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太陽熱部分,美國有公司提供用聚熱方式 將"鹽"加熱到500多度儲存,晚上仍然在200多度,製造蒸氣發電!! 但公司倒閉了 :)
電解液體(比如海水)取得源料也是一種產業法,取得氫氣也算是(運送又方便)。但這種產業通常都被大規模的供電系統包辦、包走! 小規模的應用或許是台灣或甚至個人可以做的,有發展性與樂趣。
太陽能小規模使用 以吸熱/隔熱為主,隔熱成關鍵。 好在現在的隔熱技術越來越好,所以住家、個人的應用也越簡單。而維持室內溫度或熱水通常是需求最高的部分。在台灣,特別是熱水的使用,會用到最多"能量",不管用電或瓦斯。 所以台灣在太陽熱上的應用 應該要好好宣導與利用。
當然 小規模 將熱轉成 180度以上熱油,也是可以發展的題目。
PS1. 如果沒記錯的話,全世界太陽能的利用,有70%以上是轉到熱能上面。
PS2 如果對太陽熱有興趣,可以去玩看看 GOSUN OVEN,溫度到200度甚至220度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