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ylove33 (Masker)
標題 Re: [求助] 老婆的過激反應,突然的炸彈
時間 Fri Sep 12 13:23:33 2025


※ 引述《RossRachel (RossRachel)》之銘言:

: 所以你的問題點在於以下幾點
: 第一:介入時機與方式
: 你是對事沒錯
: 但選擇了「當場糾正她」
: 在她的情緒還沒退燒前
: 這就像火上澆油

有點把問題複雜化了
這個介入時機與方式, 沒問題啊。

原文 : 老婆,停下來! 妳誤會了,這事情,妳不該罵小孩
到後面先生說:小孩回答四點半到家,有什麼錯?

只要太太自己冷靜想一想,不要以她自己的錯誤情緒來處理問題。
她就會發現真的就是她的問題。
那其實當下她道個歉, 說媽媽搞錯了,對不起。
事件就差不多可結束了, 一點毛病沒有。

什麼情緒還沒退燒還像火上澆油
其實就太太個性差, 還沒順個性差的人脾性去摸而已吧

: 第二:焦點轉移
: 你原本想「就事論事」
: 但她感受到的卻是
: 「你在幫小孩反抗她」
: 這會讓原本母子之間的火
: 變成夫妻之間的火


她的感受,才是焦點轉移吧

本來就是就事論事
女方自己焦點轉移、模糊戰場

人家說A, 她講到BCD和她的心情去

: 第三:忽略了情境差別
: 她說「在學校要鎮得住學生」
: 其實透露出
: 她把「管教小孩」和「維護權威」混在一起
: 你如果馬上反駁「這裡不是學校」
: 雖然邏輯上正確
: 但對他來說會變成
: 「你在貶低她的專業」

這大概是 :

原本講A, 講不贏自己扯到B
扯B還繼續被人打臉
接著開始CDE還把不給面子都搬出來講,更給自己丟面子。

然後有個人跳出來說
雖來你AB都沒說錯, 但你沒顧慮她的心情

恩, 有種 : 人家是媳婦欸 的fu
雖然我知道你大概沒想過會被這樣解讀。


: 簡單總結
: 你的出發點沒錯
: 但「危機處理」方法不佳
: 讓太太覺得更孤立、更受攻擊
: 想像一下
: 如果換個切入點
: 不是「老婆停下來!妳誤會了」
: 而是
: 「等等,我聽起來有點混亂,
: 我解釋一下小孩的意思」
: 可能就不會因為焦點被轉移
: 而擴散衝突

不, 對於這位太太
我的認知是:
即使改成 "等等,我聽起來有點混亂" 起頭
後面發展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何況 我根本不覺得
"停下來!妳誤會了" 與 "等等,我聽起來有點混亂"
有多大差別。

如果你要解讀令人不悅, 其實兩者對太太來說根本沒分別。
心中塞大便的人,看什麼都是大便


--------

在我家, 我的教育方式從不忌諱跟小孩道歉
而且我會主動道歉

因為 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
一件事的對錯就是一件事的對錯。
我不想養成找理由、找藉口、不承認錯誤的習慣
以身作則只是基本。

所以原PO這種
擺明太太搞不清狀況亂電,
還發展到後面 歪扯到教學權威或是轉移焦點到主任會怎麼做及其他
對我來說是大忌

鳥的要死

: ※ 引述《reterk (reterk)》之銘言:
: : 是否同意記者抄文:NO
: : 晚餐時
: : 婆婆(我媽媽)問小孩(國中生),明天幾點會回到家,
: : 小孩回答四點放學,四點半到家,
: : 婆婆就接著說,那她就坐五點的火車好了。
: : (原由:小孩沒key,婆婆等小孩回家後再離開,週末假日回老家訪友)
: : 老婆:我會趕四點半回家,您不用為了等小孩改坐五點的火車。
: : 婆婆:沒關係啊!回老家後又沒什麼事,不急著坐火車。
: : 老婆轉向跟小孩講:你若早點回來就在社區圖書室寫功課等我,為什麼要讓奶奶等
: : 小孩:???(一頭霧水)


對國中生來說, 他就是倒楣

國中生, 放學可做的事可太多了
直接回家是四點半, 女方可趕4點半到家
拖個半小時再回家 ,讓媽媽不用趕,奶奶不用等
根本一點難度沒有

給他一把鑰匙, 他愛幾點回家就幾點
這才是叛逆期年齡心中的自由

結果他放學直接回家還被電

: : 老婆開始音調上揚,音量放大:你都只想到自己,沒有為奶奶想,沒有同理心…
: : 小孩開始反駁模式:我那有??我那裡只想到自己…
: : 老婆:奶奶本來二點半的火車要改坐五點的,都是為了配合你,你怎麼可以…

奶奶根本沒差, 搞不好她還想等孫子

請把國中生當國中生
大人想幹嘛,有需要什麼就直說
國中生真的不需要 別人浪費2.5小時就為了他放學可以直接回家。

這甚至比較像大人在盯哨

: : 老婆:而且,我那有在罵他?
: :       你總是說我語調急,音量大,
: :       我不音量大,我在學校怎麼鎮著住小學生?
: :       你不要認為大家都要溫柔的講話,
: :       沒有那麼好的…
: : 我:這裡是家裡,不是妳學校…
: : 老婆繼續發揮:然後你就罵我!
: :                你就把我吊起來打,在小孩面前鞭打我,
: :                就算在學校,我對全班痛罵有錯,
: :                主任也不會當場阻止我,以維持老師的尊嚴。
: :                你這樣直接罵我,以後我怎麼教小孩?

這段才是我想回這篇的主因

如果我兒子錯誤的接收了這個資訊
我會花時間好好的跟他說明

如果老師在學校對全班痛罵的情境或是理由是"錯誤"的
那這個行為在當下就應該適當的被制止 ,
而不是為了老師個人的尊嚴,讓學生先承受霸凌到結束。
而且校方要對學生作出解釋和教育
甚至老師也需要用適當的方式道歉以示負責
而不是聽老師在那邊講一個"錯誤"的行為 會如何被扭曲進而合理化。

而一個老師做錯事,或一位家長做錯一件事
不要因為一件錯誤而抹滅一個人的人格
或學習就事論事, 那是另外要教育的事

至於當事人自己做錯而不認錯還像潑婦一樣以至形象崩壞,
如何改善這是當事人的問題
旁人是協助的角色

太太這種狀況也不是一天兩天
原PO發文也好幾次了
我是覺得原PO並沒有描述,所以他到底如何處理孩子接受這些資訊
雖然以國中生來說, 應該有能力分辨,然後幹在心裡。
但可以的話,還是溝通一下比較好。

---

我時常跟幼兒園的兒子說
老師如果罵人或是做了什麼你覺得奇怪的事,要跟我說

然後昨天他同學媽媽跟我說,
她兒子說 : 老師說只能喝三壺水,他還想喝就不讓他喝了。
我就問犬子說有這件事嗎? 他才說他也想再喝就不能喝了。


理解水也不能喝太多,所以喝三壺還渴有很多可以探究的原因。

但老師沒反應這件事,小朋友若又以為老師說的就是對的就沒反應
那問題就不會被注意到


最後就講一下自己的腦補
乍一看, 我心裡第一個跳出來的想法是
這太太是不是因為婆婆要回老家好棒棒,
卻因為孩子的關係搞到她回家時可能婆婆還在家,而很不爽。
不然到底有啥好怒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152.187 (臺灣)
※ 作者: saylove33 2025-09-12 13:23:33
※ 文章代碼(AID): #1emwvNw4 (marriag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757654615.A.E84.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求助] 老婆的過激反應,突然的炸彈
09-12 13:23 saylove33
※ 編輯: saylove33 (114.24.152.187 臺灣), 09/12/2025 13:27:33
Puyuma: 轉移焦點被打臉再裝哭裝受害者+1 和小孩道歉這麼簡單的事都做不到的爛老師+11F 09/12 13:27
※ 編輯: saylove33 (114.24.152.187 臺灣), 09/12/2025 13:39:34
RossRachel: 你說我把問題複雜化,但事實上,問題如果真有那麼單純,太太當下就該道歉,事情就結束了。可實際上並沒有,反而還延伸到「專業被貶低」、「不給面子」,這就是在現實裡,問題本來就是多層次面向3F 09/12 13:48

那不就是太太在轉移話題嗎?
專業被貶低等等 不是太太自己在轉移焦點嗎
當男方當下制止女方時, 到底跟太太在學校教書的專業有什麼關聯?
這種事可能發生在任何不是老師的職業上,不是嗎?

所謂複雜化 就是 字面上意思 :
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去討論

比如說: 太太個性差
所以因為太太個性差, 而沒有順著脾性去做 就變成錯誤
這種就叫複雜化

而且還可以更複雜喔
沒有考慮為什麼沒有順著脾性去做的原因
沒有考慮為什麼沒有順著脾性去做的原因的原因, 以及的原因的原因
或是的後果以及後果的後果
最後再說 : 問題本就多層次面

誰不知道?

簡單說,
你的進一步或多一層思考如果是 替犯錯者找理由
而且還是類似"沒有考量犯錯者脾氣"這種的
我覺得就是在複雜化而已

--

另外這麼說吧
當在板上有一個人, 被你連續不斷打臉
從a打臉到bcd 甚至開始扣帽子放大絕
這是確實發生過的事

你會覺得事情的問題在於你沒有考量到被你連續打臉的人
會在被連續打臉的過程中感到越加孤立及被攻擊嗎???
或是你在貶低被打臉的人的專業嗎?
我是覺得沒那麼複雜, 就只是被打臉的人一直在講錯話而已
其餘的是在扯另一回事

--

我的建議是
如果你是站在建議的角度,建議先生包容太太錯誤來讓事情變好。
那麼說詞上不應該說成是"先生的問題"。

譬如說, 建議順著太太的脾性走, 讓她、包容她。
而不是"問題在於" 先生沒有順著太太的脾性、沒有讓她、包容她。

兒子被錯誤的責罵還在持續中, 當下導正這件事本就是應該的。

huang19898: 小孩真可憐
樓上 對很多人來說 道歉是不可能的事7F 09/12 13:50
bbbing: 基本上同意,但在婚姻版是不能這樣下結論的9F 09/12 14:23

另外還想問R大
"第三 : 忽略了情境差別"

當你在板上與被你打臉的板友
本來講A 他跟你扯B時

你會覺得問題出在:
是你沒有考慮到他把A跟B混在一起
而不是這個人在講A扯B然後又被你打臉嗎?

就我看講A扯B這種常見的鳥事,
被你包裝成第三點然後變成原原PO的問題
真不覺得複雜化了嗎?
※ 編輯: saylove33 (114.24.152.187 臺灣), 09/12/2025 14:52:21
ptrs810812: 給Ross 女小學老師的症狀不是一天累積而成的 家屬都是一次次溝通失敗最後才會失去耐心 你問我怎麼知道我就是那個從小被無緣無故罵的小孩10F 09/12 14:56
RossRachel: 我並不是要幫太太脾氣差找理由,而是指出她把「管教」跟「維護權威」混在一起。當先生直接反駁時,她的腦中連結就變成「專業被質疑」。這種錯誤連結,正是衝突加劇的原因。
如果不指出這個機制,只會一直停留在「她個性差」這種結論,那問題永遠解決不了。13F 09/12 15:03

1.
請問你指出這個機制, 是先生的問題嗎?
不是麻,
所以你應該說 "太太的問題在於" 而非 "先生的問題"

這個機制,或是說把管教跟維護權威混在一起
根本就是太太的問題啊

2.
把管教跟維護權威混在一起
你確定這是某種機制, 而不是簡單/單純的 扯東扯西嗎或見笑轉生氣嗎?
(後續簡稱這是見笑轉生氣)

我認為是後者,根本不值得一談

3.
見笑轉生氣的問題或是重點 就是見笑轉生氣的本身 (
當然若你想討論的是 該如何跟一個見笑轉生氣的人相處,而原PO沒做好。

好喔,只是對我來說那就是複雜化
且我覺得這應該是建議, 而不是錯誤(沒做好)
因為問題或是錯誤的重點很單純, 就是見笑轉生氣

ptrs810812: 在女小學老師心中 管教=維護威權 這是一天超過8小時在他腦袋裡運轉的鐵則 如果女小學老師自己回到家庭後轉不過來 那家人不是成為小學生好好接受管教 就是整天吵架19F 09/12 15:07

反覆指責老掉牙的問題正是原原PO被一些板友酸的點。
是的,反覆指責老掉牙的問題無法解決問題。
用處大概就反覆確認相同的問題,及讓大家吃吃瓜,或對本人是一種釋放。

然而錯誤的解析問題, 例如把問題硬是解釋成某種機制
或是把一個 個性差的人, 套成好像真有某種機制
也沒幫助阿....
只是搞得複雜,而讓我和你在這邊花時間討論一個根本錯誤的方向

還不如專注思考如何處理一個 個性差的人,這個更真實的該處裡的點。

簡單說 : 機制不存在, 單純就太太有毛病而已

討論機制根本浪費時間。
但這說明為什麼太太要出這招, 因為有像你這樣的人吃麻。
可惜先生不吃、我不吃、很多人都不吃。

RossRachel: 你說「不應該說成是先生的問題」,但今天來求助的是先生,一昧怪太太那建設性建議在哪?所以也可以像Amilkamilk大的文章的風格去抱怨,但最後依然沒有改變困境。如果先生想要事件盡快落幕,採取另一種表達方式會比較有效。這不是責怪,而是提供更好的處理方法。如果把所有問題都歸咎在太太「不認錯」「個性差」,那先生能做的只有無奈。但我提供的方法,是讓先生在現實裡有可操作的空間。23F 09/12 15:08

就複雜化、且無理、看起來很像硬凹或硬要找個解法
形容的話就像對一個絕症患者,硬找些毛病來塞藥吃
這藥就是多吃的

而且你建議就建議, 不用說成是先生的問題啊
不衝突吧

RossRachel: 你說「太太才是在轉移焦點」,這次的事件中,太太確實在轉移焦點,這點我沒有否認。但我要強調的是,當另一半用『當場糾正』的方式介入時,太太更容易把焦點帶往「妳是在幫小孩反抗我」這種感受。也就是說,不是單純的誰對誰錯,而是互動方式影響了對方的情緒走向。31F 09/12 15:11

你沒有否認阿, 你只是把轉移焦點說成是先生的問題。
沒有否認並沒有解釋為什麼你把轉移焦點說成是先生的問題。

當場糾正有什麼不對?
孩子正在被沒理由的指責, 還要等這個過程完整的結束嗎?!!!!

不要河蟹什麼 "不是單純的誰對誰錯,而是受互動方式影響"
告訴你 這就是太太的錯。

"幫小孩反抗我" 這種認知、理由、藉口
在這個事件中本身就是錯誤, 而不具備任何需要同理的感受。

我相信"幫小孩反抗我"在一些情境下是要被考量、注意的
但在這事件中只是妥妥的牽拖而已

RossRachel: 事件核心可能只是「老婆在教育孩子時音量比較大,作者插手,老婆覺得尊嚴受損而情緒失控」。37F 09/12 15:22

事件就一個放學要直接回家的小孩錯誤的被電
爸爸跳出來制止、太太見笑轉生氣

給你形容成"教育"孩子時音量比較大
這也太美化、太河蟹、太把核心放錯重點了吧

--

我覺得充其量就:
好啦,人家是在見笑轉生氣, 給人留點台階和面子, 少說兩句
夫妻感情會更好~~ 大概這種建議吧

RossRachel: 但在描述上原原Po使用「誇大場景戲劇化」(吊起來打、跪地磕頭、瓊瑤小說)、「塑造對比角色」(自己冷靜無辜、老婆歇斯底里)、「用修辭讓讀者帶入偏見(繼續發揮、過激反應)
,這些都是「爭取網友認同」時常見手法。39F 09/12 15:24

一個過度美化、河蟹、放錯重點的人
在這說原PO 誇大場景戲劇化, 沒什麼說服力拉。

事實上你這敘述本身就很浮誇,
原文我看就原PO在講老掉牙梗而已, 沒什麼高潮起伏乾貨,
太太正常發揮,他們家又過了這樣的一天。

至於你說角色對比, 除非你有證據說別人唬爛
否則原PO就只是陳述事實而已啊。
我是不知道你哪來的自信或理由來說原PO加油添醋?

太太說 : 好! 我給跪下,磕頭認錯,我錯了!我錯了!
這麼浮誇的作法之下 還需要別人誇大場景戲劇化嗎?

在有證據或足夠說服力之前,
沒有人在誇大場景, 就只是你硬把事實陳述 套上人家在用誇飾法而已。

RossRachel: 最後,在板上如果有人講錯,當然就直接指正到底,因為網友接受的規則就是『輸贏論辯』。但婚姻裡,規則不是這樣。你可以說太太扯B,但如果當下只是一路『打臉到底』,結果不是贏了爭論,而是輸掉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我強調處理方式,不是當場指正。44F 09/12 15:37

講什麼亂七八糟

要先清楚太太是不是在扯B, 是在扯B就建議夫妻間如何處理扯B就好。
而不是扯B行為在夫妻間就不是扯B, 而是某種機制。
然後錯誤的把扯B的病情 投餵其他的藥。

這就是我說的, 你複雜化了的因素之一
太太的毛病很單純的。
扯B就扯B, 不會因是夫妻病症就變得的不一樣

你應該說的是夫妻間碰上太太扯B如何建議
阿不就我上面說的 (少說兩句那段)
※ 編輯: saylove33 (114.24.152.187 臺灣), 09/12/2025 17:58:02
huang19898: 樓上 連噓不會讓你比較有理
在小孩眼裡 沒人能當場站出來保護他才是傷害最大的而且你憑什麼能認定po是誇大描述?
在我看過家母以及一些歇斯底里的長輩的行為,這樣的敘述算很客氣了
最好還是早點離一離啦 別繼續傷害孩子了49F 09/12 17:22
RossRachel: 小孩的感受固然重要,但現實情境並非每次都能立即介入。教育的一部分就是學會在安全情況下分辨對錯,並理解他人行為的動機。
當下立刻出面保護未必總是最佳選擇,尤其如果沒有掌握全貌,或可能加劇家庭衝突。55F 09/12 17:31

現實的情境並非每次都能立即介入。
這沒錯, 但我們無法討論每種情境, 因為情境太多了。

這邊就是就事論事,針對原PO所講的單一事件就好
所以孩子在被錯誤亂電的當下, 立即介入不好嗎?

我不懂在討論這個原PO的事件, 你範圍畫到無限情境上幹嘛??
更加不理解這世界上存在多種情境,
與我質疑你對特定單一情境、事件的解釋, 有啥關係?

拜託,時間有限
別再把問題複雜化, 現在還擴充到其他情境 與原PO原文不相干的上
根本是浪費大家時間

huang19898: 原po不是一直在場?哪有不知道全貌?
小孩都國中了 對錯這麼明顯自然小孩心裡會自己判斷 受委屈後求助無門只會讓小孩連爸爸也想疏離
動機就是想給婆婆難看 聰明一點的小孩其實也看得出60F 09/12 17:38
RossRachel: 即使是國中生,也在學習價值判斷與情緒處理。如果父母不解釋或澄清,孩子可能只會「心裡覺得不對」,卻不懂為什麼,也可能誤把家庭衝突與權威問題混在一起。65F 09/12 17:56

所以我說
應該好好教育孩子, 不要瞎聽他媽講的那套
什麼學校主任的瞎話

這邊再多一個: 不要把長輩個人的錯誤 誤當成是家庭的衝突。
沒那麼複雜, 就媽媽錯電 還扯B, 學校那邊完全鬼故事。

huang19898: 到底是在噓啥69F 09/12 17:57
※ 編輯: saylove33 (114.24.152.187 臺灣), 09/12/2025 18:09:44
huang19898: 媽媽這個樣子像是能好好解釋嗎? 對小孩而言這就是天災。另一幫的家長永遠是要求忍氣吞聲才是會把家庭衝突與權威問題混在一起。70F 09/12 17:59
RossRachel: 先生反覆在不同文章中,將老婆的職業特別標出,其心理動機可能是想激發讀者共鳴。因為老師這個角色在大多數人童年都有過印象,往往帶有責備、管教的經驗。強化職業連結,能讓讀者從自身經驗理解事件的衝突感,也更容易站在情理的立場對事情形成判斷。其實不少人已經帶入自身經驗了,呵呵73F 09/12 18:04

其實把職業拿掉, 也不會對這件事有任何改變阿
扯B、見笑轉生氣有職業限制嗎?
沒有麻, 那你又何必在意沒有修飾掉職業呢?

如果你是要提點或是關心板友是否帶入個人對職業的感觀來看待事件
好喔

只不過我個人對於老師沒偏見,這邊澄清一下
老師這個職業不影響我對事件的看法, 可安心服用!!

huang19898: 而且就算事後跟小孩解釋完全都是媽媽的錯 小孩就會認同以後遇到類似情況就是吞下去?
你也只會抓原PO貼標籤的這一點其它就不論是非阿
原PO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只是抱怨爽的 根本沒打算改變79F 09/12 18:05

有機會當下制止當然要把握
別搞什麼先讓孩子錯誤的被電完,後面再來補救這套!!
※ 編輯: saylove33 (114.24.152.187 臺灣), 09/12/2025 18:21:10
--
作者 saylove33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