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ksjeff0928 (呆)
標題 Re: [請益] 美債應該購買直債還是債券ETF就好?
時間 Mon Jul 31 22:55:06 2023


※ 引述 《kssdpp222 (肚皮的爸爸)》 之銘言:
:  
: 上網查一下直債的購買方式有複委託和開海外券商
:  
: 但我沒有開海外券商,平常也沒有在買美元
: 發現在銀行申購和複委託購買的手續費並不便宜
:  
: https://i.imgur.com/E7gqHuP.png
:  
:  
: 想請教的是美債ETF跟直債買到的應該是一樣的東西?
:  
: 因為我自己也只有證券戶,閒錢也不多
:  
: 只是為了買債券再去開個海外券商和複委託好像有點麻煩
: 而且這樣比下來,海外券商和複委託都是需要資金大的投資人
:  
: 我資金也只打算投十幾萬而已有點懶惰再另外開戶
:  
: 而且證券系統打開就蠻多檔可以選的,直接買比較方便


小弟上次在推文區提到,近期有購買直債的計劃,版上大大有建議先了解一下,從海外直接購
買的價差,也因此多做了些功課.

後來一方面圖個省事,一方面想肉身嚐試一下,就直接從銀行端購入,想說分享一下在台灣的
銀行,購買海外公司債相關費用.

**低消**
直債有最小申購金額的限制,以我配合的銀行,最小申購金額為10000鎂;而不同的公司債,低
消也會不同.

**手續費**
購入時須付,原本2%
活動:1%

**信託管理費**
持有每年0.2%,在賣出或到期時扣除活動:今年成交,本筆未來結算免收

**通路管告費**
約2%,直接灌在售價,不另外收取.

**前手息**
付給上一手的配息周期佔比,哪買應該都一樣

結論:
如果都沒有優惠了話,成本約4%+每年0.2%;海外直接購入預期會少上不少,之後有嘗試再來
分享相關花費.

以目前AAA / A2公司債來說,到期殖利率約4%~4.8%,大約損失10~12個月的配息.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3.107.223 (臺灣)
※ 作者: ksjeff0928 2023-07-31 22:55:06
※ 文章代碼(AID): #1anyjCns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90815308.A.C76.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請益] 美債應該購買直債還是債券ETF就好?
07-31 22:55 ksjeff0928.
asiguo: 貴死了 太盤啦 債券真的不值得在台灣貪圖方便1F 07/31 22:56
YU1225: 你先買2F 07/31 23:00
※ 編輯: ksjeff0928 (42.73.107.223 臺灣), 07/31/2023 23:00:44
jayppt: 還是那句講100邊的話 有興趣 開美券3F 07/31 23:07
solomonABC: 直接買台股ETF辣 還能質押或出借
哥買台股美債ETF 再拿去出借 4+0.7 接近5%惹
如果公司債還會超過6%4F 07/31 23:16
sugarbabe: 券商買手續費跟價格吊打銀行還不用信管費..在銀行買很盤7F 07/31 23:30
alex5566: 台股etf真的比較方便一點9F 07/31 23:36
showlive0214: etf跟直債意義不一樣10F 07/31 23:42
jayppt: 复委託etf有個好處就是退稅 其他找不到好處11F 07/31 23:54
IanLi: 銀行端買債券與投資商品真的是被抽爽的12F 08/01 00:09
stocktonty: 貴到暈 一年的利息就這樣被抽走了13F 08/01 00:12
ricky77525: 看上面的費用率 還買得下去真是不容易14F 08/01 00:15
IanLi: 銀行股東要感謝他們啊,這就是最愛強調的非利息收入15F 08/01 00:27
l19900513: 複委託只有盤而已,直接開美股帳戶不好嗎?我一進一出三萬美,手續費才一美金16F 08/01 00:30
ksjeff0928: 純粹分享相關費用XD~我自己是把3%當懶惰代價,加上不用信託管理費還行~美股目前還沒接觸,之後有時間再來研究XD~18F 08/01 00:41
dream1124: 除非固定的配息對你有無可取代的意義,不然真的很貴4%可以直接吃掉一整年的配息,0.2%則吃掉半個月配息實在有夠恐怖的21F 08/01 00:47
hahahalalala: 複委託etf可以退稅?24F 08/01 01:04
qwerasdft: 債券就沒多少利息還給他吃掉3% 那不如直接美金定存25F 08/01 01:42
HenryLin123: 有夠盤26F 08/01 01:52
ksjeff0928: 小弟資金來源是股市獲利,而目前股市部位暫時差不多到個人能力極限~所以才把資金丟進債券,做個長期穩定的資產配置. 定存了話,會受利率影響所以暫不考慮另外薄弱考量,是發生意外時的問題,在家人沒有財產清單下,海外資產會變的難以處理. 終歸一句:懶XD~27F 08/01 01:59
moom50302: 推個,資產10m;100m;1b的做法與心態皆不相同32F 08/01 02:51
ce0336ce: 真有未來身後考量的話,也是向卷商買,不會向銀行買33F 08/01 05:05
awss1971: 去銀行端買直債?? 費本高成這樣還會去買的...
1. 有黑絲啦~~有黑絲解決一切
2. 自己騙自己,台灣銀行路邊就看的到,好安心
3. 業配啦~~
4. 我就盤~~
金控股東感謝這些人...
*費用35F 08/01 05:39
tompi: 銀行感謝你,成本超高,其實買ETF就好了42F 08/01 06:50
spike1215: 你還有買賣差價沒算進去吧….
你看銀行那個精美的買賣差價….43F 08/01 07:28
abc810109: 銀行端買債真正的費用是bid offer的差距XDDDDD45F 08/01 07:41
awss1971: 對..樓上兩位提到差價..那精美差價又吃掉一大段獲利買 賣又吃兩次....46F 08/01 07:42
terry66: 真慘…48F 08/01 07:47
jeff22aa22: 我的營業員朋友跟我說可以殺價XD49F 08/01 08:29
yiersan: 銀行買的話 只能說妹子營業員一定很正50F 08/01 08:29
j0588: 會不在乎這種差價的,應該是只想要賺降息後的差價啦,就不必替原PO可惜了51F 08/01 09:02
nicebabe: 資產高一點的可以談手續費雖然有價差但到期保本至少比較安全 說定存的忘記了還有稅務的問題海外所得有600多萬一年的免稅額 定存只有27萬53F 08/01 09:20
ksjeff0928: 我對了一下boerse的價格,ask差3%左右,bid價格差不多;那些阿理阿雜的費用應該都灌進買價了,賣出倒沒差. 還是有哪裡沒注意到嗎0..0?56F 08/01 09:28
Realism: 我跟原po一樣也是屬於懶的去開海外户,但研究過國內買直債的成本後就立馬放棄改買ETF
好奇原po不買債券ETF的點在哪?
然後po看來也認真研究過銀行購買直債的費用,板上大大也給予很多意見,為何還買的下去XDD?59F 08/01 10:01
ksjeff0928: 我本身是槓桿投資,雖然只開到1.7倍左右;但還是會希望獲利的部份,可以達到鎖利的效果.因此規劃此筆資金為長期停留,在這情況下,etf穩定debuff內扣反而比較痛. 所以選擇其實只有直債,只差國內買還是海外買.64F 08/01 10:31
lincg: 還是要回歸ETF跟債券本質上不一樣這件事69F 08/01 13:11
dream1124: 可是每年0.2%的管理費高過一堆美債ETF了
現在甚至連高殖利率債ETF的費用都能低於0.2%
https://tinyurl.com/5fe6d2ve 這樣真的比較划算嗎目標到期債ETF的管理費也不用 0.2%
www.ishares.com/us/resources/tools/ibonds
所以才說除非固定的配息率太過重要,否則不太划算70F 08/01 13:15
EVGA1: 別買銀行的76F 08/01 13:21
ksjeff0928: 是的~和銀行買要放長期了話,信託管理費是個問題.所以我也是在總費用3%+免信託管理費的情況下選擇偷懶的QQ77F 08/01 13:51
meow1821: 買直債好貴...還是直接買00764B80F 08/01 17: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