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bileComm
作者 lordcolus (God Save The Queen)
標題 Re: Re: [討論] 3D Touch是Android未來一年努力
時間 Fri Sep 18 22:47:48 2015



※ 引述《ramzar (ramzar)》之銘言:
: ※ 引述《lastpost (堅持)》之銘言:
: : 蘋果這次搞個3D Touch肯定又讓Android廠商覺得很麻煩。
: : 要先等google新版的android support這功能跟API,起碼就半年以上了
: : 廠商自己改code加3D touch功能又完全沒意義,Store的App完全不能用
: : 等廠商從晶片廠拿到code再整合硬體,再上市最快也要ㄧ年吧
: : 大家不覺得蘋果這招蠻厲害的嗎?完全讓廠商只能乖乖等google support
: 看到一堆果黑在酸實在是~,就像multi touch改變現在使用手機的習慣,已經是一種理
: 所當然。Retina display的之前跟之後,及Touch ID之前跟之後~有基本認知的Android
: 粉應該都很清楚,Android可以在現有的技術下依循著廠商能夠提供的技術加強,(例如
: 上面說的那些技術之前跟之後的差異、或是2K、4K的螢幕)。但就是做不到真正的創新跟
: 拿出真正成熟到足以面世的技術,都等著撿下放後的專利,或是更不要臉的先用了再告~
: 蘋果有財力,跟足夠的研發能力,加上非常重視設計。當一種關鍵技術的產出,研發及完
: 善的過程需要花多少努力,還有的人會說不下放專利是阻礙創新~
: Android,哎~
以 UI/UX 的角度  3D Touch 根本不是一個好設計
對使用者來說 畫面上完全沒有任何指示
叫人根本無所適從究竟該"輕按" "重按" 還是 長按就好

這情況就類似早期 Android 機種還在用實體目錄鍵的時代
許多 App 都把眾多功能選項塞進目錄鍵裡
導致很多時候搞不清楚何時該點擊目錄鍵叫出選項
甚至有人根本從來不知道 App 有哪些隱藏在目錄鍵裡的功能
所以最後 Google 才導入 … 虛擬目錄鍵改善此問題

對宅宅/Power User 也許 3D Touch 會是個有趣的新玩具
但一般使用者 我想就未必了 (Apple Watch 殷鑑不遠)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4.246.125
※ 文章代碼(AID): #1L_2GSyz (MobileComm)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442587676.A.F3D.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Re: [討論] 3D Touch是Android未來一年努力
09-18 22:47 lordcolus.
aiyowaya: 可是apple有用,就是神啊,安卓沒有就是俗啊1F 09/18 22:49
SicInfit: 其實你的疑慮很多人都提過,不過最後蘋果決定的做法我覺得是滿淺顯易懂的,不過第三方 app 怎麼應用可能比較需要使用者去熟悉。反正我是覺得實用性滿高的2F 09/18 22:53
k268185: 蘋果用的哪一個技術不是偉大發明引領潮流 你等著看
force touch跟安卓廠只會感應器裝一裝就當賣點沒實用性完全不一樣5F 09/18 22:55
sokayha: 潮水退了就知道誰螢幕比較重~9F 09/18 22:56
k268185: 到時就知道誰沒穿褲子10F 09/18 22:57
sokayha: 太重了浪沖不走11F 09/18 22:57
XperiaAcroS: IP改善了彎彎應該可以拿來量體重了12F 09/18 22:59
ramzar: 你等著看13F 09/18 23:00
louisroger95: 等著看樓上開箱14F 09/18 23:00
pensees: 3D touch的確很複雜沒錯啊,但應該比長按簡單15F 09/18 23:03
james732: 話說iPhone不知道啥時會搞雙擊喚醒之類的功能?16F 09/18 23:05
DiChik: 長按哪裡複雜,只要無腦按螢幕1秒,好了
3D Touch是要思考按壓力道的..17F 09/18 23:06
louisroger95: 3d touch 是否會有誤觸的情況發生以及蘋果是怎樣解決這問題19F 09/18 23:06
DiChik: 說3D Touch比長按簡單我真的笑了XDD21F 09/18 23:06
kameng: 使用者來說長按較易吧 時間比較容易量化22F 09/18 23:07
DiChik: 長按是不必思考什麼力道的,時間到了就好23F 09/18 23:09
Jason0813: apple最厲害的 是能把繁複的科技簡單教會使用者24F 09/18 23:10
pensees: 重壓是有回饋反應的好嘛。根本不需要量化25F 09/18 23:10
iPhone 6S 3D Touch 介紹(中文) - YouTube
這次iPhone 6S最有特色的功能,於是翻譯了ㄧ下給大家參考 :)

 
ramzar: 有中文,看看27F 09/18 23:11
pensees: 而且蘋果也是有長壓啊。現在只是又多一層輸入方式28F 09/18 23:11
limitlesscit: 蘋果要讓他變成“習慣”,就跟當初智慧型手機出來大家用習慣29F 09/18 23:12
louisroger95: 說到測體重.....蘋果會不會真的新增這應用啊 畢竟手機放口袋的機率非常高 開啟功能就會在特定角度開始測量和記錄體重 這感覺好實用 配合這新功能 服飾店開始推出專門放哀鳳的口袋來測體重31F 09/18 23:12
pensees: 咦。大家不是最愛說多一種選擇比較好?35F 09/18 23:12
DiChik: 有回饋不代表就無腦按好嗎?
按下去之前是不必思考你要按的力道?36F 09/18 23:13
SicInfit: 說真的,先找台 MacBook 戳戳看,就會發現某些想像中的問題其實不存在...38F 09/18 23:13
DiChik: 至於iOS我記得能長按的東西不多吧
手勢還比較多XD40F 09/18 23:14
james732: 我看不太出影片的重按跟長按的差別…(抓頭)42F 09/18 23:14
exhentai 
exhentai: 請勿質疑蘋果 他每年都會重新定義科技業的一些標準43F 09/18 23:14
exhentai: 就像前年重新定義4吋螢幕是手機最適合的螢幕大小
pensees: 現在的iOS幾乎到處都可以長按開選單好嘛......45F 09/18 23:15
DiChik: 影片看得出來也滿厲害的...
蛤..學成這樣喔...連長按選單都弄走了,我落伍了QQ46F 09/18 23:15
ramzar: 長按跟3D touch的感覺不一樣啦
它會給你不會誤會的精準回饋,就算有學習過程,也會很好上手~要擔心的反倒是回到一般手機會一直按按不出個什麼的習慣~48F 09/18 23:16
pensees: 3D touch還沒用過不知道。但我不覺得長按很直覺,我爸媽就是怎麼講都搞不清楚52F 09/18 23:21
ramzar: 在桌面icon上面長按是刪除app跟移動app位置,在文字或一些連結長按是選取文字~54F 09/18 23:22
SicInfit: 真的會習慣XD 之前看國外 Gear S2 的上手試玩影片,一堆人在換錶面的地方拼命用力按XDD56F 09/18 23:22
louisroger95: 認真的想一下 也許之後肯定有安桌廠會跟風推出這機制 但絕非必要啊 畢竟不像哀鳳只有一個固定位置的按鍵 安桌廠本身能自訂的按鍵(或虛擬鍵)和ui/ux操作已經可以避開非3d touch不可的窘境58F 09/18 23:23
DiChik: 在Android你只要知道長按要幹嘛就好
很多老人家是不知道長按能幹嘛要幹嘛
目的沒讓他們明白62F 09/18 23:24
ramzar: 3D touch即時預覽,不想看放掉,想看壓大力點,這個應該很單純吧~而且他會有階段性的回饋~65F 09/18 23:24
SicInfit: 蘋果裝置還沒被按出問題我看就會先害到別人家XD67F 09/18 23:24
nba9999: 本來就是假議題 多工切換快又順才是真的68F 09/18 23:25
DiChik: 其實我看了介紹影片之後,覺得步驟的步調變很慢
有些倒不如直接開啟返回就好...69F 09/18 23:26
SicInfit: 影片是為了示範才按那麼久啊... 你去找人家實機上手71F 09/18 23:27
DiChik: 因為3D Touch通通需要等待,雖然等待時間不長
但累積起來就步驟的步調有點慢了72F 09/18 23:27
SicInfit: 的影片看看吧。而且真的有那麼難想像操作的便利性嗎74F 09/18 23:27
DiChik: 我是看實機操作的75F 09/18 23:28
SicInfit: 這就有趣了,3D Touch 優於長按的一點就是減少等待76F 09/18 23:28
pensees: 我們家的問題是,他們一直都把短按按成長按.....77F 09/18 23:29
DiChik: 這樣說好了,3D Touch在iOS上的用途跟Android的
長按用途不一樣,iOS是預覽用居多,Android長按
純粹開選單78F 09/18 23:30
nba9999: 沒實際操作 感受不到便利性跟順暢度81F 09/18 23:31
DiChik: 3D Touch在iOS的其一目的是減少進入退出的步驟
也就是減少按虛擬退出鍵的機會82F 09/18 23:32
nba9999: 而且感覺是在重新改變操作思維 光適應的時間就84F 09/18 23:32
DiChik: 但其實...與其這樣我會選擇直接進入退出...
因為我用的是Android,我有返回鍵可以用...85F 09/18 23:33
nba9999: iphone也有返回 只是每個app都藏的邊角87F 09/18 23:33
DiChik: 預覽就是需要多一點時間偵測才會顯示..88F 09/18 23:34
nba9999: 與其說是加快操作 不如說是彌補自身缺陷89F 09/18 23:34
DiChik: 所以我說虛擬返回鍵啊XD 通常在左上角吧90F 09/18 23:34
nba9999: 所以看影片若是以果迷角度當然是順翻 反之未然91F 09/18 23:35
DiChik: 然後預覽時(輕壓模式下)手指會擋到內容...
真的覺得倒不如直接點進去XDDD92F 09/18 23:36
SicInfit: 現在沒人在按返回鍵吧... 直接邊緣滑一下就好
不過邊緣重滑可以切換 app 真的是打到 sweet spot94F 09/18 23:36
XiaoMiisCOPY: 某人自己搞不懂長按和重按的區別 然後還想帶風向說大家都搞不懂 拜託 路邊apple店一堆MacBook Apple watch你是不會去試一下膩 搞不懂是你的問題好嗎96F 09/18 23:38
DiChik: iPhone6我是不知道有沒有返回手勢啦
如果有...預覽就更雞肋一點了..
如果進入退出都很方便,是沒必要搞一個什麼預覽啦..99F 09/18 23:38
XiaoMiisCOPY: 重按有回饋 根本不用使用者自己去分辨到底要壓多重 連這點都想不到 你以為apple那群高薪的人腦袋都不不如你喔 呵呵102F 09/18 23:39
pensees: iPhone有返回手勢啊105F 09/18 23:39
louisroger95: 可是米摳哥 路邊還找不到iPhone6s耶106F 09/18 23:39
DiChik: 被手指擋到的預覽..圖片還好,文字看不到比較無言107F 09/18 23:40
XiaoMiisCOPY: 安卓預覽難用是軟體寫太差才沒人用 這又不是第一天知道的事 我看蘋果的demo很流暢 根本沒你說的問題啊 你還好嘛108F 09/18 23:41
nba9999: 不過有MacBookpro的姐姐跟我說3D touch很雞勒111F 09/18 23:41
SicInfit: 預覽就是讓你瞄一下裡面大概是啥內容,確定要讀順勢按下去就打開囉112F 09/18 23:41
nba9999: 使用率比三叔那隻筆還低很多114F 09/18 23:42
SicInfit: 在 MacBook 上應用是有限,不過 iOS 就不同了,而且115F 09/18 23:42
DiChik: 米哥哥在自High啦 別理他就好XD116F 09/18 23:42
SicInfit: 用過之後你至少知道上面有些問題是不存在的。117F 09/18 23:43
nba9999: 還蠻好奇為什麼有人已經對ios的3D touch這麼了解118F 09/18 23:44
DiChik: 我的問題就是預覽會被手指擋到...6S才4.7吋啊119F 09/18 23:44
SicInfit: 實際用過類似技術再看看現有的影片和介紹,腦補不難120F 09/18 23:45
nba9999: 包括連版友的質疑都那麼的清楚回答121F 09/18 23:45
louisroger95: 看demo影片蠻順暢的 自然而然就知道啦~122F 09/18 23:45
DiChik: 與其被擋...直接按進去更快
進入再退出不用花你太多時間XD123F 09/18 23:45
nba9999: 這年頭自行腦補的事都可以大聲說(笑125F 09/18 23:46
XiaoMiisCOPY: 本來很多問題就不存在 只是果黑硬要說會發生啊XDD 路邊蘋果店都有東西可以玩了 叫他們不要幻想問題去去試試又不肯126F 09/18 23:46
A4P8T6X9: 用過Force Touch 不覺得好用XD129F 09/18 23:46
louisroger95: 不然怎麼有人說看demo影片很順暢沒有什麼問題(?130F 09/18 23:47
SicInfit: 完全沒瞭解過的都佔這麼多篇幅,平衡報導一下臭了嗎131F 09/18 23:47
nba9999: 那就是D大腦補能力不夠 預覽圖好棒又順132F 09/18 23:47
WOODOM: 放心 現在會覺得沒用  等安卓大廠開始裝上去時
那時候又會突然變有用了133F 09/18 23:51
DiChik: 順跟方便是兩回事啊...135F 09/18 23:52
XiaoMiisCOPY: 放心 就跟指紋辨識一樣 當蘋果有安卓沒有時 就是雞肋 當安卓也開始用指紋辨識時 就是技術需要了XDDD136F 09/18 23:53
DiChik: 我是比較不懂會被手指擋到的預覽...
幹嘛不直接進去看..更快不是嗎?
靠腰,沒人回我問題...138F 09/18 23:53
shter: 我用Macbook 都關掉輕觸一下代表Click的功能
一律壓下去...同一個動作實在不想分輕重,難用
倒是兩指壓代表點右鍵這個太好用了141F 09/19 00:03
JuiFu617: 3D touch到底是把複雜東西簡單化還是把簡單東西複雜化,讓我們看下去144F 09/19 00:05
shter: 要是做多指點選不同定義的話比啥輕重壓容易多了146F 09/19 00:06
ramzar: 哈哈,那個誰不是說過,沒有車子的時代,大家只會想要更快的馬車~車子是什麼?可以吃嗎~哈147F 09/19 00:06
DiChik: 然後我其實想到另一個問題...
3D Touch看起來在iOS9上會變成主打操作
不過這操作其實很傷手指XDD
Android現在也已經很少在推廣"持續按壓"的操作法了一般在觸控時..根本不會思考力道的問題,真的149F 09/19 00:06
shter: 實體按鈕輕重壓還有意義,例如相機快門的半押下對焦早期 Sony Z18 的旋鈕也有分段
實體按鈕你會有感覺壓了多深154F 09/19 00:08
JuiFu617: 哈哈,3D touch手指關節炎157F 09/19 00:10
shter: 觸控螢幕沒按壓手感的問題不是靠回饋來解決的了的裝超任模擬器跑洛克人打起來就是比拿手把差很多158F 09/19 00:10
louisroger95: 不過有人也說了重壓會有回饋160F 09/19 00:11
JuiFu617: 對硬物長時間重壓用震動模擬反饋,好貼心的功能161F 09/19 00:13
DiChik: 回饋是讓你知道你這力道對了,但一次操作就勢必
要在螢幕上"按壓"至少一次,一次可能一秒以上
長時間下來手指很難不出問題啦...
按壓跟輕點是不一樣的力道,後遺症少很多162F 09/19 00:16
eterbless: 你在自婊安卓的返回鍵嗎166F 09/19 00:18
DiChik: 輕點就像你打字,碰一下,瞬間就好
按壓則"不可能"瞬間,因為必須施予其力道
Android返回鍵有問題嗎? XD167F 09/19 00:18
eterbless: 對原PO講的 返回鍵有很多操作可能性畫面也沒提示170F 09/19 00:20
DiChik: 現在的Android手機返回鍵..
不是實體觸控鍵不然就虛擬三鍵之一
好像都是輕點就能完成的按鍵XD
返回鍵就字面上的意思...絕對比3DTouch好懂...171F 09/19 00:21
Homeparty: IPHONE有些滑動可以取代返回,但還是有加入小白點
安卓我是覺得HOME跟返回就夠用了175F 09/19 00:28
bc0121: 老實說長按、重按等其實就跟windows快捷鍵類似,習慣用的人可能會覺得能提升效率很好用,但對初學者或老人家(尤其一些年輕時沒接觸過高科技資訊產品的)來說快捷操作反而是種學習障礙,不如照選單說明一步步開啟功能來得容易上手177F 09/19 01:06
sumins: 當ios玩賽車可以控制油門深淺時安粉就知道重不重要
現在說的都只是使用習慣問題而已 你把蘋果想這麼淺 也都知道以後app會有很多支援壓力感測 尤其是遊戲 這技術安卓之後一定會跟上的 因為應用範圍太廣了 壓力感測只用在預覽你以為蘋果腦了嗎 蘋果把一個元件放在手機上都會複合性運用182F 09/19 05:16
louisroger95: 回歸原標題 看來不少人覺得這功能如同油門一樣重要不過我是這麼想啦 安卓加進這功能只會被同一批人笑說抄襲的啦189F 09/19 06:29
tom282f3: sumins等一等,第三方廠商對Force Touch的發想也算做蘋果的「複合型運用」嗎?哈哈哈192F 09/19 07:03
louisroger95: 當然算 某些人也覺的安卓廠應該要加入使用 當然也是蘋果的複合式應用194F 09/19 07:35
wistepper: 對老人家來說...照選單可不容易上手...196F 09/19 12:26
sumins: 沒人說安卓要加入吧 只是感覺安卓會跟 指紋辨識都跟了 壓力感測讓手機可玩性更高不跟嗎?
第三方app很重要啊 app沒分陣營你買wp手機就好了
 智慧手機沒有第三方app就用功能型手機就好了
沒這功能第三方也想不出來197F 09/19 14:44
louisroger95: 好一個雙面手法 一邊說好用快來用 用了順便說抄襲還是等google 更新api之後再跟apple買專利來用比較實在202F 09/19 15:03
Vett: Apple: 我們重新定義了UI/UX  懂!?
如果你是搞UI/UX的  跟著Apple的設計就對了205F 09/19 1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