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
作者 Avandia ()
標題 [閒聊] 台北收入所得級距表 告訴你房價為何難跌
時間 Tue May 24 10:32:20 2022



https://miro.medium.com/max/994/1*MvLndVrXKA7As9F-eGTvMQ.png
[圖]

這是網路上2018年的主計處統計資料 台北市民成年人收入級距
收入來源包含薪資 股票股利 房租等
還不包含一堆沒有呈報上去的地下經濟 檯面下收入等

各位年收三百的成年網友PR可以排進97 看似不錯
但不好意思  還有七萬多人在你前面
這就是在台北市低薪為何會讓人如此無力的最大原因
就連年收五百萬
都只能排在兩萬多名了...

資源有限 但跟你搶奪同一片天空 同一塊土地的對手卻是如此強大
你告訴我 房價到底怎麼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197.163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YZ4EtkQ (home-sa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53359543.A.B9A.html
zaqimon: 就算台灣第一名 放在亞洲或全球依然排不上名1F 05/24 10:35
tfct: 所以不是8/2法則。 買房的至少是前3%2F 05/24 10:36
piliwu: 對照一個數字,台北10年內房子只有6萬多間3F 05/24 10:36
stevenshih: 有很高嗎? 還不是被新竹屌打4F 05/24 10:36
carterdunk: 這是家戶所得 不是人均5F 05/24 10:36
tfct: 地下經濟算一半的話。大概要前6%的人可以買。6F 05/24 10:37
Sam27: 2015年還是有跌10~20%拉,主要還是看中央想怎樣7F 05/24 10:37
stevenshih: 年薪200-300竹科比比皆是 你台北薪水又不高房價貴的嚇8F 05/24 10:37
Sam27: 2015年後打壓台北,發展中南部就是很明顯訊號10F 05/24 10:37
piliwu: 股票的資本利得不算在內這數據會嚴重低估11F 05/24 10:38
Sam27: 3年前講沒人信當笑話,現在還不相信,那就是死多頭了12F 05/24 10:38
piliwu: 全台灣都一樣低估13F 05/24 10:38
qurs: 不錯成功啊 大家房子一起漲 大家都開心 已反映在民調上14F 05/24 10:38
kendal: 悲劇 原來pr 80 哭15F 05/24 10:43
abyssa1: 資本利得不計所得16F 05/24 10:44
Mustang428CJ: 房價要跌大概只能靠調高利率或是縮減成數了17F 05/24 10:45
fedona: 房東地主:笑而不語18F 05/24 10:46
Rodstewart: 我還有很多海外工作的朋友最近回台北置產 那些人薪水很高 不在這個統計裡面19F 05/24 10:47
flamer: 這家戶所得吧?21F 05/24 10:49
MizPerfect: 美國要打通膨 , 台灣也逃不掉啦 , 一定會修正的22F 05/24 10:49
jsont: 很多會在台北市買新房家庭年收破千都已經是基本盤了,還在拿200-300這種出來只是凸顯眼界小而已。23F 05/24 10:49
abyssa1: 還有個重點是 台北市住宅新屋供給10年6萬戶25F 05/24 10:49
piliwu: 你可以大通膨看衰房地產沒關係26F 05/24 10:50
Sam27: 但重點是台北新房設計規劃,99%還輸台中3~4線建商27F 05/24 10:51
tfct: 我比較好奇的是年收破千繳起稅來,不會很幹嗎?28F 05/24 10:52
Sam27: 年收千萬,大概繳300~35029F 05/24 10:53
fedona: 一堆避稅方法阿30F 05/24 10:53
junshinw: 才2萬多人,真的很少耶,那些超過六千萬的房子,真的會套到死31F 05/24 10:54
Sam27: 要有自己開公司才比較好避...33F 05/24 10:55
imagesun: 有錢人很多節稅方式,賺千萬説不定繳的稅比你少34F 05/24 10:55
fedona: 受薪階級大概只佔20%吧,其他80%有錢的都非受薪階級35F 05/24 10:55
tfct: 如果是稅籍資料能逃有限啦。 不用繳的就歸在地下經濟了36F 05/24 10:56
fedona: 你說的2萬人大概才20%的人,剩下一堆有錢人,薪水不用統計37F 05/24 10:56
abyssa1: 所以你會看到一堆奇怪的BVI外資在用現金買豪宅39F 05/24 10:56
Sam27: 不要以訛傳訛,台灣的90%的所得稅,是前10%的有錢人繳的40F 05/24 10:57
abyssa1: 資本利得免稅 海外法人 很多方法啦 所以才要推CFC41F 05/24 10:57
Sam27: 政府都有年度徵稅目標,達標,就不較不會去查稅
沒達標,就會開始到處找你麻煩42F 05/24 10:57
abyssa1: 所得稅有錢人繳 跟做生意很多節稅手法 不衝突44F 05/24 10:58
piliwu: 有錢人繳稅就過千萬了不要在那邊亂講45F 05/24 10:58
fedona: 台北99%新房規劃輸台中3線建商 依據是啥?46F 05/24 10:59
piliwu: 節稅方法有極限的
成本也不低47F 05/24 10:59
abyssa1: 40%節到20%,還是比領薪水的繳30%多繳很多稅49F 05/24 11:00
Sam27: 版上不少台北投資客到台中的,你問問看就知道了50F 05/24 11:01
detective14r: 如果都是薪資所得要節稅真的不容易
比較常見就是用海外所得670萬免稅額吧51F 05/24 11:01
Sam27: 或你自己搬到台中看個2年房就懂了53F 05/24 11:02
Rodstewart: 薪資所得無法節稅 自己開公司節稅方法比較多54F 05/24 11:02
imagesun: 只有領薪水的逃不了,藝人、收現金的醫美賺比較多還是少?55F 05/24 11:03
castalchen: 這就是台北預售市場的真實面 99%的人只有當觀眾的份57F 05/24 11:04
Rodstewart: 台中豪宅真的厲害 可惜空污比較嚴重58F 05/24 11:04
castalchen: 所以這些99%的群眾看好看壞想買不想買 想留下來想搬走 都對市場沒什麼影響59F 05/24 11:05
piliwu: 所得稅收入跟繳稅有政府公開資料61F 05/24 11:05
Sam27: 不用豪宅呀,光鉅虹惠宇大毅,北部有幾間設計規劃能打62F 05/24 11:06
NITERRO: 前1%買50%63F 05/24 11:07
Sam27: 你看國泰在北部的排名,結果到台中變成3線建商......64F 05/24 11:07
castalchen: 免稅還是要申報(理論上)海外所得超過100萬即時免稅 有申報還是會被統計在收入上65F 05/24 11:08
edcnjerry: 薪資所得節稅很有限吧,開公司當然方式多很多,但也不列入原po的這個統計。實在不需要再強調資本利得,少年幣神今年沒人笑得出來,混在一起講只會越叫越亂67F 05/24 11:09
abyssa1: 國內一般所得統計都不含海外所得 樓上要不要先查清楚70F 05/24 11:09
Rodstewart: 聯聚真的好厲害 真的大勝台北建商 (我台北人)71F 05/24 11:09
fedona: 台北豪宅建商設計也可以輸台中三四線建商設計? 還沒睡醒72F 05/24 11:10
castalchen: 我就有申報過海外所得 所得最後就是一個總數 難道統計還要把海外部分找出來剔除嗎
如果是用報稅資料統計的話74F 05/24 11:11
William: 台北還有一批財富是都更出來的阿,社區認識不少位地主戶從原本的50年2樓平房都更後分到3戶市價超過1E77F 05/24 11:12
abyssa1: 我沒看過主計處有公佈過基本稅額的統計資料
都是一般所得額 你看到那個統計資料要不要說一下?79F 05/24 11:12
horny76: PR 65而已… 還好我住桃園,台北要買房真的太難81F 05/24 11:13
abyssa1: 海外所得是掛在基本稅額 不影響一般所得82F 05/24 11:13
chillybreeze: 最重要的是台北一堆人不是領薪水的83F 05/24 11:14
castalchen: 對啊 每次看到那些地主戶分個價值幾億幾十億的房產 只能羨慕人家命好84F 05/24 11:14
ru04hj4: 股利也逃不了 一堆董住在台北 很正常吧86F 05/24 11:15
castalchen: 不滿意生氣也沒用 這個世界也不會改變87F 05/24 11:15
abyssa1: 股利分離課稅28%後連分離課稅都拉出來不進所得分佈88F 05/24 11:15
ru04hj4: 所得又不是「薪資所得」沒薪水有所得啊89F 05/24 11:15
kusomanfcu: 別忘了這個只是年收 固定收益級90F 05/24 11:15
rainbow321: 薪資還好 一堆做生意的人應該沒有列在上面91F 05/24 11:16
castalchen: 統計來源我不知道 只是剔除國外所得 不就更不準確92F 05/24 11:16
abyssa1: 啊誰跟你說要精確?93F 05/24 11:17
sam21sam21: 聯聚很厲害,不過大陸建設.富邦去台中反應也很好94F 05/24 11:17
ru04hj4: 台北醫院這麼多 醫生薪資所得300很正常吧95F 05/24 11:17
abyssa1: 資本利得都不算了 海外所得還算小條的96F 05/24 11:17
sam21sam21: 訴求點不同,台中建商大坪數豪宅都很拿手
可是豪宅的頂端,終究還是回歸特定的建商了97F 05/24 11:18
abyssa1: 航海王50億 這個表不知道排在哪裡? 說不定在我後面?
(資本利得不計)99F 05/24 11:18
jsont: 事實就是打到很多受薪階級的玻璃心,台北新建案本來就不是普通人買,硬蹭或嘲諷真的沒有多大意義。322F 05/24 20:58
vanila: 這個最好是有準 我都不覺得我pr97 在房板根本被嗆成乞丐好324F 05/24 23:08
jpwd: 資產才是重點,我領了15年99%,總資產説不定只有90%326F 05/24 23:29
ZigzagShiva: 竟然還輸給一萬多人。我已經很拼命賺錢了327F 05/24 23:46

--
作者 Avandia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