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amo (hi)
標題 Re: [閒聊] 機器人普及會降低移民嗎???
時間 Tue May 27 00:55:19 2025


※ 引述《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之銘言:
: 這是一個完全不同世代的東西,從邏輯的操作判斷到AI分析前進策略是兩碼子事.
: FSD V13大概比各位99%的人開車都還要安全...
: 他不安全的時候,你自己開也一樣被三寶對著你衝過來撞而閃不掉.
: 只是目前社會對他還是抱持懷疑態度.
: 理由很簡單,因為各位觀念中的自動駕駛,都是舊時代的東西.
: 因此各種耍笨,撞工程車,撞分隔島等等....
: 那你自然對新時代的AI自動駕駛沒有概念.
: 但反正這種東西只要進入市場.
: (台灣還沒進,歐洲目前平面道路可以但9月才開始可以上高速公路)
: (中國跟歐洲差不多時間前一兩個月上路.
:  但中國的號誌好像訓練的有一些瑕疵可能要更新一下.
:  他的基礎訓練是美國加拿大的交通號誌,所以換個國家要新訓練一下)
: 不過無論怎樣,代表...
: 今天人類的商業產品水平已經可以直接取代職業駕駛.
: 而再過不久更進化後,沒多久就會被這個世界所接受.
: 進而...被依賴.
: 例如70歲以上老人強制開啟自動駕駛,大卡車強制開啟自動駕駛等等.
: 立刻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數斷崖式下降....
: 而只要有一兩個國家有成績單,立刻其他國家就抄去用..
: 因此AI在這一塊應該也是很早就會開始衝擊自動駕駛.
我同意自動駕駛會是AI最大的商業應用
但我不同意人類會很快接受

人類天生就不信任AI,不信你去問,AI肇事率百萬分之一
至於你自己的肇事率,每個人理智上都知道AI比自己安全
但是說到要把生命交給AI?你打死他比較快!

再加上肇事責任歸屬,我對於台灣引進FSD的時間點是很悲觀的!
真要台灣人這麼保守的民族把生命安全交給AI,估計要下一個世代了
因為他們從小就習慣了AI,就像我們網路世代用網路像呼吸一樣自然

: 但這個機器人..
: 誰吃飽太閒跑去搞雙足?
: 雙足你算一下力學,他可以做到的載重是多少(相對於他的體重)
: 外加他的控制複雜度極高,並且因為自由度太多所以精確度就會很低.
: 我用輪子+機械手臂就搞定了.
: 機械的概念就是,用最少的自由度把事情解決..
: 並且載重是你的十倍到一百倍甚至幾百倍...
: 並且因為自由度少所以精確度高速度效能更遠超過你.
: 因此..你給我一個雙足的理由?
: 而你如果說.
: 一台機器人可以多用途,例如在家做事情...這樣就不用搞一堆機器人.
: 這樣問題依然是"雙足"
: 一台多用途機器人,你就兩個機械手臂,硬要的話再給他三根指頭,可以抓撥檔點勾就好.
: 然後下面照樣用輪子.
: 你給我一個不用輪子然後要用雙足的理由?
短期內看的到的理由
就是雙足的適應性比輪子好
輪子只適合平坦地區使用,地面一不平整就完蛋
而機器人不是只是用來室內或者馬路使用
很多場景是工地,郊外,甚至是軍事用途!

再來是配合世界的基礎建設,也就是所謂向下相容
這個世界是以人的形體做設計,在很多通道,機械,載具都以人體設計
你改用輪子就會在很多奇怪的地方卡住

第三是算法問題
用人形的話你只要用攝影機去拍人的動作
套上AI算法給他去算就行了,用輪子的話還要特別針對輪腳不同重新設計模型參數


最後一個比較玄的角度就是仿生設計
人類很多設計走到最後都會發現生物的設計比人類想的要好
大自然經過億萬年演化,能留下的設計往往是效率與適應性的最佳解!

包括飛機學鳥的氣動機翼,GORE-TEX 仿荷葉,靜音風扇學貓頭鷹翅膀,還有被奧運禁用的鯊魚皮泳衣等等

所以雖然從機械設計角度看起來兩足機器人很蠢,但是還是這樣設計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83.87.43.148 (荷蘭)
※ 作者: jamo 2025-05-27 00:55:19
※ 文章代碼(AID): #1eD9pvML (home-sa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48278521.A.595.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閒聊] 機器人普及會降低移民嗎???
05-27 00:55 jamo
※ 編輯: jamo (83.87.43.148 荷蘭), 05/27/2025 00:58:57
bbnctu: 人形機器人最主要的理由是這個世界基本上就是以人的角度來設計的, 人形機器人來適應成本最低
例如老車如果不支持自動駕駛, 配一個機器人駕駛就好了1F 05/27 01:04
s26492755: 不要說自動駕駛 開ACC都不如自己右腳4F 05/27 01:14
IBIZA: 飛機高鐵捷運都是走到駕駛了
自動駕駛6F 05/27 07:46
dickliao: 沒看到一堆現在只有輔助駕駛就在車上睡覺的案例了嗎8F 05/27 08:22
licklabium: 已經很多案例是開特斯拉在高速,駕駛睡覺的了9F 05/27 09:17
bustinjieber: 自動駕駛的應用會先從大眾運輸開始10F 05/27 09:47
distellable: 有道理 輪子就是有侷限性11F 05/27 10:34
ShiuanRefuel: 所以你不敢搭捷運?
只要有客觀數據 哪個低我就信誰 若真要說 數據 機器 人 我最不信最後一個12F 05/27 14:20
kusomanfcu: 履帶
http://i.imgur.com/5QKSBo4.jpg
一直都是履帶阿
多工地形上世紀就已經計算出來物理最佳解了
http://i.imgur.com/IsEX6u3.jpg15F 05/27 14:37
[圖]
 
[圖]
kusomanfcu: 你查全地形 就會查到履帶了 差了一個state20F 05/27 14:41
encoreg57985: 也有道理21F 05/27 20:21

--
作者 jamo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