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標題 Re: [閒聊] 出來面對洗地
時間 Wed May 14 06:53:53 2025


※ 引述《foda (啾咪)》之銘言:
: 房版買美債最核心的目的就是‘’利差‘’
: 美國開戶的話,戰爭還可以到美國使用外國資產
: 附加原因還有全世界最強軍隊,最強貨幣等等
: 但有沒有顯而易見的缺點?
: 大家都知道有利差
有幾種狀態

1. 高資產族群各種商品相互配置本來就沒太大問題

   套利也只是金流控制的一部分,根本就沒什麼斷頭的風險

   直債流動性好、有配息、風險集中在匯差但放長期都可以控制

   資產portfolio債券配置本來就很正常


2. 本業收入受限、未來展望也不高拼命想榨乾槓桿

   這種就沒什麼耐心,吃了一波市場漲幅好像看到新世界覺得跳了一階

   但扛個1500萬不到的槓桿就被本身條件壓住開不上去了

   只好用這種方式套利軋出更高的現金流累積資產


3. 人云亦云者,看到市場好又看到一些"高手"這樣操作還分享出來

   趕快跟風買一間然後也這樣玩,搞得好像在玩遊戲超build

   但本身背後的機制和風險沒了解,突然來個大事件才發現自己卡死


還是老話一句,任何操作還是要去理解該分享者的背景和軌跡

有些人卡個一兩千萬套在那邊放個兩三年也沒差可以慢慢凹

有些人套個一兩百萬現金流就要吃泡麵連加蛋都不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115.237 (臺灣)
※ 作者: zzahoward 2025-05-14 06:53:53
※ 文章代碼(AID): #1e8ys3a- (home-sa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47176835.A.93E.html
※ 同主題文章:
05-08 10:13 mfcke
05-08 12:54 kusomanfcu
05-09 01:18 kusomanfcu
05-14 03:38 kusomanfcu
Re: [閒聊] 出來面對洗地
05-14 06:53 zzahoward
jl40: 有道理1F 05/14 07:33
childeviler2: 最近台積賣飛,幫自己QQ。如果想讓資產增值,弄到要精算財產度日,我自己會覺得有點不值,不過這個都是看個人。我之前也有考慮過套利,那配息那麼香,低利借出來套不香嗎?沒一年的風景,就來個台幣升值,直接損兩年配息。我看我老婆買美債套配息,嘴巴說沒關係,看她心情就有受到影響了QQ
我自己是走老路子,就找租報比高的物件,但屋齡低,就目前來看是空集合,但房價下修的時候就有可能發生,讓我找到2F 05/14 07:35
tc1988: 不錯給推11F 05/14 07:41
rmna: 資產配置中有美債很正常,但高比例重壓甚至質押多層是買美債是另外一回事
而且長期公債本身就一直不被認為是好標的了12F 05/14 07:46
johnny378194: 雀食,自己就是三…都跟風完才慢慢想原因跟規劃,深怕沒上到車…15F 05/14 07:48
childeviler2: 我也覺得美債是一種投資工具,要買還是可以買的
之前買房因緣際會認識一些投客,都蠻欽佩他們勇敢開槓,榨到極限,最近有聊天,都在問我要不要吃他們的轉手件(被金龍打到了),只是轉手件還是想賣市場的價格給我吃,看來我是市場大媽了XD17F 05/14 07:49
zzahoward: 美債長期以來都算是某種避險或是資金停泊 拿來質押拚金流算是最近一波的新理解 觀念正確與否就見仁見智22F 05/14 07:56
bnn: 你只要知道你永遠沒辦法上到每一班車就好了24F 05/14 08:07
zpf2005: 今年學到的,不管投資哪種商品,再怎麽看好都別歐印
該留的現金無法用任何商品取代25F 05/14 08:28
quiet93: 有很多可以開槓的商品,不用搞那麼複雜27F 05/14 08:55
wen12305: 美債可買,但不能貪心搞槓桿,不然市場總會在意料之外的情況修理你28F 05/14 08:55
bustinjieber: 不是不能買,而是各種資產都有其特性
一個低風險產品疊加變成有風險,
台灣房地產可以大開槓桿是因為
沒有所謂維持率跟追繳的問題。30F 05/14 09:43
quiet93: 但是有政策改向問題XD34F 05/14 09:56
yousking: 此篇正解,軌跡很重要
人家無償分享,個人能受用就受用,不能受用就條件/看法不同
老話一句,操盤一百萬,操盤一千萬,操盤一個億,都是完全不同投資概念35F 05/14 10:03
a000000000: 1根本不會上來這裡吹美債   多角化配置理由hen簡單
這不懂那不懂  所以這買一點那買一點
跟買SPY的概念有點類似只是更保守  應該說保守超多40F 05/14 10:18
KrisNYC: 房子報酬率更差 買賣磨耗更大 一買就套 本金300就好
新房子契稅 成屋仲介費 貸款設定費代書雜費隨便也-10%
萬不幸需要緊急出場再吃一次磨耗 還沒算價差
債券沒有etf化之前 就是類似這種一買就套5~10年的東西
直債進出場都要吃匯差+價差 根本沒人管過中間匯率變化
要押直債也得有PI 至少也是3000淨資產600流動性
就從去年台股出ETF和質押不限資格後突然亂成一團43F 05/14 10:28
a000000000: 質押美債利差流本來就這幾年才有的新東西
利差套利都2022美國大升息才有得玩
問94一堆小屁咖根本不懂這些東西哪來的50F 05/14 10:36
alexstag: carry trade 至少2008那附近就有了,只是世界主流
是借日幣跟瑞郎,台幣太小眾根本沒人理53F 05/14 10:42
yousking: https://reurl.cc/Z4MdgW
不是只有台灣人在玩,美國自己各種養老/社福/機構玩更大55F 05/14 10:42
一場不為人知債券押注 幾乎導致29兆美元美債市場崩潰 | 鉅亨網 - 美股雷達
[圖]
紐約聯邦儲備系統公開市場操作帳戶 (SOMA) 經理 Roberto Perli 於 9 日警告,4 月一場與掉期利差有關的大型槓桿交易在市場中遭遇平倉,導致美國長天期公債殖利率急劇上升,流動性嚴重惡化,堪稱 1987 年以來最劇烈 ...

 
a000000000: 小房蟲哪可能去研究別國的玩法  日本那葛太多惹57F 05/14 10:47
zzahoward: 散戶跟機構操作方式本來就不一樣 質押美債套利是近幾年才有的 因為他們沒碰過回檔
近幾年房價暴漲一堆人把未實現損益拿來當身價....
讓很多人高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58F 05/14 10:48
yousking: 說到回檔,我有朋友清明連假前,買15口小台期,做多,最後強制平倉,一口賠20幾萬
嘛,沒有必勝的投資,只有適合自己的投資...62F 05/14 10:52
alexstag: 房子不會call, 銀行增貸也不會給你貸到市價…我不
覺得銀行鑑價=身價有什麼問題
那個都是打折過,剔除風險溢價的部分了65F 05/14 11:04
zzahoward: 未實現損益怎麼算身價? 房地產流動性這麼低要打折的
還好幾個預售屋還沒交屋就開始算身價XDDD68F 05/14 11:13
alexstag: 預售屋能增貸?
你股票沒賣也是未實現損益70F 05/14 11:16
zzahoward: 沒混在一起啦 預售屋算身價 跟增貸套利是兩件事情72F 05/14 11:17
alexstag: 銀行給你的鑑價就是評估過的東西73F 05/14 11:17
zzahoward: 房地產跟股票不太一樣 股票是公開透明價格幾乎是可以及74F 05/14 11:17
alexstag: 這邊不是討論套利嗎?沒東西怎套75F 05/14 11:18
zzahoward: 時算出當下損益 房地產的買賣有摩擦成本、有時間差有不同的物件因素
你增貸出來套利 原本1000萬增貸成為1500萬就是高估自己資產和風險承受能力
重點是房地產今天要清倉的各種成本是非常高的76F 05/14 11:18
alexstag: 問題是房地產為什麼要清倉?增貸沒有金流你也不一
定貸得出來,不看金流就增貸的族群家底本來就厚
什麼叫做高估?銀行鑑價算是高估嗎?很奇怪吧,銀
行鑑價通常低於市價耶81F 05/14 11:21
zzahoward: 2024Q4之前很寬鬆啦 一堆增貸的都直接吃房價漲幅85F 05/14 11:25
alexstag: 吃滿也很好,只要那個金額是銀行願意借,基本上就
不算高估,至於借款人有沒有能力把借款做更大的運
用,那就看個人能力了86F 05/14 11:27
minazukimaya: 金級冒險者都知道..不要交易自己不懂的商品是天條可惜就一堆銀級的自以為懂 銅級的跟風
股板房板在交易美「公債長債」的95%不懂自己在交易什麼東西..
人家利差套利交易是在作短債或貨幣市場為主
自己發明質押三層買長債 完全無視資產負債表上的
幣別和天期錯配風險 還加高槓桿 看了就一把冷汗
特別房板這些銅級銀級 沒多少下地城的經驗啦89F 05/14 11:33
zzahoward: 吃滿就是我說高估自己能力的狀態97F 05/14 11:37
minazukimaya: 突發奇想要借錢買裝備去地城挑戰Boss 真的勇98F 05/14 11:37
kuosos520: 感謝分享內容,淺顯易懂,無知亂做被嘲諷應該,繼
續努力打史萊姆升級99F 05/14 11:42
kusomanfcu: 美股市場現貨ETF 沒有那種流動性風險 別想看到折價成那樣
正2也是
遠離台股才是正解
油期和油2當時也是 美股的還能復活
台股市場就是一堆殺史萊姆先升級到滿級的白銀級和直接後端調到滿級每天在新手村pk新手346F 05/14 16:28
licklabium: 美債沒買過,我不懂。但房地產現在真的不可能超貸
首先鑑價就已經大約只有市價八成了;如果是掛四,又再鑑價的八成,就是六四成左右。再者,銀行還會評估你的現金流,大約現金流的5~6成;資產負債比的話,最多大概也只能抓5~6成,而且還需你有借款金額一半的現金存款或是股票(通常最多認列五成),所以光靠房地產真的是不太可能超出能負擔的風險(身價幾億的我不確定)353F 05/14 19:07

--
作者 zzahoward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