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zxcvxx (zxcvxx)
標題 [新聞] 投入氫燃料車研發是政治驅動還是需求驅動
時間 Tue Oct 19 14:16:08 2021


原文標題:
投入氫燃料車研發是政治驅動還是需求驅動?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
https://bit.ly/30ErLau
                                      (請善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
2021年10月19日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原文內容:
根據Information Trends研究,即使氫能成本高且缺乏強大的氫燃料基礎設施,氫燃料電
池車的銷售量受到了壓抑,但是至2020年底為止,累計銷售超過了27,500 輛。

除了豐田、現代和BMW之外,大多數汽車製造商都放棄在乘用車上使用燃料電池的想法。
從2019年開始,本田認輸了。2020年通用和賓士也退出(但是戴姆勒繼續為重型汽車開發
燃料電池)。此外,在2020年,福斯汽車詳細解釋為什麼氫燃料不是乘用車的最佳選擇,
甚至堅決反駁了一個貿易組織關於增加氫汽車和卡車的呼籲,並認為這做法是荒謬的。


福斯表示,在相同距離內,氫動力汽車需要的能量是電池電動車的三到四倍,因此在行駛
相同距離的成本上,也是電動車的三到四倍。這就是為什麼愈來愈多的製造商正在遠離燃
料電池的關鍵。


但是近期開始轉向,一些汽車製造商往氫燃料領域投入更多資金。許多專家解釋,這現象
是因為政治風向的變化而導致市場轉向氫能源的發展。例如:在德國和英國的Pols已經對
氫技術進行了大量投資;美國拜登總統的基礎設施計劃也包括為氫能提供資金。


從政治的角度切入,氫似乎是一種有吸引力的妥協,因為可保持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生存(
暗示著競選資金可以挹注),同時聽起來亦可獲得減少碳排放的名聲。

BMW的X5休旅車的基礎上開發了雛型氫動力車,該專案的部分資金是由德國政府出資。這
家汽車製造商計劃在2022年建立一個由100輛氫動力車組成的測試車隊,並可能在2030年
之前為市場做出準備。


無論這項技術是由政治驅動還是需求驅動,都讓德國廠商開始思考往氫能源上發展。例如
:福斯汽車集團旗下的奧迪表示,組成100名工程師的團隊從事燃料電池開發,並且已經
製造了一些雛型車。賓士也表示,可以輕鬆恢復已擱置的燃料電池驅動的 SUV計畫。


豐田公布旗下Mirai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在加滿氫的情況下,這輛Mirai行駛了1360公里
(845英哩),消耗氫5.65kg,平均每百公里氫能耗約0.4kg,低於豐田官網顯示的
0.79kg/100km。

如今在中國,也有幾家汽車製造商正在開發燃料電池車,其中包括長城汽車計劃開發氫動
力SUV。

這表示著,即使燃料電池目前太昂貴,無法用於乘用車,但是豐田、現代和BMW都知道,
擁有這選項將可在市場反轉時,獲得最佳的攻擊位子;同時可取得政府的研發資金及補貼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電氣化時代來臨,許多汽車製造商也在研發氫燃料車,但背後的助力似乎是政府的補助而
不是消費者需求。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145.192.245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XRcAhtF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34624171.A.DCF.html
kenet123: 電動車不是本來就用政治來推動嗎1F 10/19 14:16
w28103566: 極端氣候吧,各國都怕了?2F 10/19 14:22
kuojames2580: 但是不是說電動車其實也很汙染環境3F 10/19 14:23
david3033: 鋰電池技術成熟,成本又低,而且是主流,但我覺得氫能源電池光是充電就屌打了
豐田那台2代mirai ,充飽電只需要3分鐘4F 10/19 14:24
centaurjr: 感覺只想嗆氫能源而已XD7F 10/19 14:31
a22222a4210: 電動車搭核電算環保 台灣還是算了吧8F 10/19 14:31
aegis43210: 因為用氫能源,現有天然氣管線可以延續使用,而且氫氣也是開採石油的副產品
鋰電池充電慢,冬季續航下降,加上鋰鎳鈷都在大漲目前美國已經在規劃2030年,燃料改成9成甲烷加一成9F 10/19 14:32
simo520: 之後就是電池原料大缺14F 10/19 14:38
Orianna: 其實啦 其實 elon musk早說過了 大家沒聽而已
氫能源不是純氫 是壓縮氫 壓縮存放耗費的能量太大了整個構思 其實從基礎上就違反普通能量守恆了15F 10/19 14:40
aegis43210: 目前主要是轉成氨或蟻酸18F 10/19 14:43
centaurjr: 氫至少可以蒐集過剩的電能,musk預想的電動車當buff感覺比較難實現吧19F 10/19 14:45
Orianna: 如果只是要蒐集過剩電能 那台灣現在就已經有的水壩21F 10/19 14:46
xsoho: 標題改成投入電動車研發也通用22F 10/19 14:46
Orianna: 抽水機制就已經做到了 目前已商業化的氫氣存能電池23F 10/19 14:47
centaurjr: 今年連民生用水都在缺....還發電嘛24F 10/19 14:47
Orianna: 電力的轉換率不足50趴 也就是有50趴是直接浪費的25F 10/19 14:47
xsoho: 沒有政治力介入傳統車廠根本不會去研發,看看現在各大車廠現在被特斯拉打就知道了
現在才在哭夭說電動車會害大家失業
有沒有跟國道收票員很像26F 10/19 14:49
Orianna: 對比一下 鋰電池理論轉換率是99趴 電動車能量轉換是86-90趴以上 氫氣目前無法比30F 10/19 14:51
centaurjr: 問題是電池沒法大量儲存阿,不然哪會缺電32F 10/19 14:52
Orianna: 要大容量儲存能量 就已經有水利儲能了33F 10/19 14:54
centaurjr: 就說缺水了你還用來發電?34F 10/19 14:55
aegis43210: 抽蓄水力儲能不太可行,美西大旱,美國不會把寶押在水力35F 10/19 14:56
Orianna: 水力抽蓄儲能是減緩缺水 不是浪費水 去google吧37F 10/19 14:56
centaurjr: 全世界現在都極端氣候了...真的要靠水利儲能?38F 10/19 14:57
Orianna: 台灣就已經實做很久了下游有水就能抽到上游39F 10/19 14:57
centaurjr: 人家水壩都缺水了你要怎麼儲能,抽不存在的下游的水40F 10/19 14:57
Orianna: 搞懂一點 我們缺水是上遊蓄水池水少 不是完全沒水41F 10/19 14:58
centaurjr: 真的有得抽就用去飲用水了  怎麼可能給你發電42F 10/19 14:58
aegis43210: 嗯,美西也是蓄水池沒水43F 10/19 14:58
Orianna: 如果缺水又缺電 那確實要考慮要不要放水發電 但那44F 10/19 14:58
centaurjr: 是減少阿  不用儲存未來的水喔45F 10/19 14:59
Orianna: 和用電力抽蓄水也沒啥關聯46F 10/19 14:59
centaurjr: 每天剛好算三天份這樣?
你抽水上來就不能發電,自然就不能儲能47F 10/19 14:59
aegis43210: 水力抽蓄是在不缺水又電力剩餘極多時很好用49F 10/19 15:00
Orianna: 是的 如果面臨同時缺水又缺電 確實不能放水發電50F 10/19 15:01
aegis43210: 但美西大旱,只能想別招儲能,例如氫能源51F 10/19 15:02
kuanhunter: 氫能源可以接軌舊能源而來的,有錢啦52F 10/19 15:04
mooto: 理論上,氫能跟再生能源可以互補,電能在儲存方面比較弱勢,但要儲存大量的氫也要評估53F 10/19 15:05
hnjsh: 日本走氫能主要是因為石化工業的副產物吧55F 10/19 15:11
northwater: 燃料電池用於固定設備比較適合56F 10/19 15:21
LimYoHwan: 家裡不能設氫氣站 沒前途 電車的願景是讓汽車儲能可以回充給電廠舒緩尖峰電力需求 整體可以減少電
力浪費和缺電問題 讓電力運用更有效率 所以各國只會繼續發展電動車57F 10/19 15:22
glenex: 樓上有加油站加油3分鐘,你家需要放汽油嗎……
加氫站如果和加油站一樣多你在家加氫幹嘛61F 10/19 15:34
fallinlove15: 電動車本身就是政治目的 電池本身就是高污染源 在還沒有確定完整回收機制就硬推 電池規格也一直在改變 往後這爛攤子大概很難解決
最好的方法還是想辦法用再生能源轉化石能 這樣不但不用大改整體規格 也能達到碳中和 只差在汽車還是會排氣而已
可惜一堆人看到會產出二氧化碳就連討論都不肯63F 10/19 15:37
glenex: 我很好奇有人敢開電動車去沙漠,或是冰原嗎,感覺會很慘70F 10/19 15:43
chencjj: 能量轉換太多次,到底是哪個智障會想採用72F 10/19 15:43
ru04hj4: 氫能源用在大型載具是有機會73F 10/19 15:44
LimYoHwan: 很多人把加油站到處都是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因為被慣壞了,你要發展氫車 請跟電車一樣 廠商自己去架設,沒有政府支持出錢 誰幫你蓋的加油站?
試想一下汽油車剛發明的時候,哪裡來一堆加油站
還不是有政府出錢蓋的。油車就是得了便宜還賣光
乖,不要認為現在的方便是理所當然74F 10/19 15:48
glenex: 私人鈣一定不夠啦,你看看快衝站的精美數量80F 10/19 15:51
jerrylin: 反正有車廠願意砸錢嘗試就給他們去做啊81F 10/19 15:55
glenex: 現在電不夠,電網功率要提升,真要私人蓋,你可能連發電站都自己蓋82F 10/19 15:55
LimYoHwan:  [url=https://imgur.com/eajBX2e]https://i.imgur.com/eajBX2e.jpg[/url]各國政府支持電動車 除了減碳,虛擬電網是目的之
一,這樣還看不懂 也無能為力了
你們該想想為啥中國美國歐洲都支持 然後自己想不
通吧84F 10/19 15:55
glenex: 是你說政府做太多慣壞大家,現在又說政府電網…你邏輯蠻妙的,我只是想理解你89F 10/19 15:58
LimYoHwan: 好啊 那你就去投資氫能股 我買電車相關 你賺錢對
我一點好處也沒91F 10/19 16:00
centaurjr: 虛擬電網假議題啦....想想用電巔峰你車子都停在哪充電站?  家裡? 還是公司附近停車格XD
不是2就是3吧....93F 10/19 16:07
LimYoHwan: 樓上去查一下英國立法了 智慧充電樁96F 10/19 16:13
centaurjr: 看了一下年底才要推動....我還以為已經立法了呢
過了再來看看....有沒有包含舊建案97F 10/19 16:15
bndan: 台灣的缺水是水在地面上的時間過短..這世界的缺水地區跟台灣一樣的情況不算多吧 = = (高量進高量出)99F 10/19 16:19
appledick: 充電真的智障,量一但放大會哭死101F 10/19 16:19
quartics: 氫能完全沒機會跟電動車競爭家用車市場,注定失敗102F 10/19 16:23
zaqimon: 電動車開始大賣之後 電池真的夠用嗎?103F 10/19 16:23
quartics: 用政治力介入最終只是虧更多104F 10/19 16:23
msms: 製氫的能源用什麼?能拿來製氫為什麼不直接發電?105F 10/19 16:26
teaking: 未來是氫的世界106F 10/19 1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