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icrose (女人耽誤我拔刀速度)
標題 Re: [新聞] 安逸享受中國市場 南韓產業遭獵殺
時間 Mon Dec 16 21:13:27 2024


截止上個月,2024年大陸大學有50多家,發表了nature/science論文,總數是165/120.

臺大是0/0,唯一發表nature的是彰化師範

韓國還能發表7/4,新加坡是6/5,日本是23/16,

就以科研實力而論,中國超越南韓是勢所必然。畢竟這證明了有足夠優秀的工程師和科學家群體在參與經濟,有樂觀的前景展望。

這幾年,輪船/機器人(狗)/AI/汽車/量子計算/互聯網APP/腦機接口/核融合/第四代核電廠技術,
穩步前進,雖然沒有美國人做出一樣成績那麽大的媒體影響力,但是穩步跟隨是沒問題的,這就是美國人怕的地方。

就像韓國lk99常溫超導鬧劇,驗證階段全世界都看到中國好幾個團隊走在驗證的第一綫,都在等中國團隊的發佈一樣。

※ 引述《pmes9866 (I Need Some Sleep)》之銘言:
: 原文標題:安逸享受中國市場 南韓產業遭獵殺
: 原文連結: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893424
: 發布時間:2024/12/16
: 記者署名:歐祥義
: 原文內容:
: 南韓《朝鮮日報》報導,過去10年,韓國在半導體、造船、鋼鐵等8個關鍵產業上,有7個
: 已被中國超越,甚至有些產業的差距已擴大到南韓毫無追趕希望。
: 一度被認為是南韓高科技經濟體骨幹的戰略產業半導體、顯示器與蓄電池等,在中國高速
: 追趕之下,2013年中國在這些領域的出口市占率約為南韓的兩倍,10年過去,差距大幅擴
: 大,目前中國的市占率已是南韓的3到8倍之大。
: 自2003年之後的近20年裡,中國一直主宰南韓的出口。2003年起中國成為南韓最大出口對
: 象,2010年後更是長期處在25%左右水準。
: FTA簽立 南韓對中順差轉逆差
: 2015年雙方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後,南韓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等多家機構認定,此
: 案一簽,韓國對中出口每年可節稅54億美元,競爭力勢必大增,對南韓來說,利大於弊。
: 的確在FTA簽屬之後,南韓對中國保持高度貿易順差,到了2018年更衝上歷史新高,達到
: 556.4億美元。
: 沒想到利多才維持沒幾年,南韓對中貿易順差開始大幅縮減,2019年貿易順差掉到289.7
: 億美元,隔年更低到只剩236.8億美元,到了去(2023)年,南韓對中國貿易更是出現180
: 億美元逆差,這是中韓自1992年建交以來,南韓首度在對中貿易上「虧錢」。
: 中國媒體《第一財經》評論:「韓國『過於安逸』地仰賴中國市場。」
: 有專家認為,「財閥」是拖垮南韓經濟很大原因。「財閥」對南韓的出口舉足輕重,它在
: 中國市場表現不佳,就會跟著影響韓國經濟,
: 舉例來說,拖垮三星其中1大因素,大機率是因為「中國」。三星做為南韓經濟的重要參
: 與者,其的策略和市場表現不僅影響著自身發展,也深刻牽動整個國家的經濟健康和消費
: 者信心。
: 在中國包括手機、面板、記憶體等多個產業與三星正面競爭之下,結果就是中國崛起,三
: 星在市場上吞敗仗,導致營收下滑,南韓整個經濟理所當然的就被拖累。
: 中國成南韓出口最大競爭者
: 曾經包括造船、鋼鐵、汽車製造與石化等韓國主力產業對中國市場都充滿希望,如今卻都
: 「慘遭中國獵殺」。在中國報價只有韓國30%到70%之下,以樂天化學為例,第3季本業虧
: 損4136億韓元。
: 南韓1名產業官員直言,「即使(中國)面臨與美國衝突而導致的嚴重貿易制裁,中國仍
: 持續領先(南韓),而南韓的主要產業,不敵中國競爭,一個接一個落後」。
: 專家解析,中韓建交後,中韓建交後,中國雖持續進口韓國生產的中間材料,並維持組裝
: 、加工的分工關係,但中國追上韓國並加強自身製造業競爭力,中國對韓國生產的中間材
: 料需求正漸減。
: 而南韓卻沒有感受到中國市場正在迅速發展及變化,也沒發現到,中國產製品早已滲透入
: 南韓當地市場。
: 首爾科學綜合研究生院大學主任教授黃菲指出,中韓之間的交易商品從往昔的鋼板、纖維
: 等單純的輕工業與重化學商品為主,轉變以半導體為首的高附加價值中間材料,凸顯中國
: 製造業的尖端化,使兩國在中高級技術產業領域的出口競爭加劇。
: 她說,加上中美之間的供應鏈角力,以及此前韓國政府對中國態度,波及昔日韓國對中國
: 出口的人氣商品,韓國產品在中國逐漸失去消費者的關注和喜愛,但南韓進口自中國的資
: 源、原料,卻不可避免持續增加,以致南韓產業界對中國進口的依賴度加深,加深兩國貿
: 易不均衡關係。
: 韓液晶面板、智慧手機、電動汽車 中已取而代之
: 黃菲透露,昔日南韓液晶面板、智慧手機、電動汽車等領域具有相對的優勢,如今在這些
: 領域中,中國企業卻取而代之,隨處可見。
: 面對當前韓中貿易逆差的趨勢,她說,韓國業界普遍認為,韓國對中國貿易逆差短期不可
: 逆轉並將逐漸擴大
: 南韓央行去年底1份報告稱,隨著中國出口産品技術水平和競爭力的持續提升,在全球市
: 場與南韓形成的競爭也將不斷增大,南韓有必要進一步提升出口産品的對外競爭力,同時
: 通過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以改善當前過度依賴中國市場的出口結構。
: 心得/評論:
: 韓國『過於安逸』地仰賴中國市場
: 2015簽訂FTA後確實保持高度利差 2018見頂 2023出現逆差
: 十年前韓國竊笑 才沒幾年就笑不出來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52.215.152 (中國)
※ 作者: icrose 2024-12-16 21:13:27
※ 文章代碼(AID): #1dO2TvKG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34354809.A.510.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新聞] 安逸享受中國市場 南韓產業遭獵殺
12-16 21:13 icrose.
lon0623: 科研那麼高為何還要偷搶韓國技術1F 12/16 21:15
mcucte: 德國也死了,台灣傳產也死了2F 12/16 21:15
HookWorm: 中國超英趕美,稱霸全世界,指日可待3F 12/16 21:15
lon0623: 中國光面板技術就從韓國偷多少了?怎麼不自己研究4F 12/16 21:17
mcucte: 中共進入的產業,是紅色血海淹死你,只剩高科技,底下都死光了,高科技也到末路了5F 12/16 21:19
lon0623: 台灣最正確的是有把核心產業根留
台積電只要先進製程都不西進,中國也偷不走7F 12/16 21:20
madeinheaven: 韓國研究是實打實的 中國研究是虛的9F 12/16 21:22
lon0623: 是阿,只有看到中國在偷韓國技術,沒看過韓國偷中國10F 12/16 21:23
對啊,大疆/tiktok/第四代核技術,韓國爲什麽不抄呢
※ 編輯: icrose (123.52.215.152 中國), 12/16/2024 21:25:39
aegis43210: 西台灣沒偷走先進製程是美國的功勞,和我國關係不大11F 12/16 21:25
mangle: 到底是偷什麼技術也講不出來,當初說特斯拉技術被偷,吵了五年了,上次不就有一篇這領域的投資者發文打臉12F 12/16 21:26
aegis43210: 之前都有和艦案了,別太吹自己…15F 12/16 21:26
jackliao1990: LK99是中國自己炒作起來的 韓國國內都沒這麼熱門
韓國人自己都覺得看看就好 就中國在一頭熱16F 12/16 21:26
aegis43210: 而且西台灣系統整合能力也超越日本,已是世界第二,的確進步很多18F 12/16 21:27
mangle: 這種偷技術以訛傳訛,只為了政治服務的說法,就跟川普說台灣偷走美國半導體一樣腦殘,難怪台灣只剩半世紀前的高端半導體,原因就是人民普遍沒有智慧,不然就炒作疫苗說什麼第二個護國神山,嗚呼哀哉20F 12/16 21:28
lon0623: 面板跟記憶體都是偷韓國的
韓國檢方都出動抓人了,誰跟你以訛傳訛
因為聯電自己硬要西進的阿,當然會被偷24F 12/16 21:32
handlesome: 南韓親共的要上台了,親共的後果就是雙贏!!中國贏了兩次,可能不止27F 12/16 21:36
bj45566: Nature/Science 論文發表績效並不能保證在商業科技上的成功
不過 -- 我自己也提過好幾次 -- 中國近年來在最頂尖科學和工程期刊的發表績效和成長力道真的遠超出我的想像,這點沒話說,太可怕了29F 12/16 21:38
lon0623: 但要轉化成商業模式又是一個難題阿
中國現在模式還是脫離不了內捲,削價競爭,大家一起慘。只要中國會做的東西,全部變紅海
台韓的差別就是在於台灣人更了解中國人,所以有戒心34F 12/16 21:46
eriker: 台灣的大學發paper又沒kpi 也不鼓勵38F 12/16 21:51
wulaw5566: 彰化師範這麼強!?39F 12/16 21:55
seemoon2000: 這種結果應該不是彰師強吧 是有某個人非常強40F 12/16 21:56
cookie1216: ID正確 呵呵41F 12/16 21:57
bj45566: 樓上少在那瞎扯,台灣學界非常論文發表在 Nature, Science 期刊,高 KPI,獎金最高一人 50 萬/一篇42F 12/16 21:57
wulaw5566: 大陸最有名的記憶體公司是長江存儲,其獨創的Xtacking技術南韓根本沒有,是要怎麼偷?倒不如說高啟全當過營運長,靠台灣人起家還比較合理。44F 12/16 21:58
bj45566: 剛查到了,彰化師大物理學系胡欽評副教授研究成果發表於 Nature 期刊47F 12/16 22:00
cookie1216: 發在nature或science 這種光宗耀祖的等級才50萬,那真的不如去台積電領分紅XD49F 12/16 22:00
bj45566: 他是第一作者,不過那篇研究是國際合作的天文學論文,其它多名作者來自美國和日本
所以如樓上網友所說,重點是「某個人」,而不是「那間大學」
不過台、清、交、成這四大政府再怎麼鼓勵、撥經費,... 都還是發表不了 Nature/Science 論文實在也讓人蠻灰心的... 台灣的基礎科學研究爛到無以復加51F 12/16 22:02
acolam: 中國老實說除了不民主外 其他根本地獄級的競爭58F 12/16 22:15
bj45566: 中國在最頂尖科學和工程期刊論文發表大爆發是近 8 年多的事,之前還好而已
不過中國這一波高階科研論文大爆發讓人有點聯想到二戰後的美國 @@59F 12/16 22:22
c41231717: 台灣的科研都是在等神人降世 別想太多63F 12/16 22:24
ActionII: 太會聯想了吧64F 12/16 22:25
bj45566: 不過美國在把先進科研結果轉化成商業上的成功這方面比中國強很多65F 12/16 22:25
c41231717: 基礎研究很多也上不了檯面 沒法上好期刊 天天登火星 你的產業還在挖地瓜也沒用67F 12/16 22:25
ActionII: 不過現在戰的是引用的數量…69F 12/16 22:27
bj45566: ActionII:沒有太會聯想,因為現今中國在最頂尖科學和工程期刊的論文發表數量只有美國能相抗衡,其他國家都已經不在同一個層級上
當然,如果除以國家總人口,那麼瑞士、荷蘭、英國、德國,... 的「人均發表績效」還是贏中國不少,但算總篇數中國就是壓倒性的勝出70F 12/16 22:28
ActionII: 這又不是大新聞,這件事已經發生兩年了吧,前年就看過新聞了76F 12/16 22:32
bj45566: 高引用數論文方面現今中國也是和美國在同一等級的78F 12/16 22:32
ActionII: 現在還會比的是熱點論文,他們也是遙遙領先
但這就是中國特色啊,捲到什麼東西都變很常見79F 12/16 22:32
eriker: 我很確定台大並不鼓勵發paper81F 12/16 22:35
bj45566: 問題是這兩年來中國研究機構在 Nature/Science 發表論文的篇數持續保持 25% 的成長率,如果之後成長率不變,那將非常恐怖82F 12/16 22:35
eriker: 最近才有台大的引用數過低的討論 但還沒有具體的方85F 12/16 22:36
abc21086999: 中吹又射了87F 12/16 22:44
bj45566: *25% 以上
不過平衡報導一下,中國的頂尖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目前在最頂尖數學期刊上的發表績效並不好看,遠輸美國,也明顯輸法國、英國、德國
畢竟再怎麼樣,數學,尤其純數,都還是西方人的看家本領(這裏「西方人」包含以色列和俄羅斯)
東亞人從來就只會「算術」,不會「數學」;日本人好些,但仍然無法和西方人比88F 12/16 22:48
aaron1001: 我們有很多青色的鳥會飛出來96F 12/16 23:27
jatj: 柵欄又壞了 又跑出樓上一隻97F 12/16 23:37
aegis43210: 是幸好西台灣在國進民退使生產力停滯,否則真的打趴世界所有製造業98F 12/16 23:40
LaBronJames: 日德科研很強 但經濟持續往下100F 12/16 23:47
s213092921: https://youtu.be/bbgPfFsUmMQ 中國只是模仿美國稱霸的路線,順便截長補短101F 12/16 23:49
LaBronJames: 中共疫情封控跟智障一樣 還補短勒 治理能力低下 幫忙拖中國人後腿 美國很感謝中共103F 12/17 00:03
bj45566: 日本現在的科研水準大幅下滑已經不配和德國並列,你代換成「英德」還差不多105F 12/17 00:03
LaBronJames: 我指的是1990開始 日本科研世界前列不妨礙科技創新由美國掌握107F 12/17 00:05
bj45566: 英國、德國現在科研還是很強,英國還穩坐全球諾貝爾科學獎得主數老二的地位(從有諾貝爾獎開始算,或只算 21 世紀英國都是第二),但這兩國現在經濟蠻慘的,尤其英國,證明一個國家的科研實力很強卻未必能反應在經濟面向上
1990 開始的日本科研水準仍然無法和英國相比,而且日本的科研水準尤其 Nature/Science 期刊論文發表至少已經爛十年了
純數學研究方面英國更是一直碾壓日本109F 12/17 00:08
ActionII: 日本的問題在於他們喜歡自己搞自己的吧118F 12/17 00:16
LaBronJames: 以學習心態請教 為什麼英 德的科技創新 沒有等比例反應在產業競爭力上 尤其英國科研一直很強 但除了arm 和生技業 這幾十年並沒有發展什麼大的科技企業
  英國理論也是創投盛行 鄰近歐州大市場 是什麼因素導致產業競爭力不足美國的1/10119F 12/17 00:16
ActionII: 他們喜歡投自家的,是連他們自己的調查報告都寫很白的124F 12/17 00:16
bj45566: 科研實力和喜不喜歡「搞自己的」沒太大關係,和數學研究更不相干,重要而未解的基礎問題全世界學者都知道是哪些
日本真正好的研究成果一樣是投英文頂尖期刊啦,不要再自我催眠了好嗎126F 12/17 00:19
ActionII: 你用特定期刊來斷定他們的科研實力,阿他們內部都說他們不愛投那些,連比較都不能比較欸
他們連去競爭都願不願意,我的說法已經很負面了欸自我催眠個啥?131F 12/17 00:21
bj45566: LaBronJames:抱歉,我真的不知道,這問題太難;英國部分我覺得和他們太早、太徹底放棄製造業或許有關係(?)
又在胡說八道,我在日本工作的時候要合帶幾位東大先端研(RCAST)的研究生,每當東大或先端研有論文投上一流英文科學期刊,都會特別在網頁上大大慶祝好嗎?!
有雲日本人在催眠自己日本研發出一大堆最先進的東西卻藏在家裏不肯投頂尖期刊,笑死人有夠好笑 wwww wwww
這世界上唯一有過把尖端科研結果藏在國內期刊的只有冷戰時代的蘇聯 -- IEEE 最菁英、最抽象思考導向的 IT Society 就曾經和美國數學界合作,把蘇聯國內重要的數學期刊(純 & 應用)成果翻譯成英文,冷戰之後全世界也只有蘇聯科研被這樣挖掘過135F 12/17 00:22
ActionII: 日經新聞就有說過,日本「內向型」的情況很嚴重
內向的問題嚴重,跟被國外高等期刊接受而感到高興這件事,是有衝突膩?150F 12/17 00:36
bj45566: 你繼續幻想日本人把一堆超強的研究成果藏在國內不肯發表 wwww wwww153F 12/17 00:38
ActionII: 我沒有幻想日本人喜歡投很猛的東西在國內
我的意思是他們連跟外面比較都不肯
很難理解嗎?他們連跟世界比較都不願意,自己玩自己的,這樣是褒義嗎?
我從頭到尾都沒說過他們有啥超強的研究,你到底是哪個地方看到的==155F 12/17 00:39
bj45566: 我曾經合帶過東大先端研的研究生,認識多位東大理工教授,日本那些厲害的研究者對於 Nature, Science, Cell,... 和諾貝爾科學類獎項都超級在意、超想拿下好嗎!信不信由你,我也懶的再講這些161F 12/17 00:43
nn1975: 中國做什麼偷什麼,做什麼產業什麼倒165F 12/17 00:45
bj45566: LaBronJames:我剛又想到一點,歐洲的環境和社會氛圍對科技新創蠻不友善的,倫敦還好一點,德國就更不用想了,忘記在哪邊看到德國有一間擁有非常先進技術的實驗室,師生們最後選擇在美國創設 startup166F 12/17 00:57
bhmagic: 簡體字的不要跑來鬧 你那個簡轉繁破綻一堆170F 12/17 00:58
bj45566: 我個人認為整個歐洲的科技業將日落西山,可惜了那邊那麼多的數理天才(這些人跑去美國的腳步將會加快)171F 12/17 01:11
LaBronJames: 請教具體是哪裡不友善呢?173F 12/17 01:26
bj45566: LaBronJames:抱歉,我個人沒在歐洲留學過或工作過,我是在類似 IEEE Spectrum 的雜誌看過這樣的評語,而且不只一處這樣說174F 12/17 01:39
bluesyman: 學術到量產 還是有距離吧177F 12/17 02:07
bj45566: 是的,中國科研水準的飛躍式進步迄今仍然沒有適當地反應在商業成功上
但如上面討論的,老牌科研強國如英國、德國這世紀一樣有類似或更糟糕的問題
(英國尤其可惜,英國已經面臨再窮下去科研水準很可能會維持不了的門檻了)178F 12/17 02:09
r40491101: 偷遍全世界,把專利/商業秘密/版權全部擺兩邊,以後看到華人大家都怕的要死,中國人不只害自己人,還害台灣日本韓國人在國外被以為是中國人,垃圾政黨死維尼184F 12/17 05:18
ketter: 因中國論文造假,2023年nature撤稿中國1萬多篇188F 12/17 05:44
unima: 一些綠蛙不知在說什麼?日本早年也是copy美國起家的,現今從理論設計到製造一條龍有效率的也只有大陸,那個波士頓機器人搞那麼久還是貴的要命只能做軍事用途,根本無法造福一些殘障人士,現在出個馬斯克,稍微有點執行力,但如果沒中國你也別想他的機器人會便宜到一般平民用的起!189F 12/17 06:02
s0920151048: 你不能說中國的好啦195F 12/17 06:45
bj45566: @ketter:你貼出 Nature 在 2023 年撤稿中國一萬多篇論文的可靠消息來源,我就當眾道歉並說自己是井蛙 OK ???
意識形態腦真的可悲可笑到無可救藥,且不說 Nature 一年刊出的論文篇數只有約 1,000 篇,近幾年中國的論文占約 1/5 -- 哪來的一萬篇論文可以撤稿???196F 12/17 06:56
a95641126: 台灣除了半導體吃美國給得紅利外
其他產業根本是垃圾
學術不行 產業也不行
基本上經濟只要看兩個數字
1.薪資中位數
2.人均gdp
其他不用管
台灣這兩個最重要的數據都輸給韓國
還在吹股市
把台積電股價往上拉
加權指數要漲多少有多少
台股窄基指數 最好能代表台灣整體經濟
把股市當成全產業競爭力的
你去看都什麼學校畢業的低學歷垃圾
基本上都是些笨蛋202F 12/17 07:05
imadog9478: 相信共產黨,全家火葬場217F 12/17 07:13
bj45566: 更不用說被論文發表後被 Nature 撤稿是國際級的大事,如果真的發生那自由時報早就恨不得刊在頭版長篇大論一番 -- 近十年被 Nature 發表後撤搞鬧得最大的事件反而是日本的 STAP 細胞論文(小保方晴子)和美國的兩篇超導體論文(Ranga Dias)  -- 諷刺的是,讓後者被撤稿的主力之一是中國南京大學的物理實驗室(質疑的論文也是發表在 Nature)
台灣的科學研究水準真的是垃圾等級... 現今的中國一年能發表約 300 篇 Nature/Science papers vs. 現今的台灣所有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加總一年能發表 1 篇 Nature/Science paper 就很偷笑了 wwww wwww
P.S. 中國人口約為台灣的 60 倍218F 12/17 07:19
orangesabc: 中國確實是有在砸錢進步中230F 12/17 07:32
sakyro: 不要嘴了,所以歐印陸股了沒231F 12/17 07:47
adwn: 贏麻了232F 12/17 08:31
mq778: 張忠謀講的都是真的以後不會全球化,都要各自發展了233F 12/17 08:46
hotrain13: 所以你歐硬陸股了嗎234F 12/17 09: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