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ossiping作者 Ryushuier (流水兒進化→憤怒流水兒)標題 Re: [問卦] 有沒有馬鈴薯的掛 ?時間 Sun Sep 29 09:08:54 2013
※ 引述《hihieveryone (逐浪人)》之銘言:
: 前陣子的毒澱粉事件
: 最近有太白粉路跑 拿食物來亂砸對嗎 ?
: 太白粉裡面到底是什麼粉 ?樹薯粉 ? 馬鈴薯粉嗎 ?
: 然後又有摩斯馬鈴薯事件
: 感覺馬鈴薯似乎有些生產過剩根本消化不完的感覺
: 更可怕的是 我們吃的馬鈴薯上面並不會直接標明是否是GMO
: 為什麼非GMO要自己標示 GMO不用自己標示阿
: 所以有沒有人知道 馬鈴薯到底為什麼那麼多阿 ?
: 想一想都不敢吃了 /0\
: 有高手來解掛嗎
: thx
大家好我是鍵盤農夫
一個一個來說
首先特定植物若被人為拿來利用生產
作一些經濟價值或者本身日常所需
我們稱之為作物
日常中作為我們的主食的糧食作物主要是補充卡路里,
也就是補充澱粉
澱粉則依造不同作物有不同型態的比例
如蓬萊米 再來米 糯米 因為澱粉型態比例不一樣;口感都有差
糧食作物會依造不同地區的人類主食習慣而有所不同
如亞洲主要是稻米,北亞歐洲主要是小麥;英國是馬鈴薯;美洲是玉米與地瓜
非洲部分地區為樹薯
首先太白粉 英文叫做 Potato Starch
顧名思義就是把馬鈴薯磨成澱粉拿來利用,碰到水會變得黏黏的
所以拿來作為勾芡,部分的人會拿來炸食物
馬鈴薯是茄科作物的塊莖;植株外表跟番茄長的很像
值得注意的是馬鈴薯全株幾乎擁有茄鹼
又稱為龍葵鹼,茄科作物部分擁有這個成分;這是一個多糖的化合物
相當毒,他主要是會抑制膽鹼酯酶抑制劑,讓你不容易分解油
不小心吃到的話就會舌咽麻癢、胃部灼痛、嘔吐、腹瀉
而且這個多糖,不是蛋白質;碰高溫 很難處理掉
所以電視上的摩斯馬鈴薯中標的人也初鄉相同病徵;
推測應該是龍葵鹼
龍葵鹼這種東西主要是做為馬鈴薯防禦其他昆蟲所需
若馬鈴薯因為照光保存不當而發芽或者有綠色特徵
請避免食用,因為真的很毒;有綠色就拿來種植在馬克杯吧
移除綠色的地方還是有毒素,切記
但是亞洲 非洲國家又喜歡拿另外一種長得很像馬鈴薯的糧食作物
樹薯來做成粉
http://yunol.com.tw/0704/DaKeng6-9_071213/06.jpg
樹薯是一種小灌木,外表很像地瓜;又叫做木薯
原產地在美洲,這東西在非洲是很重要的澱粉主食
但是曾經毒死很多人,主要是因為他是大戟科作物
大戟科作物跟天南星科作物一樣九成都有毒物
大戟科作物很多例如巴豆、大戟、蓖麻、油桐、痲瘋樹等
樹薯含有很高的劇毒氰酸的蛋白
這東西應該不用說了,放入水塔常常毒死人
但是這個蛋白質碰熱就變性消失了;
所以這個作物若要利用一定得加熱以後利用;台灣南部東部常見到樹薯
若磨成粉以後,跟馬鈴薯所成的澱粉食物太白粉很相似
因此又有人也把樹薯粉稱之為太白粉
有時候是故意冒充 有時候是常識不足
有時候是亞洲很常見,反正也差不多都是澱粉
更慘的是筆者我還曾經看過番薯粉後面成分寫著是樹薯
補充一下樹薯是利用他的塊狀跟,跟地瓜一樣;馬鈴薯則是塊狀莖
另外一種作物地瓜,早期台灣的主食
跟馬鈴薯 樹薯一樣也是種救荒作物
強的是他連葉子都能吃;而且養分十分充足,很可怕又很會長
韌性十足呀
地瓜是璇花科作物,跟空心菜很像
有沒有毒性?
有
地瓜整株含有一種白色汁液
其中有個成分為 Jalapin ,中文稱為紫茉莉苷
這對昆蟲來說,若吃了以後
昆蟲就會消化不良,然後掛掉
對人類來說會輕微刺激腸胃,幫助排泄
跟養樂多差不多
影響甚小
但是記住喔,拉肚子的情況;就少吃
地瓜磨成粉,也是可以做為食物;我們成為地瓜粉 番薯粉 甘薯粉
反正就幾乎拿來炸,因為他不容易溶解,很少拿來做勾芡
炸雞排就很常用地瓜,地瓜是利用他的塊狀根,跟天南星科芋頭還有樹薯一樣
在外觀上:馬鈴薯澱粉較白,質感較細
而樹薯澱粉相對較偏灰,摸起來較粗;
觸感上:馬鈴薯澱粉粉質較細密,較重,
樹薯粉較鬆,較輕;地瓜粉則是跟馬鈴薯粉很像很白
但是兩者相比,地瓜比較難變成黏稠狀= =
因此勾芡時使用馬鈴薯澱粉可以
得到較好的效果,炸東西也比較光亮= =。
以上都是塊莖根類的澱粉利用
另外比較常見的就是麵粉
麵粉則是利用禾本科的小麥
利用蛋白質種類含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筋姓與彈性
因此分成低筋 中筋 高筋 ;主要是蛋白質含量的不同
蛋白質含量越高通常彈性越好
麥類蛋白質相當複雜;因此麵粉的食物種類相當多
小麥與與另外一種麥類作物大麥很相似,外觀幾乎分不出來
主要是看種子旁邊的芒,若芒很長很長比種子排列長度還高出一倍
就是大麥,若芒幾乎跟種子長度差不多,那就是小麥
小麥通常蛋白質含量很高,因此容易拿來做成糕餅麵類饅頭蛋糕等食物
但是若拿來做飲料,會因為蛋白質含量高,而有酸味
所以外面那些飲料如麥茶 啤酒
那些麥類所做的飲料九成都是大麥,因為蛋白質大麥含量低
少量的飲料有黑麥如黑麥汁
而拿來作為糕餅麵點的則是小麥與黑麥兩者而已
但是部分農藝學家會特別去育種大麥使得大麥蛋白質含量變高
而可以做麵點食物,但是較少有這種情況
最後來說毒澱粉
上面所講的都是天然澱粉,有時候如果我們有特別的利用
在食品科學中,會加入而外的化學物質,來改變天然澱粉的特性
我們稱為修飾澱粉,至於加入什麼化學物質,要看需求是什麼
有時候為了不要讓澱粉太黏,碰到水就糊化,例如做泡麵的麵塊
有些泡麵的麵塊很有趣
不是整都是小麥做的;
而是大部分使用馬鈴薯做的如韓國泡麵
特色就是比較有彈性比較不會煮爛糊化
而有時候則是相反為了讓泡麵比較快速吸水膨脹,而修改澱粉
有時候當然是為了口感,彈牙 科科
之前爆發的就是加入馬來酸 也就是順丁烯二酸,就會比較有彈性
但是似乎會有點傷肝,聽說也會造成30cm 縮小
(筆者我應該沒差啦,反正縮小了也不會用到)
只要是食品添加物都會有食品添加劑國際編號編號,
澱粉添加物也會有食品編號
若要知道修改澱粉口感特性的有哪些添加物
就看下面吧
http://zh.wikipedia.org/wiki/化製澱粉
仔細看好像沒有馬來酸,國際好像在食品比較少添加
這是台灣之光,很難想像當時發明者怎麼會想說把這個放進去
澱粉會變得比較Q 科科
當然啦澱粉作物 還有水稻 蕎麥 玉米
很多都有拿來做成澱粉產品利用;功能性都不同
阿對了 GMO 基因修改作物
這就放心了,地瓜 馬鈴薯 木薯 這些東西目前還沒有基改作物流通
全世界主要的基改作物為大豆 玉米 油菜 棉花
其中有三個你常吃到,棉花可能比較少人會吃
記住棉花不能吃有毒
基改作物通常就是為了抗蟲,抗殺雜草的農藥
少數為了拯救落後地區缺乏維生素養分(如黃金米)
台灣的木瓜似乎也有基改抗病蟲害
原則上似乎很少人吃死過
比被打雷死掉的人還少
真的吃死的真的沒聽過超過兩個
至於身體健康會不會怎樣,這個兩派說法就看支持哪一派囉
但也不要恐慌,四大基改作物到處都是了
沒八卦本文晚上會砍除
有問題站內信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33.241
※ 編輯: Ryushuier 來自: 140.112.233.241 (09/29 09:12)
→ Fuuuck: 之前的毒澱粉事件 好像也有看到木薯粉中標2F 09/29 09:11
除非透過農藝學家把那個毒素育種移除,否則要加熱移除
不然很危險;以前很多人吃樹薯死掉過
推 ee430:推 用心專業文9F 09/29 09:17
這次的馬鈴薯事件
也不用恐慌,大概就是不小心拿到品管不好的馬鈴薯而已
龍葵鹼基本上吃到嘴巴 舌頭就馬上要紅腫了
= = ;馬鈴薯存放要小心呀 ,這種東西 新鮮很重要
不然就放到冰箱
→ sdiaa:一般雜貨店有分太白粉跟日本太白粉 就是樹薯跟馬鈴薯的不同13F 09/29 09:21
對 有些會為了區分木薯與馬鈴薯 會另外放 日本與台灣
日本太白粉是是馬鈴薯 台灣太白粉往往是木薯 也就是樹署
前者較白
後者比較灰,還是不好分
但是其實本來太白粉就是馬鈴薯粉
後來就是很多人拿木署來冒充馬鈴薯粉,因此才會有木薯的太白粉
→ Fuuuck: 之前進口日本太白粉的日清 好像......17F 09/29 09:28
推 reaman:靠 我看完就餓了18F 09/29 09:31
http://agbio.coa.gov.tw/information_detail.aspx?dno=33471&ito=87
之前菜市場也有人發現過,好像不知道為什麼外面都有流出
推 Yatta:PRO28F 09/29 09:45
※ 編輯: Ryushuier 來自: 140.112.233.241 (09/29 09:49)
推 typepeter:有八卦 所以請不要亂砍自己的專業文XD29F 09/29 09:47
推 OrzJ:專業推31F 09/29 09:53
推 ul6na:專業推35F 09/29 09:54
推 Dogfight:流出原因可能是田試時,農友偷採取
但台灣是不允許種植的36F 09/29 09:59
→ TauriCrab:基改木瓜發表後兩三年就流出了 有趣的是還有基改小白菜38F 09/29 10:00
→ TauriCrab:殖入的是地瓜頁基因 有沒有流出就不知道了40F 09/29 10:01
推 trumpete:別砍!!! 要M 原來泡麵有馬鈴薯!!41F 09/29 10:03
推 ppoyi:嗨 薯大師43F 09/29 10:07
推 t7614kimo:基改木瓜流出種沒幾年就又都不能種了,所以又回到網室內44F 09/29 10:12
推 m0535:good46F 09/29 10:19
有人問我澱粉塑膠;我稍微說一下好了
大部分的日常用的塑膠都是石油產品,當然各種石油有機聚合物產生不同塑膠
但是往往得經過回收再利用,不然網狀聚合物通常很難分解,
燒他又有 有毒氣體產生
因此最近幾年有人嘗試去把植物中的澱粉
如玉米澱粉 地瓜澱粉 樹薯澱粉 就
是那些太白粉 地瓜粉 拿來作為工業上的應用
將這些澱粉,經過糖解作用以後
再經過無氧呼吸產生乳酸
將乳酸分子聚合再一起形成一種很像塑膠的替代物
聚乳酸 透明狀的固體
這還滿堅固的可以拿來作為杯子,例如統一星巴克
還有許多連鎖業者為了提倡環保就會使用這種澱粉來的塑膠
有些馬克杯也會使用此聚乳酸的塑膠做成
但是問題是這些聚乳酸做成的塑膠 會慢慢受到水分 侵蝕
所以這個杯子會越來越薄,但也相對環保
國外有人拿這種堅固的塑膠拿來做成車子的外殼
可能就要防水了 科科
※ 編輯: Ryushuier 來自: 140.112.233.241 (09/29 10:43)
推 vespar:好像在上課 XD51F 09/29 10:37
推 ligopa:基改就算有毒 有農藥毒嗎?? 基改可以減少農藥量53F 09/29 10:38
基改沒有農藥毒
但是問題是 有些基改的作物就是因為不怕農藥
農民就會拼命灑農藥 造成作物過度吸收
土壤受到破壞
這是基改作物的缺點
在美國
很多玉米都是基改的;飛機開著農藥桶拼命灑
很可怕的
※ 編輯: Ryushuier 來自: 140.112.233.241 (09/29 10:45)
→ x94fujo6:米國基改作物強大之處在於 只有這些基改過的植物不怕他們55F 09/29 10:51
推 Isil:有看有推,我媽想找地瓜粉用,可是包裝成份都是樹薯粉了
雖然要認真找還是有,但是品牌好像就沒樹薯粉做的那麼多58F 09/29 10:53
推 t7614kimo:幫原po補個例子: 孟山都的抗嘉磷塞大豆品種
目前美國進口基改黃豆大部份也都是這個品種來的62F 09/29 10:55
推 Galm:專業推 我也不知道為啥一堆人聽到基改就像聽到毒藥般的反應64F 09/29 10:57
推 rushgogogo:關於基改作物帶來的風險可參考 "欺騙的種子" 一書!!66F 09/29 10:58
→ rushgogogo:基改作物本身因為嵌入外來的基因片段,造成不可預期的蛋白質表現,其中可能生成對人體有毒性的未知蛋白質
輕微的就造成過敏現象,嚴重的就......69F 09/29 11:00
推 eric2001vyvy:可以再問一下嗎,日本有一種東西叫葛粉,好像是樹木澱粉,請問有相關的知識嗎????推你的專業75F 09/29 11:12
葛粉是豆科作物葛根的根所儲藏的澱粉 或者又叫野葛
也是根莖類作物中,唯一的豆科作物
豆科作物基本上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這是豆科作物的特色
以及含有很豐富的雌激素 類黃酮等 外觀真的還滿像地瓜的
在中藥裡面他有一個重要性就是退熱 和止瀉
科學中藥被拿來做降血壓的作物
以及爆肝的時候可以降低肝傷害
降血糖..... 因此價值很高 不是像太白粉拿來炸一炸
推 m99:好文 推77F 09/29 11:18
推 lisab:專業!79F 09/29 11:25
推 t7614kimo:to sol 抗病毒 但台灣田間病毒株太複雜,所以效果不佳91F 09/29 11:53
推 gn01223489:基改木瓜除抗輪點病外,還有想要抑制乙烯產生的品系94F 09/29 11:57
→ gn01223489:抑制乙烯可以阻止木瓜自己後熟,等到需要時再人工給予96F 09/29 11:58
→ gn01223489:即可正常後熟食用
其實除了基改外,台灣就以"耐病"品種:台農五號
但是,台農五號的風味不為消費者喜愛,因此目前仍以台農二號的木瓜生產為大宗,但是二號不耐病98F 09/29 11:59
推 wa120:PUSH102F 09/29 12:01
→ gn01223489:而基改作物還有個可怕風險,就是怕基改作物基因汙染
物而產生抗殺草劑之後代,即會造成優勢種出現105F 09/29 12:02
會產生很多本來不應該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生物
推 m850537:專業推!看八掛長知識107F 09/29 12:04
→ gn01223489:到時候可能就會有某種植物難以根除,卻又危害其他植物108F 09/29 12:05
推 maxf:專業推109F 09/29 12:14
噓 MetalRose:你辛苦打了這篇專業文,卻又說要砍文,是什麼居心= =?111F 09/29 12:22
眼科權威 - 瑞光眼科診所
眼科權威 瑞光眼科醫療網採用最先進的眼科診療儀器設備與舒適寬敞的醫療環境,提供全方位的眼科醫療服務,以台大醫院眼科權威主治醫師為主體的醫療團隊 ...
推 ssdog:不准砍文 求你啦!118F 09/29 12:46
推 ligopa:謝謝你回我啦 我所謂基改可以少噴農藥是殺蟲的農藥 非殺草有了基改 舉例 本來要灑殺草跟殺蟲的 現在只灑殺草就好120F 09/29 12:48
推 a0925140:好文推 請別砍阿 讓大家長知識125F 09/29 13:13
推 zuan:好文130F 09/29 13:30
推 cvn65: 這農夫的文筆比其他拿筆的還順135F 09/29 14:02
推 vintw:專業推137F 09/29 14:13
玉米粉,一樣是利用玉米光合作用所存放的產物澱粉
玉米常見的有普通白玉米,糯玉米;主要為澱粉結構不同
糯玉米的澱粉大都為枝狀結構的澱粉,如蓬萊米一樣比較 Q
白玉米則都是直鏈澱粉,如在來米般較為硬一點
另外還有一種玉米為甜玉米,也就是常吃的很黃色的那種玉米
綠巨人罐頭,那種很甜的玉米
甜玉米是因為形成澱粉的基因突變
無法將蔗糖轉換成澱粉,因此很甜;所以常常拿來做玉米糖漿
玉米再經過加工層層萃取如玉米油 玉米蛋白質
剩下來的可能是澱粉,以及其他殘渣
澱粉可以拿來作為食用,也可以拿來作為食品添加物
玉米澱粉是很好液體凝固物,可以讓食物變得比較黏稠
最常看到的就是布丁所添加的凝固物
且外部分食品也會加入玉米粉來增加香味
玉米殘渣可以當作飼料作物
在美國玉米是種植最廣的作物,也是美國的主食
美國玉米有八成是拿來給牛吃的;可以說美牛都是玉米做的
彩色跑用的粉末就是玉米澱粉;這東西應該是從美國來的
因為美國玉米最多,可以這樣浪費
但是粉塵吸入倒肺中還是會有影響的
肺部要排出會很辛苦
更何況他那些食用色素,是不是天然植物萃取,我們也不知道
就算是天然色素,到處灑在環境中;也不一定很容易分解
灑到河流中呢,若增加細菌族群;可能會減少河川氧氣
色素則可能會遮擋陽光;最後造成河川品質降低
不過彩色跑真的有很多穿短褲的正妹就是了(毆打)
推 Rajia:太專業 知抱歉只看到馬鈴薯就end144F 09/29 14:50
推 iampro:不要砍啊!!!想知道地瓜的八卦!!147F 09/29 15:19
地瓜以後再來寫好了,地瓜要寫得好多;各種類 歷史
只能先說地瓜是種很無敵的作物;全株都可以利用
豬都可以吃那麼胖,以前台灣人窮就是吃很稀很稀少的稀飯
至少我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稀飯加一點點的地瓜絲 當營養補充
至於現在你倒是可以拔一些地瓜葉洗乾淨加入泡麵
鼎盛時期:民國40~60年間,主要供為當時農村副業重要的自給飼料及輔佐糧食
隨後由於用途的變遷,進口飼料玉米取而代之,
甘藷需求量因而銳減,栽培面積也逐年大
幅降低,至民國79年達最低,年產量僅 1 萬公噸
不過現在這幾年因為大家都漸漸知道地瓜葉很營養,地瓜的膳食纖維很多
所以越來越多人拿來當養生吃
地瓜品種也越來越多,當然分成葉子用如台農七十一號 與
塊根食用如台農六十六號,桃園三號,台農七十二號等
外觀各有不同
台農57號:黃皮黃肉
台農62號:紅皮黃肉
台農64號:黃皮粉紅肉
台農66號:紅皮紅肉
台農70號:紅皮黃肉
芋頭蕃薯:紫皮紫肉
葉子與塊根根兩邊養分會互相競爭,要看用途
有許多品種改成食用葉子,養分就比較少會去塊根
有大部分品種則是針對塊根育種,現在都改得很甜很Q
地瓜裡面的珍寶如桃園三號 相當Q
含有大量類胡蘿蔔素,除了作為抗氧化劑,也是維生素的前驅物
紅肉的台農66號則是紅肉,也很甜
還有都紫色的芋頭甘藷,含有大量的花青素
當然還有很多品種陸續改良
若對地瓜有興趣可以站內信跟我要地瓜的相關資料
推 jbmm:專業文。推150F 09/29 15:27
推 imyme:專業推151F 09/29 15:28
推 Vipasyin:這種文筆舒服又清晰,不當老師可惜~153F 09/29 15:51
推 ceipi:推154F 09/29 15:52
推 cccooler:不要砍啦 難得長知識優文耶 不要砍啦 不要砍啦 不要砍啦161F 09/29 16:43
之前有看到黃金米的新聞
本來想寫的,下禮拜再來介紹基改作物黃金米
如果我有看到什麼作物相關的,或者農業的新聞就會來寫寫文章吧
以往只要去到哪裡 不管是超商還是鄉下都會對農作物感覺很感動
但是也只僅限於農作物;但是現在看了銀之匙這樣的農業卡通以後
反而發現對其他農業中的畜牧業也很感動
小時候也沒想過會這麼存樸念農業
本身是學氣候變遷對農業的影響
最近氣候變遷有人說暖話是假象,有人說反而變冷
出來澄清一下,氣候變遷通常是當地氣候開始走向極端
有些地方突然變很冷,有些地方突然變很熱;有些地方突然下大雨
當然氣後對農作物影響最大,氣候若隨便改變
可能就會造成當地糧荒了
原本的作物無法生長,
不過有部分的農學家倒是說,種植別的能適應氣候的作物就好了
當然跟當地飲食都有關係
台灣的糧食安全 農業發展牽扯太多很複雜因素
如何補助年輕人回鄉下種植,才是問題所在
老農也做不久了
地就當然被強力徵收;蓋房子等
我也不知道台灣農業的未來
能不能找回那種鄉土文化感覺
有時候讓我很懷念,筆者我是台中大甲鄉下長大的
現在都變成工業區了,我家的田都有白色粉末了 科科
※ 編輯: Ryushuier 來自: 140.112.233.241 (09/29 16:58)
推 airrooco:我有吃過一種長得像米其林輪胎吉祥物的根莖類,那是啥?173F 09/29 18:21
XD 可能要有圖片
推 Sunofgod:不要刪好嗎 這麼有營養的文174F 09/29 18:22
推 MrAB:超強鍵盤神農氏!!!!!!!176F 09/29 18:45
葛鬱金是葛鬱金科的,又叫竹竽、粉薯或紫薯,原產於熱帶中南美洲及西印度群
其取他的塊莖含大量澱粉,產品也很像太白粉;有時候也有人會冒充來做為太白粉
作用很多含高量澱粉及纖維質,是清涼滋養劑,
原住民常當成重要副食品。幼莖可供蔬食,烤食成熟根莖風味甚佳。
葛鬱金澱粉易消化,可供小兒及病患食用,且具有收可治痢疾
推 cocoff:謝謝長知識178F 09/29 18:59
奶精通常是植物油做的,不是用澱粉
是用玉米油或者其他植物油如椰子油 棕梠油等 ;
很多會加入氫,使得不飽和酸變成飽和脂訪酸
這樣才會有優酪感覺
因此部分奶精會有反式脂肪的可能性,易造成血管堵塞
就跟奶油一樣
這裡補充一下好了 油類通常植物油是屬於不飽和
所以感覺會像液體,不容易變成固體;因此不容易堵塞血管
但是缺點是怕高溫,容易崩解產生超氧分子攻擊細胞
動物油則通常相反屬於飽和, 很穩固
高溫較不容易崩解,但缺點就是容易堵塞血管
因此反間如果要讓植物油變成固體
或者乳酪狀,大都是要加入氫,變得跟動物性油一樣穩固
問題是會產生反式的氫鍵結構 ,容易堵塞血管
不過植物油中的棕櫚油確實比較穩固,比較不用去做氫化而產生反式
所以棕梠油比較受歡迎 食品加工上
因此奶精如果用棕梠油應該可以降低反式脂肪的危險
推 gsuper:哇塞 行家一出手 就知有沒有183F 09/29 20:08
※ Damolee:轉錄至看板 cookclub 09/29 20:13
※ 編輯: Ryushuier 來自: 140.112.233.241 (09/29 21:45)
推 ayuELT:這篇太厲害189F 09/29 21:46
推 ETTom:推專業鍵盤農夫 ....191F 09/29 21:50
→ boil:現在的地瓜粉幾乎都不是地瓜做的....一堆是樹薯粉193F 09/29 22:13
推 ea00382:大甲~種冬瓜標會長冬瓜嗎196F 09/29 22:57
推 heroe:食物文都可以爆,可見多專業!197F 09/29 23:29
推 k15464:太強了!!!!!!!!200F 09/30 00:30
推 a3504121:[神專業文 長知識了!!! 感謝大大^^201F 09/30 01:07
推 jpss:推大甲之光流水兒~~202F 09/30 03:09
推 cj829:朝聖!太強大了!超專業!208F 09/30 11:09
推 saithe:專業推!!211F 09/30 13:34
推 kiliman:這篇根本要 M !!! 不用砍了!212F 09/30 15:04
sorry
dear 資料有點多 有興趣站內信
當然不只有地瓜,如果有其他作物有興趣,我都可以看看我有沒有講義
※ 編輯: Ryushuier 來自: 114.41.97.116 (09/30 17:16)
推 chiz2:娘子 快出來!!215F 09/30 20:41
推 Pessoaa:專業以及同鄉推 ! 專業 清新 好文216F 09/30 2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