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ossiping作者 quiz (~隨堂測驗~)標題 [新聞] 台灣原生白松露找到了 最快10年後人工生時間 Tue Mar 5 20:59:16 2019
1.媒體來源: 中央社
2.完整新聞標題: 台灣原生白松露找到了 最快 10 年後人工生產
3.完整新聞內文: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5日電)林試所費時4年多,找到台灣原生白松露「深脈松露
」並在國際期刊發表,因為這種松露香氣迷人,堪稱台灣第一,將研究穩定繁殖菌絲及
栽種技術,預計 10 年後技轉及商業生產。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表示,市售白松露1公斤新台幣 60 幾萬元,多仰賴進口;今天召開
記者會發表新種「深脈松露」,公布推展研究成果。
林試所副研究員傅春旭指出,計畫萌生於一群跟他一樣懷著熱忱的學生,展開尋找台灣
本地松露行動。傅春旭的學生補充,2014 年起,他們陸續找到5種新種的真松露,包含
台灣腔塊菌、深脈松露、雲杉松露、小西氏石櫟松露及台東松露。
其中,
深脈松露是 2017 年在南投溪頭地區油杉根圈土壤找到的,共找到 10 幾顆,白
色的,而且香氣最迷人,所以選擇用以深脈松露展開人工培植技術的開發。
林試所所長張彬說,新發現原生種深脈松露(學名 Tuber elevatireticulatum,)已
在 2018 年 10 月 29 日中研院發行的國際期刊(季刊)Botanical Studies 發表。傅
春旭的學生說,此研究發現也將投件到 MYCOTAXON、MYCOSCIENCE 國際期刊,向國際發
表。
傅春旭說,接下來
將花費2年時間,預計完成深脈松露人工生產技術的研究,包含實驗
室與林地兩部分。
傅春旭的學生補充,自然界裏,孢子發芽會長出菌絲,實驗室裏則是把松露子實體分離
,以組織培養培育出菌絲,這樣做的成本太貴,所以要讓菌絲進行細胞分裂,產生菌絲
,可是菌絲繼代過程進行多次後,活性會減弱,所以要研究出不讓活性減弱,可穩定繼
代產出菌絲的溫度、光照、培養基配方,讓菌絲人工產出。
林地部分的人工生產技術研究,則是要讓菌絲種在樹根中,穩定長出松露子實體。傅春
旭補充,通常要長8年,已計畫在林試所六龜研究中心的多納、鳳崗2個苗圃進行。最
快 10 年後誕生人工生產松露的產業技術。(編輯:陳清芳)1080305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1903050280.aspx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5.65.206.154
※ 文章代碼(AID): #1SVdAd-P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51790759.A.F99.html
推 Brad255: 到最後路邊攤商每間都賣 然後被發現是劣質假貨1F 03/05 20:59
推 dbdudsorj: 劇本:不肖商人偷帶去中國大量繁殖 傾銷回台灣 產業GG5F 03/05 21:02
推 joumay: 塊菌 也有台灣腔哦... 有沒有廣東腔的!?6F 03/05 21:03
推 darknote: KMT買辦:太好了 又可以賣去中國向共產黨輸誠了7F 03/05 21:03
推 sellgd: 推 到時候又多了炸松露的台灣小吃9F 03/05 21:07
推 wanters: 我覺得他一說好吃馬上被挖光 然後跟鱈魚一樣之後所有的10F 03/05 21:07
→ sellgd: 當然少不了三杯11F 03/05 21:07
推 ace4: 產學要合一 發現者與生產者要共同賺錢才不會技術外流13F 03/05 21:09
推 tw2000: 賣台垃圾9.2 又要把技術上貢祖國囉16F 03/05 21:15
→ reaturn: 被立委要挾技術轉讓然後帶去中國的戲碼我看的多17F 03/05 21:19
推 silver5566: 松露不是很好種? 只是人為控制產量保持價格而已?20F 03/05 21:23
噓 Yuwuen: 10年 幹我明天晚餐就要吃21F 03/05 21:28
推 pipiayin: 以後白松露要變便宜囉~~~23F 03/05 2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