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作者 TomChu (TomChu)標題 Re: [新聞] 川普出手!取消電動車7500美元稅收抵免時間 Fri Nov 15 16:24:12 2024
這本來就是預期內的
取消7500稅收抵免
影響比較大的會是那些還沒轉虧為盈的車廠
我認為300以下可以開始加倉
短期內可能還會震盪一陣子
我預測1~2月才會開始再往上
2024 Q4可能會是特斯拉財報最好的一個季度
應該是2025 1/24 earnings call
領完年終剛好可以在這之前加碼
希望可以盤整到那時候
※ 引述 《d8917936 (OKAS)》 之銘言:
:
: 川普出手!取消電動車7500美元稅收抵免 馬斯克:特斯拉沒在怕
:
: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780581
:
: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2024-11-15 14:39
:
: 路透社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當選總統川普的過渡團隊計劃取消 7500 美元的電動車稅收
: 抵免,為更廣泛的稅收改革法案中的一環。
:
: 電動車價格高昂,一直是消費者購買的主要障礙,7500 美元的稅收抵免在一定程度上降
: 低了購車成本,刺激了銷售成長。若取消這項補貼,許多潛在買家可能會轉向傳統燃油車
: ,導致電動車銷量大幅下滑。
:
: 特斯拉 (TSLA-US) 周四 (14 日) 股價收挫近 6%,至每股 311.18 美元,盤後續跌 1%
: 以上,同時,沒有川普加持的同業 Rivian (RVIN-US) 股價更是狂跌超過 14%,至每股
: 10.31 美元,而 Lucid 也下跌 5%,報每股 2.08 美元,這一連串股價變動反映出市場相
: 當擔憂即將到來的政策變化。分析師認為,該政策恐將重創本已停滯不前的美國電動車產
: 業與其轉型過程。
:
: 技術與工程實力可壓低成本 特斯拉反而利多
: 然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曾在 7 月表示,取消補貼可能對特斯拉的銷售造成輕微影響
: ,但對其美國電動車競爭對手(包括通用汽車等傳統汽車製造商)來說,將是「毀滅性的
: 」。特斯拉已向川普過渡委員會表示,他們支持終止這項補貼。
:
: 特斯拉投資者 Purpose Investments 的投資組合經理 Nicholas Mersch 表示,特斯拉可
: 以承受失去補貼可能帶來的銷售衝擊,因為特斯拉的「工程和製造實力」降低其成本。
: Mersch 表示:「取消補貼意味著競爭對手無法趕上,也無法在成本上競爭。」
:
: 燃油驅動轉電動 傳統車業初步轉型恐受重挫
: 根據 Cox Automotive 的數據,特斯拉在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對手們正在穩步蠶食其市佔,
: 2020 年第一季特斯拉市佔超過了 80%,如今這一比例正逐漸下降至約莫 50%。
:
: 儘管特斯拉的銷量依然強勁,但其他製造商如通用汽車 (GM-US)、福特 (F-US) 和現代等
: 也在增加電動車的生產力度。福特預計其電動車和軟體業務將虧損 50 億美元,因為他們
: 主要依賴電動車稅收抵免來刺激價格敏感型消費者的需求。
:
: 然而,即使有了這些抵免,福特 F-150 Lightning 電動皮卡的需求仍然低迷,導致福特
: 不得不暫停這款卡車的生產直至年底。
:
: 此外,汽車創新聯盟在 10 月 15 日的一封信中敦促國會保留電動車稅收抵免,稱其「對
: 於鞏固美國未來汽車製造業的全球領先地位至關重要」。兩位知情人士透露,川普可以利
: 用取消稅收抵免所節省的成本,幫助支付第一任期即將到期的數兆美元減稅措施的延期費
: 用。
:
: 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主席 Shawn Fain 猛烈抨擊川普威脅廢除拜登電動車政策之
: 舉,稱「數十萬」汽車業的工作因而岌岌可危。
:
: 取消電動車稅收抵免得到了川普的長期支持者哈姆以及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廣泛支持。川
: 普在競選期間承諾提高美國石油產量(儘管其產量已創下歷史新高),並撤銷拜登的清潔
: 能源計劃,這項計劃還包括對風能、太陽能和氫氣大規模生產的補貼。
:
: 失去電動車補貼將使特斯拉的競爭對手面臨更大的壓力。長期共和黨策略師麥克墨菲表示
: ,終止補貼的政策將是「特斯拉第一,其他所有人第二」。他指出,川普政府的政策變化
: 將迫使汽車製造商重新評估其電動車戰略。
:
: 結論
: 美國市場的汽車製造商正為川普執政期間的汽車政策變化做準備。傳統汽車製造商可能會
: 選擇生產更多燃油驅動的 SUV 和卡車,以獲得更高的利潤。然而,其他變化,例如失去
: 電動車稅收抵免,可能會削弱他們向電動車轉型的初步努力。
:
: 隨著川普的政策逐漸浮出水面,電動車市場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產業專家和投資者正密
: 切關注這項變化,期待了解新的政策將如何重塑美國電動車的格局。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158.63 (臺灣)
※ 作者: TomChu 2024-11-15 16:24:12
※ 文章代碼(AID): #1dDmKkL1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31659054.A.541.html
推 m180: 我預計今天晚上就會噴出1F 11/15 16:30
→ lise1017: 我就問 那我幹嘛不開回熟悉的燃油車就好 反正政府也不支持2F 11/15 16:30
推 Usmall857: 買車利率這麼高美國人怎麼買車 跟我說看看4F 11/15 16:31
特斯拉自己在推0利率車貸
效果證實比降價還顯著
→ lise1017: 何況川普要大採特採石油 油價也不貴 開啥電動車5F 11/15 16:31
※ 編輯: TomChu (101.12.158.63 臺灣), 11/15/2024 16:32:01
→ lise1017: 確實影響最大的是非特斯拉的車廠 因為特斯拉沒有燃油車 而燃油車將要受惠6F 11/15 16:32
OK
※ 編輯: TomChu (101.12.158.63 臺灣), 11/15/2024 16:32:48
※ 編輯: TomChu (101.12.158.63 臺灣), 11/15/2024 16:34:45
→ DDHOWDA: 燃油車是回不去了 別再幻想
美國只會有特斯拉獨大
中國電動車 會遇到高關稅
特斯拉股價今年會破500
股版留言主風向當成散戶風向即可
主風向=不準
因為才符合多數人必須輸錢定律8F 11/15 16:36
→ lise1017: 講的好像四個輪子可以載人跑的只有特斯拉在生產一樣15F 11/15 16:37
推 brendon7831: 今年破500太誇張啦,明年Q1-Q2倒是還比較能期待一下17F 11/15 16:37
→ CCH2022: 加速傳統車廠將造車外包。18F 11/15 16:38
鴻海噴?
推 calase: 燃油車怎麼可能回不去…一大堆電車車主想轉回燃油車19F 11/15 16:38
→ DDHOWDA: 美國其他車廠的電動車全部會倒閉21F 11/15 16:39
※ 編輯: TomChu (101.12.158.63 臺灣), 11/15/2024 16:39:22
→ DDHOWDA: 燃油車真的回不去了啦
續航也沒比電車強
2027年固態電池又要量產22F 11/15 16:39
→ lise1017: 樓上說的那些電動車廠有沒有補助不都馬快倒閉 有差嗎?25F 11/15 16:40
推 lianli1024: 你問美國人他們為什麼會買電動車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有輔助27F 11/15 16:41
→ DDHOWDA: 2030之前 滿電可以跑2000公里的電車預計將出現
鋰電池電車續航就已經屌打一堆油車了30F 11/15 16:41
→ lise1017: 但多數人是看上了補助才從油車換電車 這一點無論美國還是台灣都一樣32F 11/15 16:41
→ DDHOWDA: 明年要推出的model y新版
續航700-800公里
根本已經碾壓油車
更不用講固態電池34F 11/15 16:42
→ lise1017: 裝睡的人叫不醒 跟馬粉講道理 他們只會高潮於近期股價的暴漲 然後呢? 還沒破前高呢 呵呵38F 11/15 16:43
推 calase: 全世界幾乎都是這樣啦,通常是有補助嘗新之後才補說這樣很環保什麼的40F 11/15 16:43
推 Brioni: 燃油車問題是現在開發新引擎超貴,等於動力上已經沒多少進步空間42F 11/15 16:43
→ calase: 然後電車的問題主要是充電啦…加油就是五分鐘內加滿這點根本無解44F 11/15 16:43
→ lise1017: 七大科技中其他幾間甚至台積電今年都不知道創高幾次了 馬粉還在自high46F 11/15 16:44
→ DDHOWDA: 小米電動車 續航就800公里了
油車根本不長進 幾十年來續航沒太大變化
而電動車這十年可是
續航從不到300公里進化到現在700-800公里48F 11/15 16:44
→ Brioni: 那改款剩換殼、換內裝,偏偏這不是什麼有技術門檻的部份,後進者會慢慢追上52F 11/15 16:45
→ DDHOWDA: 2025年特斯拉股價就好破前高了55F 11/15 16:45
→ Brioni: 等於燃油車會慢慢跟電子產品一樣殺成血海57F 11/15 16:45
推 lise1017: 馬力是有多快啦 1秒0-100你敢開是嗎
燃油車現有的產品就可以滿足95%人對於馬力的需求了58F 11/15 16:46
→ DDHOWDA: 2000公里續航的電車
你充到50%電量就碾壓油車了
而電量0-80% 不過就15分鐘之內的事情60F 11/15 16:47
→ Brioni: 跟台灣某些國產車一樣,同顆引擎換殼一直賣63F 11/15 16:47
→ DDHOWDA: 充50%就5分鐘之內64F 11/15 16:47
推 rebel: 現階段要把電車移出市場已經不可能了 中國力推 歐洲環保 美國現在只是不推又不是反對 電車還是有其優勢 有人愛油車 也會有人愛電車不奇怪吧65F 11/15 16:48
→ lise1017: 扯續航我就先不提灌水的里程數問題 燃油車的上限可大多了 車上要放幾桶油都隨你開心68F 11/15 16:49
推 calase: 電車會比較像funcar吧70F 11/15 16:49
→ DDHOWDA: 特斯拉model y可是美國賣最好的休旅車款71F 11/15 16:49
不只美國喔 2023 Model Y世界銷量第一車型
→ DDHOWDA: 在台灣也是
這是也納入油車比72F 11/15 16:49
→ lise1017: 加油也只是路邊停一下把油倒進去的問題 電車還要找充電站還要排隊搞半天74F 11/15 16:50
→ DDHOWDA: 第二名才是Toyota76F 11/15 16:50
→ rebel: 更別說自駕綁電車就是比油車更簡單77F 11/15 16:50
→ calase: 就連最愛喊環保的歐洲補助砍了以後電車銷量都下滑78F 11/15 16:50
→ DDHOWDA: 加油站密度比充電站低太多了79F 11/15 16:50
→ calase: 如果未來電車那麼美好,我等2035再買就好,現在買幹嘛80F 11/15 16:51
推 Brioni: 燃油車勢必還會存在幾十年沒問題,有問題的是「車廠82F 11/15 16:51
→ lise1017: 果然裝睡的人叫不醒 太累了 你慢慢吧83F 11/15 16:51
→ DDHOWDA: 你如果有開過電車就知道了
以台灣來講 充電站都沒有人
充電站數目卻比加油站還多
台灣的充電站業者都在殺價競爭85F 11/15 16:51
→ Brioni: 這則新聞的問題只是反應美國傳統車廠競爭力不足,往90F 11/15 16:53
→ DDHOWDA: 需要排隊充電的話
充電站業者削價競爭個屁91F 11/15 16:53
→ Brioni: 前轉型電驅緩慢,往後看豐田、現代兵臨城下93F 11/15 16:53
→ DDHOWDA: 台灣充電站多到一堆車位一整天就3-4台去充而已 還是在市區94F 11/15 16:53
推 calase: 加油平均花費2-3分鐘加滿,你充電15分鐘加一半,你確定要這樣比?
還是充電站現在已經打破物理法則我不知道?96F 11/15 16:55
→ Brioni: 美國市場會變成燃油日韓車廠、電車特斯拉、高級買雙B,以後三大車廠剩皮卡跟Full size SUV
馬斯克想堵死三大車廠轉型吧99F 11/15 16:55
推 calase: 日本還有穩穩的油電市場,美國今年油電車賣很好103F 11/15 16:57
→ DDHOWDA: 沒人在意加油時間好嗎
5分鐘以內多數人就可以接受了
加油又不是高頻率動作105F 11/15 16:59
※ 編輯: TomChu (101.12.158.63 臺灣), 11/15/2024 16:59:50
推 calase: 我是說加油就是比充電快很多…108F 11/15 16:59
→ DDHOWDA: 2000公里你一個月加一次電而已
加油你可是每個路邊都要特別跑一次油站109F 11/15 17:00
→ calase: 你電動車要讓自己充電比加油更快,這才是真正吸引消費者的方法112F 11/15 17:00
→ DDHOWDA: 加油你可是每個禮拜都要跑加油站114F 11/15 17:00
→ calase: 然後你講的2000公里車子都還沒上市就先不用提了115F 11/15 17:00
→ DDHOWDA: 我買車從來沒有在管補能源時間的
5-10分鐘就是可接受範圍117F 11/15 17:01
推 rebel: 電車跟油車各有其優缺點 做投資不要太狹礙 只看缺點不看優點無法做出好的決策119F 11/15 17:01
→ DDHOWDA: 800公里電車也是屌打油車了121F 11/15 17:01
→ calase: 你不在意但是很多人在意啊,消費者又不是只有你一個人122F 11/15 17:01
→ DDHOWDA: 油車這幾百年來就是補能速度快這個優點而已
其他全是缺點124F 11/15 17:02
→ calase: 我講的問題就是美國目前調查電車車主下一台要換回油車的原因,你在這邊一直跟我說不是問題有什麼用126F 11/15 17:02
→ rebel: 我也不在意充電要15分阿 那只是你個人很在意罷了 15分不過就是吃個早餐追部動漫的時間128F 11/15 17:03
→ DDHOWDA: 很多人是跟我一樣 不是跟你一樣好嗎
多數人買車是看保養費 車價 乘坐舒適度
油車真的被屌打
特斯拉的維修費也比雙B便宜太多了130F 11/15 17:03
→ greedypeople: 我相信很多人在意啦 所以美國電動車市佔就還很低但如果未來這些點能改善呢134F 11/15 17:04
→ DDHOWDA: 特斯拉本來就是豪車 而不是平價車
要比也是跟雙B比136F 11/15 17:04
推 calase: 美國調查一半的電動車車主下一台想換回油車,他們就是很多人好嗎?138F 11/15 17:05
→ DDHOWDA: 裕隆的n7維修費也是比豐田還便宜140F 11/15 17:05
→ calase: 然後特斯拉保養便宜,但是車禍維修跟保險費貴啊…141F 11/15 17:05
推 rebel: 並沒有一半好嗎 我記得大概20%142F 11/15 17:05
→ calase: 我看到新聞是寫47%144F 11/15 17:06
→ rebel: 我看到的不是這數字146F 11/15 17:06
→ calase: 我看到的是麥肯錫報告,澳洲49% 美國46%148F 11/15 17:07
→ rebel: 而且充電我記得也不是想換回電車最大原因 最大我記得是充電基礎設施不足149F 11/15 17:07
→ DDHOWDA: 而且特斯拉如果賣太多電車 反而會降低毛利
特斯拉股價噴到500 就是要靠自動駕駛
靠太多硬體 毛利會被拖累151F 11/15 17:08
→ rebel: 充電速度155F 11/15 17:08
→ DDHOWDA: 像蘋果毛利輸給谷歌 就是因為蘋果還是靠iphone硬體在獲利157F 11/15 17:09
→ rebel: 就自駕阿 電車幾乎都是電子訊號控制 跟自駕結合相對容易
油車還是不少靠機械控制的 就難了一點159F 11/15 17:09
→ greedypeople: 五百我是覺得太瘋狂了 昨天我看miula做他自己版本的估值模型 包含機器人自駕大概是300上下162F 11/15 17:11
很多人都在估 但包含機器人才300偏非常低
推 calase: 啊我就等進步再買就好了啊…這就是一般消費者的想法164F 11/15 17:12
推 ohiu: 如果中國車高關稅美國人又買單,就像台灣人雙B車還是一直買167F 11/15 17:13
推 rebel: 沒有 我下一部就會換電車了 XD 我也是消費者阿169F 11/15 17:13
※ 編輯: TomChu (101.12.158.63 臺灣), 11/15/2024 17:14:27
推 calase: 就比例問題啊,油車跟油電車就還是消費市場多數170F 11/15 17:14
→ rebel: 我目前最在意的反而是安全性 起火很麻煩 目前看到一些車廠想辦法對電池空間做額外加固了172F 11/15 17:15
推 roxiehearts: 說燃油車回不去的,通用汽車縮減電動車產量,今年漲幅比特還多174F 11/15 17:16
→ DDHOWDA: fsd 完全商用是2000以上
明年fsd(無監督版本) 只是德州 加州測試
這樣就能噴到500了177F 11/15 17:17
推 calase: 因為油車起火滅很快181F 11/15 17:18
→ DDHOWDA: 固態電池後就完全拋棄鋰電池了
而且幾個大廠是確定要在2027左右量產182F 11/15 17:18
推 rebel: 我覺得不是 油車車箱有特別加強 要撞到很嚴重才會燒車 電車只要傷到電池就有可能燒 至少要加固這塊185F 11/15 17:19
→ DDHOWDA: 寧德時代/豐田 都預計在2027量產固態電池188F 11/15 17:19
→ DDHOWDA: fsd 預計v14版本 駕駛能力就齊平人類了
v13版本開始落地中國和歐洲 走出美國
現在v13版本已經在推送了 少數車主應該有收到
v14在明年第二季會推送190F 11/15 17:21
推 simo520: 等以馬力數來課稅級距,看電車仔會不會回油車194F 11/15 17:25
→ greedypeople: 我自己是不會預測什時完成 反正就持有到完成這樣馬斯克都抓不太準的東西我們是要怎麼預測195F 11/15 17:25
推 wrt: 已經下車了,謝謝韭菜接盤197F 11/15 17:28
→ DDHOWDA: 馬斯克抓不準 但如果是特斯拉的AI團隊公布的時程就很準198F 11/15 17:30
推 breathair: 重點在FSD,賣車沒前途。現在還沒開電
車的車主,怎麼讓他開電車,這才是問題
補助都沒了,絕對是坎坷的路
跟競爭者搶餅,不是一個高成長股的優點200F 11/15 17:33
→ DDHOWDA: 賣硬體都沒前途
豐田都沒什麼前途了204F 11/15 17:43
推 zzz50126: 油車又不在乎續航 幹嘛加大油箱…是電車要花費大量時間充電所以才要堆續航 想反啦206F 11/15 17:43
推 LimYoHwan: 某人的論點在股價100也適用 可是現在300 邏輯堪慮啊208F 11/15 17:47
→ Kayusumi: 電車是你每天出門都是80 90%跟油車開到快沒去加油的思維不一樣210F 11/15 17:54
推 sdbb: 謝謝212F 11/15 18:05
噓 amou1030: 一堆電粉講得一副電車車價可以跟油車差不多,銷量可以直接碾壓油車
現實是只有一成車主可以想買電車就買電車213F 11/15 18:27
推 ruei1999: 好奇都還沒上任就一堆這種好像馬上就要施行的消息217F 11/15 18:42
→ yourock: 股市就是會先臆測然後反應可能啊218F 11/15 18:56
推 agpc: 電池沒長進,最佳解還是油電220F 11/15 19:50
推 rambo2728: 哩程解決了,充電時間跟普及率在台灣就是硬傷啊
電樁普及率221F 11/15 20:08
噓 tpkgo: 電動車無法解決電池燃燒問題 自駕成功前~看不出價值223F 11/15 20:45
推 breathair: 價值就是自駕,然後電動車業務觸底反彈
特斯拉還是有相當的 想像空間224F 11/15 20:47
推 ariadne: 即使某電車粉吹的電池革命是真的 讓他2027正式上市續航2000km的電池 保守理性消費者也會等五年保固過才會進場買 前波推電車今年大量五年保固到期 這中間有多少本來沒發現的問題要解決改善大家歷歷在目別把全世界消費者當中國韭菜只要愛國口號一吹就跳進去買 然後幫debug 有委屈在網上唉兩聲還被刪帖封號說是造謠污衊車廠 現行中國電動車根本沒科技含量好嗎?都拿模組化的玩意兜起來了事 車廠造電動車沒問題 建商 手機商 家電商…現在賣口香糖的也能跳下來造車 你說是有多嚴謹研發我是不信啦226F 11/15 21:19
→ ev331: 油電車比較好吧
行銷品牌很屌就很多人買帳了236F 11/15 22:15
推 zzz50126: 油電也是搞很久 現在也還是很多人覺得很爛 都還沒佔領市場電車就來了 也算是蠻失敗的
其實很多人也不是為了用電才買電車吧 是為了自駕系統 要是特斯拉就單純放電池進去 那才沒幾個人要買238F 11/15 22:20
推 despot12: 等固態電池了,續航、充電速度、安全性都大幅提升242F 11/15 22:25
推 aegis43210: 自動駕駛才是分歧點,純電和油電車廠誰先進入Lv4,誰才會是贏家243F 11/15 22:26
推 despot12: 固態電池才是電車的奇點吧,我猜245F 11/15 22:29
推 bmw530li: 教主是不是轉生了XDD電車包含油電對吧,合理246F 11/15 2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