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m27 (Sam)標題 Re: [閒聊] 老房都更,一坪換一坪的思維真的要改嗎?時間 Sat Oct 18 09:08:26 2025
※ 引述《s8752134 (Sea)》之銘言:
: 都更並不是單純把私有財產老公寓改建變成新大樓而已。
: 它背後伴隨著一個非常關鍵的就是『防範災害於未然』。
: 例如你提到的地震,
: 另外還有擅自頂樓加蓋 / 一樓 & N 樓外推違建 / 擅改格局可能影響房屋承重力,
: 以及老舊房屋本身的建築設計、防震係數不符現今法規,較有安全性疑慮等。
: 上面講的東西,不一定只有地震來的時候會產生災害,
: 最直觀也天天都能遇到的,台灣的巷弄一樓外推至法定空地,然後在法定空地外又
: 擺滿了各類路障 (花草盆栽、腳踏車、私人用品...etc),然後道路兩側又停滿了車子。
: 導致像是 8m 巷弄理論上明明可以雙向會車仍非常有餘裕的空間,實際上在台灣卻根本
: 無法會車,也擠壓到行人的通行權與埋下潛在的交通疑慮。
: 這些明顯都是公共利益。
這些只能算是私人利益,稱不上是公共利益
你去看所有政府強制介入的公益性評估,都會寫這些影響到多少人的利益
少一點幾千人,多一點幾十萬人,
你講會車的例子也很好,目前現行如果路寬太小要政府強制徵收拓寬徵收的其實也很難
一樣要算影響多少人,一天影響幾分鐘,真的沒有"替代方案"嗎
都更的利益95%都是原屋主,那是私人利益,不是公共利益
至於其他美化人行道那些,都已經給獎勵容積回饋了
那怎樣才算公共利益? 就是你們周遭的居民覺得你們這區不都更影響到他們生活
有幾千人去陳情,那應該可以上得了公聽會去談公共利益
原住戶陳情說要都更,那是私人利益
非住戶陳情要你們去都更,且要幾千人甚至萬人,那才是公共利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2.82.19 (臺灣)
※ 作者: Sam27 2025-10-18 09:08:26
※ 文章代碼(AID): #1eykYCMS (home-sa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60749708.A.59C.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閒聊] 老房都更,一坪換一坪的思維真的要改嗎?
10-18 09:08 Sam27
→ KrisNYC: 其實占用防火巷就算是危害公共利益了
防火巷的設計除了防止火災延燒之外 還有公共管路通行
之前什麼汙水下水道接管工程很多圖面都要走防火巷
然後整條或部分被占用變成無法施工 最後亂搞一通的問題1F 10/18 09:13
這就會去看,最小侵害原則和可替代性
或量化來看啦,公益性要70分以上才會討論,85分以上政府才會強制介入
都更充其只有10~20分......
※ 編輯: Sam27 (36.232.82.19 臺灣), 10/18/2025 09:24:47
→ s8752134: 顯然你的理解跟目前政府推動都更的機制和政策不同
不過沒事啦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只是提醒你 防止災害也是公共利益 這點你忽略了
對了 補充一點好了. 你最後提到的甚麼非住戶陳情
拿一樓外推這件事情來說好了 單講台北市
你就看這板有多少人在噴台北的巷弄 違建這種事情
這些人不是不陳情 是數量多到根本無從陳情起
這種只能靠一個全面性的機制去解決
上一篇pi大有提到可以直接處理違建 不一定要都更
這點是對的 我說過 都更只是一種作法 不是一定要它重點在於解決問題 那你就想 全台北的違建全拆光
那種占用法定空地的 防火巷的..etc 全部消失
請問只有少數人得利 還是全台北市民全體得利?
這答案很明顯 所以不是沒有人想陳情
是我上面講的 隨處可見得違建 不是單一市民陳情可以處理的5F 10/18 10:08
推 momo070922: 你95%怎麼算出來的解釋一下
沒有事實基礎跟青鳥造謠有什麼兩樣21F 10/18 12:59
推 happin: 同意Sam說的 都更目前獎勵的私利比功利多 我認為所謂容積獎勵所提供的利益 很大一部分在原始機制設計上 是為了鼓勵建商介入處理 但機制反倒是勾起所有權人對於利益的追逐
導致零和 至於給予的獎勵是否跟公共利益或者政策目的對等 我自己是覺得越來越不對等
至於陽台外推、磁磚脫落或者建物沒有維護及違規使用造成的公共危險部分 依照建築法本來就是所有權人的責任 可以鼓勵更新 但不應該鼓勵大家不維護好自己的房子23F 10/18 13:42
→ encoreg57985: 減少災害發生時醫療資源公共資源的浪費和傷亡 公共利益比你想像的高31F 10/18 15:36
→ tenkaakido: 都更弄到像晴空匯那樣會比較好嗎?現在都更建商的品質非t0、t1、t2。他們營造商的品質我是打很大問號33F 10/18 17: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