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作者 whitefence (青空正義)標題 [心得] Mazda 2 購入兩年心得 + 雜談時間 Fri Oct 10 20:46:53 2025
嗨,大家好久不見
自從之前買了很貴的Mazda 2之後大概兩年了
稍微寫一下心得
之前有寫過一篇小白買車的指南
後來想了很久覺得
其實就是看
車廠的文化、汽車的定位
你的需求、你的個性、口袋的深度
我廢話真的太多了
對於完全不懂的人來說
光是要弄懂前驅後驅就已經很不得了了
(..不過或許還是有人需要更詳細的資訊吧)
-
我這兩年內偶爾會反思大家的回饋
期間也多讀了幾本書
所以決定簡短介紹一下自己:
「我是1998年出生的人,個性喜歡鑽研一些有意思的東西」
車子方面,我的觀念是
車體剛性>底盤調教>動力響應(反應)>動力>空間>>>>>一些阿撒布魯的東西
可能就是跟現在主打刺激消費的汽車市場文化有點...沒那麼重合吧
而我也自認口袋不夠深,承擔風險的能力也差
所以選擇確實不多,主要也比較考慮妥善率相對好的日系車
但挑到的Mazda 2確實是有符合我的口味
所以才會寫那麼長一篇
可能不是對於每個人都有參考價值
畢竟有些人就是閉著眼睛買,反正不喜歡再換
或者早已心有所屬,不需要再多思考其他選項了
-
至於兩年過後我對於Mazda 2的心得呢?
馬自達就是一個喜歡挑戰奇怪技術的東洋小車廠
從轉子到米勒循環的引擎(阿特金森同樣原理但是加了增壓)
然後不走渦輪或油電,專精提升自然進氣引擎的燃油效率
或者是從人馬一體的方針,把循跡防滑變成"主動式"的
(就是以重心的變化當成主體去做及時修正,並非打滑之後才修正)
這些都是感覺得到的
兩年前有人說,講一堆,Mazda 2有這些東西嗎?
是沒有,但有受益於這種文化
Mazda 2跟其他小車比起來底盤就是好一點
GSC+的(那個"主動式"循跡)駕駛輔助也讓行車質感有明顯提升
6AT的手自排換檔的切換速度也不差、拉紅線也不會強制進檔
這些東西到現在都還是我很喜歡的
但也跟我先前說的一樣,是因為我的個性所以才喜歡的
傳統手煞車也一樣
比起電子手煞車,我更喜歡傳統手煞車
透過前後輪氣壓的調整,再加上手煞車的及時控制
可以在行經過程中修正行車路線
基本上這台車的定位都有滿足到我的期待
各種配備對我來說也都是加分的
但你如果要追求科技跟其他的東西
痾...他太單調了
-
從家裡傳下來,引擎有點問題的Tercel
到有辦法逼出Mazda 2的極限之後
胃口開始變大了
開始想換其他車子...
開始知道怎麼抓準換檔時機
比較有力的轉速區間在哪裡
(1.5的引擎在高速公路上還真的只能靠6AT去逼出力道)
重心靠前的前驅車要怎麼開才比較好轉彎.....
我覺得開車是不可能沒有樂趣的
沒樂趣可能是因為
台灣的交通環境常常出現意料之外的狀況
搞得你心煩意亂
或者就是你手上的車子根本沒有調教好
-
...扯遠了
總之就是,好的車子(或至少說是精心調教的車子)跟用路環境(主要郊區或鄉下)
基本上,駕駛的過程中是能夠跟車子溝通的
但越是嘗試,越會發現車子的極限
而最難過的是,前驅車跟小型車
幾乎可以說是兩種限制
前驅車的問題是
前輪同時負擔加速、減速(減速時重心會壓在前輪)、轉彎
而且前驅車通常車頭都會重很多....
畢竟引擎變速箱一堆零件都在車頭
導致轉彎的時候沒辦法很順利
要把前驅車調教到完美幾乎是在挑戰物理限制
小型車吸引人的地方是
軸距短更靈活、輕量化更自由
但問題是市場主流需求,車子是拿來用的
再加上SUV、CUV的陣營
跟Hatchback、Sedan、Wagon的陣營
兩邊比起來,後者銷量只能說是慘烈
導致商業考量上,基本上小型車根本拿不到什麼研發經費
很多東西都是主流車款先去做研發,之後再拼湊出小型車的
或者甚至是直接砍掉小型車的產線,直接不做了
所以小型車或其他冷門車系的更新周期都會更長
簡單一句話的話就是「孤兒沒有什麼話語權」
Mazda 2雖然也好幾年沒更新了
但是受益於馬自達那種偏執文化
至少當初底盤的設計做得很好
所以有幫助到一點點吧
-
至於下一台車會是什麼
我當初開過了一次朋友的Mazda 3之後
曾經有想過去換一台還有手煞車的Mazda 3(2017)
但後來意識到新車掉價錢超快
而且換車很麻煩
再來是,其實前驅車還是前驅車.....
前驅車的缺點上面提過了
優點就是好維修、車子空間布局單純
正常行駛幾乎不會造成打滑
(畢竟是車頭拉著車身走)
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日系車廠在1990左右
大量的把日用車都改成前驅的
但是前驅是一種物理上不完美的配置...
看了很多資料到後面覺得
歐洲車廠的分級看了很頭痛
基本上就是那種封建資本主義的味道
「東西是真的好,但你要是有錢人才玩得到好東西」的感覺
美式...台灣的道路文化很不適合
最後可能還是回去日系車
目前比較有興趣的:
MX-5 ND -> 前置後驅,2.0直4縱置引擎,六速手排(含LSD),只適合當車開的車
GR Yaris -> 工程奇蹟、商業奇蹟不解釋,在小車上面堆滿料的道路用拉力賽車
GR 86(BRZ?) -> 簡單純粹的前置後驅2+2平民跑車
Swift Sport -> 平價運動化的前驅小車
可能不少人也對上面幾台有興趣(?)
常常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再加上台灣很過分的各類稅金(卻沒有回饋到實質交通環境上的改善)
相信大家都很難受吧...好多東西都好貴
題外話
完全看不懂BMW到底在幹嘛
1系列的小車F20以後就變成前驅車是在幹嘛...
希望2030之前可以來這邊發文
發文說我換了一台Miata
-
整體來說,胃口變大了
但是每天開Mazda 2的心情還是開心的
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問題
一直期待會壞掉的後照鏡收折到現在居然都沒壞....
倒是開車去了很多地方玩
對於兩個人來說,真的是非常夠用的車子
1.5+6AT的狀況,可以說夠用也可以說不夠
反而在一般道路上也可以摸索他的極限
蠻有趣的(?)
開車應該是快樂的事情
祝大家都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然後行車平安)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6.89.153 (臺灣)
※ 作者: whitefence 2025-10-10 20:46:53
※ 文章代碼(AID): #1ewG0_rK (ca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760100415.A.D54.html
推 ftwing: 請教時速100時六檔的轉速是多少呢?1F 10/10 20:54
我下次注意一下 再上來更新
我只記得 3檔可以拉到100 4檔可以拉到合法速限以上
我通常習慣是速度到理想情況就丟回去給D檔自己抓
※ 編輯: whitefence (59.126.89.153 臺灣), 10/10/2025 21:02:38
推 lizardc1: 推 最近這台殺很大 cp值開始有了2F 10/10 21:08
推 miniey: 下次結論可以寫在前面嗎3F 10/10 21:11
不好意思,之後會改進
→ suntory: 不就開馬2而已= =,是還要長篇大論什麼4F 10/10 21:13
推 YOHOpig: 換個品牌試試看,大部分人一輩子也開不了幾台車5F 10/10 21:14
→ OldWang911: 能夠廢話講一堆,真的蠻奇葩
上次你的訂車文我有印象,也是很奇葩
訂車又突然退車,我覺得業務蠻雖的7F 10/10 21:27
→ skthree: 不曉得一直強調手煞車要幹嘛?你會在行駛中拉手煞車嗎?10F 10/10 21:28
....會
另外說前驅車如果後輪要滑的話,可以試試看把後輪的氣打多一點
前輪最好維持在足夠支撐、足夠抓地的狀況
推 finasoul: 手煞車的及時控制
可以在行經過程中修正行車路線-》甩尾啦11F 10/10 21:42
推 Well2981: 馬二沒有的東西也可以講的頭頭是道 奇葩13F 10/10 21:45
→ lizardc1: @6樓 問四個有三個給10 其中一個不綁乙14F 10/10 21:54
推 finasoul: 講這麼多,買一台藍色小發財不就達成心願了
前置後驅,手排傳統手剎車一應俱全15F 10/10 21:58
要把他的重心跟底盤調整到,可以當運動化車款的話
感覺要花上不少功夫、金錢跟時間
過去在路上有看過...非常厲害,但那個毅力感覺我應該沒辦法
推 beoneg: 我以為是分享M217F 10/10 22:06
推 rul543: 分享心得還被酸 下次別分享了18F 10/10 22:08
推 T8: 感謝心得分享!19F 10/10 22:12
推 Terran06: 推,感謝分享,酸民很多不用在意20F 10/10 22:19
習慣了,而且老實說這邊可能還比Threads溫馨多了
至少每則留言都還是認真看過的...
網路上很多人都會說出一些,現實生活中沒辦法面對面說出來的話
新的科技都會帶來一些負擔跟精神壓力,每個年代都會有這個問題
人類應該要相信自己的適應能力可以坦蕩蕩的扛過去
確實買不起更好的車,確實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
所以我也只有Mazda 2,但我喜歡他
而且希望之後可以開運動化的車款
基本上,要使用平台就要承擔這種言語上的壓力
反而願意閱讀給出一些回饋是很感謝的
→ fuki: 折10萬起跳 不含5+521F 10/10 22:40
推 atlaswhz: GVC只是進彎時靠四輪不同煞車力道分配,現在所有TSC都有,只是馬自達很愛吹,把這拿出來吹
車主濾鏡超重,mazda 2就是10年前老車款而已22F 10/10 22:58
一般的車輛穩定系統是打滑或偏離軌跡的時後才介入
GVC跟GVC+主要是以穩定重心為主還是有差
推 asd10417: 預算有到GR鴨的話,也可以看看Golf R,不像鴨這麼偏fun油門少一點慢慢開很像神A,踩深一點也可以熱血一下25F 10/10 23:04
感謝樓上兩位a大的回饋,如果未來要換車會多嘗試其他品牌
※ 編輯: whitefence (59.126.89.153 臺灣), 10/10/2025 23:29:21
※ 編輯: whitefence (59.126.89.153 臺灣), 10/10/2025 23:31:08
推 wayneshih: 喜歡小車預算有到MX5的話也可以買Mini Cooper了27F 10/10 23:31
→ NexusPrime: 米漿1系(除了M135)跟2系保姆車就入門3缸配前驅把價格壓低, 只是為了買那個logo而已28F 10/10 23:37
如果是其他平台會按一個"哭"的表情...
看到3缸的時候真的看不下去了...
原來只是純粹的銷售考量
有看過一些討論在說
新科技比較多的車子,因為把人的注意力轉移走了
所以底盤就算沒有很好,大家還是會忽略車子本身的樣子
推 partner: 推,開自已喜歡的車是人生美好的事之一,不一定要多貴的車30F 10/10 23:54
推 DarkKnight56: 承載回憶吧,當年剛牽神A第一年就肖想換車,到現在七年過去了將近10w里程,後座變成雙寶地盤,可能就順順開到報廢了32F 10/11 00:10
感覺也有可能
推 ilp345: 路上用手煞修正路線會被檢舉扣牌嗎?還是都找無人山路36F 10/11 00:23
我也不確定...有時候也怕怕的
但通常都沒什麼人的時候才這樣
畢竟轉彎最好還是停下來
有一次早上想排隊拿海報
開車進去三井停車場的時候U型彎,後輪吱吱叫..嚇到指揮的保全
從那天之後就比較少這樣做了
前驅車要甩也只能靠慣性
有時候覺得樂趣可能比實質意義還大
推 atlaswhz: 唉...循跡系統是整合ABS,循跡防滑和扭力分配的一套整合系統,簡單說就是控制四輪煞車來達到這些事情.mazda GVC就是防滑+扭力分配,然後吹出來的話術.同級距同時代的車,去試fiesta,polo一次,就知道馬自達底盤只靠文宣38F 10/11 00:44
好的,我會多嘗試
有其他心得再上來說
推 hotchick: Mx-5空間比馬二還少,你考慮清楚。42F 10/11 01:31
年輕一代的人,沒房貸沒小孩,就只是想開車而已
應該沒太多問題
噓 modeng: 高雄市交通局只會智慧停車格和科技執法,其他都爛到不行43F 10/11 01:50
全台灣都一樣吧...
雖然有在改善,但幾乎都是地方自治
中央根本沒有實質動作
每個縣市統一不起來
然後罰金分配:中央1% 開罰單位24% 地方政府75%
難過
對不起
推 lizardc1: 人家分享是在噓啥小 有本事你也來一篇看看45F 10/11 02:41
沒事 我道歉就好
→ chenhanlee: 這一任高雄市交通局把很多路都生出左轉道
跟嘗試正確的道路規劃,滿有感的吧?46F 10/11 03:20
→ kalmia: 馬2我就是搭了它被圈粉的 同年就把CC換成CX-3048F 10/11 07:00
我是喜歡4000轉以上的聲音
還聽得到引擎呼吸的聲音
推 Hackey: 佩服佩服 祝你早日換到心愛的新車!49F 10/11 07:23
沒什麼好佩服的 是普通的日系小車 哈哈哈
推 SamWhite: 謝謝分享 分享文也要被靠邀真的是三小耶51F 10/11 08:35
→ lahugh: 1系列換前驅應該是要降低入門價格吧?53F 10/11 09:12
推 JER2725: 我對你退fit那篇還有印象54F 10/11 09:25
對 是我
雖然道德上不是那麼光鮮亮麗的
但至少猶豫期是法律規定的,還有機會解套吧...
後來去日本琵琶湖周邊自駕的時候有開過fit
真心覺得 還好當初有換
fit空間是很好 但行車質感不太行
就是跟本田技研的訴求一樣吧,一個能夠陪伴生活的車子
更別說那些其他的...不能說的東西
推 cheermin: 要便宜省稅金又有駕駛樂趣去試試看focus55F 10/11 09:36
推 rul543: 愛開小車去看看鈴木,比馬2好玩59F 10/11 10:20
推 LJJ5566: 推分享,馬2路上真的超少見的62F 10/11 10:52
推 aortic: 開車用手煞是怎麼玩63F 10/11 11:08
前驅小車又是低排氣量的話
前輪抓地力要夠大
轉速要維持高轉
比起正常入彎速度還要高更多的方式進去
稍微反打的時候加油門,把車子往反方向甩
之後轉回去,油門要很大,把車子往轉彎的方向帶
重心轉過去另一側的時候會有很強的旋轉的力道
這種時候拉緊手剎車,後輪會滑
車子只靠前輪的抓地力跟後輪的動摩擦力在跑
但是Mazda 2的引擎真的不太夠力
滑一下下而已就沒了
至於正常情況,還不至於到後輪打滑的情況下
跑山路蠻實用的
有一種車子從後輪的地方被拉住的感覺
推 ftwing: 來個內外的圖,會更有帶入感阿65F 10/11 11:27
※ 編輯: whitefence (59.126.89.153 臺灣), 10/11/2025 12:02:56
推 wekl: 謝謝分享66F 10/11 11:51
推 Tieylea: 馬2不錯啊 電控少 沒48v 好養好開 代步省心 質感比上不夠格跟人家比 比下絕對有餘
小車台灣就賣方市場 百萬以內再嫌也沒得挑了69F 10/11 13:23
→ Tieylea: 馬牌產品線要比怪咖展品 高腳版馬2的cx3才是當年的一時之選73F 10/11 1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