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tompi (大波動)
標題 Re: [請益] 經濟硬著陸,股市會怎麼走?怎麼因應?
時間 Thu Apr  6 10:50:32 2023


※ 引述《pigpigpig000 (Peter)》之銘言:
: 最近看了風傳媒、智富、股乾爹都有提到
: 最近FED的處理方式回顧歷史來看
: 都不是軟著入的可能情況
: 反過來說,這次硬著入的機率非常高
: 首先會遇到升息升不上去不得不降息
: 降息之後,隨之而來的是經濟大衰退
: 如果是走這一條路的話
: 不確定股市會跟著經濟率退的基本面下跌
: 還是會走自己的路
: 現在怎樣的因應方式會比較好呢

  有三種方法可以因應

  1.資產分散:
        資產分散講究的是資產間報酬率呈現低到負相關較好

        原因是投資組合的風險是資產間共變異後的波動,因為相關係數

        低可以降低總風險。


  2.Managing Tail Risk 管理厚尾(肥尾)風險:
        十幾年前有本書叫做 "黑天鵝效應",簡單說 我們常看到一些對股票

        的風險指標中有個叫做"標準差",用來描述股票波動。


        "標準"這兩字其實就有點問題。其公式中 用以計算平均離差的 n-1

        就把過去的風險平均化了。


        譬如說 SP500 長期波動度假設是 15%,所以可能會用這樣的長期風險

        去配置SP500的部位,且簡單的相信SP500 波動大概就是這樣。

        但在事件發生期間,股市波動常常動輒4、50%起跳。

        例如1:
           在日波動3%,年化3%*252^0.5=47.6% 的預期市場波動下,
           跌7%的機率為 約 2.33個標準差,機率為1%。

        例如2:
           在日波動1%,年化1%*252^0.5=15.9% 的預期市場波動下,
           跌7%的機率為 約 7個標準差,機率為9.13472E-12

        兩者在不同波動預期下,跌7%的發生機率相差10億倍。


        所以基於長期歷史的標準常態波動度在真實市場是 不可用的。


        為了管理或避免這樣的風險發生,就產生了買保險的作法

        參考 Managing Tail Risk With Options Products
        https://reurl.cc/8qzglM
Managing Tail Risk With Options Products ·  The Hedge Fund Journal The Hedge Fund Journal is a monthly magazine focusing on the global hedge fund industry. ...

 

        簡單說就是 long Put,或買進波動度的交易策略。


  3. 目標波動度策略
     自2008年後開始發現依靠資產配置降低總風險的方式並不能有效降低極端

     風險,因為當系統風險發生時,投資人紛紛急忙抽離資金使得各種資產類別

     產生相關度高的下跌情況,脫離資產間歷史的相關性,因此開始朝向總風險

     控制的方式著手。學者 Dachraoui(2018) 在觀察美國SP500市場發現:


        "波動持續性上漲或下跌與後續報酬率呈現反向關係 。這個發現與1952年

         馬可維茲的投資組合分散,透過資產間負相關性降低波動有著”質”意義


         上的不同。Dachraoui也發現這樣的現象存在歐洲與亞洲的股票市場。"


     關於風險資產曝險比例

     1.如果投資人完全跟隨市場,不隨著風險高低增減部位,則投資人部位為L。

     2.假設投資人在波動度大於等於30%時降低50%部位則

       L=if(vol>=30%) then L=50%

     3.若投資人設定一波動目標σ_T,且根據前一期市場波動狀況增減部位,

       則L_t=σ_T/σ_(t-1)


     相關研究請參考 https://ah.nccu.edu.tw/item?item_id=143109
目標波動策略投資組合在台灣股票市場之表現 - 政大學術集成
政大學術集成(NCCU Academic Hub)是以機構為主體、作者為視角的學術產出典藏及分析平台,由政治大學原有的機構典藏轉
型而成。 ...

 

     目標波動策略投資組合在台灣股票市場之表現,張瑋珊,政大碩論,2019

     具體做法這裡就不另贅述,有興趣的多爬文


  4.結語
     曾經聽過一個很臭屁的中華開發交易員說,只要是上漲就沒有風險,

     "風險波動不重要"。

     好像~~~~也對,

     但風險升高,後續走勢如何的相關研究非常多,

     人不能掛無事牌,多了解一分總是好的。




--
https://imgur.com/NAX8thX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61.151.146 (臺灣)
※ 作者: tompi 2023-04-06 10:50:32
※ 文章代碼(AID): #1aBZD_Gr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80749439.A.435.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請益] 經濟硬著陸,股市會怎麼走?怎麼因應?
04-06 10:50 tompi.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4/06/2023 10:51:15
SRNOB: 愛看多發1F 04/06 10:53
slayptter: 昨天不是才說不著陸,空中加油?
全面降息QwQ2F 04/06 10:58
Idiopathic: 奇怪 我一直覺得大家好像都覺得股市沒什麼跌
但其實要下跌到2008年那種等級的大跌真的非常少
其實去年也跌到熊市定義了 沒有那麼多金融風暴啦4F 04/06 10:59
addy7533967: 推推7F 04/06 11:00
Idiopathic: 如果整天都要等大跌50% 那可能一輩子只能入場一次了8F 04/06 11:01
slayptter: 我部分策略也有加入波動度,這其實還蠻重要的9F 04/06 11:02
rayccccc: 看不懂先推10F 04/06 11:02
stlinman: 比較有趣的是最近SP500跟台股的VIX反而出乎預期的低ATR也被去年去年10低,該不會去年10月就真的是低點?     比         月11F 04/06 11:03

             NQ100
DATE         波動預測
2022/12/15      30.4%
2022/12/16      29.5%  <= 去年12/16 市場波動開始走低
2022/12/31      27.1%
2023/1/31       22.3%
2023/2/28       23.9%
2023/3/31       18.4%
2023/4/5        17.8%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4/06/2023 11:19:29
abccbaandy: 確實這樣,算一堆有啥用,實戰能這麼準?14F 04/06 11:19
 先不說準的部分
 https://therobusttrader.com/what-percentage-of-trading-is-algorithmic/
What Percentage Of Trading Is Algorithmic? (Algo Trading Volume)
How much trading is done by algorithms? What trading volume is made by algorithmic trading? The idea of creating computer programs to trade one’s trad ...

 
 根據統計美國2022/11 文章
 美國約有70%的股市交易 來自 演算交易
 雖然我也有點懷疑這數字有點高,但5成可能是有的

 另外關於準不準的問題,
 市場不是隨機的,所以就存在可能可以準的做法與策略。

newvote: 聰明的人 會把很複雜的東西 說得很簡單
投資 其實 非常簡單的....
不需要 想太多 了15F 04/06 11:19
abccbaandy: 一堆研究都喜歡從歷史找規律,然後回測告訴你這樣做最好,然後你真的照著做就被套了XD18F 04/06 11:21
mytropicfish: 避險也是有代價 一般小額投資人多留現金就夠了20F 04/06 11:22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4/06/2023 11:26:53
Kobe5210: 數據回測這種東西新手時期就玩過了。
還是有人一直花時間在這XD
回歸股市的本質,好好做選股研究跟個股買點,才是一輩子的事業。21F 04/06 11:24
 選股與擇時不也是數字分析嗎?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4/06/2023 11:28:45
Factorio: 謝謝25F 04/06 11:29
k8787713: 先推 不過研究投資組合 不如用少買來取代
資金控管maybe更根本26F 04/06 11:31
 第3點 目標波動的做法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4/06/2023 11:35:08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4/06/2023 11:35:23
allen0519: 推一下統計分析說明啦 答案就在裡面 只是你看得懂不代表知道該怎麼做28F 04/06 11:44
Kobe5210: 選股與擇時是產業未來趨勢分析,不是數據分析。
差很多。30F 04/06 11:44
 所以在看資訊時,不看數據做推演嗎?
 趨勢分析 是基於 哪種資訊呢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4/06/2023 11:52:21
killver: 好聞
選到未來科技轉機股,有時候真的是運氣,多少新科技最後無法商用或被其他科技取代而死在半路上32F 04/06 11:56
poisonB: 這篇能看懂的是少數吧35F 04/06 12:01
slayptter: 再推推
你的觀念蠻好的,讚讚
多了一個可以跟蹤的ID。XD36F 04/06 12:05
k8787713: 再推 謝謝回覆 抱歉第一次沒好好看完39F 04/06 12:06
 呵呵 沒事
 我剛剛是說你跟我想的一樣,簡單減碼省事多了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4/06/2023 12:09:29
duriel3313: 請問kobe大不看過去的資料要怎樣分析未來 通靈喔?40F 04/06 12:11
roots5071: 謝謝分享41F 04/06 12:13
no2muta: 我也想知道如何不看過去分析未來 在線等42F 04/06 12:20
poisonB: 可是這篇論文的結論 前提是依多頭還空頭市場下去做43F 04/06 12:21
 政大那篇論文,可以當作這個概念的起頭
 以一個沒做過交易投資的研究生,不能期待完全對市場一定如何
 但這樣的學術論文可以發想一些作法,
 例如 TVS跟波動預測結合 有別於MV的作法
YAYA6655: 房蟲就是深黯此道,只要上漲0風險44F 04/06 12:28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4/06/2023 12:31:31
hfhf: 分散風險不錯啊,推一個!遇到一次會哭45F 04/06 12:30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4/06/2023 12:32:40
ALENDA: 推46F 04/06 12:40
Brioni: 08年大跌不常見…就跟股神說熔斷這輩子也沒見幾次,而殖利率長時間倒掛也不常見
反正要避險先觀察企業財務變化吧,每次大事件前其實從主要企業財務報表都會反應
然後有些人大概以為去庫存財務報表就會好看47F 04/06 12:40
kav123456: 推厚尾管理52F 04/06 12:45
dabih: 推 上漲沒風險大概是基於 PMPT sortino ratio那派ww53F 04/06 12:45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4/06/2023 12:49:27
Kobe5210: 新產業發展就沒有什麼過去數字可以查啊~
就算是景氣循環產業,每一次的拐點也都不一樣
(友達虧錢,可是你等不到8元)
所以重點不應該放在過去數據如何如何。
回到股價漲跌的籌碼力量,擇時才是重點。再搭配看54F 04/06 12:51
 籌碼算不算是種數字呢
Kobe5210: 產業是否會成長來選股,這2件事都跟過去數字無關。59F 04/06 12:51
hypeng: 推分享60F 04/06 12:52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4/06/2023 12:55:55
jimhall: 上漲賺分紅 下跌高歌離職 風險是入行在高點 但是招聘往往在高點才會大招人
不然業內其實不用管什麼風險 又不是賠自己 大膽賺就是了61F 04/06 12:58
 正姐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4/06/2023 13:02:00
CORYCHAN: 感謝分享65F 04/06 13:17
johnsonhoj: 推認真討論66F 04/06 13:20
F0314: 推個67F 04/06 14:14
h760108: 那怎麼比較出這產業會不會成長呢?分析往年財報不就是看數據?68F 04/06 14:16
aresa: 我自己評估也是覺得台股目前其實很保守,扣掉那些迷因股目前股票其實都算低檔和2019相比,還是說其實去年台灣的公司相比其他實際上真的賺爆了?70F 04/06 14:21
jonaswang01: 凱因公式直接拿起來用了73F 04/06 14:37
Mustang428CJ: 推推  然後蒙格也說過,高價買進就是一個很大的風險也可以拿來參考,但何謂高價就每個人定義不同了74F 04/06 15:09
jdjfghr: T大篇篇好文76F 04/06 17:24
nthukos: 好文推77F 04/06 21:54
Capufish: 推分享78F 04/06 2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