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作者 lunasdejavu (我的頭上長香菇了)
標題 Re: [討論] SJW或政治正確影響觀影嗎?
時間 Sun Jun 26 21:10:32 2022


通篇廢文
而美國實體店的景況更驚人,
" 往往書店的漫畫區,日漫可以佔兩三面牆,
 而美漫只能塞半個書架,還要配特價禮包來賣。"
這種引述 佐證的網站 照片書店名稱 時間都沒有
這樣還能推到爆

為什麼會有she-hulk才不是diversity的問題
是因為美漫的人物ip掌握在出版商上面
就算是蜘蛛人 蝙蝠俠作者沒有角色所有權
分紅也大大少於日本
所以出版商能做的就是把一個IP徹底榨乾
一個角色會有
1.人生各時段作品(青少年蜘蛛人 和出社會後)
2.不同人物接班(蝙蝠俠可以由兒子)
3.平行宇宙不同版本

這些都玩膩後就是用同樣的商業模式創造新角色
也就是類似能力類似背景故事的全新角色
目前最知名和成功的大概就是蜘蛛宇宙的麥爾斯
而這些手法已經玩了幾十年
人氣不好的就算是現在認為的政治正確角都是在不停地被淘汰
不管是不是白人還是女性都一樣
刊物買氣和人氣數量不好都是會試水溫不好都直接砍
剩下的都是還有一定買氣的
這篇一直在講"當前"
但是
batwoman 是1956年
batgirl 1961年
換種族或性別的手法在美漫不是第一次了
更何況she-hulk 1980 年就出現 40幾歲的人物
是F4的老代班 和支援人物 和復仇者各角色都有自己的互動
跳脫浩克本身IP的程度遠遠大於邁爾斯,蜘蛛關與蜘蛛人的關聯性

而出版社會覺得多元化能幫助銷量不是沒有原因
很多人提史坦李創造變種人是根據黑人運動領袖

但是都沒提到他創造過一堆亂七八糟角色一堆從來沒被人記得過

而X-MEN真正開始紅的是Len Wein接手
那時只留下獨眼龍
其他全都是多元化角色一點有金鋼狼 暴風女 鋼力士....
有非洲黑人女性薩滿 印地安人 俄國人 德國人 法國人 加拿大人
後來幻影貓是猶太女性 入隊也是成為經典角色
以現在PTT標準來講根本只是SJW糞作吧

而且MS Marvel 也不是首個穆斯林女性超級英雄
https://marvel.fandom.com/wiki/Sooraya_Qadir_(Earth-616)
Sooraya Qadir (Earth-616) | Marvel Database | Fandom
Sooraya Qadir was born in Afghanistan. As a child she was kidnapped and then sold into slavery. A few years later Sooraya was rescued by Wolverine and ...

 
Dust 2002就出現了
而MS Marvel原創者本身就是巴基斯坦穆斯林女性
劇情哪來的樣板化 作者歧視自己嗎?

再說文中打成"Miss Marvel" 先別提國中英文就教過 Miss MS兩個意思有差距
美漫這些頭銜都是固定的出現在漫畫和討論區裡
沒有人會做替換
在裝美漫專業之前先回去報名英檢吧zzzzzzz


※ 引述《KingKingCold (お元気ですか?私元気です)》之銘言:
: ※ 引述《cvit (小胖豬)》之銘言:
: : 大家會因為SJW或過於強調政治正確
: : 乾脆跳過那一部片嗎?
: : 例如。。近期的白雪公主
: : 我自己真的會
: : 尤其看到一半覺得刻意行銷洗腦那種
: : 後面會看不下去
: : 感覺現在社會
: : 電影,影集甚至小孩子的動畫
: : 遊戲什麼都很多政治正確
: : 創作自由似乎都沒了
: :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N9810.
: 簡單聊一下目前政治正確主義在美國主流文化造成的負面影響。
: 當中最明顯也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樣板主義(Tokenism)。
: 所謂的樣板主義,指的是為了要在最膚淺的層次上,
: 達到帳面上所謂的"多元性"(diversity)與"包容性"(inclusiveness),
: 而刻意、敷衍、且僅僅是象徵性地在創作中安插弱勢族群的角色。
: 而這邊的弱勢族群可以是有色人種、性少數、女性、身材容貌欠佳者等等。
: 這種情形在美國的文創產業尤其氾濫,
: 尤其是美漫,早在本世紀初就已經開始有規劃且有系統地,在不同作者的故事中安插樣版了。
: 在講樣版主義之前,先介紹一個,本身就因為樣版主義而生的角色,
: 就是南方公園的陶侃(Token)。
: 大家都知道,南方公園最有錢的一家人就是陶侃一家,
: 而陶侃一家又是黑人,這角色一開始就讓觀眾心照不宣,
: 知道南方公園兩位創作者創作這個角色,就是要來調侃樣版主義的。
: 因為黑人在"美國小鎮有錢人口"這個族群中,比例相當低,
: 所以特地安插一個黑人家庭讓他們"代表"科羅拉多州南方公園這個小鎮的有錢人,
: 又刻意留白,絲毫不去刻劃,不去有詳實記述為什麼他們會這麼有錢,
: 就是Trey Parker跟Matt Stone對樣版主義的諷刺。
: 而且這個諷刺還有後續的翻轉,後來南方公園的"正常人"主角屎蛋跟凱子,
: 在跟陶侃一家晚餐的場合,才發現陶侃名字並不是Token,而是魔戒作者的Tolkien。
: 原因是陶侃爸其實超喜歡魔戒,喜歡到把自己兒子取名為托爾金。
: 而屎蛋與凱子瞠目結舌之餘,
: 還說道"我以為你叫Token,是你是個黑人,所以你必須在這裡(南方公園)出現",
: 然而才發現南方公園的其他小孩其實都知道他叫做Tolkien。
: 這邊南方二老就是故意在嘲諷樣版主義,其實就是另一種對少數族群的差別待遇與歧視。
: 簡單說,
: 當你為了underrepresentation(代表性不足)而overrepresent(過度代表),
: 並且沒有任何除此之外的創作理由,
: 那你就是在你的創作裡搞樣版主義。
: 早在好萊塢之前,
: 美漫文創這一塊產業就已經樣版化很多的角色了,
: 比方說,你要一個美國隊長的隊友,
: 而美國隊長跟他的隊友都是白人,太underrepresent黑人了,
: 所以你有了獵鷹。
: 你要一個represent浩克的女性,
: 所以你樣板化了一個She-Hulk。
: 你要有個同性戀的超級英雄,
: 所以你有了北星(Northstar)。
: 你要有個穆斯林的女超級英雄,
: 所以你有了驚奇少女(Miss Marvel)
: 當你創作的初衷不是創作出一個好的、刻劃深刻講好故事的角色,
: 而是為了政治正確,為了傳遞你的"進步思想",為了"教育大眾",
: 讓你左派聖母光環圍繞在那些看你漫畫故事的無知群眾頭上,
: 楊枝甘露教化眾生的時候,
: 你的行為不僅是是在差別對待/歧視你筆下的少數族群,
: 並且是在侮辱你的觀眾,以凸顯自身的優越感。
: 所以後來美漫的受眾越來越少,不是創作者聲稱的讀者不受教,
: 而是因為創作者看不清現實: 讀者要的是好故事跟好娛樂,
: 而不是你的大學性平等通識課程極左化後的教義宣揚。
: 最近美漫已經悽慘到,在美國本土,
: 連續好幾年被日漫屌打,我說的是屌著打。
: 你看每個月美國Graphic Novel月銷量,
: 常常好幾個月,銷售前20名都是日漫包辦,
: 而往往只有一個月兩個月,美漫可以勉強擠進去一兩個、兩三個名額。
: 而美國實體店的景況更驚人,
: 往往書店的漫畫區,日漫可以佔兩三面牆,
: 而美漫只能塞半個書架,還要配特價禮包來賣。
: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觀眾要看的是創作者嘔心瀝血寫出來的好故事,
: 而不是創作者一意孤行,慵懶怠惰,以為PC治百病而推出的垃圾。
: 回到影視圈,
: 對此有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就是CW的影集蝙蝠女(Batwoman)。
: 蝙蝠女的創作者,包含它的Showrunner,Caroline Dries,
: 似乎認為只要有女力覺醒、女同性戀、黑人平權、BLM這些元素,
: 就能讓他們的作品進入簡單模式。
: 所謂的簡單模式就是,你玩遊戲選到EASY的意思。
: 他們認為他們只要咬死這些"進步價值"跟"多元包容",
: 就能像你玩遊戲玩簡單一樣,隨便都會有人來看,收視率安泰。
: 結果第二季第三季,這個死不斷氣的可悲劇集的收視率以及評價,
: 完全成了CW的笑話。
: Caroline Dries不能理解的是,
: 當你創作故事,不以故事本身優劣為出發點,而以宣揚所謂的"進步價值"作為指標時,
: 你已經選擇了惡夢難度模式了。
: 這是左派論述基因裡面一個特別矛盾又特別搞的現象。
: 因為當你滿腦子想著要"平權"、要"逆權"、要"革命"的時候,
: 那你必須要設定一個"需要被你推翻的假想敵"。
: 如果沒有壓榨,何來平權?
: 如果沒有歧視,何來平等?
: 如果沒有惡黨,怎麼革命?
: 所以無可避免地,你的故事裡就會有意無意地antagonise(敵意化)你的觀眾。
: 當你看到Ruby Rose搶了布魯斯韋恩的蝙蝠裝,
: 然後說這件裝甲穿在女人的身上才會真正完美,
: 你底層訊息就是: 我們女性很棒,而女性的棒在於男性沒我們女性棒,
: 為了宣揚女權,你必須塑造出一個壓迫女權的符號,
: 也就是所謂的父權,然後把觀眾喜愛的角色(蝙蝠俠)本身的性別做為原罪,
: 最後以貶低該角色,達到所謂的逆權平權,
: 女力覺醒。
: 你如果是男人,你喜歡這種暗示嗎?
: 你如果是蝙蝠俠的迷,你喜歡會了替Ruby Rose抬轎而犧牲蝙蝠俠的格嗎?
: 這就是讓很多人不能理解但是又不斷存在的現象:
: 明明宣揚女人的好,根本不必貶低男人,為什麼SJW的創作卻要不斷這樣做,
: 然後敵化他們的受眾呢?
: 你問,難道這當中沒有一個平衡點嗎??
: 其實是有的: 莎拉康納、雷普莉、吉娜戴維斯、Blade、Spawn、Shaft,
: 事實上有數不清的所謂的"少數族群"的角色,
: 不但兼顧人氣,故事也兼顧完整性與娛樂性,
: 也能在不冒犯與敵視化任何其他族群之下,
: 讓大家不管族群膚色性別與傾向,
: 都能團結一致的喜愛這些角色與他們的故事。
: 但是你要知道,這並不是SJW要的。
: 以男性觀眾為例,
: 事實上,男性觀眾不只不討厭能力高強的女性角色,
: 反而還會被這種角色吸引。
: 男性觀眾討厭的,是為了襯托女性角色的能力高強,
: 而刻意羞辱、矮化、醜化其他的男性角色。
: 這,就是SJW想要的。
: 這就是原因,
: 因為他們的"高大上偉光正"的平權主張與訊號,
: 是建基於仇恨以及推翻他們認為導致不平權的族群與主義,
: 然後以這個基於仇恨而衍生的"進步價值",去教育屬於那個族群的受眾。
: 這也是為什麼這樣的心態會不健康但也很難以避免地演變成一個,
: 目前歐美文化我個人認為對我們自由戕害最大的現象:
: 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
: 極權主義跟集權主義不一樣,你看英文有個total,
: 顧名思義,集權主義謀求的是,一個社會的全面和諧,
: 即使這個和諧是homogenous(同質性的),而不是harmonious(共存性的)。
: 極權主義有一個簡化過後但是很精準的解釋:
: 1.在極權主義下,你有跟大眾同調的自由,但你沒有跟大眾不同調的自由。
: 2.在極權主義下,你有跟大眾同調的自由,但你沒有對於大眾同調與否,不表態的自由。
: 這種戕害言論自由,以達到"社會全面進步上升"的現象,
: 在歐美社會不是一種反烏托邦的幻想,而是已經出現過蛛絲馬跡了。
: 2016年,加拿大政府頒布了一個以人權為名的C-16法案,
: 當中明定指出,一個人,不管其性別與認同,
: 你稱呼他的時候只能夠以他所偏好的稱呼。
: 比方說,我是男人,我認為你必須稱呼我為小姐,
: 那你在公開場合與社群媒體就必須稱呼我為小姐,
: 不然就是違法。
: 這個法案乍看之下很正常,但是底下的立法邏輯讓人不寒而慄:
: 政府可以強迫你,在稱呼他人的時候,在危害到你基本言論自由人權之下,
: 強制決定你說出來的言論。
: 關鍵字在於強迫。
: 而強迫,就是極權主義的開端,
: 這發生在六年前的人權國家,加拿大。
: 有名的加拿大心理醫師喬登彼得森,
: 因為公開反對政府以立法強迫言論自由的方式,強行控制公民言論,
: 而蒙受加拿大與美國教育界,學生團體,平權抗爭團體鋪天蓋地的撻伐與攻擊。
: 至今仍遭受左派人士的攻擊與騷擾,
: 甚至有美漫作者把他的公眾形象套用在大反派紅骷髏身上。
: (由此你就知道教育界這十幾年左化得多嚴重了)
: 也正正好是這種邁向極權主義的傾向,
: 讓近十幾年來,很多人忽然發現自己的政治立場光譜不對勁了。
: 有一張梗圖是這樣的,
: 十幾年前,你是左派,你站在中間偏左一點,你的右邊有自由右派,有保守派,有極右派
: 十幾年後的今天,你已經站在中間偏右的位置了,
: 跟保守派同一陣營。
: 不是你變了,是基準線變了。
: 現在你以為的左派,已經被"右"了,
: 而你現在看到的左派,是你以前認為極左派的那群天兵。
: 這就是所謂的極左化,這幾年在歐美主流文化急速上演。
: 所以你會發現,最近所謂的"西方文化侵略"又捲土重來了,
: 以前左派主張的不以自身西方文明價值觀去影響其他文明,
: 現在卻變成"你們文明價值觀不夠進步,你們必須跟隨我這一套"的這樣論述。
: 包含最近克里斯伊凡的言論,
: 那種教育伊斯蘭國家什麼才是正確價值觀的嘴臉,
: 某程度上也是這種現象的體現。
: 這在推特尤其明顯。
: 推特有很多日本人在使用,
: 也有些日本人會在推特發表自己的同人插圖跟繪畫。
: 但是一旦上到推特,
: 就會有那種"幫你改好了"的SJW,把你插圖的人改黑,把你的主角改成女人,
: 把你畫的妹子改醜改肥,然後說我這是在幫你改成"正確"的樣貌。
: 這種小白案讓例很多日本人很不理解,
: 因為日本過去的創作文化,他們的主流是創造他們覺得美的東西。
: 但是美現在在SJW眼中是一種壓榨女性的觀念,
: 是一種父權的遺毒,
: 所以越來越多Body Positive的"樣版"(Token)被創造出來,
: 要帶給肉女孩們"自信"與"認同"(我覺得這其實反而是更糟糕的羞辱)
: 這種帶有侵略性質,極權性質的歐美文化侵略,
: 在推特上不少例子,也確實給這些二創的日本畫家帶來不少困擾。
: 然後他們又不敢拿同一種行為模式跟標準來檢討或修正中國人,
: 真的是非常的醋咪。
: 對不起離題了,
: 我要說的是,這不是只有電影圈會發生的事情,
: 在歐美社會與主流文化極左化的當下,
: 不只電影圈,演藝圈、文創界、遊戲圈,音樂圈,
: 只要是大眾文化的領域,
: 這樣的現象還是會不斷發生,我並不相信所謂的鐘擺已經擺回來之說。
: 正常普羅大眾的鐘擺可能已經擺回來了,
: 但是這些人在他們價值觀已經根深柢固,
: 而教育與社會運動都不斷灌輸年輕一代,這一套才是時代正確的選擇的當下,
: 我很悲觀地認為,他們是不會改的。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5.217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Yk5hB2v (movi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56249035.A.0B9.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討論] SJW或政治正確影響觀影嗎?
06-26 21:10 lunasdejavu.
w871221: 類似的東西之前也在超英版吵過,一堆人也是把美漫的沒落通通歸咎給PC,也不管其他問題或真實情況,反正就看到自己想看的就好1F 06/26 21:20
cingguy: 先幫補血
覺得美漫沒落最大的主因跟霹靂比較像
基本一直是同套路  新反派登場 大事件 壞人洗白 好人黑化loop4F 06/26 21:46
magicscott: 推這篇,一直期待高手來電kkc...這種人的文能爆一直匪夷所思8F 06/26 21:53
cingguy: 而日漫就沒這種問題 就像一個800多集的連續劇你總有看膩的一天  但日漫就像每季10季的影集而且題材眾多10F 06/26 21:54
你說的其實一點都沒錯 只是主因真的就是在分錢上
因為日漫作者分得多 所以一直會想創新有更多故事自主權
美漫就是出版商又亂搞分成幼芬很少逼了很多作者跳槽
美國出版商連個蝙蝠俠幫貓女口交都不行
cingguy: 其實kkc的文章是真的寫的不錯 前提是自已要再做一次查證  不然通篇專有名詞真的容易帶出「權威感」哈12F 06/26 21:56
他說的是一個現象可是都只是停留在google程度
真正美漫代表性負面例子都不是他提的那些
kenkenken31: 推14F 06/26 21:57
pony0935: 銷售隨便查就有的東西別硬撐了15F 06/26 22:03
之前就被popo打臉過是造謠了自己找吧
magicscott: kkc有篇分析美隊惡夢的文章寫得不錯阿16F 06/26 22:03
抄立方影片也不錯啊呵呵 你沒發現他通篇都沒提實質作品劇情嗎
magicscott: 不過這讓我想到,有個我很敬佩的美漫達人sunny大,他在西恰版有篇文章還是以「美漫還是有很多好作品」來回應美漫現況,似乎是還沒有意會到日漫大舉入侵美漫市場的事實?17F 06/26 22:09
nadekowang: 因為sunny大從2019年後就沒什麼在PTT上
他對美漫的科普和介紹真的蠻棒的
所以當初C洽在吵美漫因為SJW衰退問題,本來還期待21F 06/26 22:23
我也很想cue他出來戰,
不過他以前整天寫長文推非英雄漫畫坑應該不想浪費時間在這種文章上面XD
nadekowang: 他可以來做介紹和回應,不是一堆沒在涉獵的來講評24F 06/26 22:25
popo 是有在臉書上戰過銷量很多次了,有興趣可以看他私人臉書
我覺得他文章比以前溫和很多了XD
her0418: 本人就在美國,美國書店架上的日漫的確是美漫三倍以上。沒到過國外不要在那麼隨意猜測25F 06/26 22:28
對呀統計數據哩? 店名哩zzzzz
nadekowang: 話說這是KKC的老問題了,看到他舉She-Hulk就覺得
奇怪,這人物十年以上有了吧,不是為了迎合現在所謂政治正確的風潮產物27F 06/26 22:31
42年 可能年齡都比他大了XD
而且重點是這角色只是影視登場晚了
這角色其實比復四前出現過的一堆角色重要多了
her0418: 對你說的都對,別人的意見就要證據,你的就不用30F 06/26 22:33
阿是你們提的怪別人沒證據XD? 你是靠父母才出國的嗎?
her0418: 不該浪費時間的zzz31F 06/26 22:34
nadekowang: 話說在KKC前幾年漫威狂熱時,他也幾乎不在超英版發文,可能也是擔心文章查證不清楚被戳破吧32F 06/26 22:35
magicscott: 推樓上XD34F 06/26 22:39
nadekowang: 在講所謂政治正確風潮毒害美國文創時,麥爾斯這評價不錯的卻甚少被提及
黑人來演是原IP主角是白人的蜘蛛人,這不就是最被為詬病的政治正確寄生在作品魔改的例子嗎
不過市場上對於麥爾斯評價、銷量不錯,我想這代表重點是說好故事,不論正反雙方都不該拿所謂政治正確來當文創不受歡迎的攻擊點或遮羞布35F 06/26 22:39
沒錯 常常都是作品寫爛 剛好又有多元題材反而就被攻擊
實際上一堆劇情爛的像湯姆王的蝙蝠俠就
exyu: 一開始也沒多反感讓黑人演 只是前提是你劇情要好啊!但後來基本上擺個黑人上去 劇情爛 演員演技差
搞爛的好多次了 誰不反感 還一堆專門來毀經典IP....42F 06/26 22:56
那就是單純劇情和演員問題啦
像最近歐比王就是抄人氣星戰電玩
電玩裡二姊妹和三妹很類似但是你去看steam評價根本不會有人嫌黑人演或是政治正確
heat0204: 日漫一堆巨乳在那抖 也是肥宅圈的政治正確 拜託快抵制45F 06/26 23:03
magicscott: 一開始我對遊戲10/10並不討厭,但看到尼爾在某次痛批傳統遊戲女角(大多日本的)奶太大長太正時,我就對這遊戲和艾比反感到極致47F 06/26 23:11
剛好相反我是一開始就討厭遊戲
arsl400: 他舉的例子是影集又不是漫畫50F 06/26 23:14
他有提北極星喔
最好笑的也是這個
wiki 上都有寫北極星當初Marvel出版方是反對同志,所以只有暗示
跟原文寫說要樣本完全南轅北轍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orthstar_(character)
Although Byrne had intended the character to be gay, he was restricted to
implied hints of this fact,[4] due to Marvel editor-in-chief Jim Shooter's
policy against openly homosexual characters,[5] and by the Comics Code
Authority.
akanishiking: 那你怎麼看DC PRIDE系列強制一堆美漫英雄二代出櫃
https://i.imgur.com/yiSanrf.jpg52F 06/26 23:23
tim 我很賭爛因為連貫性太差了,不只是性向 他原本前作要去念大學退休了還有女友
突然就結束關係 然後有天跟新角吃飯一個短篇就發現自己是gay
出櫃這種事本來就可以任何年齡轉換,只是沒有鋪陳和連續性就很爛
不過這比不上Bendis 琴偷讀冰人心智就說他是gay來出櫃 爛
w871221: 50樓沒有喔,他講的就是美漫55F 06/26 23:24
babyMclaren: 這位作者可能沒看過X戰警動漫
遇到別人說的強制政治正確狀況就說那「只是單純劇情問題」56F 06/26 23:26
哪一段阿?
kimisawa: 書店像是B&N美漫區超慘的 要我去拍給你看嗎?網上也很多照片影片佐證。
你在c洽一直跳針驚奇少女 銷量跌一直逃避話題59F 06/27 00:08
拍阿加州和西雅圖我去過十幾間漫畫店還真沒看過日漫遠多於美漫哩
跳針和逃避話題是你這連作品都沒看過的anti吧QQ
只能講銷量完全講不出內容 一看就是沒經過漫吐年代的小孩子 ㄎㄌ
※ 編輯: lunasdejavu (140.112.25.217 臺灣), 06/27/2022 00:18:38
picklecak: 所以你就是美漫專家 看你的就對了62F 06/27 00:37
阿前面那篇文章錯誤都點出來了 沒地方可噓就回家吧
SINW: 我不知道實際銷量 我是憑身為讀者的感覺 大約在5-10年前 (DC是n52結束後 而M社的秘密戰爭結束後)原本就有在放多元議題的出版社 配合政治風向加倍引進救火 我一直都能接受多元議題 但是隨著多元議題越來越重 故事反而越寫越爛 我底線被突破 喪失以往對美漫的熱情 (把三少Tim跟小超Jon掰彎的手段真的超噁心)我相信不少讀者跟我是一樣的63F 06/27 00:44
這我只能同意三少那段 多元議題 2012年前就有了
new 52也是很多多元 藍鳥 duke batwing還跑到非洲去
貓女有跟女生親嘴 還有batwoman連載等等
小超我覺得不算掰彎 性向本來差不多在他那年紀才剛開始會顯現是一點
另一點是TT 從第一話就有一直鋪陳跟他新男友認識到交往
只是一堆只看新聞的智障以為是突然出櫃就在那邊瞎叫囂
跟Tim在短篇第一話就開始完全不一樣
hacker725x: 就像BLADE在1973年出版,1998年後電影三部曲有口碑沒人靠杯老白男,沒人靠北政治正確,大家只看劇情。然後到近年,做一樣的事就變成終於有黑人英雄啦!!!要重視少數族群啦,打敗特權老白男,政治正確沒錯喇70F 06/27 00:55
是阿 多元角色一直都有就近年台灣出現一堆智障狂喊SJW 政治正確
※ 編輯: lunasdejavu (140.112.25.217 臺灣), 06/27/2022 01:00:32
cvit: sjw沒有變嚴重?我們只是覺得影響觀影要被罵那麼難聽啊!74F 06/27 02:04
covari:       不是被罵難聽,是自己搞得很難看。76F 06/27 02:50
MapleT: Tim那個問題本質上應該是拆CP,要是Tim忽然出櫃和Kon在一起,銷量一定狂飆而不是炎上
New52的多元也有成功和失敗的,Alan出櫃和Wally變黑人就屬於讀者完全不能接受那種,綠燈那兩隻就還不錯,這問題出在多元創新角把故事寫好沒有任何問題,魔改現有角色吃書就會失敗,但即使和多元無關,無視先前劇情亂寫吃書的編劇本來就會被罵,所以實際上還是劇情問題而非多元問題
Alan出櫃當初還放風聲說有燈要出櫃,讀者超興奮在討論是不是Hal終於要和辛叔在一起,結果揭曉是Alan出櫃然後Jade就吃書導致讀者抗議,這就證明問題根本不是多元77F 06/27 02:55
你說的Alan應該是rebirth之後在末日時鐘出櫃的那個吧
new52 earth2alan 能力都變成從萬物之綠我覺得已經是多元宇宙不同角色了
leo861027: 覺得有關美漫銷量,這篇提供不錯的文章參考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9GESVKz3oFHZVYUgg6E3DBzd0vf-4M
89F 06/27 03:06
羅根/超人之子出櫃:談美漫的政治正確,與超人家族的核心精神 | 特約作者 | 鳴人堂
美國DC漫畫公司於全國出櫃日(10月11日)宣布超人的兒子是雙性戀,也引來部分民眾認為美漫「太政治正確」導致銷量不好,但真是如此嗎?許多人喜歡用的BookScan數據其實不完全準確,且美漫其實一直都跟社會議題相關,諸如神力女超人、黑豹等,而超人家族的善良、平等、正義和美國良善精神,會受到超人兒子的性 ...

 
xBox1Pro: 可是這種SJW風潮不是這十幾年才有的。這些理論本來就是上世紀6-80年代就陸續一堆了,是到現在才感覺聲勢很浩大,而且從各個層面都在掌握發聲權
但我也覺得美慢會爛掉真的是因為「集體創作」,導致故事一直這樣寫下去真的很難有趣93F 06/27 05:24
60年代根本沒SJW這個字吧...
可是集體創作真的是硬傷常常會兩家出版社突然想要弄一樣的大事件或重啟
所有故事直接中斷或硬掰
tin123210: 人家出國是不是靠爸媽跟漫畫店現況有啥關係,這就是美漫支持者的素質嗎?98F 06/27 05:30
靠爸媽出國的就是花錢買學位 也不用努力拚獎學金
什麼素質的我就怎麼回囉
dbwu: 只要是個正常人,不用看你這篇美漫歷史科普就知道PTT一堆蠢貨所謂的”SJW”就是無稽之談,根本就沒有SJW影響作品,全部都是他們想把自己的審美說成是普世標準而已100F 06/27 06:24
jacktedrule: 怎麼會沒有影響,哈利波特的作者,不是被紐約時報指名消失嗎?104F 06/27 07:37
我們在講美漫還是小說 這邊還是電影版阿
j54353: Barnes and Noble 日漫比較多沒錯.
可是去漫畫專賣店看美漫還是多數106F 06/27 07:45
那已經不是單純多數是日漫幾乎找不到了
而且所謂的銷量
富比士2021的漫畫出版商銷量排行 DC Marvel和其他小家還是遠大於代理日漫的出版社
https://imgur.com/a/N8nJNtf
Imgur相簿 2張圖

※ 編輯: lunasdejavu (140.112.25.217 臺灣), 06/27/2022 09:11:35
waitan: 反正SJW就噁心108F 06/27 09:32
questionboy: 沒差啊 反正看著美漫沒落 我也開心
故事越寫越爛 只好靠PC當賣點 想不到更慘109F 06/27 09:49
aeoleron: 笑死我了 哪個不拿竟然拿富比士那篇報導
那篇文章叫Comic Readers Are Leaving Superheroes文章寫到超級英雄類的只剩下10% 而且還在繼續衰退https://bit.ly/3AedQaC
現實就是sjw只會鍵盤支持政確美漫 實際上根本不買111F 06/27 09:51
Surprising New Data Shows Comic Readers Are Leaving Superheroes Behind
As more comics and graphic novels are sold in bookstores, new genres are overtaking costumed crusaders with the rising generation of fans. ...

 
luciferii: 其實KKC舉的例子沒有錯喔,獵鷹、Ms. Marvel、She-Hulk 都是因為 PC 而誕生的刻板人物──他們只是為
了 PC 而生,並不真的談黑人權和女權。
如果有看漫威史和史丹利故事都可以看到,其中不少書都有中文化。
無意加入美日漫銷量的口水戰,尤其我不太喜歡POPO偏見認為他對於美漫的資訊多半來自三手傳播並且受自己喜好影響,又因好戰而越走越偏。新的銷量比較可以看看 https://0rz.tw/InFCd 。
基於受眾和出版形式不同,其實不容易比較,但整體來說在美國,日漫市場在長,美漫在退,童書導向銷量會較高,DC/MARVEL幾十年來還是靠大量的月刊量來撐銷售總量,但 top sales 或者 best comic 往往沒它們的份,而日漫在美國也不是用這種形式在銷售。
在電影版談這些好像離題太多了...116F 06/27 09:53
w871221: KKC和這篇的差別比較像是創造新角色的主因吧,前者是為了宣揚進步立場,後者是為了榨乾IP的剩餘價值。當然這些角色有承載進步意涵,但是美漫角色的創造(不是創作),不是本來就充滿刻板印象? 這其實也不限於少數族裔和性別的角色。131F 06/27 10:36
luciferii: 應該這樣說,以前美漫是完全靠讀者口碑(銷量)吃飯,所以PC角色的誕生是市場需要;現在美漫賺的不是銷量本身,所以允許作者為了PC而PC。當然這有好有壞,只是那些為了PC搞砸故事和讀者期待的作品特別讓人印象深刻...
舉個例子,1970年初,在黑豹、獵鷹、凱吉成功後,漫威主編 Roy Thomas 想真的搞一下PC角,於是起用自己老婆和另兩位漫畫從業者妻子,真正以女性角度開了三本新漫畫,試圖真正應用些女權主題。但一年內銷量不佳,全數腰斬,連老婆都提離婚。
相同狀況放到現在,可能會演變作者上網跟讀者對罵,然後出版社仍然照出不已...
最後作品因為「具有話題性」而走紅,取得翻拍的票136F 06/27 11:03
jack8587: 可悲sjw149F 06/27 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