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osca ( )
203.75.79.40 (台灣)
2025-06-20 11:13:20 推 Joker9527: 你的建築成本低抓太多了,再來自地自建沒有你想像中的費用那麼少,土融跟建融申請流程是很麻煩的,跑一次你就知道了,設計費、建照申請流程費用,萬一土地要水保、坡審,光流程跟費用就可以打退一堆人了,而且建融,是蓋到哪撥到哪,準備的資金壓力比買預售屋還多,要建 4F 06-20 11:25
… 共有 6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cbdg (移動式ATM)
112.105.133.142 (台灣)
2025-03-16 20:22:17 推 Joker9527: 你算得是過去的土地成本獲利,因為營收至少是3-4年前購入的土地成本及發包成本,現在推出的案子,限期動工18個月環境下,邏輯上是兩年前的成本,毛利本身就因為土地跟營造成本的條件下大打折了,專業點 5F 03-17 00:30
作者:
NovaShin (有病去看醫生不要看我)
103.77.192.79 (香港)
2025-02-08 17:13:53 推 Joker9527: 請看源頭好嗎 土地一直漲,你在扯交易量等著下修,這兩年獵地的情況推出來價格勢必還是往上攀的 293F 02-09 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