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ossiping作者 Lhanas (窮奇太子)標題 Re: [問卦] 兩個三聲字一起唸 第一字要改唸二聲時間 Tue Oct 11 13:21:11 2016
音韻學專業手癢回一下。
: ※ 引述《JimJackson (老JJ)》之銘言:
: : 小時後就被這樣教
: : 後來好像已經不用思考 很直覺的就是會把兩個三聲字一起唸時 改成一個二聲一個三聲
這個音韻規律被稱為三聲變調、上聲變調或連上變調,
很早就被發現。
但大家可能很難想像,上聲變調有多少有趣能研究的地方,以及造就了多少論文。
: : 想刻意兩個都唸成三聲 反會唸得卡卡的
: : 是人體發音構造造成人本來就很難連續發兩個三聲字呢
: : 還是是被後天教育進而習慣造成的呢
: : 如果是教育來的 當初為什麼要這樣規定呢
問題一、上聲變調的動機/由來為何?
正如前一篇有人回應的,
北京官話中的上聲是一個複雜的曲拱聲調 (complex contour tone),
五度標音法記作 214,
它包含一個降調 (前半上 21),以及一個升調 (後半上 14),
是北京官話中唯一一個有轉折的聲調
(其實這種複雜曲拱調本身就比較罕見,台語、客語都沒有)。
注音符號把上聲記作打勾正是圖像化的反映這個轉折。
這也導致上聲成為四個單字調中發音時長最久、最費力的聲調。
因此上聲變調的起源也許的確是標記性 (markedness) 問題 (從有標變成無標)
白話說,就是發音省力原則。
試想,原本兩個上聲並列:214+214
會有三個轉折點 (1→4;4→2;1→4)。
變成二聲的話,35+214 便只剩兩個轉折點。
問題二、當代華語語者運作上聲變調,真的都是因為先天生理限制嗎?
我自己的意見是,
上聲變調也許最早出現時是由於上面回答中所說的發音省力原則。
但在歷時的語言傳承中,新世代的孩童應該是透過後天的語法習得而得到這個規律的。
論點如下:
1. 台灣華語中,三聲的實際形式早已變成前半上 (21) 而已,
也就是一個單純的低聲調。
因此對台灣人而言,兩個三聲相連頂多只有一個轉折,
並不會構成前述的過多轉折、時長過長、過度複雜費力的問題。
換言之,缺乏變調的語音動機。
2. 正如前面推文中有人說的,
在台語、客語中都有像台灣華語中那樣連續低調相接的情況。
譬如台語的「運氣」un7-khi3
或是客語的「從前」ciung5-cien5
(這邊以四縣腔為例)
讀出來都是類似台灣華語兩個三聲不變調連讀的感覺,
但台灣人卻都讀得出來,不會不自然。
這兩點證明三聲變調是華語語者習得台灣華語的過程中,一併習得的語法規律。
注意「習得」不等於「學習」,
它不是透過有意識的教學而來,
而是處於華語環境的嬰幼兒在成長過程中,
利用接收到的周遭語料刺激,自然而然推導、發展出一個語法體系的過程。
問題三、上聲變調的結果為何是二聲?
上篇回文也有回答了,因為二聲是調型 (contour) 上最接近三聲的聲調。
它們都含有上升的部分。
事實上,有許多語音感知的實驗都顯示,
二聲跟三聲在感知上非常相似,受試者容易混淆。
而且這個相似性是跨語言的,意即說不同語言的受試者都做出類似的結果,
二聲跟三聲在實驗中被混淆並不限於國語母語者而已。
問題四、為什麼是前字變調,不是後字變調?
如問題一所言,三聲的原本完整形式 214 費時較長,
而通常末字/末音節的時長比非末字長,
這是所謂的末音節延長效應
(final lengthening)
所以後字有足夠的時長發出完整的三聲,
前字則因為時長較短,無法發完整。
這也是標準華語中三聲字後接一、二、四聲時會只剩前半上 (21) 的原因。
最後想提一下三聲變調真正最有趣的地方不在於前面那些,
而在於
它跟構詞、句法的互動。
大家先想一下,如果是三個,或四個,或更多三聲字連讀時會怎麼變調呢?
先丟兩組三個字的例子:
問題五、為什麼平平都是三個連續三聲字,變調結果卻不同?
答案是因為構詞或句法的結構不同。
「馬總統」跟「買雨傘」是 1+2 的右分枝結構:[馬[總統]] 以及 [買[雨傘]]
「總統府」跟「雨傘小」是 2+1 的左分枝結構:[[總統]府] 以及 [[雨傘]小]
上聲變調是一層一層循環運作的,
在這兩組例子中,上聲變調都先運作在 [總統] 跟 [雨傘] 中,
使「總」跟「雨」變調成二聲。
以至於到了下一層循環,加上新的詞/詞素時,
出現不一樣的結果 (-- 表示三聲變調不運作):
馬 [總統] [總統] 府
第一循環 -- 2 -- 2 -- --
第二循環 -- -- -- --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 3 2 3 2 2 3
如圖,「馬」沒變調成二聲,
是因為在第一循環中,「總」已經變成二聲,
因此到了第二循環,便失去了「連續的三聲」這個上聲變調規律運作的必要條件。
這也因此解釋了這個經典的例句「老李買好酒」為什麼會有兩種聲調讀法:
老李買好酒:a) 2-3-
3-2-3
b) 2-3-2-2-3
因為這兩種讀法的意思不同,對應不同的意思便有兩種句法構詞結構:
a. 買 [好酒] b. [買好] 酒
第一循環 -- 2 -- 2 -- --
第二循環 -- -- -- --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 3 2 3 2 2 3
(a) 是買了好的酒,所以第一循環是限制在「好酒」 一詞中,
(b) 是已經買好了酒,所以「買好」是一個較緊密的結構,
第一循環的上聲變調限制在「買好」中,
這導致第二循環時「好」只在 (b) 中變調。
以上說明只是上聲變調跟句法構詞結構最基本一種的互動規律,
其他還有許多種規律,
也許大家可以藉此順便感覺一下中文有沒有語法,
以及外國人學中文時辛不辛苦XD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185.86.129
※ 文章代碼(AID): #1N_7RA0X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76163274.A.021.html
※ 編輯: Lhanas (111.185.86.129), 10/11/2016 13:24:28
推 ccyaztfe: 看完後,覺得超有趣。尤其是老李買好酒~ 專業推6F 10/11 13:25
推 yanggg: 台灣還是有上聲念214的時候 例如單字句「好!」「可。」7F 10/11 13:25
推 KangSuat: 詔安(陰去121)漳浦(陽平323)薌城(陽入121)長泰(陽入232)14F 10/11 13:31
推 win13: "打你屌"要怎樣變調 323? 223? 232?15F 10/11 13:32
推 ccvs: 推推17F 10/11 13:32
推 Bright: 靠好難喔 我會中文卻看不懂20F 10/11 13:39
推 iyawen: 專業有趣給推25F 10/11 13:48
推 ying02: 好酷!!!之前沒注意過有323跟223兩種28F 10/11 13:53
推 maikxz: 這篇是用中文寫得沒錯吧?
外國人學中文應該....XD36F 10/11 14:22
推 maxmessi: .........................47F 10/11 14:51
推 efairy: 這好像是漢語語言學裡面的東西 專業給推51F 10/11 15:00
推 eyb602: 趕快推 不然別人以為你看不懂54F 10/11 15:28
推 cchch: !55F 10/11 16:17
推 doluir: 專業不推不行60F 10/11 17:26
推 stu60912: phonology真的好難>_< 以前上的時候老師最愛講
tone sandhi 和 Optimality Theory ,都快暈倒了@_@
我記得三聲變調還有一些有趣的例子:像是
老professor ,這個詞也會有,樓主你真的好專業!!62F 10/11 17:50
推 Serovia: 推,聲韻真的很有趣,唸完覺得外國人學中文真費力XDDD71F 10/11 18:43
推 pppeeeppp: 中文的音調變化應該不複雜吧
北京話的語句音調比較能變化出語氣表情的不同
而閩南語(台語)的音調變化 也比國語豐富有趣許多74F 10/11 19:41
推 wuling510665: 還有 "小米酒" 也是個值得思考的發音
我很想打死老火隱忍者可否79F 10/11 20:01
推 KiddX: 推86F 10/11 22:41
推 a34567: 推推O_O95F 10/12 02:19
推 Kenqr: 推99F 10/12 15: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