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安顧問正式證實:情報部門掌握證據,北京發動最大規模網絡戰爭企圖推翻川普總統連任努力,併入侵國務卿蓬佩奧網絡信息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賴恩表示,中國干預2020年大選的努力重點是確保總統唐納德-川普無法在11月3日贏得連任。奧布賴恩周日證實,美國情報部門認為中國和俄羅斯政府都在積極試圖干預即將到來的選舉。美國情報機構7月24日的一份報告警告說,包括伊朗在內的一些外國行為者正試圖獲取候選人在州和聯邦層面的私人通信和投票基礎設施。
這位國家安全顧問提醒說,中國正在對美國大選發動可能是最大規模的網絡戰爭,他們的首要目標是看到川普輸掉選舉。奧布賴恩指出,川普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持續制裁和針鋒相對的貿易戰是北京行為的動機。
“我們的網絡團隊已經到位,國土安全部正在非常努力地追蹤那些惡意行為者,”奧布賴恩周日在CBS的《面對國家》節目中說。”我們知道是中國,我們知道是俄羅斯,我們知道是伊朗,他們試圖訪問國務卿網站,收集美國人的數據,並參與影響行動,無論是在TikTok或Twitter上,還是在其他空間。”
“不僅僅是俄羅斯,中國人不希望總統連任,他對中國的態度比歷史上任何一位總統都要強硬。”奧布萊恩補充道。
2. 林鄭真的不需要美國簽證?早在籌備訪問美國!強硬姿態背後實情
在中美關係處於最低谷的情況下,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和其他被美國政府制裁的高官的強硬表態不過是意料之中。林鄭月娥甚至更進一步宣佈將放棄2026年到期的美國簽證。
南華早報文章分析,她主動放棄的簽證在技術上如何作廢還有待觀察,但林鄭月娥極有可能成為香港1997年回歸中國主權以來,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尚未或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訪問美國的香港領導人。
這是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現實。她嘗試了與前任不同的風格,尤其是她的前老闆梁振英,在2012-2017年任期內,梁振英似乎轉向了其著名的 “內部外交 “方式,主張香港與內地進一步融合。林鄭月娥在三年前奪得最高職位後,全力展現她是一個不同類型的領導人,她的觸角不僅伸向兩岸,也伸向國際。
然而,事實證明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根據官方數據,從2017年7月至今年2月,林鄭月娥共出訪59次,其中20次是出國,去了歐洲和亞洲的國家,其餘則是去了內地。名單中少了一個重要國家,就是美國。
訪美是否是香港行政首長的必修課?答案一直是 “是”—直到現在。
3. 美陸軍參謀長:升級亞太軍事部署,建立全域聯合特遣部隊,應對與中國正面衝突
分析人士說,美國正在審查其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軍事部署,以確保其有足夠的火力和部隊來應對來自中國的任何威脅。
美國陸軍參謀長詹姆斯-麥康維爾在華盛頓智庫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最近舉辦的一次網上活動中表示,他正在將 “遠程精確火力 “作為首要任務,並正在研究將這種武器系統駐紮在印太地區的方案,作為美國威懾戰略的一部分。
他說,這些變化 “將使我們能夠超越中國和俄羅斯等潛在對手”,並補充說,此舉還將包括 “建立全域聯合特遣部隊”。
麥康維爾的評論是在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大衛-伯傑將軍3月在其 “部隊設計2030 “計劃中表示,他希望減少海軍陸戰隊在地面戰中的作用,並將大部分責任留給正規部隊。
與此同時,據美國《星條旗報》8月1日報道,美國陸軍國民警衛隊表示,將把大部分旅調到其8個師部指揮下,以提高該地區地面部隊的戰鬥力。
駐香港的軍事專家宋仲平說,這次整頓是美國總統總統遏制中國的印太戰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