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ossiping
作者 kuod (請詳述,為何按噓?)
標題 Re: [新聞] 民國75年木柵一坪4萬,109年十月截止新生兒13.3萬
時間 2020-11-12 Thu. 14:47:43


身為七年級我對於這新聞的描述,很有感的,對於現況的描述真真切切,
我家在天字邊的里,其實也跟木柵差不多,房價真的是就是台灣經濟的泡沫。

這其實應該要有三個觀察點
1.薪水
民國七十五年包裝員或隨車小弟月薪2萬,民國109年包裝員或是加油站工讀生,月薪2萬8。
2.物價
民國七十五年麥當勞大麥克95元,民國109年大麥克129元,物價變化不大。
3.房價
民國七十五年我家隔壁135萬,民國109年1850萬,漲幅正如這則新聞當中的描述
,同一戶房而且還是35年前的裝潢,買的人還要花上數百萬修繕與裝潢。

薪水沒漲多少,物價沒漲多少,但是房價卻驚人的膨脹,各位覺得這是為什麼?會有什麼影響?

說實話,是我們新台幣發行太多了,卻又不能流入市面或股市,只好隱藏在房貸里。

都市發展要蓋房,找政府供地,找銀行供貸,蓋完再將貸款轉移給人民承擔,
為了完成上述的過程,國家只好舉國債發行鈔票,
送給建商蓋屋,以滿足都市發展與政治活動需求。

我們的房子到底有沒有那麼值錢?這我說不準,
畢竟在美國上億的房子可以沒有鄰居困擾,
但是在台灣上億的房子鄰居,可能是犯罪、外籍幫傭或同行。

在上述的這些條件下,到底誰能義務賠這共業?

沒人,只要繼續維持現狀,擱置爭議,就沒有經濟損失。
畢竟要賠的可能是整個經濟體的百分之93的泡沫。
但是對於年輕人來說,這93%的債務沒人背得起,而且還一直在累積,
只要房屋市場不回歸實際居住創業需求,
這還很有的吵,反正犧牲的是七八九年級生,
讓族群最大的四五六年級生爽到。

--
--
※ 作者: kuod 時間: 2020-11-12 14:47:43 (台灣)
※ 編輯: kuod 時間: 2020-11-12 15:34:40 (台灣)
※ 同主題文章:
Re: [新聞] 民國75年木柵一坪4萬,109年十月截止新生兒13.3萬
11-12 14:47 ku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