起來一點也不會有甚麼壓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7.108.125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YQbsotl (home-sa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51137970.A.DEF.html
推 gigi0316: 一直換不會被仲介費跟稅金吃掉很多嗎6F 04/28 17:33
推 roy0710: 收租可以啦,就租金投報要高一點,至少6%以上的房子自己還是有繁殖力。那種2-3%的不用想了。8F 04/28 17:36
推 alanbread: 仲介費買賣最多就6%根本不用擔心,房地合一你用重購退稅也還好
不然就發票,但自住換屋不建議去搞這個,雖小被查到金流你會很麻煩,投資客是做比較仔細的但也不建議太誇張就是了11F 04/28 17:39
推 yihua2: 太強了 已拜16F 04/28 17:43
推 rebecca226: 整個理論裡面,我覺得最難的是,知道什麼是值得買的外圍17F 04/28 17:45
推 jsont: 未看先拜18F 04/28 17:46
你對外圍沒信心.
你可以單純在市中心.
單純操作物件新舊就可以.
就像你對老屋沒信心.
你可以單純操作蛋黃蛋白蛋殼往外買就可以了.
當然最後,你會同時考慮,然後判斷當下買哪一棟競爭力最強...XD
不受地點或是屋齡的拘束.
只要時機對,甚麼鬼都可以買.
沒看到興達港唯一的大樓漲多少...XD
那東西當年我都疑慮了一下.
(當年一棟只要75萬)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190607/KKP3IFHYM6GNZ3M2TWFEWGLSIE/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20424/FMX5Q6FZDBB5FB4UIAL4L4OWJA/
有甚麼鬼東西是不能買的嗎?
只有你買的時機點對不對才是問題.
金山萬里度假山莊,崩盤之後,你在看佛朗明哥是不是現在又從最低點漲了超過兩倍.
不過當然對外圍的判斷有很多因子要顧慮.
你沒把握就可以避開不要碰.
投資也記得,盡量不要賺你不熟悉的錢.
有把握的先賺.
剩下一點點閒錢再拿去做實驗性的試探.
沒閒錢就算了.
之後她噴到宇宙去,那也是不屬於你可以賺得...
就像我興達港那時候沒有入手他的大樓,我也不會有甚麼錯過怨嘆之類的.XD
單純就是,喔,又多學了一課.
※ 編輯: ceca (61.227.108.125 臺灣), 04/28/2022 17:55:52
推 lun0120: 稅?35~45%?加仲介費,大概一半以上列入成本,呵呵21F 04/28 17:52
→ jonson: 非北市50年以上的房子還要買,各位耗子尾汁,我是不敢買每年折20%,50年後餘值=0,房子送我都不要,純繳稅沒餘值22F 04/28 17:56
這時候你就應該思考.
這五年房價翻倍2~3倍的36年地上權是怎樣一回事..XD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11126818.html
進入投資市場永遠記得.
市場永遠是對的.
當你發現你的想法跟市場完全相反的時候.
那一定你錯了!!
你要立刻修正自己.
千萬不要硬凹.
硬凹是投資最大的忌諱.
股票漲就是漲跌就是跌.
看錯就要反省.
是你看錯了....要檢討自己.
不要去檢討股票走勢...XD
大多數的住宅的價值是"住宅空間"主導.
土地是影響他貸款狀況(單純有和沒有土地會巨幅影響貸款無視土地坪數).
以及影響你繳多少稅.
(除非你被建商整併)
會計上的建物殘值除非你在計算公司資產或是交易,不然只有繳稅的意義..XD
因此一間地坪特別大屋齡又沒特別老的大樓,一般我是完全不會買...
so...你在看建物.
請從"這個地區的這種空間價值"優先做他價值判斷.
這個佔90%以上的比重.
其他一點點10%才是考慮到其他方面...
(例如土地太大的大樓很多時候價格會比較低...恩..市場還是沒太白癡整天做都更夢)
然後你用這個價值觀再回推市場變化.
你看看是不是跟市場契合度遠高於甚麼看土地價值看建物價值等等..
尤其看這些土地建物價值,你根本無法解釋地上權的價格變化,所以無保存登記的價格變化.
(老透天無保存登記也是比較便宜...屋齡都5x年建物殘值應該是0.
為啥為保存登記比較便宜?
因為沒有建物也會影響到他的貸款....)
※ 編輯: ceca (61.227.108.125 臺灣), 04/28/2022 18:08:06
推 Complain: 支持ceca ,五年過去已經1變4 謝謝24F 04/28 18:00
推 pigmoo: 4年前興達港6萬沒人想去 ~25F 04/28 18:16
推 luckypig: 那如果手上有美術館10幾年屋建議放到什麼時候賣最好29F 04/28 18:27
推 Morphee: ceca文每天當心經唸就對了30F 04/28 18:29
推 kktt254: 請問中都什麼時候可以切入31F 04/28 18:48
推 flydeer: ceca大 房地合一重稅下一般幾年轉換比較好33F 04/28 18:52
推 GoGoD: 有買房SOP可以抄嗎34F 04/28 18:55
推 creulfact: 為什麼土地太大的大樓價格會比較低阿?36F 04/28 19:52
推 wlcaroline: 因為不可能都更土地持分大地價稅也比較高,負擔成本高,所以市值較低吧37F 04/28 20:04
推 lunchkuo: 請問C大「本來只有一間30年屋,要抓對時間換成5年屋」,這句話意思是要在盤整時期新舊屋價格差距最小的時間點,再貼一些資金或是大換小,跟到下一波起漲物件列車嗎?40F 04/28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