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作者 Pegasus170 (魯蛇肥宅台勞+前義務役)
標題 Re: [分享] 俄軍撤離基輔近郊紀實
時間 Mon Apr  4 09:33:57 2022


※ 引述 《jimmy5680 (喜歡鯊鯊的企鵝)》 之銘言:
: 標題: [分享] 俄軍撤離基輔近郊紀實
: 時間: Sun Apr  3 05:18:13 2022
:  
.....

: 補充:部分俄軍丟盔棄甲、假裝成難民而逃,
: 遺棄的物資中包含酒和其他掠奪的物品(影片)
: https://www.reddit.com/r/ukraine/comments/tuoz2e/
:  

.....
:  

就這部分來聊一下…

整個影片中,遺留物中沒有有階級的制服,沒有個人裝備如水壺、刺刀、土工鏟、防護面具
、睡袋/墊、頭盔偽裝帽。

遺留的步槍跟彈藥數量比例合理(實際上很多遺留的彈袋沒有彈匣),但是遠少於頭盔跟防
彈衣數量。

再加上部分掠奪物資遺留。因為整個充滿矛盾,我開始有著以下的假設:

俄軍撤退不是一階段,而可能有最少兩階段。

第一階段是放棄重武裝,包含戰車、防空車輛、多餘或狀況不佳的裝甲車、非卡車勤務車輛
 、多餘的槍枝彈藥、刺刀、個人核生化防護裝備、非必要土工器具。這是假設撤退之後前
述裝備可以靠後勤庫存補滿。而撤退主要裝備則是哨戒人員的槍枝及所需彈藥和個人反甲武
器、卡車(這很重要,是要把人運出烏克蘭最快的工具)、車隊哨戒用裝甲車、極為有限的
個人行李(大概只有指揮官的個人行李)。我猜還可能有裝甲車後應對路況用的木頭、裝滿
汽油的油桶,畢竟這是撤退,重點是能塞最多人、快速且不要當在路上。


但是可能烏軍輕裝部隊跑得也很快,俄軍沒有把握能全數靠陸路離開。那些殿後的沒有選擇
,必須進入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是可以順利出境的前段車隊放棄空油桶、木頭等渡河物資給後方車隊。後方車隊在
油料、車材或者時間無法完成陸路撤退任務之下,拋棄所攜槍彈武裝、防彈盔甲及防彈衣物
、所有個人行李,只帶走身上穿的能夠識別階級的軍裝。然後以最低建制(伍、班),靠著
木頭、油桶及極少數給高階軍官的庫存膠筏渡河。所以會看到影片中的岸邊遺留物資。而此
階段撤退的部隊要面對被河水沖散/失、低溫、單純步行去跟母隊會合等更惡劣的狀態。


而另外一些從白俄的公路影片中,大多數都是卡車及輕裝甲車就可以佐證第一階段順利撤軍
的前段部隊狀況。
https://twitter.com/motolkohelp/status/1510560340324593668
MotolkoHelp
@motolkohelp
12:00
A large column of military equipment is moving along the M5 highway towards Gomel. The column includes KamAZ and Ural trucks, Tigr armored vehicles, airborne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s, and fuel trucks.
1/4

總之,這批撤退部隊的部隊的裝備、士氣、甚至人員組成基本上都是非常的低下;我不認為
短時間內能夠有效地戰鬥。

以上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Grundriss Weisheit

グルトリスハイト

https://i.imgur.com/4LqlURK.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9.195.85.165 (加拿大)
※ 文章代碼(AID): #1YIai7AO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49036039.A.298.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分享] 俄軍撤離基輔近郊紀實
04-04 09:33 Pegasus170.
※ 編輯: Pegasus170 (209.195.85.165 加拿大), 04/04/2022 09:36:34
ct13579: 推 分享1F 04/04 09:40
s8018572: 士氣底下 但殺平民還是爽爽幹 雖然士氣低下的士兵本來就最容易幹這種事情2F 04/04 09:43
biaw: 推4F 04/04 09:44
execute: https://bit.ly/3K6OC0d
你說的東西在補給站都有抄到
補給站軍火來不及收就撤退 然後到河邊第二次卸甲5F 04/04 09:47
ggeneration: 這退回去 至少也要兩個月重新整編補給裝備才有一個8F 04/04 09:50
Brusolo: 西北撤超快的
說不定真的直接拉去烏東打9F 04/04 09:50
Pegasus170: 這種人力狀況去烏東,那俄軍大概真的極度短缺後備人力。11F 04/04 09:53
patentshit: 士氣低下的兵很容易找平民當出氣筒13F 04/04 09:54
ggeneration: 像樣的戰鬥單位14F 04/04 09:54
jabari: 就旅行團換景點咩15F 04/04 09:54
hedgehogs: 裝備不用補啊,丟去烏東缺什麼自己地上撿16F 04/04 09:56
THC13: 等整套裝備要等很久吧,短時間沒辦法作戰17F 04/04 09:57
Pegasus170: 那大概只能撿到熊肉18F 04/04 09:57
AKSN74: 這些部隊如果回去馬上被拉到烏東還不輪調,很容易譁19F 04/04 09:58
marco4014: 耗在基輔一個月又要調去烏東 很難想像這批俄軍有多少士氣21F 04/04 10:00
rommel1: 輪調回國就洩密了,國內會知道前線真實的戰況
日本二戰中途島慘敗也是這樣安置殘部23F 04/04 10:01
catlazy42120: 我希望他們被拉去烏東後死傷大潰敗,知乎老亞當有消息說布查屠殺的那支部隊被烏軍下特戰令後大部分遭到殲滅,若真是如此,那大快人心25F 04/04 10:03
pig8012: 所以都在白俄整備不是?這樣資訊都不會傳回國。28F 04/04 10:04
catlazy42120: 這個聽說是屠殺平民的部隊名單,其中331空降師已遭殲滅僅留一活口
https://i.imgur.com/RIzLuHl.jpg29F 04/04 10:08
tom282f3: 331團僅剩一人是烏克蘭講的 好像沒有其他消息證實?實際上後方也能擠出人補上吧32F 04/04 10:11
Pegasus170: 後方補人很正常,如果是把這批送往烏東就很不正常。不過俄羅斯嘛!啥不正常現在都是常態。34F 04/04 10:15
memoryautumn: 士氣低落 心情惡劣 找個弱小欺負發洩是人的劣根性36F 04/04 10:16
ashrum: 抓到的是基輔西南攔路殺路過平民的,布查的可能沒抓到37F 04/04 10:17
CHADA: 俄軍幹這種事無疑是在團結烏克蘭人
仇恨是最好凝聚共識的方法39F 04/04 10:19
utn875: 這批殘兵知道戰死同袍沒撫卹,還願意繼續打?41F 04/04 10:21
CHADA: 烏國內可能的主和派現在發聲只會被吊路燈42F 04/04 10:21
patentshit: 針對受重創單位,內宣做法常是趕快用新兵補滿人力,再用完整軍容公開亮相,包括撤回國43F 04/04 10:26
miragejames: 推分析45F 04/04 10:27
andykingex: 粉紅說CIA幹的,俄軍同是斯拉夫同胞怎麼可能下得了46F 04/04 10:28
liusim: 看到寄手機珠寶、對應布查真的會氣死48F 04/04 10:28
bunjie: 這批倉皇撤退的軍隊打散調去任何戰區只會瓦解當地的軍隊士氣吧49F 04/04 10:35
ooxxman: 本來要在車諾比挖壕溝防禦,挖到輻射中毒全都嚇跑了51F 04/04 10:36
bunjie: 不過也不可能讓他們回國讓北方戰敗的消息傳回國內大概只能在戰場當免洗用到不剩一人為止52F 04/04 10:36
banamelon: 笑了所以布丁最近徵兵然後喊説不會去烏的是不是就是要補這些缺54F 04/04 10:36
rommel1: 俄國的內宣說特別行動成功,讓殘部回國就破功了56F 04/04 10:37
ztmzg: 單兵裝備補給有無可能從白俄借調,因為都蘇聯時代一路傳承的體系,熟悉起來不用太久57F 04/04 11:00
pp810207: 烏克蘭現在仇恨值破表,俄羅斯不逃就是被抓兔子,更多的私刑處決59F 04/04 11:08
Pegasus170: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但是沒還的話,嗯…61F 04/04 11:20
hsiliang: 普丁這麼愛打仗卻不重視士兵待遇……62F 04/04 11:35
catlazy42120: 紅軍韭菜堆屍流已經是老傳統了 他們哪天重視基層士兵才奇怪63F 04/04 11:37
hsiliang: 可是俄羅斯韭菜現在又不喜歡生小孩。把聽話的韭菜全部害死,那自然只剩鼓吹戰爭卻花式逃兵的刁民。我是克林姆林宮的行政人員會很想掐死普丁
韭菜不夠多就不要玩大敵當前那種堆人命戰術65F 04/04 11:41
cerwvk: 俄軍基層義務役的不滿, 媒體毫無掩飾. 軍隊很差.
我看通靈之戰, 裡面有個士兵, 對軍隊的不滿有提到69F 04/04 12:10
nn1975: 希望都變熊肉罐頭71F 04/04 12:12
frozenmoon: 推72F 04/04 12:12
lizard6881: 對面都留島不留人惹 還同為斯拉夫人勒73F 04/04 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