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ft_Job
作者 ggg12345 (ggg)
標題 Re: [閒聊] 如果把台灣想成一間公司...
時間 Sun Apr 13 01:20:17 2014


※ 引述《andymai (人生只有一次)》之銘言:
: 標題: [閒聊] 如果把台灣想成一間公司...
: 時間: Sat Apr 12 00:36:09 2014
:
: 如果把台灣想成一間軟體公司...
: 想要"先做再改"的服貿...(疑???
: 執意 Z > B.............(疑???
: 說了有問題還是不理.....(疑???
: 人才外流的情形.........(疑???
:
: 這現況相符(腐?)的程度還真是高到令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啊啊啊啊啊...

: 推 jlhc:你少了 敵公司花了六,七年快要做出服貿? 現在不做就追不上?    04/12 01:42
: → jlhc:別人有做 我們也要做, 而且還要趕上別人之前上市              04/12 01:42
: 推 vvind:原PO舉錯例被樓上反駁了,人家公司只要賺錢                  04/12 01:54
: → vvind:現在別的公司想併購當然要趕緊拿錢走人                      04/12 01:55
: 舉錯例?反駁? 沒有吧?
: 不知道有多少遊戲公司耳聞別人做的東西就轉風向改需求
: 1F舉的例子~其實很貼切啊啊啊...Orz
:
: 你知道有多少遊戲被這樣改來改去~改到上市前一天還在改
: 甚至改到連上市都不上市~直接砍掉不要嗎?
: → wctaiwan:偷渡政治文                                             04/12 01:58
: 要這麼說~我也沒辦法
: 請先想想"先做再改"、"執意要做"、"反映問題無視"、"人才外流"在軟體業盛不盛行?
: → rodion:我覺得這個例子不太適合啦  過多的簡化顯得牛頭不對馬嘴     04/12 23:10
: 推 ggg12345:若是只有叫公司不要做這案子這個不接招,豈不倒閉更快?     04/12 23:38
======================
在198X年代的台灣, 所有的公私立公司都是團結在經濟部的領導之下,
被稱為台灣整個像個大公司, 總經理就是經濟部. 因為那時候的大企業就是經濟部
轄下的中油, 中鋼, 中船, 台鹽, 台糖, 台船. 工研院被建立來替中小的私人企業
研發.

開一家公司就是靠資本資金買了設備建廠房, 找了人一起來打天下, "將本求利".
找了所謂能人燒了錢, 產品是造出來了, 若買方不買帳不滿意, 那就是修修補補,
總要賣出去換回現鈔, 否則薪水發不出去, 大家散了伙那就是血本無歸, 一切成了
空. 可是開公司能保證成功不垮的嗎? 所有過去的大公司都有起起伏伏, 公司快掛
了, 靠了一些能人振衰起蔽又救活回來了.

開公司總不會是找些笨蛋來做事, 那怎麼會開得奄奄一息要倒的樣子?

不過, 快掛的公司都會有您說的那樣子:
 1.想要"先做再改"的服貿...
 2.執意 Z > B.............
 3.說了有問題還是不理.....
 4.人才外流的情形.........
第4項就是, 幹了後苗頭不對, 一票人趕快跳船先散了.

能振衰起蔽的能人來了之後, 也會是 1,2,3 的狀況.
不過幹事會成功的就有那麼一點點不同:
 1.時間緊迫, 機不可失, 能當機立斷, 絕不拖延. 先幹再說跟1是相同的.
 2.執意堅定, 任何成功或大敗的統帥都是如此. 總是自認 Z > B.
 3.有問題表面似乎不理, 但真的有問題的一定找了人布署, 這種問題未必能解,
   但一定要有人撐住, 不讓破洞大到主帥無法揮師動資源來救.
 4.打勝了, 封賞有加, 沒人會想跳船而去.

所謂能人就是能找到配合的能人來撐住堵洞.

振衰起蔽, 跟由小長出指數般長大都是相同的, 因為任何成長都有敵人虎視耽眈
的不想讓新手長起來.

那麼, 現在為何與以前不同? 因為現在有大型私人企業存在, 其資本規模已經凌
駕於國企之上, 所以經濟部已淪為利委的奴工, 而利委成了大資本家的代言人,
這一切早就把周天子擺一邊, 從春秋進入了戰國.

不過, 能振衰起蔽的依然是那四個現象, 關鍵在能知道問題能有辦法防小洞變大
洞, 而不是很理論化的求 "沒有漏洞".

書讀多了, 學歷殿高了, 就會太過追求無洞, 無敵.
※ 編輯: ggg12345 (114.37.73.19), 04/13/2014 01:25:19
y3k:如果要以大公司比喻台灣 現狀就是非正式組織(小團體)多而且有些非基層員工的權策核心級的人也在搞小團體...1F 04/13 02:14
andymai:真的只能說不一定是快倒了才會這樣~有些成功的也這樣~所以也弄到快倒(?)最容易發生這種情形的~就是不專業領導專業3F 04/13 02:56
大公司一樣會倒, Motorola Nokia 都碰上盛極而衰. 這些公司的領導人就原有
的業務不夠專業嗎? 但碰上智慧手機上來就變成不專業了? 因為別的公司摸索發
明了像舊手機但又不太像舊手機的新型手機, 偏又讓老公司追趕不上, 落伍就演
變成不專業. 當競爭的攻擊發起時, 戰敗的一定被批不專業, 存活的就成了專業
或是說成勝者優, 劣者敗, 但專不專業或優劣都是用事後成敗結果來論定的. 這
都是簡化來敘述用的, 真正能成長的都是能振衰起蔽, 敗中求活, 學習教訓後快
速超越的. 何況, 再怎麼說領導人都有上帝垂顧, 必然敗亡, 這也不是專業不專
業的問題.

bobju:主要是現在的人平均餘命延長了 再加上資本主義對私有財產保護得無微不至 讓資本家的資本只會愈來愈厚 能控制的範圍愈來愈大 讓後面進來這個世界的人愈來愈難以混得下去 這的確是有影響的
想想美國牧場養的牛 <- 一生下來就是注定要被宰來吃的
想想資本主義下的人5F 04/13 08:17
資本主義私有制就是古代的土皇帝制, 任何人生下來都是替皇帝效忠服務的.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不就是這種極端的形容.

只是土皇帝得到服務, 到底有沒有付費或付對等代價? 譬如臣為君死, 君是否對
等的也為臣死? 敗戰之時, 君臣都為彼此而死, 那豈不是滅國滅族? 總會留個優
先次序, 只是落到此地步, 孤君也撐不下去了. 所以, 能落敗再起的絕對是意志
力驚人.


對岸的就用市場經濟代替資本主義這個名稱.
國企是全民所有, 這種性質的都會替所有從業人員加薪. 台灣的國營事業也是如
此, 但這也就是一種腐敗. 所以對岸都引入外資帶新技術進來但仍以國企為主,
所以不會發生像廢棄台灣分紅制這種事, 而且多家彼此到全世界去競爭.


大陸的私企看見台灣把虧本的事都推給國營企業做, 無不見獵心喜, 而私企若不
是彼此競爭為了挖或留住新技術人才是不會輕易給員工加薪的. 所以台灣的官員
談替員工加薪都是苦也! 因為政黨的背後都是私企.


大陸偏遠地區文創之所以興盛, 那是國企只能用公費旅游才能變相犒賞員工, 若
是私企, 就只有靠皇恩浩盪了. 偏遠地區的秀場個人門票都不是一般人付得起,
若非公款吃喝, 那能撐得起? 所以對錯是看怎麼用? 用在那裡? 圖利了何人?


弱的變強, 是因為能集體, 能聚眾人之共力. 但領導人如何被擇出, 那就是制度
與共識.
=======
回到資訊軟體業.
台灣最早有"中華電腦"這個由國營企業分出的公司. 但隨相容PC量產, 私企蓋過
了國企, 為了培植軟體業, 軟協與網協在1988左右呼籲關閉或縮編政府機關的電
腦/資訊中心釋出人才以供私企使用, 也就是政府機關資訊幾乎都是委外. 此事
只有國立大學看得遠, 因 Internet 研發需要撐住了, 但也都找不到專業畢業生
進用. 到了 2010 22K年代, 終於完全翻轉, 中小企業老板可以低薪任意挑選資訊
專業畢業生. 因為國立大學的稀少性資訊人員早就被凍結, 除了高考進用外, 學
校畢業的連最高學歷的資訊博士也進不來. 但台灣的資訊產業給Apple的iphone與
平板一打, 完全昏頭轉向, 因為整個大學的資訊研發早就被III與工研院壓制, 而
III又帶不動產業卻偏偏還在利用政委的關係在號令台灣內部研發. 產業又因自私
自利軟硬分離, 完全形成不了集體合力.

大陸有聯想, 華為, 中興, 還有 internet 商業運用的百度, 騰訊, 掏寶網已經
不用讓利吸金台灣.
國企會腐敗, 同樣的私企壟斷國內資源後也是腐敗, 面對競爭對手永遠就是變成
不夠專業.
新生的物種一定是在前面巨獸的敗亡中長大, 外來的衝擊若會使陳腐的早日敗亡
其實就是個進步.
※ 編輯: ggg12345 (114.37.73.19), 04/13/2014 15:01:36
andymai:不專業領導專業的問題~手機公司我不清楚~不過原PO一定沒有在頻頻修改需求~亂到可能要砍掉重練的軟體團隊中工作過
成敗結果論?很多公司一路修修改改到連把軟體上市都不行~還結果論?在過程中早就能知道結果了~有人途中看不見未來~老早就請司機靠邊停~下車結束旅程了
專業不一定會成功~可是不專業導致產品一改再改~問題一堆~請問要怎麼成功?11F 04/13 15:37
瞎貓碰到死老鼠, 就是不專業卻有可能成功的怪事.
不過, 你想知道的這怪事卻是一隻裝瞎的貓.

其實前面談的中共所有制問題就是金融業或大型展售服務業想要的審批.
這是大資本家最想要的, 其次就是雙方免稅的貨貿項目, 至於透過這個協議使得
各國願意跟台灣免稅交易, 或投資台灣生產轉銷大陸, 那是可能因為那些國家與
老共建交時都承認PRC是中國唯一合法代表, 或者自知已跟老共鬧翻(如日本).

有此台區對中區的協議, 就能透過台區當跳板, 再簽下去, 老共也無法置啄.

這事依舊是成敗論英雄的. 不管成或敗都會是個變局, 也就是個轉機.
※ 編輯: ggg12345 (114.37.73.19), 04/13/2014 18:07:41
Lordaeron:windows?18F 04/13 17:29
andymai:用windows是因為好用?還是習慣?如果它像遊戲一樣有多家競爭對手~那windows真的還會有如此多的使用者?19F 04/13 17:52
Window OS 確實是個典型的例. windows XP 之後 vista, win7, win8.0 真是一試
再試. 電動車, 油電混合車, 生物能源混合柴電車也同樣是"專業"在那裡?
在原野裡賽跑, 當四下無人時, 誰在前誰在後都鬧不清. 何況研發還搞機密, 幾乎
就是隱形的. 此時誰是瞎貓, 誰是不專業, 還真分不清.
※ 編輯: ggg12345 (114.37.73.19), 04/13/2014 18:31:15
luciferii:如果說Windows是競爭對手少、行銷強、習慣面、好用才是成功因素,那這叫麥金塔情何以堪? XD21F 04/13 19:19
andymai:越來越看不懂了~如果確認"研發的目的"~為何會"不專業"~我所謂"不專業"一直指的都是"不懂的人、沒有sense的人"
問題點就在於"習慣和好用"是個人感受~無法客觀區分!這換到瀏覽器、IDE、版本控管甚至是機車、汽車、吃的、用的都是!所以要用這個來說windows成功?這...23F 04/13 19:42
luciferii已經昭告了MAC的優勢, 但還是打不過windows啊!
任何作戰計劃書都是有目的目標的, 但照著這方向規劃也未必就有勝算.
二戰的馬其頓防線就是一例, 若德軍對著馬其頓防線企圖中央突破, 那可有得瞧.
德軍偏偏從比利時繞過來讓馬其頓成了廢鐵.

行動裝置用 window CE, 用Intel CPU 也曾經試過, 偏偏Apple用一個沒有鍵盤也
不用觸控筆的滑控, 這下可好, 那個Intel window 筆電就是被耗電纏死.
多核心在PC window 是派不上周邊的用場, 可是多核心拿來滑控, 顯示跟通信分工
換個架構用法就派上用場, 再加個省電, 公開的 OS, 這全對著 PC/筆電 window
弱點來. 這就是市場競爭, 全然不是計劃經濟從後面立項追趕的那一套.

專業都是事後諸葛亮的名堂. 發明/發現總是有著怪異的瞎貓碰著死老鼠. 縫紉針
車的發明, 最關鍵就是有個凹處的車針. 發明人說是夢見被拿著矛尖有洞的土人
追殺驚醒而來.

※ 編輯: ggg12345 (114.37.73.19), 04/13/2014 21:14:13
karcher:也許剛好認識外星人,聽對方講解一招半式就開發新型態產品28F 04/13 23:05
Lordaeron:台灣人都工廠腦袋,在這吵軟體幹嘛?29F 04/13 23:25
andymai:不懂蘋果的優勢~只知道從intel奔騰開始就是摸win95~接著一直到現在~以不懂電腦的人來說~有多少人想過換作業系統?
這也不算事後諸葛~作業系統的戰爭還沒完啊~怎能現在下定論30F 04/14 00:26
Lordaeron:APPLE的梗也用完了啊.但最少佔有大份額了33F 04/14 00:32
luciferii:andymai: Windows的成功是Win3開始的啊
Windows的起來,可以說是"能夠在PC上跑次級的Mac"
有趣的是Mac近年的復興,卻是"不用在PC上跑次級的Mac"XD34F 04/14 01:04
Lordaeron:windows的成功,應該是win95開始,win3沒什麼人認識
比較好一點的是win31.37F 04/14 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