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ossiping作者 taylore (可笑)標題 Re: [問卦] 請問中國在台的超貸?目前怒賠60億。時間 Wed Oct 1 02:34:13 2014
以文中的中國旭光為例,隨手Google了兩篇新聞連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08001222-260203
我銀行團 電話會議追債 - 中時電子報
史上規模最大的大陸民企倒帳案爆發,據知情人士透露,以兆豐銀為首的銀行團,昨(7)日首度與中國旭光高新材料集團的大股東及負責人,透過電話召開銀行團會議,該聯貸總金額共8,500萬美元,銀行團已嚴正要求對方清償債務,否則將採取法律訴訟保障債權。 ...
重點:瑞士信貸也籌組一筆9000萬美元聯貸案;大陸國家開發銀行也籌組6.7億聯貸案
http://davidli.pixnet.net/blog/post/43340701
重點:此案為兆豐銀行經營香港中國市場放款7.8年來首度發生呆帳,且佔該行總貸款
金額比例並不高
以我服務銀行業三年的經驗,由於國內銀行過多,在激烈的競爭下,各銀行的利差本來
就非常的低,每家銀行為了生存或是績效,無不想方設法找出新的資金去向。而中國大
陸近年來由於經濟發展迅速再加上國內資金緊縮政策,對資金有強烈需求,龐大的利差
成為台灣銀行眼中的金雞母。然而,中國大陸的企業信用當然不比台灣的企業,因此呆
壞帳本來就是大陸國內外銀行在中國大陸經營放款業務的難題。以中國旭光這個案例來
看,就是未能在放款時做好信評及徵審,操作了一次不當的放款,實在很難將其與政治
及國家議題掛勾。再舉個例,當年爆發美國次級房貸及連動債風暴,台灣也是幾乎沒有
一家銀行倖免。難道這也是賣台?
基本上本人對於國民黨之各種行為也是厭惡之極,此篇文章只是因為我在FB看到朋友轉
貼,單純從我所認知的銀行產業與相關經驗,就原文這種不符合實情且沒有邏輯的推論
及結論加以說明。我們應該要求政府重視台灣銀行對大陸企業放款之規範,但不是用這
種煽情的邏輯加以攻擊,使一般人對事情的真相產生誤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32.247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Gossiping/M.1412102057.A.B49.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問卦] 請問中國在台的超貸?目前怒賠60億。
10-01 02:34 taylore.
※ 編輯: taylore (111.250.32.247), 10/01/2014 02:35:47
推 leor4: 優文給推1F 10/01 02:36
推 IEhacker: 點出重點了 銀行本身未能在放款時做好信評及徵審
銀行都有授信部門 以評估放款額度與風險2F 10/01 02:36
※ 編輯: taylore (111.250.32.247), 10/01/2014 02:43:41
→ taylore: 可惜的是原文那些推文高調的有多少人會來看這篇.....5F 10/01 02:51
推 incubus: 官股銀行很容易被政治力施壓吧 不然授信的人通常很怕死7F 10/01 03:04
推 dragoneminem: 請問 金管會:金融業與陸簽協議程序簡化免備查
會不會造成評估方面更容易失準8F 10/01 03:08
→ alliao: 簡單看看有沒有當初放款的報告嘛,專業的一看就知道10F 10/01 03:11
→ dragoneminem: 且目前發生呆帳剛好都是無擔保品,是因為這樣賺利差比較多嗎? 不太懂這些,先感謝回答11F 10/01 03:14
推 pemit: 官股銀行風險評估呢?中國資訊不透明這是明知的事,怎沒列入風評?資訊不透明也不對等的狀態下卻可以不顧風評?而美國次貸風爆根本無法相提並論,銀行明知有風險,但認為發生的機率並不高,經風評之後才投入的13F 10/01 03:29
推 Rune: 樓樓上 銀行放款哪有沒有授信評估的 這種金額至少會通過委員會 就我所知旭光案 聯貸行有到實地考察
連勝文上過8堂課變金融高手 一些人是看過新聞變金融高手
還有施壓授信端的是業務端 不然不要放款就不會有逾放啊....18F 10/01 06:01
推 ljuber: 香港上市、香港四大會計師簽證 這是讓人覺得不錯的原因22F 10/01 08:23
推 rahim03: 那沒有擔保品就授信 原因呢?23F 10/01 09:07
推 Rune: 樓上的鍵盤專家 無擔保授信很常見 符合內外規範就行
聽到因為無擔保 所以縮短至一年來減少風險 沒想到不到一年就垮了24F 10/01 09:21
→ Rune: 鍵盤專家無法相信無擔保授信很普通 真憂傷 應該加入KMT
不然以這種學習能力要怎麼在社會混?28F 10/01 11:34
噓 samonella: 銀行本身未能在放款時做好信評及徵審,嘿嘿,這就是重點30F 10/01 15:36
推 Rune: 那次貸還不是沒做好評估? 要銀行不要逾放就不要放款
反正鍵盤專家做起事來都超完美31F 10/01 18: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