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作者 a386036 (骷髏怪)標題 [閒聊] 網紅的強力過件隨便貸時間 Fri Oct 25 09:13:11 2024
有幾個網紅一直鼓勵超高槓桿
信貸 拿家裡房子貸滿 買股票 質押
再去買房+二胎貸到9成以上
說真的
對於中生代 老手 老江湖,來看根本是小朋友把戲
之前銀行業績不好的時候,很多東西相對寬鬆
好比當年雙卡風暴,月入2萬可以拿到30萬額度信用卡現金卡,可以拿到300萬信貸
還可以一次送8家全過關
現在*山,原*旗合併前,匯*醫生都不一定過的了,五萬的卡
基本上現在銀行大原則7成內,除非準備好4成自備,放超過三個月給銀行看,否則很難很
難8成
看到你有信貸還是,銀行的股票質借,基本上就是砍你成數.....
不買商品就是地上一堆釘子,要用商品黏走
這些網紅很多都是去聽個講座,以前某時段做法可以,就搞課程收學生,口袋賺滿滿
政策改變演個戲兩手一攤
你又要別的網紅再來一次
最後跟你說房價還會漲多2%利率,房價一年漲15%沒差
問題很多是成數問題.....
這些害人網紅在幹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48.28 (臺灣)
※ 作者: a386036 2024-10-25 09:13:11
※ 文章代碼(AID): #1d6l2frU (home-sa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29818793.A.D5E.html
→ kusomanfcu: 反向 現在證券戶 不用證明可以開到999電子額度
反觀哈哈2F 10/25 09:20
推 jerrylin: 不就看到ceca被當神拜嗎 網紅很多都互相模仿4F 10/25 09:20
推 dans: 太多了吧,還要人特別記這些雜魚是誰也太累了6F 10/25 09:22
噓 yytseng: 哪一個網紅也不敢講出來?廢文7F 10/25 09:25
臉書廣告超多
0元購
推 quiet93: 因為維持住投資的氛圍是很重要的
投資最怕的就多殺多9F 10/25 09:27
※ 編輯: a386036 (111.71.48.28 臺灣), 10/25/2024 09:28:23
→ quiet93: 如果說未來會跌,這個會影響投資氛圍,短空長多,量縮價平這種才不會影響
作為一個投資工具,可以上漲賺錢是最重要的,尤其交易成本還如此高11F 10/25 09:28
→ quiet93: 大家都是同一條船上的人,人家要跳船不會給你說,但是一定會叫你不要跳16F 10/25 09:29
推 askey: 對這一年FOMO進來的~不要說跌~平盤就受不了了19F 10/25 09:59
推 peteryen: 好歹也說一下網紅的名字,你都叫不出來的就不是個咖20F 10/25 09:59
推 supereva: 演算法沒推我看這些 這根你平常在看啥有關吧21F 10/25 10:09
推 askey: 啊人家就一直在做不動產~新警察太多了啦22F 10/25 10:12
→ veter: 平盤為什麼會受不了?要綁5年稅率才會降低餒23F 10/25 10:16
推 askey: 自助不會期待~你投資標的會期待盤五年?機會成本呢24F 10/25 10:18
→ dans: 不太懂這些覺得平盤五年不算賠的人到底有沒有買過房子,veter太多發言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五年前後相同價,那幹嘛不五年後買?況且房貸繳息有4成左右是利息,五年間的本金有機會成本,利息則是支出,是怎麼這麼肯定不算賠25F 10/25 10:21
推 quiet93: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要把房貸利息算入成本,還要頭款損失利息的成本
或是只要出租就好啦,成本可以全部轉嫁給租客36F 10/25 10:45
推 cr00se: 樓下說貸40年不代表要繳40年
四成息是fud40F 10/25 10:49
→ kiyoshi520: 板上就有些人在鼓吹不還本金保持高槓桿,
這樣IRR才漂亮。
但完全沒想到這個是有額外成本,
以及要承擔投資波動的風險。
跟他們講事實還會被嘴你不懂實務操作...42F 10/25 10:50
推 blargelp: 我也沒看過這種廣告或影片推送欸 看來我槓桿開太小了47F 10/25 10:51
推 wawawakou: 頭款跟利息要算成本,沒成本開什麼5倍槓桿?現在你要開低利的5倍槓桿還沒得開哦,他不是全面升息哦!爽到的是去年以前已經四房的,你這三年內才打算三房四房的不給你開,那這題答案是什麼?不就很簡單。
真要打房打通膨就利率拉升4碼8碼,直接把槓上槓的一次殺死,股市房市一次消泡。就笑清德宗跟半碼龍沒蛋蛋。整天漲基本工資吹泡泡誰跟你領資本工資。48F 10/25 10:55
推 cr00se: 答案是以前之前的人是精英多
這兩三年跑步進場開滿的是魯多55F 10/25 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