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how840506 (show)
110.28.57.135 (台灣)
2025-07-17 11:18:23 推 daze: 00864B?只要台幣沒有漲破27,3年應該不會虧吧。 4F 07-17 12:51
作者:
xu3wu0fu6 (老了)
211.75.207.127 (台灣)
2025-07-04 16:34:26 推 daze: 第2點與第4點是錯的。該論文有做效用函數的調整。
該論文的效用調整是基於CRRA的假設,這個假設算是很常用的假 2F 07-04 19:23
推 daze: 第5點,「二戰之前債券150年可是跑贏股票」是指美國。但這篇論文收納的資料涵蓋了39個已開發國家,1890到2023。固然有些 5F 07-04 19:47
… 共有 7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sheeppie (sheeppie)
49.216.46.107 (台灣)
2025-07-03 11:52:27 推 daze: 這是用ETF來擬合直債的債券梯。直債債券梯隨著時間過去,整體的平均duration會自然而然的下降。透過賣掉duration最長的ETF,可以模擬直債債券梯的duration下降。
但你也可以每年重新計算duration,按重新擬合的結果來調整,比如賣80% duration最長的ETF + 20% duration次長的ETF,調 1F 07-03 13:57
… 共有 6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cookiesweets (3m)
114.40.198.183 (台灣)
2025-06-27 23:22:00 推 daze: 其實招生名額限制是教育部基於衛生署建議核定的,本來就只是行政命令的層級,教育部可以自行修改。即使衛福部仍然建議維持1300,對教育部也沒有拘束力。
如果教育部不改變數字,而是改變對哪些納入採計的解釋方式,我想很可能也是在其權限範圍內。上法院大概十之八九不會贏。 65F 06-28 13:48
… 共有 6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buji 223.137.98.199 (台灣)
2025-06-16 12:11:55 推 daze: 股息本來就不能退,美國以外也不能退。 4F 06-16 13:49
推 daze: IRS有時你申請就會給你,但就法論法,VEA、VWO都不能退。小心被當成惡意騙退稅,尤其哪天有過境美國的需求的話... 7F 06-16 14:30
作者:
g4039ary (gary)
223.140.135.174 (台灣)
2025-06-12 13:45:53 推 daze: 嗯... 你誤會了。IB US的securities跟commodities帳號分開。通常預設是 sweeping to securities,所以在你沒有持有任何期貨之類的產品時,commodities帳戶會歸零,只有securities帳戶會有現金。
但一旦你買進一些期貨,IB就會自動移一些資金到commodities 5F 06-13 00:55
… 共有 14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manman0324 (聖誕快樂 )
188.170.73.63 (俄羅斯)
2025-05-31 02:20:50 推 daze: 你是買T-bills? T-bills的利息隱含在價差內。
如果是T-note或T-bond,買賣時,後手要付前手息。雖然利息是半年給付一次,但前手息是按天計算的。
其實股息也類似。雖然配息日才會配股息,但如果配息前賣掉,未來的配息也是隱含在價差內。 1F 05-31 08:59
… 共有 6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heavenbeyond (如果在天堂)
118.169.95.202 (台灣)
2025-05-26 09:44:04 推 daze: 股息稅要取消比較簡單,財政部長把清單清空就不廢而廢了。匯款稅要取消要修法,恐怕很困難。 11F 05-26 12:53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114.39.10.114 (台灣)
2025-05-25 01:22:50 → daze: 我目前想等看看,法案過了的話,IBKR會不會提供把帳號轉移到非美分支的服務。 3F 05-25 01:45
作者:
Latte7 (nonono)
42.79.54.67 (台灣)
2025-05-17 15:14:06 推 daze: Volatility跟Skewness
不太確定你的假設是A、B都是保證會實現的報酬,還是只是隨機的結果剛好realized return長這樣。 1F 05-17 15:27
推 daze: 保證實現的報酬的話,這兩者的穩定度都是百分之百?
以穩定度來說,一個每年保證虧10%的產品,會比一個每年+1~5% 8F 05-17 16:51
… 共有 7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nickcatwang (中分龜頭綠畜總書記)
220.142.142.146 (台灣)
2025-05-14 14:52:07 推 daze: 這個法案據說是針對美國移民/打工人。但隨便亂寫法案導致非預期的法律效果,可能也不是台灣立法院獨有的現象...
目前好像是印度人比較關心這個法案的進展。可能印度打工人多 26F 05-14 17:19
推 daze: 要說是針對非法移民,但拿工作簽證或綠卡的人也不能豁免。這屆美國政府對於移民整體的態度不友善,並不限於非法移民。 30F 05-14 18:28
作者:
z50905 (z50905)
111.252.119.176 (台灣)
2025-04-28 21:12:14 推 daze: 若沒有幾千萬資產,應對植物人風險我其實會建議保殘廢險啦。如果資產不足以風險自留,殘廢險我覺得比壽險還重要。
單指植物人的話,「預立醫療決定」是另一個解法。但總有些殘障等級是你不見得會想一了百了,或者即使想一了百了也不符合「預立醫療決定」的生效條件的。殘廢險/殘扶險可以提供很大 26F 04-28 23:55
… 共有 6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treasurehill (寶藏巖公社,你還未夠班S)
42.70.112.117 (台灣)
2025-04-24 08:59:07 推 daze: 偽造文書罪一般的案例並不以發生損害結果為必要,而且對「之虞」的解釋通常踩得很寬。至於實務上對連署反而採取嚴格的解釋方式,有其實務上的考量,其實是一種「法官造法」,但在學理上其實是不能自洽的。 5F 223.139.149.84 04-24 10:52
作者:
stanley1672 (tung)
94.156.205.96 (愛爾蘭)
2025-04-18 13:11:47 推 daze: 漏報是行政罰,虛報有刑責。樓上還是不要亂報比較好。 8F 04-18 16:28
推 daze: 漏報可以是過失,虛報一定是故意的。
刑法規定「過失行為之處罰,以有特別規定者,為限。」
這並不是說漏報不可能被證明是故意,只是相對困難。檢察官可能懶得理你。 13F 04-19 09:36
作者:
shihchinlun (stone)
27.147.10.200 (台灣)
2025-04-10 22:37:55 → daze: 昨天收盤的 10 year breakeven 是 2.27%。市場如果覺得通膨要升溫,可能也還沒在TIPS利率上顯示出來。
如果通膨真的5%,現在買就贏名目債2.7%哦。 5F 04-10 23:41
作者:
Idiopathic (最常見的疾病原因)
114.47.22.253 (台灣)
2025-04-10 22:36:20 推 daze: IB沒有自動轉倉功能。可以下跨月單自己轉。 5F 04-10 23:40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114.39.48.217 (台灣)
2025-04-08 14:16:42 → daze: 他可能是這樣想的,但問題是美國人能不能為了「偉大復興」忍受生活品質大幅倒退的結果? 美國畢竟是要選舉的。 18F 04-08 18:17
→ daze: 國會期中選舉還剩18個月。現在開始蓋工廠,18個月後,都還沒落成勒。
甚至如果共和黨議員提前倒戈,搞不好不用18個月就會跛腳了。 24F 04-08 18:22
… 共有 6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Naastik (Naastik)
36.231.136.108 (台灣)
2025-04-08 00:25:44 推 daze: 嗯...台灣從中國進口的比重是高於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比重,但台灣不會想對中國課普遍關稅啊...
問題在就算所有國家都不報復,美國用力課下去也還是要爆炸的如果你相信川普課關稅只是談判手段,談完就會降下去,那是一回事,但如果談不攏呢? 1F 04-08 00:45
… 共有 21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Naastik (Naastik)
36.231.148.35 (台灣)
2025-04-06 14:35:55 推 daze: 一般情況下其實不會破產,但舉債能力受限的話,應對危機的能力可能會受限。但危機本身也可能是轉機啦,趁著危機加一波稅,甚至來個一次性的普遍財產稅,也未必不可能。 8F 04-06 17:50
推 daze: 是說通膨本身就有加稅的作用,只要不上調級距,默默就加稅了日本最近就在吵30年沒調過級距的問題。 15F 04-06 18:59
… 共有 21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Redbeansauce (今日起醫聲)
223.137.29.134 (台灣)
2025-04-04 22:38:28 推 daze: 經濟不好,健保費收入也會受限。醫界可能會比其他人稍好啦,但就是別人被打3拳你只被打1拳的這種稍好 17F 04-05 09:54
作者:
Naastik (Naastik)
118.169.91.51 (台灣)
2025-04-04 21:08:03 推 daze: 你可能要問那個"有人"? FED降息與否,對於還債不是沒有影響,但有多重作用因素在運作,並不是簡單一句「降息能減少債務」就能概括的。要我猜的話,"有人"或許是在表達他個人對於降息的期待吧?
FED降息是降隔日利息,長債利率是市場決定的。除非FED打算仿 13F 04-04 21:35
… 共有 6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AQUESTIONA (我愛雙寶)
39.14.32.80 (台灣)
2025-04-02 10:01:46 推 daze: 是"不能換交易所",不是"不能換發行地"。 14F 04-02 17:49
作者:
morganjf (詹姆士)
59.120.61.143 (台灣)
2025-03-22 11:08:22 推 daze: 買006204,放空台指期。
不過006204配息還要課稅。改成元大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基金可能可以吧
不過經理費太貴。
那...買黃金存摺,放空黃金期貨? 4F 03-22 12:49
… 共有 8 則推文,點此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