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ioindustry作者 fjubiology (製藥小工人)標題 Re: [問題] 台灣藥廠的未來???時間 Sat Dec 28 01:41:11 2013
※ 引述《wugino (微帥‧山豬哥)》之銘言:
: 大家好,這幾個月爬文也看了相關工作及薪資
: 小弟也貢獻一些自己的心得
: 有錯的話煩請大大幫忙指正
: 1. CRA 及 生技研發人員
: 這類型的工作,碩士起薪40000是沒問題
: 缺點就是責任制度,而且沒辦法準時下班
: 屬於比較操的類型。
: 加上有前輩說CRA未來...也許會被阿共吃走
: (就我所知大陸有3~4間CRO掛牌的)
: 2. 藥廠品管及製劑"研發?"人員
: p.s. ?號部份,我想稱作製劑儀器操作人員比較適當
: 這類型的就是典型早上0730下午0430下班
: 但是薪水上碩士能到35000真的要偷笑..P.S.~30-32..
: 但是就是說品管的未來,會不會就是萬年品管品保...
: 這我就不知道,但是我覺得可以嘗試當個學徒別在意薪水
: 3. 外商藥廠公司
: 基本上外商幾乎不會在台設廠..
: 有也是文件申請相關的法規流程或者客訴處理
: 有點像台灣代理商的感覺
: 薪水也很好40000以上,但是英文能力要很好
: 而我個人不喜歡去外商,雖然外國錢好賺
: 但有點像替外國人賺台灣錢
: 搞的台灣越來越...弱勢。連大醫院都不買台灣藥
: 台灣藥廠說穿了
: 要不是做原料藥賣給東南亞國家或內銷
: 就是向外購買原料藥自己造劑做學名藥來賣
: 或許還有中草藥會搞OTC(非處方藥)打廣告來賣
: 要不就是幫幫國外的新藥跑跑流程,當CRA作業人員
: 而我國自己研發的實力...也很少公司願意投這麼多錢下去燒
: 一堆卡在phase2、phase3的藥持續吃錢中
: 說實在的,前輩們對於台灣藥廠的未來還有什麼想法嗎?
: 大概是自己最近的歸納,有錯也歡迎指正,教學相長
: 感謝各位
哥有幸在7年前進入藥廠工作,那時候公司正從傳統型藥廠轉型成利基型學名藥廠,鎖定
的是美國大陸與東南亞市場...
不免俗的,申請各國學名藥查驗登記首先是要符合各區域的軟硬體需求,如送件需求之相
關法規,化學製造管制相關文件製備與生產硬體設施等。經歷過無數次顧問稽核輔導與合
作商之到廠稽核,最終於5年前通過US FDA查廠,四年前領到第一張藥證。往後以每年2到
3件學名藥查登件數送件,目前也朝向歐洲地區查登...
這幾年都是在熟悉各區域查驗登記之方式與流程,雖有送件,但是外銷比例佔整體營收仍
偏低。每年15%以上的研發費用吃掉公司的獲利,但換來的是能獨立進行查驗登記甚至是
接受合作商之委託開發。也許有人會認為法規不就是文字,只要照上面寫的遵循,怎要花
那麼多錢與時間。實際上在補件回應與官方的往來經驗是在傳統藥廠與法條上碰不到的。
正所謂花錢學經驗。
選擇藥品開發的品項是很重要的,若沒有選好藥品與後續通路商的合作,往往商品的價格
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遞減。慢慢地會發現,當你想要做一個你認為剛上市的或是專利剛過
的藥品,在國際上的前5學名藥廠早已投入研發並送件。等到我方領證時,前面已經有3家
以上領證,到最後只能靠國外廣大的市場來拚量。量在怎麼低都還是比國內高。
原料的來源很重要,特別是針對歐美日市場。利基型的藥品往往有高門檻的技術,無論是
製劑或是原料製程都是。首先要找到符合各區域生產規範之原料藥廠,這就有點難了。台
灣目前有的不外乎是神隆,台耀與旭富。國外的大多是印度的藥廠,挾帶著低工資與高密
度的技術人才,這點是台灣需要學習的。台灣原料藥廠也是邊做邊學習,通常我們都是卡
在原料藥的補件,因為人家的主力是在拚量,利基型的學名藥在尚未通過時,原料藥的採
購量低,在案件的排擠效應下通常都會被原料藥廠犧牲。
當每年以2到3件的學名藥查登時,往往背後代表了有2到3倍的案件在進行。同樣的由於
藥廠的主力是在生產,因此無論是在製劑生產與分析依舊受到設備與人力之因素受到排擠
。改良的方式就是擴編人力與提升專案管理能力。這7年,研發人力從30人擴大到將近100
人,設備也擴增3倍以上。基本上是不愁沒工作做,反倒是好人才難尋。人力擴編是案件
需求量擴大的關係,同樣的壓力也變大,送件時程也逼得緊。分析人員無法獲得完整的訓
練,大多數的人都是立馬上機,不知為何而戰。心態若是每天8點上班17點下班,當成機
械人般的呆板運作,沒有好好充實自己或是停下來看整個研發歷程,慢慢地在2年內就離
職。通常離職的人換個藥廠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這該說我們是育成中心?
對製劑開發人員來說,只要決定案件就只能往下開發,因為我們是不管市場價值。我們只
關心製劑能否在有限的時間內被開發出來並成功商品化。
利基型學名藥開發都需要進行專利迴避設計,需要大量地閱讀專利並分析。配合智財
人員的支援,設計不侵犯原廠的產品。這也是需要時間與經驗。人的態度決定一切,利基
型學名藥開發講求的只有三個重點:速度! 速度! 更快的速度!
7年過去了,廠的硬體也通過各國的官方稽核,觸角更往外伸,各家的新藥開發公司開始
想委託生產製造與查登。經歷過這些的我,深深覺得你的市場價值是由你的態度來決定。
台灣的大藥廠大多是做非利基型的學名藥,靠量來撐起獲利,同時也讓很多人有工作。
我會看不起嗎? 不會,因為他訓練了基本的人才供我方使用。很多人看不起學名藥廠,覺
得台灣一定要做新藥這樣才夠威。小分子的學名藥算啥,要做就要做新分子。我想台灣有
幾間公司做就好了,不用搞到大家都在做,這樣會倒的。台灣的新藥公司規模通常不大,
要的學歷與經歷都不凡。我們,何不從簡單的開始練功,走出台灣製藥的紅海。
陳基旺老師曾說過,連飛彈都做不出來了,更別想說去做飛機與原子彈。台灣的製藥人才
欠缺,學校能夠幫忙訓練的又不多,這是產業界一直很擔憂的。產學合作很重要,但更重
要的是要務實點。對於業界來說,不需要多新穎的技術,只希望能夠找到商品化的技術就
阿彌陀佛了。台灣加入PIC/S後,藥廠開始進入戰國時代,轉型的轉型,不玩的不玩,
併購的併購。這未嘗不是件好事,讓藥廠間數縮小,專業能力提升。
以上是我工作7年的心得,供您參考。僅代表個人立場,與公司無關。
--
織田信長:「杜鵑不叫,我殺了牠!」
豐臣秀吉:「杜鵑不叫,我想辦法讓牠叫!」
德川家康:「杜鵑不叫,我等牠叫!」
Angus Tzeng:「杜鵑不叫,我自己叫!XD」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0.66.182
※ 編輯: fjubiology 來自: 1.170.66.182 (12/28 01:44)
※ 編輯: fjubiology 來自: 1.170.66.182 (12/28 01:46)
推 funkycat:推!說得真好!大概猜得到您是哪間公司的,好公司!
(是間待在裡面很想離開,真的離開又覺得確實很優秀的公司)1F 12/28 09:29
→ ICEFTP:新北的某間?XD4F 12/28 10:07
推 armyguy:安定早就是外商,不是從傳統轉型的台廠,其實提示很大,全台有幾個US FDA GMP的廠,一查背景就知道
打錯是安成
恭喜f大待的是有潛力的公司,一旦更多的在海外市場賺錢,公司能做到的或許就不一樣,你會發現要學習的事情真的好多13F 12/28 14:27
推 ncaa8702:我賭原PO一定在 "美時化學製藥" 最近要被60億入股那間20F 12/28 17:38
推 oiewq:推..感謝分享21F 12/28 20:19
推 rotersitar:是不是人才也要有主管認同阿........嘖嘖= ="
我也想去安成........23F 12/28 23:02
推 datro:原PO是美時的啊!! N年前分享過26F 12/28 23:50
推 ywka:蓮花明年要變外商了 (無誤28F 12/29 16:05
推 Ithilloth:之前安成找我兩次做PK或是CRA,可惜跳外商了..33F 12/31 01:17
推 waterelve74:推!!最近也與國外回來的人小聊過,台灣的學校在和產業接軌這件事完完全全不夠且大輸國外~在此領域努力的大家都很棒!加油~35F 12/31 13:20
→ armyguy:產學無法合作我想大家都知道,問題不在某一方,業界沒有人有看出研究價值且懂得商品化的人才,學界則是在做一些與產業脫節的研究,以發paper升等為優先,不是Industry need38F 12/31 17:36
→ puec2:產業界需要什麼?請用一行推文敘述。41F 12/31 1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