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標題 [新聞] 書店難獲利 誠品股價剩3成
時間 Fri Jun 23 19:10:42 2023


原文標題:

書店難獲利 誠品股價剩3成

原文連結: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590082
書店難獲利 誠品股價剩3成 - 自由財經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書難賣、租金成本高漲,加上自建電商平台得先達百億元經濟規模,又碰上連續三年疫情重創,誠品生活股價從十年前二百元如今只剩三成;誠品董事長吳旻潔坦言「書店真的不好經營」,出版業日前 ...

 

發布時間:

2023/06/23 05:30

記者署名: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

原文內容:

書店難獲利 誠品股價剩3成

2023/06/23 05:30

https://img.ltn.com.tw/Upload/business/page/800/2023/06/23/142.jpg
誠品董座吳旻潔。(資料照,記者張慧雯攝)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書難賣、租金成本高漲,加上自建電商平台得先達百億元經濟
規模,又碰上連續三年疫情重創,誠品生活股價從十年前二百元如今只剩三成;誠品董事
長吳旻潔坦言「書店真的不好經營」,出版業日前發起「圖書折扣秩序制」立法連署,反
映業界對跨界經營者大打折扣戰的憂心;但她依然堅持,「只要誠品存在一天,台灣絕對
會有一間不打烊的書店」。


書難賣、租金高、電商尚未獲利

歷經敦南誠品熄燈、信義誠品也將於今年底關門,這些對誠品具有重大意義的據點一一收
起來,吳旻潔格外心痛;疫情期間,她力求突破轉型,「用力關店、也用力開店」,關掉
虧損累累的千坪大型據點,改以百坪左右的「社區型書店」替代,才讓租金成本下降。


面對「年輕人不愛看書,書店更難經營」的說法,她反駁說,誠品去年以三三○萬名會員
閱讀習慣分析,二十九歲以下購書比例最高,年輕化閱讀趨勢崛起,其次為三十至三十九
歲,接下來是四十至四十九歲;而南韓作家李美芮的作品「歡迎光臨夢境百貨2︰找回不
再做夢的人」,拿下去年誠品書店翻譯文學年度第一名寶座,「韓流」風潮已從戲劇延伸
到文字。


為何經營書店難獲利?這與近年來電商通路大打折扣戰有關。吳旻潔直言,出版業日前發
起「圖書折扣秩序制」立法連署,反映業者對折扣戰的憂心,此舉也嚴重影響書店業者營
運;她更呼籲「通路對折扣要自律,書籍從來都不是太貴、讓人家不買,是買了以後能不
能專心看完、讀完」,若一味壓縮書本價格,使得書被視為廉價財並非好事,反而會使出
版產業退化、消失。


至於「誠品線上」(電商平台)的營運,吳旻潔推估還需三到四年才能轉盈,但誠品生活
整體虧轉盈應該「來日不遠」。她分析,電商營運團隊和技術團隊約百人,加上租金設備
支出,倉儲物流營收要八十億至一百億元才能達到經濟規模,但今年營運會比去年好,也
有信心明年會比今年更好。


心得/評論:

預計台灣未來會花錢買書的人會越來越少,
這個產業未來的前途有很大的問題,
理智的人會避免花錢買誠品生活(2926)這類的股票。

--
沒說小乘大乘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具戒經講記》拆穿佛教大乘經典的騙局
上座部佛教明昆《南傳菩薩道》真釋迦牟尼佛的菩薩成佛之道  大乘菩薩成佛之道
妙法蓮華經 華嚴經 心經 金剛經 楞伽經  梵網經菩薩戒 圓覺經 楞嚴經 是 大乘假佛經
阿彌陀佛 藥師佛 是 大乘假佛  觀世音 文殊 普賢 維摩詰 龍樹 地藏王 是 大乘假菩薩
https://www.ptt.cc/bbs/IA/M.1588944610.A.D9C.html
上座部佛教目犍連子帝須那先偽經大乘十方諸佛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140.151 (臺灣)
※ 作者: hvariables 2023-06-23 19:10:42
※ 文章代碼(AID): #1abNsyMQ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87518652.A.59A.html
dergnj: 不講還不知道這有上市1F 06/23 19:12
waitress: 年輕人不愛看書,也不愛思考2F 06/23 19:13
nopenisgreat: 讀一堆書還不是輸早出生有囤房的當房奴3F 06/23 19:15
Beantownfan: 樓上這句大概流傳50年了 XD
更正2樓4F 06/23 19:15
tony870414: 努力投胎可能比較快6F 06/23 19:17
arnbition: 二樓大概文章也沒讀完xD7F 06/23 19:17
Kydland: 有些出版社很喜歡搞那種垃圾定價 自己先檢討吧
不是書店或電商愛搞折扣戰 而是出版社定價太垃圾8F 06/23 19:17
tchialen: 誠品不是賣咖啡的?10F 06/23 19:18
snider: 意外嗎?11F 06/23 19:18
tomdavis: 29歲以下購書比例最高XD 老人不買誠品(?12F 06/23 19:19
smallpooee: 買書都到momo最便宜13F 06/23 19:20
Atwo: 實體書被淘汰已經是趨勢了14F 06/23 19:21
madhate: 成品看一看,喜歡的話上網買15F 06/23 19:22
vincentman: 我都電子書了,不佔空間,又方便帶著走16F 06/23 19:23
Atwo: 我也不覺得是誠品的問題啊 實體書就是下個DVD藍光17F 06/23 19:23
peter98: 這種書店搗衣倒比較好18F 06/23 19:23
apolloapollo: 只看不買啊19F 06/23 19:24
DAEVA: 都沒封套大家都吹冷氣看免費不買
喜歡的再去讀冊買二手的 看完再用讀冊賣掉20F 06/23 19:26
popo0127: fj上季有持股22F 06/23 19:28
frank0810: 賣書沒fu糗23F 06/23 19:29
clamperni: 怎麼還有6024F 06/23 19:29
penny1119:25F 06/23 19:31
Atwo: 如果誠品不轉型 實體書就是夕陽產業26F 06/23 19:32
poisonB: 後來都改去圖書館借書了 一直買家裡放不下 真的有必要才買回來收藏27F 06/23 19:32
yoyun10121: 原來台灣有人到了2023才知道書店難獲利...29F 06/23 19:33
s56565566123: 都在刷抖音30F 06/23 19:33
benptt: 改賣咖啡,可能還有機會31F 06/23 19:34
s56565566123: 二樓根本老人32F 06/23 19:34
cohone:    那就賣咖啡33F 06/23 19:35
TaiwanUp: 應該要轉作地產開發商 附設摩斯漢堡34F 06/23 19:39
Zoomyoyo: 每個人手機都滑成智障了 誰還跟你看書阿35F 06/23 19:39
hyuchi0202: 誠品有營造阿 你們以為沒有喔36F 06/23 19:41
Altair: 誠品早就不靠書店當主要營收了吧?37F 06/23 19:42
a069275235: 真的會被2樓笑死38F 06/23 19:42
cccict: 漫畫還是會買實體,但文字書太多垃圾了39F 06/23 19:42
Altair: 書店是行銷手段 早已不是賺錢來源40F 06/23 19:43
f204137: 擴大事業發展 被折舊+利息吃掉獲利 的一間公司41F 06/23 19:44
O10lOl01O: 沒啥成交量了 跟死魚沒兩樣42F 06/23 19:44
Altair: 啊不過台灣人每年買書的錢真的不夠多就是
而且這時代是 流量變現  更不愛買紙本了43F 06/23 19:44
ReverieKai: 轉型日租書店+咖啡廳,說不定還比較賺45F 06/23 19:45
omanorboyo: 真的不好做阿46F 06/23 19:46
dosiris: 不都嘛逛誠品後momo下單47F 06/23 19:47
Iceballz: 買書送零股阿48F 06/23 19:49
Adrian: 為啥不投資swag勒?假掰文青最愛不是嘛49F 06/23 19:50
doraemon1293: momo六月開始就沒有促銷價了50F 06/23 19:54
s820912gmail 
s820912gmail: 不差你一家51F 06/23 19:58
ggian123: 看到這文青店就想噓52F 06/23 19:59
s1612316: 資訊爆炸 分秒必爭 誰還看書 多一天就落後別人一天書是給已經不太用工作的人看的53F 06/23 19:59
s844012: 原文書不是大都要跟他進貨,新聞出來可以買了55F 06/23 20:00
Athanasius: 實體書我都捐一堆出去了。現在都買電子書...56F 06/23 20:07
rbull: 網紅風潮就知道了 不讀書的最有流量57F 06/23 20:08
mdkn35: 十年線往二十年線58F 06/23 20:08
aegis43210: 現在空間最貴,書反正不算貴59F 06/23 20:09
Heedictator: 除非像對岸新華書店   國營然後土地大樓都是自己的60F 06/23 20:11
wyytw: 時代的眼淚61F 06/23 20:11
Heedictator: 而且壟斷學校的教科書62F 06/23 20:12
natyshow: 曾經去過深圳誠品 很大間說63F 06/23 20:16
pf775: 重慶南路書店幾乎倒光了64F 06/23 20:18
chungist: 台灣的出版品字大行距寬、頁面上下空白多,一本書少少內容,華而不實賣得又貴!要求價格秩序,應該先反省檢討自己!65F 06/23 20:18
bolovema: 網路比價從最便宜的電商買68F 06/23 20:19
chungist: 而不是要求消費者養你們業者!69F 06/23 20:19
dispptt: 實體書已經沒有價值了 數位傳遞的力量更大70F 06/23 20:19
forb9823018: 誠品主要利潤是靠房地產71F 06/23 20:21
anachronism: 出貨文啦72F 06/23 20:26
david520b: 以前也沒靠書獲利73F 06/23 20:34
Kobe5210: 20年前的24小時書店文青風格,正式熄燈。74F 06/23 20:39
iamhappyQ: 都是去吹冷氣的 哈哈75F 06/23 20:40
silentence: 每天網路已經用太多了  看實體算是休息76F 06/23 20:44
nealcarl: 以前我很喜歡泡在書局裡,現在都轉線上了…實體幾乎不去了!77F 06/23 20:49
james80351: 二樓完美示範不愛思考79F 06/23 20:51
joeisme: 轉房地產就好了80F 06/23 20:54
seaice: 除非能轉的和Amazon一樣成功81F 06/23 21:01
v7q4: 我每年都在博客來買書超過2萬 近十年的糞書真的越來越多82F 06/23 21:06
fomzantom: 都用電子閱讀器 不然空間不能再放書了84F 06/23 21:10
s940758: 夕陽產業,但我是真的很愛逛….85F 06/23 21:12
Klauhal: 房子越賣越小,是有多少空間放實體書86F 06/23 21:12
okderla: 讀再多書還不是要被AI淘汰87F 06/23 21:13
speady: 12歲以下的童書和繪本,才是未來實體書的主力產品88F 06/23 21:16
licochen: 我以前會買書看,現在都看手機,書也看不下去了89F 06/23 21:18
dodobaho: 智障才會以為誠品是靠賣書賺錢90F 06/23 21:18
xyz30317: 實體書店完全沒優勢 就是賣超裝文青的地方91F 06/23 21:18
dodobaho: 重點是二代太弱92F 06/23 21:19
licochen: 我覺得現在的人越來越難用文字吸收資訊,誠品會越來越差的,連漫畫都快消失,何況書籍93F 06/23 21:19
sexybox: 絕大多數台北人都住鳥籠 怎麼可能放實體書95F 06/23 21:19
NITERRO: 哪裡便宜哪裡買96F 06/23 21:27
CTTSAI: 文組下去 反正都賣詐騙集團個資了,該騙都騙到手97F 06/23 21:32
zince99: 很久沒看實體書,一年大概看100多本書。98F 06/23 21:36
dosiris: 蔦屋不是展店?實體有那麼難做?99F 06/23 21:38
lunwing: 我買~100F 06/23 21:39
Sugimoto5566: 推二樓101F 06/23 21:40
tcypost: 從二代的言詞中我都懷疑她有沒有買商業模型的書來看堅持不打烊,但根本搞不清楚不打烊背後的意義102F 06/23 21:50
ae8450: 3樓中肯104F 06/23 21:52
Atwo: 人們生活習慣發生變化 這些業者卻感覺不到105F 06/23 21:55
reexamor: 不用分年紀 普遍就很少人有閱讀習慣106F 06/23 22:09
aloness: 誠品的問題在他的財報架構就一覽無遺了
之前沒得續租統一大樓,就揭露了經營方針的痛點
如果不是那麼愛砸錢在面門上,好好務實的做,財務不至於那麼糟107F 06/23 22:14
dbdudsorj: 不會經營就說一聲111F 06/23 22:19
Glacier319: 早就變百貨業了 這根本進場文112F 06/23 22:27
sj4: 人家tsutaya有想出share lounge,誠品呢?113F 06/23 22:33
BruceLuo: 賣書在第一代就很硬了,隨著時間只會越來越硬,只能開百貨養書店了114F 06/23 22:34
kilhi: 電商也做太爛116F 06/23 22:36
ots625: 99%大部分書本知識都沒用,寫書人都是拿錢亂出用117F 06/23 22:37
gokuhwanlai: 去圖書館借就好了。以後比海運動慘118F 06/23 22:50
susanmm: 收一收吧119F 06/23 22:57
ggyaining: 上蝦皮賣根本就是自貶身價120F 06/23 23:03
GODLP: 29歲以下買書 都是假文青裝B比較多121F 06/23 23:03
LiamTiger: 說實話我還是喜歡買書來看,這兩三年買了也三四千有了122F 06/23 23:04
yeng1217: 還有靠其他賺的吧124F 06/23 23:05
LiamTiger: 說實體書不行的大概也說了十年了吧 你有看到Kindle取代掉了實體書嗎? 但是學校確實是電子化會更方便應該是在學校的原文書那些切近電子化是非常適合的125F 06/23 23:06
Kydland: 誠品的經營先放一邊 台灣那群出版社根本是一堆
背骨仔 也不想想沒有誠品 他們要怎麼撐過黑暗期128F 06/23 23:11
vivianafly: 仍在默默支持誠品的黑卡會員~Q_Q130F 06/23 23:11
Kydland: 還有臉在那邊幹譙誠品?131F 06/23 23:11
PoloHuang: 誠品真的佛心企業132F 06/23 23:19
seemoon2000: 誠品主要是電商和二房東吧 賣書是他們的情懷133F 06/23 23:20
polaroidd: 書都沒什麼重點134F 06/23 23:22
yunf: 每次想買都覺得 寫的那麼爛定價還那麼高
我買到底為什麼 ?
而且還越定越高 很多書真的不值那些錢
但是卻又定了一個相對高的定價
躲在品牌背後的那些人該出來面對吧
兩三年買三四千應該是還沒出社會吧
隨便訂個期刊一年就超過這個了135F 06/23 23:25
akira911: 一路空到底 有沒有賺頭142F 06/23 23:30
softwords: 資訊那麼發達 有些類型的書籍沒買的必要143F 06/23 23:31
yunf: 我覺得大家還是很願意投資在學習上
只是形式和過程是如何很重要
你看那些賣課程的也不是賣得嚇嚇叫
十幾萬也有人買
內容也未必比書充分
你們要想想到底是誰把你們侷限在這種框架裡
資訊發達這是假設在google永遠都不收查詢費的前提等所有出版社倒光了
你們確定還有這麼多免費的資訊可以查詢?144F 06/23 23:32
videoproblem: 我想起當初狂吹這支的硬奶153F 06/23 23:40
LiamTiger: 不包含期刊月刊漫畫那些啦,就單純一本300不到的工具書
加一堆有的沒的破萬絕對是有啦154F 06/23 23:47
strint: 還在砍樹157F 06/23 23:52
Yogin: 不如轉型成餐飲+書店158F 06/23 23:54
mainsa: 只買實體書 但momo那麼便宜 又不用出門就能送到家誰還要去逛書店阿 我一年也是買一百本以上的書
然後會往捐書箱丟八十本以上159F 06/23 23:59
a3899200: 誠品賣一堆無病呻吟的山料書會有幫助嗎二樓?162F 06/24 00:06
tonsofdamage: 現在一堆看影片的,沒做筆記重複看,吸收效果很差;造成現在能靜下心坐下來閱讀書籍的人很少。然後台灣財經書又出一堆垃圾書籍,真的有讀的價值的書不多,財經書籍幾乎都只買國外的了,國內實在很少,希望多翻譯國外書籍,含金量高很多163F 06/24 00:14
yunf: 其實可能大家沒去看財報 說不定國外的因素比國內更
畢竟以全球而言比台灣人更願意在實體書店花大錢的人大有人在
但因為疫情和國際情勢的關係可能影響更大168F 06/24 00:19
dickygto: 也想支持誠品,但自從上次買誠品收到一本破書後就不太敢訂了173F 06/24 00:21
goodbye: 我還是常常去支持一下啦  畢竟學生時代常靠它
不過書真的沒什麼地方擺....現在都買小孩的175F 06/24 00:21
yunf: 你們想想看要開一間規模這麼大的書店需要多少資源177F 06/24 00:23
woulin: 這年代看書的很少 都在看手機178F 06/24 00:23
yunf: 只靠你們買那幾本書攤的回來嗎 ?179F 06/24 00:23
woulin: 以後書店會跟唱片店一樣 慢慢凋零180F 06/24 00:24
FncRookie001: 折扣也要立法是怎樣XD 有夠沒競爭力181F 06/24 00:26
yunf: 想想就覺得文組文人相輕真的是可憐可笑又可恨
他們常常在一些不必要的地方堅持
然後在必要的地方遲疑182F 06/24 00:27
NEX4036: 有去誠品還是會買個幾本,算是支持一下創辦人吧。185F 06/24 00:40
FncRookie001: 我老實說啦 現在就是整個寫書跟翻譯的品質都很糟
生態系瓦解
還想要撐那麼大的店面 最後就是免洗財經健康書籍一
不改變這個局面就是繼續爛下去186F 06/24 00:43
goodbye: 免洗財經健康書真的很爛.....191F 06/24 00:45
yunf: 這到底是歸誰管?
現在有chatGPT編書更方便了192F 06/24 00:46
goodbye: 但普科的書我覺得他只輸城邦
但誠品有很多各方面的書 歷史或是地理其他書局較少194F 06/24 00:47
Vladivostok: 現在短影片超強啊,在台灣連漫畫都受影響了196F 06/24 00:49
yunf: 你不要在那邊自己愛看就不知道廣大出版業觀眾有多少那些就缺乏系統和條理
不然他們就改行賣短影片就好啦197F 06/24 00:51
IKnowWhy: 誠品是百貨公司吧200F 06/24 01:14
ncuephysics: 現在一堆殘體直翻的書 科科201F 06/24 01:19
bigpan: 連五塊都在計較的人民一堆 還買書 笑死202F 06/24 01:24
Gaogaigar: 他糗掉不是因為書這個產業吧 是疫情+晚做電商+指標分店全收光203F 06/24 01:25
goodbye: 他開店的策略有問題吧?中山站南西店旁邊一家
整條地下街也是他的
這麼近不是留一邊就好了嗎?之前北車也有205F 06/24 01:30
fenix220: 不如開滷肉飯店 因為台灣人都可以便宜滷肉飯殺人了208F 06/24 01:39
tombstone: 少數的連鎖書店品牌,還是希望能越作越好209F 06/24 01:54
f884248: 應該來個女僕書店聽妹子講故事210F 06/24 02:10
buke: 定價高不就留著打折用,現在都預設79折了
原價越來越貴211F 06/24 02:15
AN94: 2023還在看書的都是跟不上時代的老人了213F 06/24 03:01
brad84622: 現在都看小紅書啦214F 06/24 03:11
Elsa13: 怎不說炒房 少子化沒年輕人了 哪來書的市場?215F 06/24 03:12
hyde711034: 誠品以前是賣餐飲設備的,不知道這部分的營收現在為何216F 06/24 05:20
touchptt: 現在都賣那種高總價小坪數鳥籠房最好有空間收藏實體書籍啦X!!218F 06/24 05:35
FadOut: 這樣喔,我都抄底獲利 20% 了捏…220F 06/24 06:32
bery: 觀察起來 愈愛看書的很多腦袋愈古板愈不會思考誒221F 06/24 06:47
id41030: 二樓開地圖砲222F 06/24 07:19
beetlej: 老人我都買電子書,由透天搬公寓根本沒空間223F 06/24 07:35
okah: 他本來就不是賣書賺錢的,書店是做品牌形象的224F 06/24 07:41
jamison04: 二樓就是標準的什麼都不懂 嘻嘻225F 06/24 07:58
losage: 這個世代裝文青已經不潮了226F 06/24 07:59
mytropicfish: 電子書買起來超爽 一年買十幾本
實體都沒買227F 06/24 08:13
dodobaho: 誠品生活啦 不是書店 書店只是神主牌 包裝用的 炒房用的 沒了一代的政商關係 魔法也沒了
也只一兩個人提到房地產,喝229F 06/24 08:28
LeFilsDuVent: 20-29從學校累積的實體書習慣正熱而且剛開始有錢,買最多實體書不意外232F 06/24 08:29
ntuooo: 好234F 06/24 08:34
shawncarter: 自稱書店的百貨出來哭書店不好經營235F 06/24 08:51
Glacier319: 大概裕隆城要開幕了 想騙人出貨吧236F 06/24 09:09
a8017700: 去看看大學還有多少人用實體書?237F 06/24 09:42
flyinmagic: 少陸客少很多 陸客買書都是用掃的幾十本這樣買 而且最愛問有沒有禁書238F 06/24 09:44
a92011: 書店不好經營,但又老是將書店掛在嘴上,跳不出框
然後不要再把出版產業的困境的帽子扣到電商平台上。別忘了,出版業有選擇不要上架的權利240F 06/24 10:00
DHPdotD: 不是賣文具的嗎244F 06/24 10:24
dosiris: 是百貨公司吧245F 06/24 10:29
m2938: 2F只想刷存在感246F 06/24 11:11
cosmite: 不是年輕人不愛看書 而是誠品書賣太貴247F 06/24 11:11
yunf: 其實如果你覺得買不起的話那個書原本也不是屬於你的喔!
就跟什麼人穿什麼衣服什麼人開什麼車一樣
他價格設計就是給你看的讓你產生一種虧欠感
就跟借廁所的道理是一樣的248F 06/24 12:33
sg1987: 我每個月都花一千以上去買書 只是不是去誠品買
覺得沒收藏價值的書就拿去賣掉 大多能賣原價3~40%253F 06/24 13:30
victorytim: 這也能怪年輕人XDD255F 06/24 14:05
drxk4: 二樓好好笑256F 06/24 14:42
EeePC901: 30年前不多買點樓 現在早就躺著賺257F 06/24 14:55
a125g: 2F連字都不會看了==258F 06/24 17:16
jamesho8743: 資訊爆炸的時代 要叫人掏錢買書很困難 整個書市都是紅海在廝殺不是折扣的問題
現在的房子太小 書買多了沒地方放259F 06/24 18:05
a9940597: 圖書館裡一堆書可借...,262F 06/24 1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