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作者 colorghost (色鬼比當然不好,但是跟L)
標題 [情報] 星座級延遲三年
時間 Thu Apr  4 10:26:33 2024


https://news.usni.org/2024/04/02/constellation-frigate-delivery-delayed-3-year
Constellation Frigate Delivery Delayed 3 Years, Says Navy - USNI News
This story has been updated to include comments from Navy officials. THE PENTAGON – The lead ship in a new class of guided-missile frigates for the U. ...

 
s-says-navy

如題,美海軍部長在年初下達了45日內造艦計畫評鑑的命令,發現各種新艦計畫都有程度
不同的延遲:
FFG-62星座級首艦從2026年拖到2029年交付,二號艦可能延遲一年以上。
SSBN-826哥倫比亞級和新企業號航母延遲一年以上。
維吉尼亞級Block V已經延遲兩年。
其餘的各種計畫都是處於延遲狀態,例如兩棲突擊艦,船塢登陸艦,驅逐艦等,處於穩定
的延遲狀態。

有趣的是,原本星座級和FREMM原設計要有85%的共通性。目前兩者的〔不〕共通性已經達
到85%,以上。

感想:之前還不少人喊說台灣要跟美國買星座級,姑且不論美國可不可能賣,現況就是因
跟原版的FREMM船體設計戰系武裝差異太大,整個又再延了,更不論現今美帝的低落造艦
慘能。台灣自己能做的還是趕快加速先把輕巡用跟造塔江級的速度趕快造出來,免得還沒
正式打熱戰灰色衝突先抵擋不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9.196.209 (臺灣)
※ 作者: colorghost 2024-04-04 10:26:33
※ 文章代碼(AID): #1c3W_S-0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12197596.A.F80.html
Brioni: 不急1F 04/04 10:27
cwjchris: 之前講過的,把日韓造船廠給劃入美軍基地的範圍,這樣就是美國製的對吧(星星眼2F 04/04 10:33
nanozako: 美國的造船業真的是不行 當年自由獨立兩個都要
想保存產能結果落得兩頭空 爛尾計畫+產能流失4F 04/04 10:42
rtwodtwo: G&C為我們設計的輕巡有放大版本 拿來用就好
跟美國談談SPY-7商售6F 04/04 10:56
scotch: G&C什麼大小的圖紙都有,怕的只是國內想自己玩而已8F 04/04 11:11
doit3210: 85%共通性魔改到剩15%
乾脆一開始就自己設計啊,XDDD9F 04/04 11:17
kenntrf: 中國造船都在提前,美國造船都在延後,如果在南海真打成僵持戰,最後誰贏很難說,美國產能繼續提升11F 04/04 11:26
jansan: 要不要考慮來台灣製造 應該會快一點13F 04/04 11:39
Brioni: 想太多,美國現在就是要美國製造14F 04/04 11:40
fudick: 拖真久耶,美國造船真的不行了15F 04/04 11:41
OhhOhh: 美國現在缺工太嚴重
失業率太低
結果造船這種重工業就沒人去了16F 04/04 11:49
fantasyhorse: 美國已經不是二戰那個美國了,製造能力低下19F 04/04 11:56
usaf182: 美國空軍表示:那殺船就讓我來分擔一些吧20F 04/04 12:02
x86t: 我們乾脆找義大利訂船算了21F 04/04 12:04
rommel1: 獵雷艦表示:22F 04/04 12:06
say29217074: 一堆什麼「不如團購星座級」的推文真的不知道是故意反串還是真不懂出來給人笑23F 04/04 12:26
rommel1: 想走成功級模式吧?25F 04/04 12:28
bladesinger: 共通性85%變成不共通性85% XDDD26F 04/04 12:31
LegioGemina: 類似以前一些論壇鼓吹買雷克勒的荒謬言論27F 04/04 12:31
Gdiaofuta: 團購星座根本鬼扯......美國都不夠用接不到艦哪有空分給你29F 04/04 12:37
hgt: 完了!!!  造一艦拖三年!!  看來東昇西降開始囉!!
到時候中美打起來,誰才是二戰日本的繼承者心知肚明31F 04/04 12:40
victoryman: 專案檢討一下為什麼會變這樣
推心得
請G&C設計6500噸的巡防艦好了33F 04/04 12:46
sdiaa: 星座級自己買圖紙買材料會不會比較快??36F 04/04 12:54
AIRWAY1021: 多一個“不”結果差真多37F 04/04 12:55
sdiaa: 米國自己改船只剩船殼一樣正常吧~可能管線配置習慣都不一樣了 加上武器動力系統也會改自己習慣的...38F 04/04 12:57
huangfly: 美國的造船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啊?竟然廢掉了!40F 04/04 12:58
sdiaa: 或是米國國產品41F 04/04 12:59
kira925: 就改太爽的結果...
團購本身沒問題 只是美國人自己造太慢42F 04/04 13:22
x86t: 躺平比打工爽44F 04/04 13:28
geesegeese: 台船可以代工,麻煩驗廠
聽說前一代的巡防艦台灣就能代工組裝
美國其實不太需要星座級,只是盟國都在敲碗
這種中階機適合沒有辦法自製大型水面艦的盟國45F 04/04 13:31
fantasyhorse: 美國那裡不需要?聽你在亂講49F 04/04 13:40
TRESS: 我們缺的一直都是戰系、雷達,不是船殼,想團購只是想要跟成功級當時一樣,整包美國爸爸幫你包好好的,不然哪需要自己玩震海的科研50F 04/04 13:50
ayaneru: 反觀中國一直下水餃53F 04/04 13:58
jason748: 45樓亂講一通54F 04/04 14:04
qlz: 19世紀的英國, 20世紀的美國都過去了......55F 04/04 14:50
geesegeese: 我們?中華民國海軍嗎?呵
不缺船殼,那就先造個6500噸的軍艦來看看
帝國一堆神盾驅逐艦,要這些「破銅爛鐵」幹嘛
就像一台大鯨級柴電艦,你去問帝國海軍要不要?
任務不同,不要以國防的角度去推論世界警察的需要台船別說6500噸級軍艦,4500噸能不能造都是問題56F 04/04 14:58
rommel1: 武夷.玉山.磐石...62F 04/04 15:06
fantasyhorse: 本來就是亂講,美國也是需要打雜艦63F 04/04 15:17
x86t: 帝國海軍就是天天找伯客找到受不了啊 屁大點事都要找萬噸大驅64F 04/04 15:22
FishJagor: 玉山艦都破萬噸了……66F 04/04 15:24
rommel1: 蘇聯瓦解時美國海軍一度沒對手,中國變強是最近的事67F 04/04 15:26
batatas: 美國製造不行很久了68F 04/04 15:34
gunng: 說個笑話 台船做不出6500噸軍艦69F 04/04 15:34
x86t: 海巡4000噸也是台船造的70F 04/04 15:50
IMGOODYES: 其實美國的造船業早在20世紀初就衰退了二戰只是
迴光返照71F 04/04 15:57
luckystrike5: 哪不缺船殼 老外幫你做模型出來  台船就做得出來喔原型艦出來有能力debug ? 整個動力戰系上去之後有辦法正常運行?73F 04/04 16:12
IMGOODYES: 就算買了星座級圖紙,配套的戰系又怎麼辦?76F 04/04 16:14
luckystrike5: 你光雷達要用什麼 重量多重  耗電量都未知  設計個
我好幾年前就說過台灣拿到星座級的時間就是美軍退役軍品轉讓  大概是2060年之後  現在只要新聞延後一次就往後加一次
2080年代還需要軍艦嗎?
我看也沒人能說得準77F 04/04 16:14
rommel1: 除非出現大型無人水面艦84F 04/04 16:18
hanainori: 可以去看徐某人影片 這衰落還真不是一兩天的事情85F 04/04 16:56
eemail: 老美:就給堅實同盟造艦體吧 日韓:謝丞相賜艦86F 04/04 17:02
SILee: 不是美國造船業怎麼了,是美國整個製造業都殘廢了。87F 04/04 17:13
yinaser: 我們會自己造艦很大原因是美國生不出來只能自己來88F 04/04 17:13
SILee: 之前幾十年搞全球化分工壓成本把產業底子掏空,疫情89F 04/04 17:14
fantasyhorse: 台灣一直是戰系不行不是船體90F 04/04 17:14
yinaser: 現在連維修能量都不太行現在只能靠延長維修和退役撐91F 04/04 17:14
SILee: 後的缺工問題變成壓垮美國製造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管事這些船廠還是Boeing、Intel,都是在面臨一樣的困境。92F 04/04 17:14
Brioni: 造船殼不難,問題在輪機、電氣設備、雷達跟戰系的搭
台灣不拿美國系統?那只能自己兜95F 04/04 17:17
fantasyhorse: 輪機都還好,台灣能買得到
是怕又開一個4000噸要6000噸的能力規格98F 04/04 17:18
SILee: 製造業的公司有三大根支柱:營銷、研發、製造。搞全球化把製造這根柱子踢斷。過去20年矽谷軟體業的興起再把研發人才挖空。整個產業只剩下華爾街炒股仔在玩講白一點就是這些公司已經沒救了100F 04/04 17:21
rommel1: 製造業  勞力密集產業  又辛苦啊104F 04/04 17:29
newstyle: 類似台積電,現在美國工人又不像過去美國工人肯吃苦105F 04/04 18:18
Pegasus170: 像這樣是吧^_^
https://youtu.be/KGA0Ev06YEM
被酸最慘的是聯邦快遞的CEO,被消遣說忘了自己是印度血統嗎?
除了美國人不爽,印度人也不爽106F 04/04 19:02
cppwu: 共通率都滑成這樣,已經不是製造業而是PM的問題了111F 04/04 19:25
x86t: 樓上你確定不是客戶問題xd112F 04/04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