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C_Shopping
作者 Ohmy (喔賣)
標題 [開箱] FD Meshify 2 C 與 Define 7 C比較
時間 Mon May  3 10:11:09 2021


PTT好讀版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20007872.A.87F.html
[開箱] FD Meshify 2 C 與 Define 7 C比較 - 看板 PC_Shop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PTT好讀版  網誌無廣告版  ml 機殼廠Fractal Design 短風道/緊湊型 ATX機殼最新力作,Meshify 2 Compact!(以下簡

網誌無廣告版
https://ohmy-bear.blogspot.com/2021/05/fdmeshify-2-compact-define-7-compact.ht
ml

機殼廠Fractal Design 短風道/緊湊型 ATX機殼最新力作,Meshify 2 Compact!(以下簡
稱M2C,Define 7 Compact則簡稱D7C)
其實這款已經出好一段時間了,話說我從3/3就下定了白色款,台灣代理商一直說還沒進
到台灣...
一路等到4月底還是沒進來,客服還跟我說可能5月才有吧...最後決定不等了直接改成黑
色款。

所以這篇算是遲來的開箱(兼與D7C的差異比較),唉。
https://imgur.com/oozmXgB

內裏在前鐵網面板部分多了一片泡棉緩衝材,避免鐵網前面板因碰撞變形。
https://imgur.com/Vx5jaR7

因為M2C架構與D7C幾乎相同,所以本篇內容主要會是與D7C的差異比較,M2C的架構、內部
配置等可參考本網誌之前D7C的開箱文章。
http://ohmy-bear.blogspot.com/2020/09/fractal-design-define-7-compact-atx.html
https://imgur.com/W5u27KI

先介紹一下Meshify系列機殼主打的Mesh全開通式前面板,比起舊款Meshify C前面板不可
拆的設計,M2C將面板改成門板式可開啟設計,下方銀色LOGO處即為施力點。
https://imgur.com/CNPIE3G

門板與機殼的卡榫部分材質為塑膠,個人覺得如果改成磁吸式卡扣,在方便性及美觀上都
會加分,畢竟這款已經是要價4K的機殼了,還在使用塑膠卡榫實在有點掉漆。
https://imgur.com/LIGPjjJ

門板最大開啟角度大概75到80度吧,無法開到全部垂直。
https://imgur.com/rXR8d0y

這邊再提個個人認為的小缺點,因為採用門框完全包覆門板的設計,但門板上的可拆除濾
網拆除方向卻是朝向上方,會導致「如果只是開啟門板,則濾網會被門框擋住而無法直接
拆下。」

https://imgur.com/6hTWBcZ
https://imgur.com/mg7vHh5
 

門板設計成可拆除,所以如果要拆下前方濾網做清洗,則需要將門板往前方整個拆除後才
能網上取下濾網,多費一道工。

然而門板與門框固定的三個門軸,又都是塑膠材質,一是轉軸體積小較不容易對上(也許
是個人手殘),二是塑膠材質容易斷裂,一旦斷裂將可能失去開門的功能。
https://imgur.com/hvNy91s


就本次Meshify 2 C門板的缺點,個人覺得不該是要價4K的機殼該有的設計及用料,十足
的廉價感啊。

先忽略缺點回到與D7C的比較,扣除非常明顯的M2C是洞洞前面板、D7C是全素前面板的差
異外,來看看其他外觀有哪些差異。

首先是機殼上蓋,D7C有無開孔的靜音上蓋及幾何形狀的通風上蓋可選,M2C則只有一種上

,且設計改成與前面板同風格的小圓洞。

D7C的通風上蓋通風性較佳,但落塵可能較多,M2C則正好相反。外觀上我個人較喜歡M2C
,D7C的上蓋讓人有點密集恐懼症發作。
https://imgur.com/57nzljO

前IO也有差異,M2C少了兩個USB2.0插孔。插孔減少也代表線材減少,對整線稍微能幫助
到一點點。
但可惜的是依然沒有做到全模組化可拆設計,像我個人已幾乎沒在使用機殼前IO,線材能
少一條是一條,如果能做到全線材可拆設計,就真的能為機殼整線提供不少幫助。
https://imgur.com/DyebO1X

M2C的上蓋後方多了一個施力凹槽,看起來好像比D7C更人性化對吧?但實際上D7C拆上蓋
直接從機殼前方左右邊施力就能拆下,個人實測還比M2C的凹槽更好拆。
https://imgur.com/WBQ6SGX

上蓋的防塵網風格也略有差異,D7C為直線條,M2C則是不規則多邊形設計。
https://imgur.com/Jg8jzfr


雖然台灣可能白色款M2C還沒有貨,但我這邊還是提一下。因為M2C白色款實際上是黑白配
色,鐵網前面板及機殼內裝都還是黑色(對比D7C已做到幾乎全白)。

曾經天真如我,想過是否可以同時購入M2C及D7C兩個機殼,然後將零件對調一下後就能做
出全白的M2C(但前面板可能還得等像Meshify C的多色面板開賣才能改成全白)。但我還是
太天真了,這兩咖機殼有兩個差異的地方,能完全粉碎我的想法。


首先是機殼結構的金屬部分,D7C底板前方多了一段,如果要讓前面板對調,則勢必得將
底板鋼板一起對調,但機殼整體結構都是用鉚釘固定,得有拆除鉚釘跟重新打丁的工具及
技術才可行,對一般使用者來說難度不低。

https://imgur.com/yDuiMt1

二是M2C門框及D7C前面板固定的部分,開孔、卡扣數量及位置兩款並不一樣,代表前板也
要跟著前面板一起調動,也代表除了底板要拆除鉚釘,前板部分也要拆。
https://imgur.com/TDa2PBy

前面說了M2C的缺點,這邊來補回一下,首先是底部3.5吋硬碟架的改良,位置已稍微向內
移避免妨礙機殼整線。
https://imgur.com/b88cNHL

下方照片是之前D7C開箱時拍的底部硬碟架,可以看到硬碟托盤的手轉螺絲非常靠近側板
,國外Youtuber有實測過,這兩顆螺絲的確滿大程度地妨礙機殼走線。
https://imgur.com/FNbeVsq

直接拆下比較(不好意思又換成白色的硬碟架),硬碟架及托盤設計都明顯可見已減少深度
。這個改良值得讚許,不曉得後續出貨的D7C是否也會提供改良後的硬碟架。
https://imgur.com/wXCaRck
https://imgur.com/YJZfxO1
 

接著裝機...這邊暫時使用礦老闆贊助的7折11代i7 CPU及6折主機板,雖然個人討厭礦工
,但便宜的礦渣是無辜的!

即便11代CPU效能不彰,廢熱也高,但打折後的CP值真der爆高,不知不覺也漸漸傳出了香
味。
https://imgur.com/FSuKIyn

實際上機!礦老闆只提供了主機板跟CPU,其他零件先挪用原本的配備,散熱器則因為僅
是使用65W TDP的11700,所以只使用下吹式散熱器。另外拍下方照片時使用的是共碩的TU
F Z590,但因為不知為何M2_3不能用,於是開啟了子龍任務,後續裝機都是使用上方照片
那張向友人借用的鳥頭B560主機板。


不過個人建議風扇不用裝這麼滿,前方進氣12或14cm*、後方1顆、上方1顆排氣其實就足
夠了。
https://imgur.com/uujwDTW


M2C黑色款側板有3個版本,包括金屬側板、67%透光率玻璃側板(官方稱為Light)、23%透
光率玻璃側板(官方稱為Dark),本篇文章使用的是低透光率玻璃的Dark版本。
Https://imgur.com/UECcere

上機燈效參考,僅有記憶體及顯示卡燈效。



白色款則不管是D7C或M2C,都只有(接近)100%透光的Clear玻璃透測版本可選。
(D7C白色款可透過貼汽車膜的方式,將前面板改成全白色,可參考個人之前文章:點我)
https://imgur.com/SYygHfN


以下簡單條列兩咖機殼的差異。

D7C:

1、樸素的面板設計。
2、提供靜音及通風兩種上蓋供使用者自行選擇替換。
3、原廠提供前14cm及後12cm共2顆風扇,如需使用高階硬體,建議額外加裝風扇。
4、機殼前方IO完整,但也因此造成線材較多。
5、上蓋、前面板及側板皆貼有吸音棉,雖然防噪音效果可能有限,但至少保證增加機殼
搬運難度。

M2C:

1、通風優良的鐵網面板設計。
2、僅有通風上蓋。
3、原廠提供前14cm風扇*2、後12cm*1共3顆風扇(比D7C多一顆),不須更動即已具備良好
的散熱效能。
4、前方IO少了可能較少人用到的USB2.0,省了一條線。
5、側板無鋪設吸音棉。

個人覺得兩咖機殼各有優點,D7C相比較雖然明顯散熱弱勢,但實際上搭配5800X及6900XT
等高階設備也完全夠用,只是要花錢加風扇!
M2C則原廠配置就已經能應付多數高階設備,適合不想折磨錢包或自己的使用者。

兩咖機殼的共同缺點,大概就是價格略高跟機殼太重,搬動時很辛苦。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7.204.127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WZrl0X_ (PC_Shop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20007872.A.87F.html
※ 編輯: Ohmy (42.77.204.127 臺灣), 05/03/2021 10:11:43
Ken210430: 推開箱
要搬動的話先把側板拿起來會好搬一些
這咖可惜的點還有冷排裝上面可能會卡記憶體1F 05/03 10:19
Ohmy: 這咖上方就只能裝3cm厚度內的240冷排
但如果記憶體造型太奔放 連240都的確有機會卡到4F 05/03 10:27
scufjh: M2C有入手,前面板真的有點可惜,但整體瑕不掩瑜
我還是很喜歡6F 05/03 10:46
ericyou0122: 我是D7,X63 會稍微卡到焰光戟,不過稍微調整一下可以閃,不過我ram沒插滿8F 05/03 11:01
fallench: 他們的殼很精緻,但為什麼要一次出一堆長的一樣只是結構稍微不同的殼啊,感覺有點無聊10F 05/03 11:31
kisia: 海鮮85折的時候可以搶一下 FD有直營店12F 05/03 11:35
flypenguin: 因人而異,我就覺得 FD 的殼很好選,只需要考慮大小13F 05/03 11:47
smallreader: 風扇梟好梟滿 XD14F 05/03 11:52
gogoapolo: mesh組完感想是開機重開機鍵按壓回饋感差;USB孔可惜沒個防塵塞;硬碟架移到最前面時最下方托盤會被邊框卡到。但整體還是覺得很不錯15F 05/03 12:08
lazioliz: 要價4k現在是廉價機殼沒錯..18F 05/03 12:13
kuff220: 我上次推坑朋友M2C+D15+美光D4 結果會頂到側板
最後前風扇改裝塔散後面才解決19F 05/03 12:17
a1379: 買了D7C白色款 等到貨來看硬碟架有沒有改21F 05/03 12:18
shoneptt: D7C+5950x+NH D15+3顆A12風扇,開PBO,16核cpu4.3g,核心90度風扇全轉噪音很恐怖.手動4.3g全核68度風扇轉速約50% 要塞高配置的要花不少時間調整22F 05/03 12:46
adamandodin: 感謝開箱,現在也是這2咖在選,想知道M2C只用機殼附的風扇的話,噪音方面會輸D7C很多嗎?25F 05/03 13:52
luvstarrysky: 請問如果d7c用靜音上蓋 整體防塵和m2c比哪個比較優27F 05/03 13:56
adamandodin: 所以M2C放上排水冷是有限制長度只能240?想來搭個z63的說
看來只能放前面了28F 05/03 13:57
ericyou0122: d7本來散熱就不怎麼樣,上蓋換實心,防塵upup散熱down dowm31F 05/03 14:43
jackblack: 想知道噪音比較 +133F 05/03 14:47
a1379: D7C跟M7C看起來差不多怎麼散熱差這麼多?34F 05/03 15:05
ekids1234: 推 O 大35F 05/03 15:45
yys310: 風量差很大吧36F 05/03 15:53
KaguyaHime: (同風扇)D7開前門上蓋開孔的話散熱跟M2有幾%像呢?37F 05/03 15:58
RONC: 噪音可以看gamernexus,貓貓上滿相同溫度下M勝
風扇開到最大D勝但溫度下不來
我自己的判斷是除非你有一堆HDD共振噪音選D7
不然就是M2C/M238F 05/03 17:15
scufjh: 我現在就是用機殼附的風扇跟AS120+,覺得蠻安靜的42F 05/03 18:37
ab790723: 我用D7C,我覺得應該要買靜音側板而不是玻璃側板43F 05/03 18:42
yys310: 可惜比較喜歡d的外型XD44F 05/03 1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