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
作者 juice3028 (jucie)
標題 [閒聊] 驚!預售屋成交量超過中古屋了
時間 Sun Nov 24 11:40:40 2024


年輕人都跑去買預售
老屋越來越難賣滯銷
只能拿來隔套加減收租了

https://i.imgur.com/C8lHAr4.jpeg
[圖]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1.172.185 (臺灣)
※ 作者: juice3028 2024-11-24 11:40:40
※ 文章代碼(AID): #1dGg0w4R (home-sa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32419642.A.11B.html
※ 同主題文章:
[閒聊] 驚!預售屋成交量超過中古屋了
11-24 11:40 juice3028
※ 編輯: juice3028 (223.141.172.185 臺灣), 11/24/2024 11:40:54
toto123: 實際就是中古屋並不便宜 end
北部更明顯1F 11/24 11:42
CCOOGG: 年輕人全買了 看老屋租給誰 多多再屯阿
把負債全部換成房子給多多屯 多多真是一群慈善家3F 11/24 11:43
Wallen: 空屋稅這麼低,中古放著不租等都更就可以5F 11/24 11:46
ppp123: 看好未來6F 11/24 11:47
akita690: 中古太貴都是架上賣不掉的,事實上是預售賣未來價,看實價就知道新舊價差很大,尤其幾個炒房熱區7F 11/24 11:47
toto123: 沒錯 台北市一堆 三房老公寓 根本沒人要做放著也沒差
9F 11/24 11:47
remifentanil: 現在中古翻修成本挺高的11F 11/24 11:54
MTKer5566: 房子自己蓋,不會比較省。但房子自己裝修,省好幾倍
自己裝修的意思是,自己發小包
去跟設計師騙個圖回來自己裝修12F 11/24 11:57
vict1: 不會啊投資客最喜歡改裝出租套房 報酬率高15F 11/24 11:58
paunch: 推3F,多多慈善家將來必有福報;反觀詛咒他人的空空造口業16F 11/24 12:00
zebirlin:  也只有台北有都更價值, 雙北跟新竹以外確實難租17F 11/24 12:03
ShiauYi: 價差夠大就會有人買了18F 11/24 12:05
cpa0426: 千萬別在台北市外買老公寓,新北一環看地點19F 11/24 12:07
F93935: 惜售行情20F 11/24 12:12
smallhau: 中古屋開價嚇死人21F 11/24 12:27
a5292710: 看這意義不大,惜售+fomo行情造成的22F 11/24 12:30
veter: 純噓跟設計師騙圖,這個行業不該被這樣玩
有本事就自己畫不要做這種ㄌㄙ事人家免費幫你畫不是義務23F 11/24 12:32
gn01705529: 老屋翻修費用驚人,不少人是因為這樣轉投新屋25F 11/24 12:34
lusifa2007: 廢話 十年內的成屋跟預售價格差不了多少26F 11/24 12:34
veter: 年輕人發現捏一下就可以直上新屋誰跟你買中古27F 11/24 12:36
zpf2005: 預售未來價,中古芭樂價。預售高槓桿還能賭個未來寬鬆,中古鑑價成數只有屋主高開價8成,銀行只放75成,自備就要4成,還不含重新整修費28F 11/24 12:40
poiuy178: 年輕人都要新的 30年以上老屋不要囉31F 11/24 12:40
kutkin: 現在真的沒人要二手屋
因為裝潢很貴32F 11/24 12:41
jeffsu: 年輕人越來越不愛中古是趨勢
認識的連10年輕屋齡都看不上了
這波修正最大的也會是中古屋
除非當初持有成本低 不然今年買的中古都嚴重溢價34F 11/24 12:46
KaedeFuyou: 是FOMO心態加上預售可以拉長頭期款準備時間
當然中古屋自己開價開到接近預售價格也是一個原因38F 11/24 12:59
kevin190: 中古屋翻修成本很高40F 11/24 13:07
Arashi0731: 中古屋補漲,預售屋靠新青安,一來一往中古屋就萎縮了41F 11/24 13:13
roy0710: 也沒啥好騙圖的 一般裝修就那幾個樣子而已42F 11/24 13:19
d4015394: 「放著也沒差」這件事本身就是賠錢43F 11/24 13:26
Robben: 翻修下去根本沒多便宜44F 11/24 13:27
d4015394: 老人根本低財商
錢放在銀行 數額維持不變
本身就是賠錢了
那麼房子放著不漲 或是漲不到10%/年
哪會真的沒差 損失的機會成本不用算?
輸給大盤 本身就是賠錢
大盤一年年均10%
資產一年沒增加10% 就代表你在賠錢45F 11/24 13:29
toto123: 這世界哪有什麼一定贏的產品 你所謂大盤一定贏都是要用時間去換的  除非定存53F 11/24 13:32
azaz12345: 中古屋9x%成本都是1x萬,要全部都賣到最高價4x-5x是很難啦 趁現在還有高價掩護趕快賣 有賺就好 不然都是紙上富貴而已55F 11/24 13:36
harry8123: 投資思維會和你的淨資產狀況不同有所不同 通常一般人最窮時會追求最大報酬58F 11/24 13:37
sony0955: 我同事也都直上新屋 不然就幾年內的。
中古屋還要翻修... 現在翻修也不便宜60F 11/24 13:42
JKjohnwick: 那麼多人沒觀念我就割你們就好了
連中古屋沒價值也說得出來
所以中古不買,新的不買,爽繳房租讓房東買新房?
房東看到這篇推文一定笑到合不攏嘴62F 11/24 13:52
akita690: 老屋翻修貴?買時殺過價便宜立於不敗之地。翻修風險高?不懂?去買0050就好,錢給懂得人賺。阿元的論點我心有戚戚焉。自住不用怕房子老,都是老房子買時的CP值差很多,不敢買不懂和不值得買完全是兩件事。66F 11/24 13:56
jerry10307: 10年內大樓屋主不懂裝潢要送的道理,銀行鑑價不看
。光這點房價差1-2成就買不下去了70F 11/24 14:05
jerry1019: 買新不買舊.....尤其捷運旁的。72F 11/24 14:11
bustinjieber: 每次看到年輕人xxx的幻想文就好笑
https://i.imgur.com/VkH5YF6.jpeg
都是 感覺、我身邊、我認為73F 11/24 14:12
[圖]
jerry1019: 我會持續認同年輕人........支持我再來一間老屋76F 11/24 14:19
agvnol: 年輕人:寧願給建商賺,也不要給仲仲和屋主賺77F 11/24 14:21
ekit0423: 中古裝潢好 結果樓上漏水78F 11/24 14:41
PTTMAXQQ: 不就是買中古不如買預售導致的結果嗎?
中古最大的原因不就是價格不夠便宜嗎?
如果中古夠便宜,那還有預售什麼事嗎?79F 11/24 14:42
jaricho: 人性造成的 中古看到新房價高 也要跟著賣高 還有我家不一樣我家哪裡哪裡都比別人家好 別人家中古賣多少 我家至少也要比他人家高吧82F 11/24 14:45
IBIZA: 其實就指是中古屋沒辦法像預售一樣  供應量一下自暴增兩三85F 11/24 14:47
testPtt: 中古屋就好在稅比較少87F 11/24 15:03
XDDDDXDDDD: 預售賣未來假,一堆中古也跟,傻了才會買中古ㄏㄏ88F 11/24 15:15
g9xuggf: 魯蛇整天吹頂加破公寓  死不認錯89F 11/24 15:42
waeting: 怎樣算中古?一年成屋算嗎?90F 11/24 15:52
CyyyLin1021: 中古貸款麻煩,預售自備款低,炒起來比較    效率91F 11/24 15:53
repast: 沒年輕人想接盤 之後想以小換大的哭哭囉92F 11/24 16:01
HelloPTT: 中古屋賣太貴,還可能踩雷,算一算買預售比較划算93F 11/24 16:06
ColdM: 預售屋才一堆地雷吧94F 11/24 17:10
lulumii: 不是不接 是接不起95F 11/24 17:11
lmc66: 預售屋地雷最多 中古屋有的地雷預售屋都會碰到
而且預售屋便宜是因為坪數小 實際上都開未來價給你買 你等於借錢給建商投資蓋房子96F 11/24 17:13
whitecow: 中古賣跟新屋差不多幹嘛買中古99F 11/24 17:51
jerrylin: 現在中古屋一堆亂開價的買的是盤子100F 11/24 17:53
phman: 中古屋貴、屋齡高還有整修成本不便宜,不如狠下心買預售101F 11/24 19:41
j0928875963: 不是不買,是一堆中古芭樂價誰要買。
算入裝潢費沒差新屋多少,我買中古就是要便宜。102F 11/24 20:09
drimp: 正常阿 破爛公寓老人住一輩子覺得沒差 年輕人哪個願意住?104F 11/24 20:51
sate: 中古太貴,房仲難搞 年輕人都去訂預售了105F 11/24 22:07
Tchpintung: 差沒多少幹嘛不買新房106F 11/24 23:20
jh043082: 自住中古屋難搞 漏水缺工 整修費用也高 還不如買預售 篩選掉一些地方老人107F 11/25 07:35
shin30: 預售也要裝潢啊 有錢肯定買新的109F 11/25 08:16

--
作者 juice3028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