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ossiping作者 ccl007 (.......)標題 [新聞]服貿協議效益太低 反對聲浪恐難平時間 Fri Mar 21 14:17:34 2014
1.媒體來源:
工商時報
2.完整新聞標題/內文:
新聞分析-服貿協議效益太低 反對聲浪恐難平
工商時報 潘羿菁 2013年07月16日 05:40
在輿論壓力之下,經濟部終於公布第二次兩岸服貿協議評估報告,創造GDP效益僅0.025%
,甚至可能要花十年才會實現,實質效益低到令人難以置信,恐怕只會讓反對聲浪更強烈
,服貿協議的成效真是令人懷疑。
一般國際間對外談判,無外乎就是替國內廠商爭取更大商機,排除市場投資障礙,這也是
當初與陸方洽簽經合協議(ECFA)的原因,目標是要拿到比其他競爭對手,在大陸市場拿到
更好的市場攻略位置。
但是台灣的情況相較於其他國家更特殊,國內在政治意識操作下,民眾對陸資來台,始終
抱著欲迎還拒的憂心,負責談判的經濟部,在完成ECFA之後,對後續的談判,過於樂觀估
計,忽略國內對兩岸交流的分歧態度,未能隨著談判進度與外界溝通,結果是協議簽訂後
,反對聲浪排山倒海而來,能怪誰呢?
即使經濟部努力亡羊補牢,近3周以來,瘋狂與產業界展開數十場座談,忙到假日還在跟
業者座談,絲毫沒有喘息空間,但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對服貿協議的印象,就是停留在「
陸資從食衣住行大舉入侵台灣」。
但是,最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昨日公布的中經院評估報告,兩岸耗費這麼多人力、物力,行
政部門要應付這麼多惡評,兩岸服務業開放的結果,10年後台灣的GDP最多只增加1.34億
美元,相當於統一超商一周的營收,數字低到讓人無法置信,是開放不具顯著性,或是中
經院的評估有問題?
最奇怪的是,經濟部表示,各產業主管機關會把服務貿議的質化分析,交由經濟部做最終
彙整,於昨晚9點上網發布,但是至昨晚11點多,仍不見蹤影。這般行政效率,顯然行政
部門還沒有意會到在國人對服貿協議的反彈,也還沒有意會到溝通的重要。
3.新聞連結:
http://ppt.cc/~4Li
4.備註:
台灣不要在內鬥跟消耗了 要拼經濟 ^ ^
這麼黑箱又閃躲 效益又極低 到底有沒有經濟以外之目的?????????????
10年後台灣的GDP最多只增加1.34億
美元,相當於統一超商一周的營收,數字低到讓人無法置信,是開放不具顯著性,或是中
經院的評估有問題?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160.27
→ lolic:工商時報造反拉!? ㄧ堆廣告業主挺服貿捏~1F 03/21 14:18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是剛性的自由貿易協定,老墨被老美玩得頗慘
但是縱然是美國這麼強還是得開一堆公聽會跟做一堆經濟模組分析跟補貼政策
才決定要下去玩!
http://a.bbi.com.tw/Gossiping/1JAzc2ya.html 已備份 科科
→ milkc:會被吃掉的錢,花掉的預算,已負債的健保,為何不算進去?5F 03/21 14:19
家電下鄉政策,台廠才被玩過一次,你看得到但是吃不到
自由貿易不是萬靈丹,就算台廠努力展現誠意等於整組搬過去已經設廠的還是吃不到!
人家真的肥又做得起來的會先留給自己吃!
噓 ru8a:媽的只有0.025% 這種東西還敢簽 馬英九滾下台8F 03/21 14:19
推 abcd:0.02510F 03/21 14:20
→ potionx:統一超:大勝540倍12F 03/21 14:20
推 slex:經濟部是故意的吧~13F 03/21 14:20
推 avi5566:這是剩下的利益吧 大部分應該都變暗盤進到黨產等地方去了14F 03/21 14:20
→ innominate:中國現在要推的是所謂城鎮化跟智慧城市
台灣是想吃這一塊16F 03/21 14:21
推 after1:0.025 0_o?18F 03/21 14:22
推 minoru04:1.34億鎂連田中將大都簽不起19F 03/21 14:22
→ innominate:美國的貿易協定一向很硬,強硬如韓國也是乖乖吞美牛21F 03/21 14:23
剛性的是要按照歷程全面開放,然後人家在透過關稅以外手段玩你
例如墨西哥就以為某些農業品項(如柑橘)可以吃美國市場,事實是墨西哥被電得很慘!
推 dream951:現在是甚麼情況 誰能解釋一下22F 03/21 14:23
推 loveswim:十年創造0.025%GDP...............25F 03/21 14:25
推 versace:工商時報是中時集團的 這是被盜帳號嗎...26F 03/21 14:25
推 Verola: 麻煩重點上色一下27F 03/21 14:25
推 astr:賭?真要賭第一做莊,不作莊好歹也要本小利大28F 03/21 14:25
→ kininan:因為印刷出版業穩死的...到台灣設沒限制 到中國設設限一堆30F 03/21 14:26
比較肥!或者他們想扶植還是涉及國家控制的,就很容易形成這樣不對等狀態!
→ astr:現在把整副身家壓下去賺這種小錢,何解?31F 03/21 14:26
推 julia66:10年0.025% 果然是統一條款32F 03/21 14:27
推 missin:最後一段應該是因為有些不能說的秘密 哈哈~33F 03/21 14:28
推 popgsct:去讀一下中經院的評估報告就知道這有多扯了37F 03/21 14:31
推 birdy590:哪裡是什麼"目前", 效益很低根本是公認的
中經院 台經院做出來都低於 0.1%, 這也符合鄭秀玲的結論所以一堆拿投影片當稻草人打的, 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再怎麼挑自己認為的"錯誤", 也無法動搖最重要的結論39F 03/21 14:38
→ HOLLYQOO:0.025%....挖糙,這趨近於零了耶..43F 03/21 14:40
→ birdy590:智庫是拿政府經費做研究計畫, 用小腦想也知道沒道理低估所以只有兩種可能 1.做出來就是這麼難看 2.做出來更難看44F 03/21 14:40
中經院做的都不信跟李昌鈺作的鑑定也不信一樣, 9.2趴是很可怕滴
自己人都不相信!
※ 編輯: ccl007 來自: 118.169.160.27 (03/21 14:42)
→ birdy590:但是要交貨結果不能是負的, 非常辛苦的修正成正值結案46F 03/21 14:41
推 peace1way:這還是良性的預估,要是不符預期,就知道急著簽有多蠢了47F 03/21 14:44
→ birdy590:margin 這麼小, 只要稍微不符預期就是虧啊, 還沒算成本咧貿易協議就是打算用多賺的去補虧損, 沒賺到虧損還是要補賺錢的人可不會從口袋掏錢出來補, 納稅人自己買單吧48F 03/21 14:48
→ temuro:那也是因為台灣跟其他國家的經貿協定太少的關係吧54F 03/21 15:18
推 adalbert:經濟部居然敢公布這種打馬臉的數據,是不想領績效獎金了嗎?55F 03/21 15:27
推 ace4:一定吃不到啦 看看面板業
連台灣代工的電視都要買大陸面板了57F 03/21 15:33
推 Leon0810:效益不僅杯水車薪,然後大概都是大老闆賺走59F 03/21 1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