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reasurehill (寶藏巖公社,你還未夠班S)標題 [新聞] Netflix首次導入AI!幫深空永航影集打造時間 Wed Jul 23 12:36:01 2025
Netflix 首度將生成式 AI 應用於影集《深空永航》,透過 AI 技術大幅降低成本並提升
視覺特效效率,成為影視產業技術革新與就業爭議的重要案例。
Netflix首次採用生成式 AI,《深空永航》成首部應用作品
Netflix 於週四宣布首次在原創影集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阿根廷科幻影集《深空
永航》(The Eternaut)成為該串流平台第一部採用 AI 生成畫面的作品。聯合執行長
Ted Sarandos 在財報電話會議中透露,製作團隊運用 AI 技術創造了布宜諾斯艾利斯一
棟建築物倒塌的場景,這項技術讓視覺特效製作速度提升 10 倍,同時大幅降低製作成本
。
《深空永航》改編自熱門科幻漫畫,劇情描述有毒雪花降下後造成數百萬人死亡的末日場
景。Sarandos 表示,若使用傳統視覺特效工具,這樣的特效場景在該劇預算範圍內根本
不可行。Netflix 第二季財報顯示營收達 110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16%,獲利從
21 億美元躍升至 31 億美元,韓劇《魷魚遊戲》最終季成功是推動業績成長的主要動力
。
AI 技術革新視覺特效,小預算也能呈現大製作效果
Sarandos 指出,AI 技術讓較小預算的製作也能使用先進的視覺特效。他強調:「創作者
對結果感到興奮,我們對結果感到興奮,更重要的是,觀眾對結果感到興奮。」
新加坡動畫工作室 CraveFX 共同創辦人 Davier Yoon 表示,Netflix 採用生成式 AI 並
不令人意外,「AI 確實為較小的工作室打開了大門,讓他們能夠呈現大預算般的視覺效
果。」
這並非 Netflix 首次運用 AI 技術。Sarandos 先前曾提及在電影《佩德羅・巴拉莫》中
使用 AI 進行年齡回春特效,整部電影的預算約等於馬丁・史柯西斯《愛爾蘭人》的視覺
特效費用。另一位聯合執行長 Greg Peters 透露,該公司正測試讓觀眾透過語音請求推
薦內容的新工具。
產業爭議持續,工作機會與技術創新的平衡挑戰
儘管 Netflix 對 AI 應用成果表示滿意,但生成式 AI 在娛樂產業仍存在爭議。2023 年
好萊塢編劇和演員雙重罷工期間,AI 使用權限成為核心爭議點,業界擔心這項技術可能
威脅人類工作機會。電影大亨 Tyler Perry 曾因擔心 AI 技術發展影響就業,而暫停投
資 8 億美元擴建工作室的計畫。
CVL Economics 去年的報告就曾警告,生成式 AI 可能在 2027 年前對 20.4 萬個電影和
電視工作機會造成「重大衝擊」,入門級職位受影響尤其嚴重。迪士尼在 2023 年也因
Marvel 工作室在影集《秘密入侵》(Secret Invasion)片頭使用 AI 藝術而遭粉絲批評
,並嘲諷應改名為「AI 入侵」。
隨著觀眾對爆炸性場面和超級英雄電影需求不斷增加,視覺特效成為好萊塢可能被 AI 大
幅改變的產業。Netflix 在年度文件中警告,若競爭對手更有效使用 AI 工具而獲得優勢
,可能對其業務造成不利影響。市場研究公司 Forrester 分析師認為,Netflix 優於預
期的表現是優質內容、提高定價和廣告動能同時發揮作用的結果。
新聞網址:
https://reurl.cc/89WdVM
心得:
AI生成進化的速度真的很快,光Midjourney去年一年改版的次數就不下十次,從原本的粗
糙的畫面進化到超擬真的畫面。而一些AI生成影片也逐漸在改變影視產業的生態,雖然大
多數的AI使用者仍停留在抖音迷音的程度,但仍有不少超水準的玩家正在利用AI製作精良
的實驗影片測試新技術,甚至有結合AI生成音樂的虛擬歌手的出現,而產業界也開始慢慢
接受使用AI生成工具製作影片。
NETFLIX開了第一槍,後面不知道會有誰開第二槍,但造成產業界的重大衝擊是不可避
免的,很多個人工作室都開始使用AI接案了,雖然其生成品質不一定比較高,但價格鐵定
是可以壓過專業公司的,整個影視產業可能會有一波倒閉風開始,就看誰撐得久,誰就是
最後的市場贏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06.65 (臺灣)
※ 作者: treasurehill 2025-07-23 12:36:01
※ 文章代碼(AID): #1eW6QqOJ (movi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753245364.A.613.html
※ 編輯: treasurehill (49.216.106.65 臺灣), 07/23/2025 12:37:54
※ 編輯: treasurehill (49.216.106.65 臺灣), 07/23/2025 12:38:45
※ 編輯: treasurehill (49.216.106.65 臺灣), 07/23/2025 12:40:12
推 phantom78626: 用AI去製作耗時且花錢的特效才是正確的,讓小公司也能發揮創意,用來編劇跟產生虛擬演員才是讓人火大的地方1F 07/23 12:49
推 jonhen: 科技進步都是這樣的,現在能接受便宜低品質的ai特效,過幾年就會連ai都追求高品質特效了。就像當年模型布偶轉成CG一樣。4F 07/23 12:56
→ q2825842: ai影片這一年多的進步速度其實很快
如果保持這種進步幅度,幾年後可以帶來很多改變7F 07/23 13:29
推 alinwang: 到現在還是有人認會做出六根手指的11F 07/23 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