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osca ( )
標題 Re: [請益]供需法則,如要抑制房價應要大量增加供給吧?
時間 Tue Oct  7 09:15:13 2025


: → avgirl: 要打房很簡單好不好....第二戶開始一律全額現金            10/07 00:26
: → avgirl: 完全不能貸款                                            10/07 00:26
: 噓 ultima0119: 政府要的供需法則是建商‘用自己的現金’蓋房,不      10/07 06:43
: → ultima0119: 是向銀行貸款                                        10/07 06:43
講甚麼全現金買房蓋房都是太看不開了

你可以限制買房不給貸款
但你無法限制本來的房子不能拿去抵押貸款

所以第二戶 你說購屋不給貸款好了
沒關係
你拿名下已經繳清貸款的房子去抵押
至少都能借五成出來
然後現金付清買房
等房子到自己名下後 不就又能拿去 抵押貸款了?

沒有背貸款的房子很少嗎?
不好意思 你回去問你爸媽 問你阿公阿嬤
它們名下的房子 幾乎都是無貸款的
之前統計過台灣無貸款的房子大約佔了七成=.=
就是你爸你阿公它們住的那些老房子

你們所謂的 買第二戶限貸甚至不給貸款
只是更加重多屋族 高資產族的相對優勢
原本你白手起家 進去台積電 年收三五百萬
這些人還有機會靠貸款買個第二戶第三戶 累積資產
結果現在都沒了
只能買一戶
然後眼睜睜看著那些房子好幾間的老房東們 繼續買=.=

你說為什麼中產階級要買那麼多房子?
因為要分家產給小孩啊
你生兩三個小孩 不就需要買兩三間房子給以後一人一間?
不然版上還有妹妹想買房要賣自己住的這間房子
這就是只有一間 不夠分的慘劇阿
大家看得還不夠多嗎?
你生好幾個 當然要買好幾間給好幾個去分
房版股版都一堆財富自由的 結果一個都沒生
快笑死手上那麼多房子 那麼多股票
以後不知道最後要分給誰
真的會被你們笑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5.79.40 (臺灣)
※ 作者: Tosca 2025-10-07 09:15:13
※ 文章代碼(AID): #1ev6cZjw (home-sa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59799715.A.B7A.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請益]供需法則,如要抑制房價應要大量增加供給吧?
10-07 09:15 Tosca
Yishanhuang: 頭香~1F 10/07 09:16
NTU303150195: 我以為會用分給小三收尾2F 10/07 09:18
小三更換速度很快
房子還沒過戶就又換一個小三了
分給小三幹嘛啦
※ 編輯: Tosca (203.75.79.40 臺灣), 10/07/2025 09:22:40
jinso7410: 這個正解,間間理財型房貸
但是我怕有一天人太多,哪天又要往上管制
畢竟資本社會需要奴才
不要讓太多人上車才是正解
等八成的人都可以全額買房 遊戲規則又會更嚴格3F 10/07 09:46
piliwu: 養小三也要買一間安置啊,我認識的台北人是這樣做,你叫小三租房子她會當你小三?8F 10/07 09:48
jinso7410: 現在第二間五成就卡死一堆人 嘻嘻10F 10/07 09:49
piliwu: 不可能卡理財型房貸,這是中小企業融資主要方法
正常來說啦,左膠會幹出什麼事很難保證11F 10/07 09:49
現在就是建商要融資去蓋房居然不給貸
快笑死那建商不蓋房是要他跑路喔?!
※ 編輯: Tosca (203.75.79.40 臺灣), 10/07/2025 09:52:51
maplefff: 你為什麼會覺得央行無法限制不給抵押貸款13F 10/07 09:54
讚~~~
※ 編輯: Tosca (203.75.79.40 臺灣), 10/07/2025 09:54:48
Yishanhuang: 有陣子流行給小三一間基泰之星14F 10/07 09:55
maplefff: 而且你第一戶抵押出來現金買第二戶
第二戶又辦貸款, 名下不就有兩戶貸款
是把央行當SB喔, 為什麼會覺得央行沒辦法限制?15F 10/07 09:56
Yishanhuang: 租房子太沒誠意了吧(?)
恕我說,覺得央行不是SB的人才是____18F 10/07 09:56
央行是不是SB不是重點啦
你有沒有買到房子才是啦
央行打房打到現在多多都喊救命了
但請問空空有買到滿意的房子了嗎?
如果沒有
那到底央行打房是好棒棒在哪裡啦?
※ 編輯: Tosca (203.75.79.40 臺灣), 10/07/2025 09:58:36
Yishanhuang: 這個時候應該要推鴿子封包還是已知用火比較合適呢?20F 10/07 09:58
央行現在打房已經是打到三輸局面
建商輸 投資客輸 但空方也輸
空空到頭來還是只能去租社宅
挖靠不是說好房價打下來可以買房
結果怎麼還是去租社宅?!
※ 編輯: Tosca (203.75.79.40 臺灣), 10/07/2025 09:59:58
Yishanhuang: 央行也不是SB,相信央行限制貸款會促進社會流動才是真的有租屋小三嘛
好棒在挖深資產階級護城河><
這樣苦讀的工程師不會以下犯上(?)21F 10/07 09:59
maplefff: 自己紮草人自己打,央行是控制總體宏觀風險和社會槓桿率什麼時候目的變打房幫空空買房了25F 10/07 10:01
Yishanhuang: 長期租金投報率會變高,應該是短(或是中)空長多27F 10/07 10:02
piliwu: 根據帥過頭說建商其實七成都不是我們認識的那些大建商,都是股東合資投資那種中小型,不蓋房就不拿錢出來而已28F 10/07 10:03
但是剩下三成的大建商大概蓋了市場上七成的房子吧
建商大多數是中小型沒錯
但它們蓋的量也是中小型
Yishanhuang: 央行把資金推向無擔保貸款哪有控制風險
目前只是意識型態發作而已30F 10/07 10:03
有土地抵押的不動產抵押貸款 風險好大
然後叫銀行拼命去做 沒有任何抵押物的信貸
央行的邏輯領先諾貝爾經濟獎了
※ 編輯: Tosca (203.75.79.40 臺灣), 10/07/2025 10:05:35
piliwu: 剩下大建商會持續蓋但中小型縮手對消費者沒任何好處32F 10/07 10:04
Yishanhuang: 建商實務上比較像早年的股份有限公司
有人出土地,有人出工出錢,合資蓋完分錢解散33F 10/07 10:05
※ 編輯: Tosca (203.75.79.40 臺灣), 10/07/2025 10:07:58
piliwu: 央行現在就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主導,用經濟學無法解釋35F 10/07 10:08
amino0120: 反正又沒人想跟草民生 他們自然不用想資產分配給後代36F 10/07 10:09
maplefff: 無擔保貸款自然會透過利率補償風險溢價
宏觀系統性風險也不是只看有沒有擔保品37F 10/07 10:09
快笑死那你知道現在信貸利率比房貸低嗎XDDDDDDDDDDD
你講這些根本跟現況完全不符阿~~~~
amino0120: 的問題 嘻嘻39F 10/07 10:09
mow1982: 持有現金超過200萬,不買房的,課10%囤錢稅40F 10/07 10:09
piliwu: 宏觀系統風險管控台灣早就實施20年了,那叫巴塞爾資本適足率,你有聽央行嘴裡講個一次巴塞爾嗎?41F 10/07 10:10
※ 編輯: Tosca (203.75.79.40 臺灣), 10/07/2025 10:10:43
HinataGG: 真的有這些人存在的話,現在限貸第二戶整個房市還會冷成這樣嗎?不是應該繼續買爆嗎?現實就是這種人數量少之又少,沒人買了啦43F 10/07 10:10
等撿便宜而已啊
然後央行這一波重創其實離上一波房市谷底沒有很久
所以有經驗的投資客和建商早早就抽身離場
建商不蓋 投資客不買
大家等著撿便宜
跟以前大家搶著逃難 差多了
※ 編輯: Tosca (203.75.79.40 臺灣), 10/07/2025 10:12:18
piliwu: 台灣不是草根時期金融體系好嗎,還在用單一指標看風險
新壽就是被資本適足率卡到沒錢蓋T17 1846F 10/07 10:11
沒錢還去標甚麼地上權啦
※ 編輯: Tosca (203.75.79.40 臺灣), 10/07/2025 10:14:05
piliwu: 房地產預售屋買賣賺錢被罵成房蟲,新壽連土地都不是他的地上權買空賣空要賺100億一堆人挺超棒的48F 10/07 10:20
CharleneTsai: 央行要這樣搞 就是等著哪天股市的錢回灌房市50F 10/07 10:21
maplefff: 算了對牛彈琴, 22倍均薪信貸和動輒200倍均薪房貸
可以這樣直接比喔51F 10/07 10:22
沒關係啦 我不是要跟你吵
我都是希望每個人能買到住得開心的房子
※ 編輯: Tosca (203.75.79.40 臺灣), 10/07/2025 10:25:55
maplefff: 照你的意思, 銀行100%放款房貸的宏觀風險
小於30%房貸+30%信貸+40%商業貸款?
管制風險就是要求資產組合曝險不要集中在某個單一因素53F 10/07 10:27
商業貸款風險才是最高的
你可能很少跟銀行往來
你跟銀行貸款 職業欄如果是寫 負責人
銀行都是嚇得要死 傾向直接拒貸XDDDDDD
很簡單 因為台灣負責人倒債落跑的比例太高了
台灣長期以來 銀行最習慣的融資方式還是不動產抵押
廠商想蓋工廠需要錢-->拿土地去抵押
中產階級想創業開店-->拿房子去抵押
本來就是這樣運作的
你的論述是央行還要限制這些不動產抵押貸款
下場就是廠商沒錢蓋工廠
中產階級沒錢去創業
※ 編輯: Tosca (203.75.79.40 臺灣), 10/07/2025 10:35:40
f860506: 掛四買房會查啦 除非你本來流動資產就大於房屋買價 你才可以賣資產->全款買->掛四補這樣玩
否則現在抓很緊你款項解釋不出來會有違約風險56F 10/07 10:34
maplefff: 所以你對央行的建議就是最好改成100%房貸
這樣最安全?
我建議頒一個諾貝爾奬給你59F 10/07 10:39
72-2的天花板就已經在那邊了
央行本來就不需要疊床架屋再多加限制阿
不然你以為72-2是立法來幹嘛?????
※ 編輯: Tosca (203.75.79.40 臺灣), 10/07/2025 10:41:20
piliwu: 銀行資產組合風險就是資本適足率,真的沒在看耶
集中度本來就是多出來的疊床架屋62F 10/07 10:44
maplefff: @Tosca 行政命令就繞過了, 看起來很有需要啊
@pillwu 資本適足率是確保風險發生時銀行有足夠承受力選擇性信用管制是主動管理風險, 避免風險發生
兩個根本不一樣在那邊亂扯
不然08年的時候, 哪家沒過資本適足率
還不是出事了64F 10/07 11:15
quiet93: 分給最後死的那個直系或是旁系啊XD
所以身體健康沒意外才是真的70F 10/07 11:29
z5411: map 應該蠻年輕的  羨慕72F 10/07 11:31
bustinjieber: 阿北今天太認真回文了吧73F 10/07 11:37
2330都快要噴到2330了
※ 編輯: Tosca (203.75.79.40 臺灣), 10/07/2025 11:42:45
miniUU: 金龍:好的,馬上跟政府研議此玩法二房直接課稅xx%74F 10/07 12:00
encoreg57985: 央行規定原屋貸款不能買房75F 10/07 12:53
weiren6: 掛四貸款有條約不能買房吧 會被追回76F 10/07 13:38
ruve: 其實齁,我看半天"央行辦理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專區"還有新聞都只提到週轉金不能還購屋貸款,不能投入要申辦購屋貸款的物件,完全沒看到不能週轉金貸款全現金買房77F 10/07 14:07
pastevil: 房價的規律就是跟隨物價通膨漲,除非中間有人搞 像無腦無上限新青案那種政策80F 10/07 14:10
ruve: 我找業務討論也跟我說不跟他辦購屋貸款,那週轉金要做啥跟他有什麼關係
所以一直納悶掛四貸款不能買房到底是從誰傳出來的82F 10/07 14:12
你現金買房不要貸款
從頭到尾不用跑銀行
銀行是要怎麼知道你拿去買房??
名下多一間?
我突然多個乾女兒要送我房子不行喔?!
※ 編輯: Tosca (203.75.79.40 臺灣), 10/07/2025 14:54:09
bbnctu: 有些銀行半年內全款過戶又申辦掛4貸款, 會查當初購買金流85F 10/07 17:24
apple123773: 怕 干女兒~86F 10/07 20:11

--
作者 Tosca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