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講國語只會越來越多。究其原因,並不是什麼優越不優越的問題,最本質的問題在於,雙北佔了大量人口,在講台語、客家話、國語匯聚的大城市裡,使用一種大家一定都聽得懂或者大部分人都聽得懂的語言是最方便的。所以會默認先講國語。但是這並不是對非國語的蔑視,而是便宜行事而已。
本人作為對岸的網友,本身是潮州話,但是在大城市裡,都會默認起頭用普通話,如果對話過程中發覺對方是潮州人,有可能會轉為講潮州話。如果是回到潮汕地區,比較二三線的城市,本來外來人口就很少,大多數是本地人,則主要語言會變成潮州話。
結論,用最通俗最容易用的語言來溝通,這個是便宜行事,而非歧視其他語言。
至於保護自己的語言或者方言,則要從自己做起。多會一種語言或者方言,在社會工作交流中,有時候會有很多好處,便於團結講同樣語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