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作者 OpenGoodHate (什麼東西什麼東西)
標題 [新聞] 可重複使用火箭首次垂直起降成功 中國朱3
時間 Mon Jan 22 15:40:13 2024



原文來源:

中時

https://reurl.cc/VNNbYY
可重複使用火箭首次垂直起降成功 中國朱雀3號秀5大亮點 - 兩岸 - 中時新聞網
中國大陸藍箭航太公司自主研發的可重複使用垂直起降回收驗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這具名為朱雀3號VTVL-1垂直起降火箭是目前大陸起飛規模最大的垂直起降試驗箭,採用不銹鋼材料與全尺寸大推力液氧甲烷發 ...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40121003159-260409

原文摘要:

中國大陸藍箭航太公司自主研發的可重複使用垂直起降回收驗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這具名為朱雀3號VTVL-1垂直起降火箭是目前大陸起飛規模最大的垂直起降試驗箭,採用不銹鋼材料與全尺寸大推力液氧甲烷發動機,應用高精度垂直回收制導控制與著陸緩衝機構,以及地面一體化測發控系統等關鍵技術,為朱雀3號可重複使用火箭提供了驗證數據。

心得感想:

重復回收火箭的技術幹到了??
看來晶片要管制更嚴格了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187.134 (臺灣)
※ 作者: OpenGoodHate 2024-01-22 15:40:13
※ 文章代碼(AID): #1bhXlbPz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05909221.A.67D.html
alaskaman: 反觀某島國沾沾自喜國防自主1F 01/22 15:41
duts: 高度350m? 還以為是從外太空回收勒2F 01/22 15:45
fayise: 島國?抓到辱華3F 01/22 15:46
pagenotfound: 這是抄馬斯克的?4F 01/22 15:46
Brioni: 抄來抄去挺正常的5F 01/22 15:48
lostkimo: 這只是單引擎的試驗機。蚱蜢跳。離全尺寸還很遠6F 01/22 15:49
bla: 高度350m….7F 01/22 15:54
LI40: 飛行高度350 m ?8F 01/22 15:55
b325019: 350m的蚱蜢跳講的好似彎道超車
這種程度的試驗國外不知道幾間民營公司玩過了9F 01/22 15:56
fantasyhorse: 酸民:中國都已經上太空,台灣仍無法自行發射衛星11F 01/22 15:59
godog: 除了蚱蜢跳 還要看發動機 它的發動機是已經驗證過的跟很多只會蚱蜢跳 但是發動機完全不行的差很多12F 01/22 16:03
b325019: 藍色起源蚱蜢跳跳了快20年到現在也沒搞出像樣的東西只能說有錢就是任性14F 01/22 16:03
Ekmund: 這應該也不是什麼先進製程晶片的問題16F 01/22 16:04
TinCanEngine: 當使用同樣架構的引擎,液氧+甲烷的推重比會小於液氧+煤油,所以馬斯克要使用全流量分級燃燒循環撐高推重比來支持全回收

中國這個不知道有沒有裝負載也不知道會不會全回收17F 01/22 16:04
sulaman: 不鏽鋼的火箭會不會很重啊22F 01/22 16:05
b325019: 老馬已經表演給你看過了,如果要再入大氣層做全回收複合材料不見得比不鏽鋼有重量優勢23F 01/22 16:07
WarnLeadwar: 科技進步總是件好事稍微誇大宣傳也能理解25F 01/22 16:19
Mazda6680: 看到中時就差不多知道內部參水了..點開一看!!果然..26F 01/22 16:28
cm751298: 感謝馬斯克抖內27F 01/22 16:33
totenkopf001: 一樓真的很急
結果alaskaman放一句就逃跑XD28F 01/22 16:33
Erichartman: 其實星艦的測試 starhopper SN5也只跳150公尺高
藍色起源的BE-4已經在vulcan上上天了  兩周前30F 01/22 16:52
mmmimi11tw: 這對比的是最早的starhopper32F 01/22 17:00
Erichartman: 更早的是grasshopper  第一次跳1.8米 2012年
上面有人說很多民營公司玩過 除了麥道的DC-X
spacex的F9跟星艦  藍色起源的new shepard
最近還有個stoke的第二節 這樣玩的真的不多33F 01/22 17:06
Schottky: 飛行高度 350 公尺 (劃重點)
起飛品質 50.3 噸 XDDDD 是把質量翻譯成品質了是吧37F 01/22 17:14
kokoko: 之前藍色起源蚱蜢跳才被美國馬發推特酸
有上軌道跟沒上軌道技術含量差很多39F 01/22 17:23
Erichartman: 藍色起源的New glenn今年有機會吧(?) 總要從爬開始41F 01/22 17:26
user1120: 1F也太急了... 國防自主也不是用"沾沾自喜"形容的啊自己扎稻草人來打?42F 01/22 17:36
miname: 馬斯克難學的點在他搞試射-爆炸-debug快速開發44F 01/22 17:41
cwjchris: 350公尺wwwwwww45F 01/22 17:57
dulinove: 這個新聞是不是要結合前幾天的神龍一起看...46F 01/22 18:00
overno: 真是大力飛磚47F 01/22 18:01
wts4832: 用偷的比較快48F 01/22 18:02
snalvc: FFSCC不是為了提高TWR的 你多了一組循環其他東西不變反而TWR還會降49F 01/22 18:09
hedgehogs: 為什麼沒發簡訊!喔,只有350公尺,沒事了。51F 01/22 18:09
kuroro94: 國防自主的目的是讓入侵者死光,地雷榴彈砲夠用了52F 01/22 18:13
casanovatony: 還以為350 km53F 01/22 18:33
hanainori: 老馬那種多週目堆屍科研法不是人人都能學的54F 01/22 18:37
sazabik: 一樓那個其實建議可以桶一桶了55F 01/22 18:40
moon7543: 一樓在幹嘛56F 01/22 19:03
pf775: 當年錢學森如果回中華民國就好了57F 01/22 19:04
kokoko: 話說350公尺用不用不鏽鋼無所謂吧
就算用塑膠也沒差 又不會穿過大氣層58F 01/22 19:07
yanya180: 這個是最初期階段的驗證機吧,不然只能懷疑中時記者少寫一個k了60F 01/22 19:10
FishJP: 看到一堆被一句話一樓一樓的,怎麽感覺台灣那邊一堆玻璃心= =62F 01/22 19:25
ms07b3: 台灣那邊?所以你是哪邊?
玻璃心是這樣用的嗎?沒上過國文= =?64F 01/22 19:30
chi17: 350公尺大佛不知道看不看得到..看得到也是機密就是66F 01/22 19:34
totenkopf001: FishJP 你這叫群朝67F 01/22 19:37
pippen456: 不錯,比沖天炮高68F 01/22 19:42
FishJP: 哎…- -69F 01/22 19:42
totenkopf001: 哎什麼? 你那是群嘲沒錯啊70F 01/22 19:50
Schottky: @chi17 照地球弧度計算要 300KM 以上才看得到
畢竟新竹樂山和酒泉距離有 2700KM71F 01/22 19:54
lifeowner: 被偷一次是自己傻 被偷一萬次 那應該是有內賊 該大清洗了73F 01/22 19:55
tony121010: 這是小型的試驗火箭啦75F 01/22 19:59
Dante6: @alaskaman 想表達什麼,國防自主哪裡不好了要不要說一下?76F 01/22 20:27
Bluebirch: 推文想帶檢討台灣風向真的笑死78F 01/22 20:38
sas1942: 62樓對玻璃心的定義,好像有點奇怪呢wwww79F 01/22 20:41
Dante6: @FishJP 不懂玻璃心亂用,你國家莫名其妙被反觀我們還不能問,答不出來除了哀你還能幹嘛?80F 01/22 21:20
allan0926: 阿婆羅登月有晶片嗎?82F 01/22 21:30
IMGOODYES: 為什麼咬定對方一定是偷技術呢?83F 01/22 21:32
LegioGemina: 一樓發酸文完就跑了84F 01/22 21:42
Schottky: @allan0926 當然有啊,地面中心和太空船裡都需要85F 01/22 21:49
yuinghoooo: O2 CH4的確是蠻新的東西 不過starship已經測一段時間了86F 01/22 21:51
samvii: 所以馬斯克的太空計畫會是星戰計畫2.0版本?88F 01/22 22:43
AetherG: 我真的很討厭中國的影片總是搭配殺氣騰騰磅礡的配樂跟其他國家科技未來先進希望感的風格大相逕庭89F 01/22 23:32
BlackCoal: 假如中國真的開發成功,這對未來國際情勢會是很大影響吧,看看這兩年Falcon 9的發射次數佔全人類火箭發射次數多少比例。不過竟然選用液氧甲烷?這東西真空推進段用還不錯,在地面不是那麼理想吧?感覺詐騙成分比較大,中國前一陣子才搞出一堆晶片廠詐騙91F 01/23 06:14
tony121010: 他那個火箭引擎技術沒有改啦,只是舊技術用甲烷
所以有人酸他根本用煤油就可以了
SpaceX是搭配新技術火箭引擎,科技程度差一截
藍箭公司預計是要2025年完成首次發射回收,大家就期待吧96F 01/23 06:15
er38933: 這些公司的火箭都長的像獵鷹9的小孩一樣101F 01/23 07:03
vsbrm: 液氧甲烷的優勢是便宜加上可回收技術,可以大幅降低發射成本102F 01/23 08:45
Mystiera: 就操作成本還有體積吧 但是燃燒技術也不一樣104F 01/23 12:54
fragmentwing: 馬斯克不是成功很久了?105F 01/23 13:46
tofukingkion: 酸沒發簡訊那個也是一擊脫離啊106F 01/23 1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