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ossiping
作者 minbyminby (傲羽凡塵)
標題 [轉錄] 那些被高家送去中國的台灣農產品種
時間 Mon Dec 14 21:59:16 2015


※ [本文轉錄自 PublicIssue 看板 #1MRhv0Zr ]

看板 PublicIssue
作者 Fant1408 (     )
標題 [爆卦] 那些被高家送去中國的台灣農產品種
時間 Mon Dec 14 21:03:56 2015


先前我在 <[爆卦] 高家的中國生意大揭密!>文章中
https://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49754660.A.A2E.html
[爆卦] 高家的中國生意大揭密! - 看板 PublicIssue - 批踢踢實業坊
 我一再說 國民黨就是不相信 現在民進黨不是不打朱立倫
 

就有略為提到21世紀基金會執行長孫明賢在中國的農業事業

孫明賢是前農委會主委 現在則是中國農業部設立的台灣農民創業園官方顧問

今天要來更仔細介紹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賣了多少台灣農業技術到中國去

各位看了絕對會毛骨悚然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130-taiwan-fruit-political/
兩岸水果買辦是如何練成的? |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回頭檢視,兩岸「和平紅利」被國民黨特定人士壟斷,早在1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新近出版的《水果政治學》復盤了這個過程。 ...

 

《水果政治學》書摘
兩岸水果買辦是如何練成的?

背景:除了「台灣農產品展銷會」,2006年中方也規劃了「台灣農民創業園」, 吸引台
灣農民將農業新科技帶往中國大陸生產。而鎖定對象之一,就是現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的
岳父高育仁。


對農民統戰成為重中之重又不能言說的戰略標的時,規劃這樣的農民創業園區,至少在
當時,仍然達到了媒體宣傳的效果。在農業部台辦持續與台灣省農會交朋友的同時,有另
一個管道出現了,那就是台灣省議會前議長高育仁一手創立的「二十一世紀基金會」


農業部台辦找上了基金會,一拍即合下高育仁找來了農委會前主委孫明賢擔任中國大陸「
台灣農民創業園」的總顧問,拉着他兩位愛徒:黃泮宮、陳保基一起加入。前者有西瓜博
士的美譽,曾任省府農林廳副廳長,後者是基金會擔任農業中心召集人的畜牧博士,其任
職農委會畜牧處長時因口蹄疫事件黯然下台,後轉任台大農學院院長;馬英九任期的幾次
內閣改組,陳保基幾度與農委會主委擦身而過,終於在2012年2月隨陳冲內閣上任,如願
接任農委會主委。


孫明賢帶着陳保基、黃泮宮兩個博士專家,到農業部規劃的25個台灣農民創業園,深入考
察,提供建言;最後,黃泮宮還留在江南長三角一帶,實際耕作台灣品種的哈密瓜,以進
軍上海市場為目標。


二十一世紀基金會的大力相挺,引來扁政府國安單位的高度關注,對前農委會主委深入中
國大陸各地,是否涉有「農業技術外流」的敏感問題。阿扁第二任期因涉入弊案自顧不暇
,即使媒體在頭版大肆抨擊此事,但最後仍不了了之。馬政府上台後,二十一世紀基金會
在這樣的關係基礎上,最後還與台灣省農會,共同促成了台灣與中國大陸基層農業鄉鎮的
「結對子工程」。


2012年總統選舉前夕,二十一世紀基金會在兩岸農業交流的重要性,已不亞於台灣省農會
,兩者可說是平起平坐。爾後,高育仁也以此基金會為平台,在馬上台後開闢另一條兩岸
溝通橋樑,以促成兩岸政治對話為職志,於上海舉辦了「兩岸和平論壇」;這是後話,當
然也不在本書的討論範疇之內了。


至於被《自由時報》大肆批判的農委會前主委孫明賢,確實獲得中國大陸農業部門的高度
尊重。類似農業專業背景,又具有政治人物身份的,還有親民黨前不分區立委蔡勝佳,也
一度希望促成台灣休閒農業產業的西進,但最後都未能移轉成功。


凡是有農業背景的藍、綠政治人物,在2008年馬英九上台執政之前,都是對岸農業對口單
位,要積極接觸的炙手可熱對象。


----

這裡先透露了兩個消息

第一 二十一世紀基金會的合作對口對象

就是中國農業部!

第二 主要參與者中 一位是前農委會主委 另一位後來在馬政府任內當農委會主委

大家接下來看到那些被賣到中國的滿滿台灣優良農產品種

也不需要太意外了

http://hk.epochtimes.com/b5/9/6/17/101442.htm

大陸仿品盛 台正貨吃虧

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表示,台灣辛苦培育經營出像毛豆、蝴蝶蘭等獲利豐厚的外銷
農產品,如今中國蝴蝶蘭已搶走台灣在美國的6成市場佔有率,台灣毛豆在日本的市場,
也由原本的獨佔市場跌落僅剩2成市佔率。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494224
農委會報告 我多項農產品種外流中國 - 焦點 - 自由時報電子報
近年兩岸頻繁交流,中國積極成立「台灣農民創業園」,台灣引以為傲的蘭花、金鑽鳳梨、金煌芒果等品種已嚴重外流,甚至烏龍茶品種與製造技術「全套」移植到中國,嚴重衝擊我國際市場。學者呼籲,政府應清查台灣還剩下多少關鍵技術、品種,並積極管理,守住品牌優勢,才能挽回劣勢。「台灣農民創業園」是中國農業部、國台辦批准成立,二○○六年開始提供了土地、租稅、軟硬體建設及融資等優惠措施,吸引台灣的技術、人才、品種與資金前往中國各地成立。二○○八年五月全中國僅八處,前年底增為二十處、去年底為二十五處。其中福建的「漳平永福台灣農民創業園」,更宣稱要建設成為「中國阿里山」。福建省農業廳前天又宣布,正積極爭取新增三個國家級 ...

 

台灣農民創業園」是中國農業部、國台辦批准成立,二○○六年開始提供了土地、租稅、
軟硬體建設及融資等優惠措施,吸引台灣的技術、人才、品種與資金前往中國各地成立
二○○八年五月全中國僅八處,前年底增為二十處、去年底為二十五處。其中福建的「漳
平永福台灣農民創業園」,更宣稱要建設成為「中國阿里山」。福建省農業廳前天又宣布
,正積極爭取新增三個國家級創業園。



農委會去年十一月到中國考察台灣農民創業園,今年二月完成出國報告,嚴肅指出:「台
灣農民創業園區有步驟地引進台灣農業優良品種、人才、技術,促進本身傳統農業的升級
與轉型。」


根據該份報告,福建漳浦台灣農民創業園「區內其他小、中、大苗及蘭園管理技術均源自
台灣」,「栽培作物以金鑽鳳梨、黑珍珠及香水蓮霧、荔枝、筆柿、紅肉火龍果、鳳梨釋
迦、紅龍楊桃、愛文、玉文、金煌芒果等作物為主,目前主力為火龍果」。


至於烏龍茶,「茶葉品種與製造技術已經全面(全套)外流;部分茶葉透過轉口越南、小
三通以及貨櫃夾帶流入台灣」,甚至連「包裝資材也來自台灣」。

台灣蘭花方面,「當地積極接洽我學術研究單位,企圖引進台灣蘭花研究單位」。

前官員主導交流 種苗挾帶出口

報告強調:「台灣農民創業園氣候條件與台灣相似,發展項目重疊性高,與台灣競爭性較
高。」不僅國際市場多了競爭對手,連中國市場都受到「台灣品種」價格競爭,如海南種
植鳳梨原為「開英種」,後來台商引進香水、牛奶、蘋果、金鑽等台灣鳳梨品種後,就以
台灣水果名義在中國販售。


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指出,連前農委會主委孫明賢、現任政府捐助亞蔬中心的理事長,
都可以擔任「台灣農民創業園」的總顧問,政府也放任不管,種苗和技術外流的氾濫也可
以想像,尤其種子放進口袋,種苗切一切塞進皮箱,很容易就攜帶出境。


郭華仁說,去年六月底兩岸簽署「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其中只保護新品種,對於
已經超過四到六年的品種,不能申請保護,協議簽署至今一年,中國沒有受理任何一件台
灣植物品種。

----

再提醒大家一次 將文中那些大量農產品引入中國的台灣農民創業園

背後顧問就是二十一世紀基金會執行長 孫明賢

另外再請大家注意到一件事

依據台灣目前種苗法第 23 條

木本或多年生藤本植物之品種權期間為二十五年,其他植物物種之品種權 期間為二十年,
自核准公告之日起算。

在台灣花費大量國家資源、金錢以及技術人員的心血而研發出的新品種

為的就是爭取可以被保護二十年的權利

結果全被二十一世紀基金會帶去中國

讓台灣過去投入的所有資源、心血以及努力全部打水飄了

再看一次孫明賢怎麼說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311326
農委會前主委孫明賢 劈腿兼兩岸官方顧問 - 焦點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受聘農委會 有專屬辦公室前農委會主委孫明賢現為政府捐助的亞洲世界蔬菜中心理事長,也是現任農委會顧問,農委會還在二樓為他設一間辦公室,本月初他卻獲中國聘任為十五個「台灣農民創業園」的名譽顧問;學者批評,孫明賢曾任農委會主委,卻跑到中國效力,涉及雙腳踏雙船、忠誠度有問題。 ...

 

反保護農技 認應屬公共財

孫明賢強調,多數人對農業品種與技術觀念都太保守,應有改變,農業技術不能視為敏感
科技,應以「公共財」看待。他還說:「中國地大物博,可視為台灣產地的延伸。」至於
外界擔心的農產品回銷台灣與外國市場競爭,孫明賢認為,政府會管制八百三十項農產品
,但國際市場本就應自由競爭。


http://www.21stcentury.org.tw/03_celebrity/02_detail.php?id=29

孫明賢:台優良農業品種不應對大陸設限

孫明賢說明,台灣農民創業園有兩種型態,生產綜合性與單一作物,也就是整個區域只種植
一種作物,包括茶葉、蘭花和水果等,最典型的要算福建省龍岩市和漳平市永福鎮,整個區
域4萬多畝,只種植烏龍茶,都是由南投的茶農前往當地投資,已經具有相當大的規模,“
台灣的品種是19世紀從福建引進,所以等於是台灣農民回鄉”。


----

有這種基金會執行長 前農委會主委

需要擔心台灣農產品賣不乾淨嗎

反正台灣農業品種被中國剽竊 也只是「回鄉」而已

到最後 讓中國可以邊拿台灣好品種邊做統戰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311589
中國農創園對台吸金 近1800億 - 焦點 - 自由時報電子報
農委會前主委孫明賢現任農委會顧問及政府捐助成立的亞蔬中心理事長,竟又擔任中國的台灣農創園名譽顧問,引發各界議論。孫聲稱他是在中國照顧台商和台灣農民,但農創園正是對岸對台農業吸金主力,迄去年底吸收台資近一千八百億元,農業官員直言,中國透過這些試驗區引進台灣優良品種及技術,將使中國農產品回銷台灣可能性大增,見解與孫明賢恰好相反。赴中台資農企 去年已近六千家 ...

 

鄭立中統戰台農 邀西進種水果
此外,中國國台辦副主任鄭立中昨由國民黨南縣黨部安排和地方農漁會人士座談中,也以
台商在中國開發茶園為例進行統戰。鄭立中在會中以四年來有一百三十多位台商,在福建
開發三萬五千多畝茶園為例,希望南縣農民發揮優勢,不只賣水果,還可以到中國種水果


----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0028
農業大軍西進 擴展還是流失|國際|天下雜誌第454期
福建有個阿里山、廣西海南有大片台灣水果、北京上海有台灣休閒農場。 ...

 

福建有個阿里山、廣西海南有大片台灣水果、北京上海有台灣休閒農場。

福建,有個南投鹿谷茶山的翻版。這裡找得到台灣特有、帶有牛奶味的二十七號金萱烏
龍,和茉莉香味的二十九號台茶翠玉烏龍

福建西南部的漳平市永福鎮,是個海拔八百公尺的高山盆地;近兩萬畝(約一千九百個足
球場大小)翠綠的梯田茶園上,戴著斗笠的農民正細心以刀片平整切下葉片;不久前,他
們才為茶樹灑上發酵的豆漿,增加茶葉的肥厚與芬芳,如今他們熟稔地準備殺青、揉捻、
烘焙一系列工程,準備貼上「阿里山」茶葉的名牌,銷售到北京、上海、廣州。扣去成本
後,利潤比台灣足足多出三倍。


這些讓茶葉賣相好的武功祕笈和作業流程,全來自台灣。

漳平台品茶葉公司董事長謝東慶是第一位前進永福鎮的台商。一九九六年,他從台灣飛金
門,再坐船到廈門,開兩小時車攀上永福鎮;十五年的時間已經營成兩岸合作最大的高山
茶場。謝東慶發現,過去四、五年間,木柵文山、南投竹山的茶農陸續進駐,有至少三十
多家茶農、多位阿里山茶冠軍的焙茶師傅,在這裡落地生根。

這裡的中國政府官員總笑臉滿盈對外說:「永福是大陸的阿里山。」

根據中國官方統計,在中國投資農業的台商與台農已有五千七百家,間接從事農業或農產
加工的更不計其數。

過去兩年,離台進駐中國的農技人才深又廣,包括一群群茶農、花農、水產養殖農民,還
有農業改良場技術員、大學農學院院長、前農委會主委等。
----
台灣累積多年的焙茶技術也在悄悄轉移。過去陸農生產的鐵觀音泡起來是咖啡紅,如今茶
湯比台灣農民生產的還綠,陸農學會改良與生產機器,控制焙茶的溼度與溫度。謝東慶說
,「他們學習得很快,照單全收。」


----

最後再讓大家了解一下孫明賢的內心話

http://www.hxvos.com/news/2013-06/17/cms752911article.shtml
台?辰淌?O明?——古稀老人的?坜r心、家?? - 海?{之??-
?μ?V播宣?鳎?l展和??砂蛾P系,促?祖??y一??I ...

 

 這幾年,他受聘29個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的總顧問,跑遍了大陸各地。協助在大陸的
台農改進農業操作,與大陸專家共同培養“職業農民”,他現在一年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在
大陸,最多的時候,4天跑8個省會,偶爾會恍惚自己在哪里。去年,在他的大力促成下
,台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與福建省農科院、中國農科院合作,在廈門承擔建設海峽現代農
業研究院,總投資15億元,被列入福建省、廈門市“十二五”規劃。


  我問他,為什麼如此熱心推動兩岸,尤其是閩台的農業合作?他說,有兩個原因。其
一,祖先是從這里過去的,所以親緣關系特別濃厚(孫老先生祖籍福建漳浦);其二,台
灣光復後,一大部分的農業發展是福建人幫忙的。“當年剛剛二戰過後,雖然日據時代做
了不少改進,但是日據時代不太培養人才,所以我們沒有太多的人才來發展新農業,倒是
當時從大陸過來的福建農科院、福建農大,以及江蘇的南京農學院、南京農大,這兩個學
校畢業生最多,或是在領導階層或是在學校當教授”,他說,“有這兩層關系,我對福建
的農業、對江蘇的農業特別關心,是一種回饋的心情來推動兩岸合作。”


----

現在大家在討論紫光買台灣

卻不知道台灣的農業過去幾年早就被二十一世紀基金會給賣光光了

現在支持朱立倫的選票據說還有快四百萬

真不知道這四百萬人手上是有綠卡還是一心想回歸祖國

急著把票投給朱立倫好讓他岳父把台灣產業賣光光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6.73.247
※ 文章代碼(AID): #1MRhv0Zr (PublicIssu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50098240.A.8F5.html
※ 編輯: Fant1408 (114.46.73.247), 12/14/2015 21:04:40
※ Fant1408:轉錄至看板 HatePolitics 12/14 21:20
Miule: 把台灣農業的心血結晶當成他自己討好中共的......1F 12/14 21:29
juny23love: Q_______Q  真想讓這種人下地獄2F 12/14 21:36
acidrain:3F 12/14 21:51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minbyminby (134.208.51.253), 12/14/2015 21:59:16
victoryman: [新聞] 陳保基:台灣占盡便宜 中國很嘔1F 12/14 21:59
Su22: 高調2F 12/14 22:00
joe0934: 這就是朱主席說的要「開放」3F 12/14 22:00
kinomon: 沒關係啦  反正台灣又不吃農業這塊4F 12/14 22:01
mirumimi: !5F 12/14 22:02
orange7986: 高6F 12/14 22:02
pathfinder: 沒用 這類資訊根本不會被媒體報導 117F 12/14 2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