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板
Disp BBS
看板
iOS
作者
keio5566
(56不滅)
標題
[討論] 摸起來燙 = 散熱能力差嗎?
時間
Sat Sep 23 15:23:48 2023
我文組啦
一直以來的認知是,摸起來燙幾乎等於散熱差
沒什麼根據,純粹侷限於至今3C使用經驗
散熱能力差=摸起來很熱=電池續航往往不好
不過iphone15的文章之中,看過幾次截然不同的觀點
摸起來燙,反而是散熱能力好的展現
就是散熱優,才會把處理器的溫度往外帶出去
有沒有專業的可以解答= =
--
Sent from nPTT on my iPhone 12 min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1.62.67 (日本)
※ 作者:
keio5566
2023-09-23 15:23:48
※ 文章代碼(AID): #1b3fA6tv (iOS)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OS/M.1695453830.A.DF9.html
噓
VividAria
: = = 這甚麼問題
1F 09/23 15:25
噓
sss888999
: 這次最大的問題是A17本身就發太多熱吧
2F 09/23 15:25
→
kyo06
: 手持裝置沒人會想設計成讓使用者摸起來燙吧
3F 09/23 15:26
噓
ckyuzi
: 準確一點叫做能耗太高 廢熱太多
電力都拿去產熱
4F 09/23 15:27
→
A791027A
: 就是發熱
6F 09/23 15:27
→
ckyuzi
: 越好的處理器設計應該廢熱越少 用電效率越高
所以不應該叫散熱不好 而是處理器太耗能發熱
7F 09/23 15:28
推
wavel
: 這應該是相對的,同樣環境及操作模式下,本身發熱散熱
9F 09/23 15:29
噓
Zyphyr
: 那叫做庫克請你吃火龍果 乖乖吞下去 懂?
10F 09/23 15:29
→
wavel
: 的效率比
11F 09/23 15:29
推
bghtherock
: 理想情況是把熱均勻散到整個外殼上,外殼單點熱肯定
不是好事
12F 09/23 15:30
→
Crios
: 重新定義"發熱" 果然只有蘋果做得到
14F 09/23 15:31
推
bagaking
: 你可以看一個叫微積分的YTer,直接拆機給你看,從
結構和材料上推斷是散熱一定不佳,而且鈦本身就導
熱差,但散熱對使用者而已,主要判斷還是用法跟體
感的主觀問題。
15F 09/23 15:31
噓
windscore
: 難道摸起來燙會是散熱好嗎
19F 09/23 15:34
噓
Kismeter
: 不要重新定義好嗎
20F 09/23 15:35
→
senyuu
: 散熱快就不會積熱啊
21F 09/23 15:37
→
flgg30211
: 它就是散熱不好熱氣悶在裡面啊,蘋果一直以來散熱
就是做的很差
它現在為了噱頭遊戲又把晶片功耗給拉高
我認為手機就是手機,蘋果真的這次路線完全走偏
蘋果要拉功耗可以但前提你手機散熱、新的電池技術
那些都沒弄,況且明年不是有16U可以讓你搞3A大作噱
頭
我就只想要有120hz+續航高+Typec的蘋果而已有這麼
難嗎?唉==
22F 09/23 15:39
噓
St3480
: 有種東西叫做果粉覺得散熱好
31F 09/23 15:39
噓
a29885180
: 導熱如果快 就不會有積熱 手機燙的問題 結論就是散
熱差
32F 09/23 15:40
推
AddMe0815
: 好奇測試階段都沒人提出問題嗎?還是吃定果粉信仰
34F 09/23 15:42
推
EPIRB406
: 這個不難理解吧!散熱好一下熱就被帶走,摸起來就涼
了
35F 09/23 15:42
→
kivan00
: 被動散熱的理想是平均分攤給整個機殼 只熱在鏡頭旁
邊那一塊真的不太OK
37F 09/23 15:44
→
flgg30211
: 就把手機想成是汽車
汽車不開窗,裡面熱氣導不出去裡面是可以熱死人的
=散熱不好,熱氣都積在裡面讓你摸起來很燙
汽車開窗,有空氣流通=散熱好,讓你可以摸起來是溫
溫的
39F 09/23 15:46
推
dosiris
: 話說Anker充電頭真的比其他家不燙 超屌
不知道是怎麼做到的
44F 09/23 15:47
→
sing60905
: 難以置信的散熱創舉 2023了蘋果 請加油
46F 09/23 15:55
→
rLks02
: 手機的散熱 就是由包著手機的金屬
有裝背後蓋的 其實讓手機散熱更慢
47F 09/23 15:58
推
xoy
: 有負載的狀況下,外表不熱才是散熱好,表示熱度都
到空氣了,散熱的目的地是空氣,不是機殼
49F 09/23 16:02
推
zxcbrian
: 這代會容易燙的原因是,蘋果用高頻率/耗電/發熱來
換性能,然後散熱又不改善,跑沒多久就降頻GG,理
想的散熱應該是讓熱平均分佈於機身,用整個機身來
散熱,換取更長的不降頻過熱的空間,但蘋果散熱就
是垃圾,製程進步不大,又硬要用頻率來換,看看日
後大家使用情形/災情如何。
51F 09/23 16:05
→
cnns
: 蓄熱和散熱會一樣嗎XD
57F 09/23 16:05
→
zxcbrian
: 有負載一定會熱,沒有什麼不熱就是散熱好XD,這代
是容易熱好嗎,別聽有些人亂說,蘋果或許日後更新
別讓處理器沒事就全開,就能改善日常使用發熱,但
散熱爛就是硬傷,他的體質,呵呵
58F 09/23 16:12
推
bwsx7774
: 不然摸起來涼,不叫散熱好嗎?
62F 09/23 16:18
推
Aixtron
: 觀察物理現象要確立觀測點,您的這兩個說法,觀測點
一個在外,一個在內,怎麽比?
外殼很熱和核心很熱不一樣!
您的第一種說法是內部很熱導致外部很熱整體都很熱!
第二種說法是內部不熱外部很熱只有外部很熱!
63F 09/23 16:22
推
avaadore02
: 體感溫度和溫度差還有導熱度都有關
50度的鐵摸起來會比50度的塑膠燙
68F 09/23 16:25
推
a22530722
: 今年是不是只剩下粉色15+最超值了.................
70F 09/23 16:26
→
Aixtron
: 好的設計是把外殼當散熱器,外殼很熱但核心不熱!
71F 09/23 16:26
→
avaadore02
: 他的意思應該是指摸起來越燙=導熱度越好
但今年看起來只是因為溫度更高
72F 09/23 16:26
→
Aixtron
: 差別是外殼熱應該整個殼均勻都熱,核心熱就是接近處
理器的就是特別熱!
74F 09/23 16:28
推
a914046
: Ios17 bug?
76F 09/23 16:50
推
ohlong
: 軟體再多bug都不可能造成硬體比spec還熱 就是spec
就有散熱問題
77F 09/23 16:54
推
SULAjardin
: 導熱率(W/m.K): 銅(401)、鋁(237)、鐵(80)、鈦(15)
用鈦當外殼基本上就放棄治療了,信仰堅貞就會無視
79F 09/23 16:58
→
wernetizen
: 晶片產生廢熱跟機殼散熱效率應該要分開討論吧
81F 09/23 17:07
→
newline
: 蘋果的散熱片沒變大 跟以前一樣小片 舉例S23U用了
歷來最大的導熱片 反而幾乎不發燙
82F 09/23 17:16
→
jjjj222
: 如果外面摸起來不燙, 但是裡面過熱降頻, 那就最慘
如果外面摸起來趟燙, 但是chip工作順利, 比較好些
但是根本問題都是功率太高, 但是效能高功率就會高
最慘的是效能低還發燙(像什麼888的)
84F 09/23 17:18
推
Aixtron
: 其實說鈦金屬滿OX的,多少人是裸機使用?鈦再差也不
可能比塑料保護殼差!
假設是鈦的鍋,就外殼內多塞一片和手機一樣大的紅銅
片,我PS4就外殼弄一塊一樣大的鋁板,就怕熱是不斷
的產生!
88F 09/23 17:29
推
poptask
: 內部產生的熱一樣的條件下,摸起來燙其實是導熱好
93F 09/23 17:40
推
ohlong
: 看誰能拆外殼跑園神就知道了
94F 09/23 17:40
噓
kannachan
: 你一直以來都認知錯誤了
95F 09/23 17:41
推
ohlong
: 有實驗精神一點就做一個鋁殼裡面全貼散熱片比較差
異
96F 09/23 18:01
→
Xperia
: 很快就熱有可能是導熱好,但越來越燙,到近50度,
就是本來的熱散不掉,累積在裡面造成
98F 09/23 18:12
推
AMSTERDAM14
: 摸起來燙=耗電
100F 09/23 18:13
推
z07535755951
: Tim哥要發片來說散熱功能了嗎
101F 09/23 18:22
推
griffiths
: 散熱好壞,應該是把熱源移除之後降溫的速度。降溫
快=散熱好。
溫度高不等於散熱好或散熱差
102F 09/23 18:22
推
klcs50304
: 先不論到底散熱好不好 但手機摸起來燙 這使用者體
驗能好到哪
105F 09/23 18:49
→
rogergon
: 外面已經摸起來燙了,散熱差的裡面只會更燙
107F 09/23 19:00
→
hoos891405
: 也有可能是導熱好+持續發熱,所以內部發熱遲遲向外
擴散啊
所以其實問題成因很複雜,有可能是硬體設計、材料
、也可能是iOS17爛
我自己覺得iPhone 13 in iOS 17.01,輕度使用時很低
溫,高效能使用比以前還燙
108F 09/23 19:05
推
zzzz0516
: 真的風水輪流轉,以前笑安卓火龍,現在果粉自己吃起
了火龍果XD
114F 09/23 19:36
推
terry1043
: 是
116F 09/23 20:02
推
fanecerce
: 果粉重新定義散熱
117F 09/23 20:09
推
kawhi5566
: the 難以置信的工程
118F 09/23 20:33
推
jinshun
: 結果論:最高溫度超高=散熱差,摸起來溫溫=散熱好
119F 09/23 20:37
推
lavign
: 外殼沒鰭片通風,熱又散不掉。
120F 09/23 20:38
→
LouisWOLF
: 不是,摸起來熱也表示內部熱量容易傳到到外部;如果
改塑膠外殼,摸起來不熱,但會熱內傷
121F 09/23 21:02
推
isaka
: 如果熱真的都是被設計導到外殼的話 那你說的是對的
,不過以哀鳳來說你可以看看拆機影片就知道幾乎沒散
熱,所以你說的情況不存在
再來手持裝置不可能像你說的這樣搞,不然使用體驗太
差,頂多只能做到把熱點避開常見的握持位置
123F 09/23 21:03
→
LouisWOLF
: 我為你舉個具體例子,我曾將2020 macbook air D面
拆開加裝導熱矽膠貼片,會導熱到外鋁殼,很燙,但CP
U監控一看,溫度低了10度。這改裝手法外國傳的,不
是我發明的。單純邏輯問題。
這代15 pro 是三明治結構,而中間的夾層就是把熱導
到外部的媒介。
128F 09/23 21:07
推
griffiths
: 如果CPU一開始全力運作,手機“很快”就熱起來。這
樣是對的,散熱好。如果手機”慢慢“升溫,CPU休息
後手機也“慢慢”的才降溫,那“相對”散熱不好,
也傷手機。溫度不代表散熱....
熱源高,相對散熱就要好,溫度才會低。可能A17Pro
真的是在噴火吧。
134F 09/23 21:57
推
isaka
: @Louis 其實我是在回原po啦,你筆電底部貼導熱片不
就是我說的設計導到外殼嗎XD
至於三明治結構沒有這麼神,均熱板的導熱效果才是比
較好的,15後蓋沒有導熱膜,邊框又換成導熱係數低的
鈦,雖改成14的三明治結構但極客灣測出的解熱能力
和14 pro系列幾乎一樣而已
而且14的三明治結構散熱會改善,是因為他們終於可以
把內部的固定結構改成前置式,所以他們在螢幕下方可
以塞一大塊鋁板,15看拆解也沒有這個結構
140F 09/23 22:27
推
shunching
: 對產品來說,只要散熱結構不會讓機器失能就是OK,
但如果因為散熱結構讓機器因為高溫而失能就是NG。
但是消費者要的是摸起來的感受。
149F 09/23 22:44
→
whitenoise
: 1、系統累積熱能的速度>結構設計散熱的速度=散熱
慢=燙
2、系統累積熱能的速度<結構設計散熱的速度,因為
熱是持續傳導至環境,在外殼材料傳導高時=散熱佳=
環境常溫
3、系統累積熱能的速度<結構設計散熱的速度,但因
外殼材料導熱係數低時,傳熱速率到外殼時變慢=散熱
慢=燙
慢=燙
152F 09/23 22:58
→
deolinwind
: 太晚出了,應該在禁運天然氣那陣子出,冬季取暖就是
feature
161F 09/24 01:29
推
Tencc
: 確實樓主的著眼點蠻有趣,但其實就是cpu不優容易發
熱
163F 09/24 02:30
推
hate9989
: 如果裝上殼包住,手機散熱好也沒意義
165F 09/24 02:42
→
cbunsg
: 文組只要知道這次會給你火熱的手感就好,說再多不
就是買/不買二選一?
166F 09/24 08:19
推
ognillin
: 好像跟鈦金屬沒關係
朋友拿15淺藍也是才開機不到一分鐘就發熱
168F 09/24 11:07
推
EricTao
: 散熱是結果論啊 熱到降頻或其他問題就是差 燙到使
用者也是差
170F 09/24 11:17
→
ms0545173
: 新機剛開機背景一堆東西要跑 發燙有什麼好說的?
172F 09/24 11:55
推
selvester
: 發熱量 導熱快=燙
173F 09/24 14:01
→
celtics1997
: 開機不到一分鐘就發熱太弱了
我開機一秒就發熱 比你朋友還會說笑
174F 09/24 14:26
→
LouisWOLF
: 14跟15pro的三明治本質沒有差別,14的中間支架偏螢
幕那側,主板從後面貼著;15pro的支架偏背蓋側,主
板從前面貼著。另外14的螢幕背後沒有石墨烯。
176F 09/24 16:42
--
作者 keio5566 的最新發文:
+5
[問卦] 便當是料好比較重要,還是師傅手藝 - Gossiping 板
作者:
keio5566
106.133.103.22
(日本)
2025-11-16 09:13:11
12F 6推 1噓
+3
[討論] 統神是不是實況主中的清流? - C_Chat 板
作者:
keio5566
106.133.121.117
(日本)
2025-11-13 11:30:47
30F 13推 10噓
+96
[閒聊] 可不可以讓Ban過的角色都不能上場 - LoL 板
作者:
keio5566
106.133.107.181
(日本)
2025-11-04 14:31:22
以觀眾的角度來說,全局BP真的讓比賽精采很多 雖然選手有角色池深淺的問題 但那是選手要去煩惱的,關我屁事 全局BP下,其實出場率高的角色就還是那幾隻在輪 上路:賽恩、雷克薩、安比薩、卡桑帝 中路:奧 …
258F 117推 21噓
+32
[閒聊] 隨機單中:大混戰,歷年來最好玩模式? - LoL 板
作者:
keio5566
106.133.102.189
(日本)
2025-11-01 09:55:41
如題,沒有豚 把隨機性很高的aram,又鍍上一層隨機性更高的隨選buff 本來只能坐牢整場的局,抽到某些buff竟有奇效 很像在玩肉鴿遊戲,不管選到什麼角色都想玩玩看 會上癮欸 如果往後能繼續擴充b …
52F 32推
+19
[問題] LOL的魅力究竟是什麼? - LoL 板
作者:
keio5566
106.133.126.86
(日本)
2025-10-31 11:17:01
明明退坑一陣子了 但看了一下世界賽實況,手竟然不自覺癢了起來 白痴遊戲退坑回鍋白痴遊戲退坑... 每幾年就要來一次這個循環 周遭朋友不管是VT仔、動漫宅、還是其他興趣 只要曾經沈迷過LOL,幾乎都脫 …
27F 19推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