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eemo0u0 (提摩小隊長OuO)
223.141.239.71 (台灣)
2025-08-09 07:34:37 推 daze: 我的理解是,那是YTD的平均,不是當月平均。
對於領固定月薪,而現在要離境申報的人,使用YTD平均是個合理的替代方案。
而如果你剛好只有在7月有大筆所得,國稅局其實也允許按實際的當日匯率逐項申報。 1F 08-09 09:35
作者:
show840506 (show)
110.28.57.135 (台灣)
2025-07-17 11:18:23 推 daze: 00864B?只要台幣沒有漲破27,3年應該不會虧吧。 4F 07-17 12:51
作者:
xu3wu0fu6 (老了)
211.75.207.127 (台灣)
2025-07-04 16:34:26 推 daze: 第2點與第4點是錯的。該論文有做效用函數的調整。
該論文的效用調整是基於CRRA的假設,這個假設算是很常用的假 2F 07-04 19:23
推 daze: 第5點,「二戰之前債券150年可是跑贏股票」是指美國。但這篇論文收納的資料涵蓋了39個已開發國家,1890到2023。固然有些 5F 07-04 19:47
… 共有 7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sheeppie (sheeppie)
49.216.46.107 (台灣)
2025-07-03 11:52:27 推 daze: 這是用ETF來擬合直債的債券梯。直債債券梯隨著時間過去,整體的平均duration會自然而然的下降。透過賣掉duration最長的ETF,可以模擬直債債券梯的duration下降。
但你也可以每年重新計算duration,按重新擬合的結果來調整,比如賣80% duration最長的ETF + 20% duration次長的ETF,調 1F 07-03 13:57
… 共有 6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cookiesweets (3m)
114.40.198.183 (台灣)
2025-06-27 23:22:00 推 daze: 其實招生名額限制是教育部基於衛生署建議核定的,本來就只是行政命令的層級,教育部可以自行修改。即使衛福部仍然建議維持1300,對教育部也沒有拘束力。
如果教育部不改變數字,而是改變對哪些納入採計的解釋方式,我想很可能也是在其權限範圍內。上法院大概十之八九不會贏。 65F 06-28 13:48
… 共有 6 則推文,點此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