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ublicIssue作者 bugbook (光與闇的消逝之所)標題 [新聞] 林中森:兩岸協議協商緊鑼密鼓進行時間 Sun Aug 3 20:19:15 2014
【新聞來源】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729/442203/
【新聞內文】
海基會下午舉行董監事會議,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表示,兩岸正緊鑼密鼓就
各項議題協商,並未受到《兩岸服貿協議》或《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在立法院沒
有通過的影響;目前兩岸正在協商的《兩岸貨貿協議》也會依照兩岸協議4溝通
原則,在每個階段都向業界、國會、社會大眾溝通說明。
海基會董監事會議也討論通過海基會下年度預算,編列2億餘元,等完成程
序後,將呈報陸委會同意後,送立法院審查。
林中森說,兩岸已對陸客來台中轉達成共識,接下來要就技術面如何處理繼
續溝通,另外就共同研究融入區域經濟整合也達成共識,還有在以往溝通兩岸兩
會互設辦事機構的過程中,有些需要突破的瓶頸也達成若干共識,對未來達成協
議有很大幫助。
至於貨品貿易、爭端解決等協議的後續協商,雙方也都建立共識,不受學運、
服貿協議審議或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審議爭議影響,還是正常進行協商溝通。
(徐珮君/台北報導)
【評論】
注意這幾個關鍵字:
「陸客來台中轉」、「融入區域經濟整合」、「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
「貨品貿易、爭端解決等協議」
爭端解決協議應該跟這個有關: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711281
〈社論〉爭端解決未談 服貿協議免談 - 言論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台灣社會針對包括公共政策在內等各項重大議題的討論,經常三分鐘熱度,原因很多,受到劣質媒體環境生態的影響,如資訊淺層揭露、報導品質不佳、新聞炒作一窩蜂、內容重複轟炸,導致閱聽人麻痺甚至反感,是主要因素之一。這個特有現象,一旦被深諳媒體特性的當權者所掌握,往往就能擁有戕害言論表達的強大武器,使國家空有民主之名,卻無公民參與政策的實質。「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正是一個例子。這紙協議自海基會六月跑到上海去簽署過後,到現在,儘管相關產業與學界持續痛陳問題之嚴重,但隨著媒體關注程度的遞減,政府再以強大資源單向宣傳,究竟還有多少公民對此保有高度警覺、堅持認知國會必須善盡審議把關職責?正是當前台灣社會的一大挑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6.0.6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07068358.A.0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