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
作者 jl40 (jl)
標題 [請益] 房價所得比會是泡沫的依據嗎?
時間 Sat Nov 30 22:26:29 2024


Chat GPT:
在1991年,日本的房價所得比(Price-to-Income Ratio,PIR)非常高,这是因为日本正
处于经济泡沫的顶峰。房價所得比是指平均房價与家庭年收入的比值,用于衡量房屋的负
担能力。


1991年日本房價所得比的背景:
        1.      房價高度膨脹: 1980年代末到1991年,日本的资产价格,包括房地产
和?
都因泡沫经济而大幅上涨。东京等大城市的房价尤其夸张。
        2.      高房價所得比: 根据一些研究,当时东京的房價所得比超过20倍,也
就?
需要20年的收入才能买得起一套房。
        3.      区域差异: 在地方城市,房價所得比可能较低,但在全国范围内,整
体?

        4.      泡沫破裂: 1991年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房价开始下跌,家庭购房
负?
,但经济长期陷入低迷。


目前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在台灣各地中位居最高,達到 29.5,意味著一般家庭若不吃不
喝,需近30年的時間才能買下中位數價格的住宅


房價所得比清單 – 各國大城市
上面用2萬美元人均GDP以上去篩選過濾,但沒看到高房價的中國,所以這次改用1.2萬人
均GDP去篩選呈現。

台北 28.7 (開始跌了?)
台中 19.1
高雄 14.5
新竹 9.1
除了台灣的城市以外,也列出全球幾個重要城市的房價所得比,方便做對比:

中國上海 50.1 (一直跌一直跌)
韓國首爾27.7 (跌一陣子了?)
法國巴黎 19.4
新加坡 15.7
英國倫敦 16.1
加拿大溫哥華 14.4
日本東京 12.4
德國柏林 11.6
美國紐約 10
荷蘭鹿特丹 5.5

內政部資料:
1. 新北市 房價所得比本季為 13.71 倍。
2. 臺北市 房價所得比本季為 16.36 倍。
3. 桃園市 房價所得比本季為 9.13 倍。
4. 臺中市 價所得比本季為 12.69 倍。
5. 臺南市 房價所得比本季為 10.29 倍。
6. 高雄市 房價所得比本季為 10.39 倍。


根據房價所得比 我們是不是爬得越高 就可以跌得越深?房價是不是要開始要溜滑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11.161 (臺灣)
※ 作者: jl40 2024-11-30 22:26:29
※ 文章代碼(AID): #1dIo2NDz (home-sa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32976791.A.37D.html
yousking: 看來台灣人果然超英趕美,海放小日本...除了錢少之外1F 11/30 22:28
IBIZA: 愚蠢的數字2F 11/30 22:30
LINPINPARK: 我記得是泡沫前,日本是土地很誇張,鄉下農地都炒作這樣看新竹根本欠漲lol, 9.1倍
你跟我講世界市值第九大的企業所在地城市房價所得比9.1倍3F 11/30 22:31
kusomanfcu: 房價所得比只有戶籍一般所得中位數+房價交易中位數的比較
都不包含資本利得 各國都這樣
資本利得不列入你永遠不知道大家多麼會賺錢
要了解數據 的意義7F 11/30 22:34
LINPINPARK: 像紐約... 房價所得比10? 哪有可能12F 11/30 22:43
backpacker18: 我只知道20年後空空還在抱著這個數字13F 11/30 22:43
trylin: 代表新竹還能漲一倍14F 11/30 22:45
backpacker18: 房價所得比最低是基隆喔
大家趕快去買15F 11/30 22:46
griffiths: 不是17F 11/30 22:56
hoks: 上海那個50.1要看收入用啥比吧
而且最近已經一堆膝蓋斬了,不知道有沒2018F 11/30 22:56
NTU303150195: 也許是判斷腦袋有泡沫的依據20F 11/30 22:58
hortl233: 紐約所得比10是誰信誰傻逼21F 11/30 23:02
ice1015: 光是看到紐約10 這種奇異的數字出來後 真的有人不加思索 照單全收的 美國的房子真的好便宜XD
我看是把整個紐約州都算進了吧22F 11/30 23:02
william826: 去年看美國中央公園 一般大樓新建案 台幣10幾億25F 11/30 23:04
jl40: 很多人以為紐約只有曼哈頓吧
看台北也不會只看信義區吧當然是社子島也要算啊26F 11/30 23:05
LINPINPARK: 我知道了,你這個資料是 房地產中位數/家戶所得中位
要先確認 1. 分母相比各個國家統計家戶所得是否一致?有沒有睡前睡後的問題28F 11/30 23:12
alexstag: 這個所得比最大的問題在於,中位數所得的人不一定
負擔得起中位數房屋的價格…32F 11/30 23:14

沒問題啊 實際上越負擔不起 比率就會攀升

LINPINPARK: 稅前稅後,更正,再來歐美租金市場相當成熟,其實可以再對比 相同大小房地產租金中位數/家戶所得中位數
再去對比,你就可以算出,房價中位數與家庭所得中位數所得比vs 租金中位數與家庭所得中位數所得比,20年現金流模擬相比,最後你會發現因為台灣利率,房價穩定增長,跟國外相比,一樣家戶所得在台灣買比國外租更容易存到錢,我推測啦34F 11/30 23:15
※ 編輯: jl40 (1.160.111.161 臺灣), 11/30/2024 23:21:32
ndilavril: 不能說是絕對 但世界各國幾乎都是用這個指標 至少9成以上都是41F 11/30 23:22
※ 編輯: jl40 (1.160.111.161 臺灣), 11/30/2024 23:22:49
abyssa1: 笑死人43F 11/30 23:25
alexstag: 你要用這個當指標是沒差,問題是解釋的方式,中位
數的房子可能根本就不是這個族群該看的物件,R>G,
資產成長一定比薪資快,你看一個不該看的物件然後
說太貴…另外就是貸款的方式跟利率也會決定槓桿的
大小44F 11/30 23:26
abyssa1: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0731700090-439901
北市實價登錄 再寫新三高
住宅價格指數126.6、標準住宅總價每戶平均2,006萬元、單價每坪63.87萬元
112年臺北市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平均數及中位數分別為144.8萬元及131.8萬元,
這要看大概13倍 我不知道你的房價中位數怎麼來的
你知道台北市的屋齡中位數是39年嗎?49F 11/30 23:27
jl40: 不是寫了嗎?
只是討論 房價所得比跟泡沫是否有關係 是在激動什麼啦57F 11/30 23:30
abyssa1: 台北市住宅面積中位數大約29坪
地點你要去取中間大概士林大同吧
高價 大安松山信義中山中正
中價 士林大同南港內湖
地價 萬華文山北投
Garbage in garbage out59F 11/30 23:32
jaricho: 討論這沒意義 等你願意便宜市場行情價賣房再說 答案若是不願意或不賣沒要賣。那就是討論心酸的65F 11/30 23:36
jl40: 你房貸壽險買了沒?別貸貸相傳 真心建議67F 11/30 23:37
jaricho: 惱羞成怒了?68F 11/30 23:38
jl40: 也不知道說誰 實在不想跟你這咖瞎扯蛋 明知道 我二房自住 一房營業 沒在質押 或靠房地產致富 跌就讓它跌 一直要我賣 我又動不了 只是想理解一些關係而已 這樣也要來亂69F 11/30 23:45
jaricho: 大家都嘴巴說自住漲跌無關啊  但等到要賣的時候還不是一樣漲價賣 啊你過去不是賣過一間繼承房 是漲價賣還是原價賣? 跟著市場行情賣還是願意低於行情賣? 分享一下心得討論一下啊
我也會說漲跌無關啊 我覺得房市要看跌20年了 五年後甜甜72F 11/30 23:49
jl40: 感覺你很怕跌 量力而為就好78F 11/30 23:57
prostar: 是阿 但是台灣除了台北普遍不高79F 11/30 23:59
jaricho: 不怕跌啊 一樣不賣啊 我也看跌20年 我都建議空空等五年之後再買房 也許有甜甜價 沒有的話再等五年80F 11/30 23:59
ice1015: 離曼哈頓四五十公里的長島也是貴的一逼,相比較金山萬里可說是白菜價惹,正義就在此地82F 12/01 00:00
jaricho: 所以不敢分享過去賣繼承房 是漲價賣嗎?跟著市場行情賣還是低於市場行情賣? 想了解看空的人實際賣房是怎麼操作的 這是很重要的經驗分享耶84F 12/01 00:01
jl40: 成年人了 不要一直說什麼原價賣 賣房是真的懶得管 不是每個人都為了獲利 也賣得很便宜 不到500萬的房是要圖什麼利啦
我們沒交集的地方 就是我喊空你喊多而已 反正房只漲不跌 我起不了作用的 別擔心87F 12/01 00:07
freekid: 你也知道自己成年人喔?91F 12/01 00:14
jl40: 擋到財路?我很抱歉92F 12/01 00:27
canallchen: 還是要靠第8第9波金龍管制93F 12/01 00:32
jl40: 升息才是最好的方式94F 12/01 00:33
EvilJustice: 不過第八波似乎沒消息QQ95F 12/01 00:33
azaz12345: 趁現在價格好趕快賣有賺就好了討論這些根本沒意義96F 12/01 00:35
jl40: 多數人買房都是剛性 只有炒房的人才有空間可以賣97F 12/01 00:37
IBIZA: 質疑你就是激動 就是擋到財路? 這麼多年下來 你是擋到自己財路才是真的吧
你等破盤價等了快十年 有等到嗎
房價所得比就是個垃圾數據98F 12/01 00:46
shakesper: 小跌而已 長線大多頭起點330F 12/01 10:04
babyMclaren: 在台灣至少這個版,大家都認同薪水不能買房
管你收入多高,領薪水的就是無產階級
但同時會寄望剛需331F 12/01 10:06
Kronecker: 在這個版很多人以為槓桿全開all in房很屌,事實是有一天無法持續上漲,資金放在這裡不會長大就是塞一坨而已334F 12/01 10:28

--
作者 jl40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