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作者 pttmovielove (菲林萬歲)標題 [討論] 《媽的多重宇宙》翻譯影展沒事 上映卻炎上時間 Tue Apr 26 21:51:09 2022
作者 Choco Chang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choco.chang.1/posts/4853311781434159
最近字幕翻譯的話題很紅,我想說字幕翻譯者這種低調的服務業什麼時候被這麼重視了!
?雖然還沒看過話題的作品,但想聊聊關於電影字幕翻譯「在地化」的事情。
首先,字幕在地化有語種的差別,日本電影的字幕不需要在地化(講完了)
好我認真講。前陣子回母校輔大日文系客座演講關於字幕製作的事情,學弟妹最踴躍的問
題就是
「如何正確處理在地化?」和「譯名或翻譯會參考原著嗎?」
當下我心中的OS就是連日文系的學生都只看好萊塢片和動漫改編電影了,我這種人是否
三五年後就要流落街頭?因為日本的劇情片翻譯完全沒有在地化的問題,一律直翻,毫不
懷疑。會問這種問題就代表平常注意到「字幕的存在」、關於字幕的疑問是自英美系(非
華語非日韓)電影的觀影經驗。
這也顯示了「在地化」的重點之一,字幕的存在是為了消除觀眾在觀影時的隔閡,讓觀眾
對電影有無意識的「代入感」,自然沉浸在電影的世界觀裡面。當文化隔閡超越語言隔閡
時,翻譯就必須設法處理這個問題,代入感的手法之一就是「在地化」。
所以電影字幕在語種上會有不同的處理方針,最大的原因在於華語及亞洲(通常是日韓)
片在視覺上的隔閡較小,當我們看到一個黃種女性被稱為張惠妹的時候,大腦會告訴你「
她不是張惠妹」;但是辛普森家族那種可以大玩地獄梗的作品,一個受歡迎的非黃種女性
被稱為張惠妹,你可能會明白那是「天后」的比喻。
當然二創式的翻譯手法近來有許多兩極的討論,不過回歸到原點,「代入感」的成立與否
建立於觀者的「自他意識」,當觀眾對作品的背景、文化、種族或其他元素有強烈的認同
感,往好處想,隔閡沒有那麼大了,譯者的負擔會減少;往壞處想,完全的「他者」才能
搭配深度的「在地」,意譯的空間比平常更像走鋼索,帶觀眾上天堂或推自己下地獄,是
在一線之間,很可怕。
順便談一下,意譯和超譯的問題。
意譯是處理隔閡的方式,語言隔閡和文化隔閡都需要處理,不是什麼都直翻就好。比如在
飯桌前的戲,日文講「いただきます」,中文會翻成「開動」。這算是直譯還是意譯呢?
如果超直超直,要翻成「感恩收下(食材的生命)」,可是字幕不是在探討日文的美學,
這裡就是進餐之前固定要講的一句話,所以要翻成「開動」。
上面的例子是「轉譯文化」,比較容易炎上的超譯是「轉譯氣氛」。
有些作品基於劇情設定、風格或導演的哲學,譯者必須翻出「創作者最重視的東西」才算
對得起作品,這時有些字句就會超越台詞本身。講得具體一點,最常見的案例是「鄉下人
講方言」「單純搞笑的諧音梗」「古代文言文」,這幾種設定,即使遵守作品至上的方針
,也容易在信雅達上面打混戰。我相信有些片型是翻氣氛比翻文字重要,這次炎上的電影
,譯者和觀眾的感受,說實話我兩邊都可以理解。
每當我想出一個諧音梗的好翻法,不誇張,我都覺得自己根本是天才,自我肯定感高到天
花板。不過在多方考量之後,有時候會自宮成比較保守的方式。真的很難講那個尺度要怎
麼拿捏。
還有一個常見的炎上題,就是名人梗的部分。
以那天客座演講為例,我舉了富永愛當範例(超愛她超帥)
如果台詞中出現「她好像富永愛」,富永愛是日本的國際名模,但是在台灣幾乎沒有知名
度(連日文系的學生都90%沒聽過),那該怎麼辦?
在地化翻法第一時間被推翻,因為用「林志玲」會被AKIRA告(不是),是文化圈太
接近了,第一會破壞代入感,第二實際上台詞裡出現林志玲也不奇怪,所以老師(我)說
一開始就講日片不能用在地化。再加上台灣除了林志玲以外,沒有其他「名模」的代名詞
。
這裡的正確答案是「以稱號代替人名」,字幕翻成「她好像名模富永愛」,如果有字數限
制的問題,直接刪掉人名,翻成「她好像國際名模/名模」也是一種選項。舉一反三,塔
摩利就是綜藝天王,純烈就是演歌天團之類的。
英美語文系的電影又是另一種觀影文化,以及另一種代入感的距離差異,其實不管哪種語
言,譯者很難想像觀眾對於外語及外語文化的理解程度,輔助過少會被說「可惜了」,輔
助過頭變成「擅作主張」,額外加註釋會分散觀影的焦點,要做得恰到好處,其實不太容
易。
順便再提一下常被問到的
「流行語在地化」的翻譯問題。
以影視類作品而言,現在要考量的點和十年前一定不一樣。因為「串流平台的崛起」和「
主流文化的弱化(分眾文化)」是現在的主流,我認為民眾的娛樂消費行為和語言接受度
有間接的關係。
以前是院線或影展有壓倒性的地位,縱使有二輪或DVD,絕大部分的觀眾接觸作品的機
會還是偏向「短期的一次性消費」。當下如果要提供最棒的觀影經驗,大量使用流行語是
「有效」的娛樂手法。
但是現在選項變多,初次觀影的生命線拉很長,民眾習慣使用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樣,一
部所謂的主流作品也有可能在院線首映的半年之後才在某個串流達到觀影高峰。用不用流
行語是一回事,觀眾看到時「有沒有效」是另一回事,因此來得快死得也快的流行語就必
須更加小心取捨。(寫到這裡譯者表示心累)
再講,另一個分眾文化的部分。如同上述,娛樂和社群選項變多之後,每個人,每個世代
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同溫層取樂,相對地「大眾主流文化」就會漸漸弱化,語言是文化的
表徵,所以每個人都知道的流行語也會越來越少。連我自己跟朋友聊天,這幾年接觸到沒
聽過的字彙次數也大為增加,那有可能是陸綜或韓綜常見用語,是日本動漫的漢字挪用,
還可能是抖音或某些網紅的自創語。
自認很紅很正常的用語,在別人眼中是外星符號,這種出不了同溫層的現象只會越來越多
,所以受眾範圍很大的電影字幕,在翻譯時能借用的流行語也會越來越少。
這次話題的電影在影展首映時沒什麼爭議,可是上片時卻有不同反應,我感覺除了後續的
發展是一大影響之外,其中一部分可能在於用字屬於差不多世代的同溫層,本來就存在的
違和感,出了同溫層容易加深,另外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因素吧。
寫了長長一篇抒發,希望還算有寓教於樂(亂用成語)的效果。
--
※ 文章代碼(AID): #1YP_ZFaR (movi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50981071.A.91B.html
※ 編輯: pttmovielove (115.43.154.141 臺灣), 04/26/2022 21:52:09
推 sleepyrat: 跑影展的觀眾應該很習慣這種搞怪的翻譯了1F 04/26 21:55
推 KYLAT: 影展只放一場,然後觀眾通常會在幾天內看好幾部電影,字幕問題就容易被忽略2F 04/26 21:55
→ leopika: 影展一場大不了四五百人,上映一天上千人,怎麼比?4F 04/26 21:57
→ vm06wl: 會特別跑影展的有很大比例可以說是同溫層了6F 04/26 21:59
推 shawncarter: 前提錯了寫這篇囉哩八嗦的文章也沒有分析到什麼 就影展看過的人才多少 根本燒不起來7F 04/26 22:00
推 qd6590: 確實 我很喜歡看電影但我也不會跑影展 同溫層機率高9F 04/26 22:01
推 sd785: 這篇寫得真好 推10F 04/26 22:01
→ qd6590: 而且我看這篇文章的內容就相信他翻譯一定翻得不錯至少我看他長文看得完 不像某譯者看不到1/3就頭痛11F 04/26 22:01
推 untitled: 這篇說的「無意識的代入感」真的很重要14F 04/26 22:04
推 yongguo: 所以那個咒什麼迴的到底是啥意思...欺負人沒看過那部片嗎= =15F 04/26 22:07
推 skullxism: 看過也不會懂,所以譯者肯定沒看過就是亂用17F 04/26 22:08
推 Robben: 影展又不是一班人20F 04/26 22:14
推 mamajustgo: 跟qd6590大有同感。這篇文的作者在字裡行間表露出的態度是:重視自身想法的同時也在意受眾,他有當好一條傳達通順的橋的自覺21F 04/26 22:16
推 a9a99: 什麼是炎上??25F 04/26 22:18
推 tomx: 寫的很好26F 04/26 22:19
推 Herblay: 看這些考量點就知道這才是專業譯者 旁白鴿還是洗洗睡吧 那篇辯駁文跟沒修剪過的草皮一樣滿滿雜草27F 04/26 22:20
推 dragon50119: 急急復雞雞在影展也有字幕問題啊 片商還有補償觀眾招待券 反觀双喜29F 04/26 22:24
推 jidytri815: 媽的多重宇宙奇幻只有放映一場 過了就算了
急急復雞雞還有後續場次放映 才會在影展就燒
(誤譯程度較嚴重也是原因)31F 04/26 22:27
推 doveplus: 但你會在意觀影者的感受。這部顯然沒有38F 04/26 22:39
→ neiger: 炎上,違和感都是日語,嚴格來說翻譯不能照搬。39F 04/26 22:41
→ mrmowmow: 講那麼多幹嘛,我問你,你有在90年代的好萊塢電影看過lkk spp的台詞嗎?沒有,流行語超譯是這十幾年間的東西,要不要做只是選項之一而已40F 04/26 22:42
推 Mazu323: 我覺得炎上是譯者出來戰。不然不了了之
沒有譯者的態度跟那篇貼文,應該不會照樣嚴重43F 04/26 22:42
推 icechocolate: 這篇文章的作者很專業喔 我太太跟她合作過 很可愛又很專業的一個小..女生lol45F 04/26 22:43
推 zabeth: 推這篇,滿認同流行語那一段48F 04/26 22:46
推 Thozus: 如果那個人有你百分之一的能力就好了50F 04/26 22:48
推 jakechen1027: 看這篇可以感受到撰文者有在意讀者,而且展現出「誠意」,旁白哥的臉書則是感到「傲慢」,光這點就可以看出高度,加上後續譯者/片商的處理51F 04/26 2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