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erievv
作者 terievv (terievv)
標題  標題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轉型成功?
時間 2015-11-27 Fri. 14:01:09


看板 Tech_Job
作者 lovepork (我愛豬肉不愛牛肉)
標題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轉型成功?
時間 Fri Nov 20 00:15:12 2015



 如題

 當5~60年代台灣正在努力發展經濟 展現四小龍本色的時候

 東南亞國家 中國 韓國幾乎都在都還在打仗 內亂

 台灣幾乎是領先在起跑點上好幾個世代

 但為什麼這些領先沒有成功轉化成競爭優勢?

 比方說越南 1975年打完越戰

 到了1990年才真正開放外資投資和經濟活動

 反觀台灣的工業發展了那麼久 在就業環境還是需要引進大量的外勞

 某個程度上說名了某些產業根本沒進步 還是在跟東南亞的低端製造業做競爭   

 明明領先了3~40年發展經濟 但還是逐漸被東南亞趕上

 我們究竟是做錯了什麼才沒有將領先優勢給保持住呢?? 是產業轉型沒做好嗎?

 如果幾年後越南 印尼 菲律賓等國家反過來比台灣有錢 經濟繁榮

 真的可以說是台灣人畢生的恥辱吧....

 都沒有人有危機意識嗎?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1.167.40
※ 文章代碼(AID): #1MJVMJ3X (Tech_Job)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47949715.A.0E1.html
MMMB4219: 未看先猜一堆人怪灌老闆不研發之類的鳥話
灌老闆堅持走舊路 但至少人家賺大錢 兒子開跑車
員工卻因為老闆的沒轉型而低薪 是誰吃虧xd1F 11/20 00:16
hegemon: 內需市場太小,讓歪國人不太進來投資…4F 11/20 00:21
yan2626: 一句話總結: 台灣人短視近利 害人害己5F 11/20 00:21
gbcowandy: 的確是老人的錯啊,不對嗎?6F 11/20 00:24
WenliYang: 因為一切都為了賺大錢,而非有啥理想或願景,結果就是現在這樣。7F 11/20 00:26
SteveZen: 前人吃光 後人吃土?9F 11/20 00:27
flighteagle: 一堆中小企業, 只是發現容易賺錢的機會
一旦賺到容易錢, 還有多少人願意砸錢研發10F 11/20 00:31
badyy: 能逃的還是不要考慮台商12F 11/20 00:33
saram: 大家要注意台灣的工業結構裡有代工業,而代工業是承接大企業的下包.大企業不轉型,他發包的內容不會改變,下遊就不改.大企業把不賺錢的部門縮了,放給外面代工,自己減少員工減少人事風險(管理和退休等負擔),他變成巨大的發包商,像蘋果電腦一樣賺最多,但是避開風險,讓那些貪微利的公司承擔,員工跳樓死,蘋果也不必負責任.
你叫微利廠商如何轉型?關門比較快.
你說中小企業容易賺,看你要不要試試看,去開公司吧?
蘋果公司為何不把哀鳳系列放在美國生產?他做得到的.
他當然不,在美國生產他賺得很少.13F 11/20 00:34
badyy: 代工裡的最噁心的就是自認為發包商的agent,但有問題就會立23F 11/20 00:44
saram: 好了,註定台灣等國的供應鏈替他代工,永遠轉不了型.24F 11/20 00:44
badyy: 刻跳開說這是原廠的!25F 11/20 00:44
saram: 除非我們放棄這些代工訂單,但是到那一天,我們能成立一家蘋果公司嗎?(ㄟ轉型了)
連中國都做不到!26F 11/20 00:45
badyy: 代工裡那樣東西不是一堆原廠拼出來的29F 11/20 00:46
saram: 不要轉型比較實在的.好死不如賴活.30F 11/20 00:46
badyy: 好死不如賴活,偏偏要死不活!31F 11/20 00:47
jiapon: 台灣業務出身的老闆太多 短視近利 比較不注重研發32F 11/20 00:48
dakkk: 台灣產業是群聚  不是單一  有人設計 有人當然生產33F 11/20 01:00
saram: 小企業搞研發幾乎沒有賺錢的,屢試不爽了.甚麼年代還說這個.搞研發的是新創事業,或大科技廠(專利).
而新創都是年輕人,老企業家根本不敢碰.34F 11/20 01:03
jaywantw: 總而言之 是風氣與文化及老舊陳腐思想
造就了膽小的老闆 因為如果轉型不成功 研發失敗
後果是賠上了自己的退休老本
員工換了工作就沒事37F 11/20 01:05
Hikkiaholic: 沒轉型成功? 台灣已經很成功過很爽了41F 11/20 01:08
jaywantw: 我當然代工能賺就賺啊 幹嘛做一些我不知道後果的事
公司倒閉賠錢賣廠老闆負債 股票下市 股東集體圍廠42F 11/20 01:08
sleepinggod: 台灣一直都是在等別國拯救它阿44F 11/20 01:09
Hikkiaholic: 台灣土地人口狂輸越南印尼菲律賓 能贏那麼久是異數了45F 11/20 01:10
sleepinggod: 之前是美國救它 ,最近想給中國救46F 11/20 01:10
saram: 人口關係不大,新加坡也不多人口.47F 11/20 01:11
sleepinggod: 接下來不知道要等誰救台灣48F 11/20 01:11
saram: 是本身的政策問題.49F 11/20 01:11
jaywantw: 總而言之 燒錢不見得有成果出來 幹嘛冒險50F 11/20 01:11
saram: 看得見的才下注,看不見的穩輸.比賭博還糟糕.51F 11/20 01:12
KimJongUn: 這個原po到底幾歲啊 80年代 90初沒經歷過嗎 台灣明明52F 11/20 01:13
saram: 但是大半企業並無先見能力,只是硬撐下去.53F 11/20 01:13
KimJongUn: 當時還很強 97金融風暴亞洲最全身而退就是台灣 都忘了嗎?
而且台灣目前製造業也沒什麼低端吧 太低端都早走光了54F 11/20 01:13
Hikkiaholic: 是小蔣那一小批人太厲害 讓這本來就該是邊頹荒島地方暫時脫離命運 好了幾十年
但那是異數不是正常情況 別把異常當正常57F 11/20 01:17
KimJongUn: 其實我一直覺得問題出在老李 90初蕭規曹隨其實他經濟沒60F 11/20 01:18
Hikkiaholic: 這優勢消退的已經算很慢了61F 11/20 01:19
KimJongUn: 弄很差 因為有前人播種竹科 但是十幾年沒播新的種子
後來馬扁那是都不必提了 大家比我更懂...62F 11/20 01:19
saram: 這是政策問題.意識形態決定了政策,成敗就看此.64F 11/20 01:23
KimJongUn: 實說 我一直覺得是不太成功的民主化進程害了台灣 但講這個大概會被當9.2或什麼標籤
選舉壓力 變得你不能有長遠規劃啦 換個主人全部安排重新分配 政策沒延續性 而且難推動因為太多雜音65F 11/20 01:24
台灣的現況是一種時代的眼淚嗎?
不管檢討什麼或是找什麼戰犯都沒用了
因為已經給你40年的優勢了
但你還是玩成這樣 這個真的沒有藉口了
※ 編輯: lovepork (36.231.167.40), 11/20/2015 01:32:31
sw72: 就裙帶資本主義69F 11/20 01:31
victor6384: K大的想法跟我想的一樣70F 11/20 01:33
dakkk: 就扶植太過分會變成圖利71F 11/20 01:34
如果可以穿越回到40年前
你會怎麼讓台灣轉型成功
應該是個有趣的議題
我的結論是不管誰穿越做了什麼都改變不了現在的台灣
因為40年前那些帶給台灣經濟奇蹟的人已經是台灣能夠拿到最好的牌了
但台灣還是沒辦法守成
所以結論是不管誰來都救不了台灣了
※ 編輯: lovepork (36.231.167.40), 11/20/2015 01:39:46
askaleroux: 不願研發的很多啊 中國開放後一堆去複製低等生產條件90年代靠美國資訊業跟風起來 過二十年了 有扶植自身嗎72F 11/20 02:02
luke72: 不用再緬懷兩蔣了  戒嚴威權填鴨教育  完全扼殺掉科學創新大學每個教授都在設法拉正學生這種只求標準答案的思維74F 11/20 02:23
pipi1983: 批判教育只會用 填鴨 兩個字   本身就很填鴨~~~~
貫徹填鴨教育的根本不是在學齡時期  是國考時代  那才是集世界填鴨教育之大成  所以會招募到不會重灌電腦的高考4XK "資訊科" 專員    強者我同學的...同事
成敗論狗熊  威權時代 有經濟奇蹟  太陽花時代 有22K
不爭的事實~  民主台灣搞的比威權台灣還蕭條  蠻厲害的76F 11/20 02:32
snoopy920: 人口比新加坡少-難管. 比越南小-沒內需. ???82F 11/20 02:45
askaleroux: 拜託一下兩蔣時期 中國尚未崛起 美國給日韓台都不少資助 所謂經濟奇蹟 其實戰後復興例子多的是
一直緬懷過去的 怎麼不想看看當時跟現在環境差距83F 11/20 03:07
mayasky: 一堆老闆只會守成 一堆員工只會怪罪..一起墮落一起爛86F 11/20 03:19
d0068267: 學齡時代基測指考不填鴨?面對白癡老師還要禮貌?
學校放一堆教官?運動場叫做"操場"?穿制服有的沒規定?有些事情根本也不是轉型的問題,是老闆根本就不尊重勞工87F 11/20 05:08
jeromeshih: 說比五、六十年代威權還蕭條也不一定吧,還是要說
民主不能當飯吃的言論,把經濟和政治統治方式混為一談實在有點怪90F 11/20 05:56
xmann: 廢問93F 11/20 07:10
sqt: 唯一解,教育和人才,改變未來。94F 11/20 07:26
nenini: 台灣社會組成太複雜,才會難以團結,不是推行民主的錯
反而推行民主後,人民會自己思考,也會更愛台灣這塊土地95F 11/20 08:24
poiu1234: wa操 tw有比US複雜? 真是loser找藉口 winner找方法97F 11/20 08:26
unima: 沒競爭沒有危機意識才會有慣老闆和自我感覺良好的愚民。98F 11/20 08:27
bondalin: 台灣社會組成太複雜??? 我笑了XD
大多台灣人自私又沒公德沒遠見.現在這樣剛剛好而已...99F 11/20 08:27
zaiter 
zaiter: 老闆太低能 把別國五年前技術 抄襲代工後 申請專利 以為101F 11/20 08:31
zaiter: 自己有在研發
nenini: 怎麼一大早就吃炸藥火氣這麼大啊?不復雜嗎?US有人想回歸103F 11/20 08:31
zaiter 
zaiter: 原物料 機台都是國外技術 找工人操作機台 以為自己高科技104F 11/20 08:32
zaiter:  可憐
bmthu: 不投資106F 11/20 08:32
nenini: 英國的嗎?107F 11/20 08:33
bondalin: 美英vs.台中的關係也差太多,這樣也能類比,服了你XD
美國社會比台灣複雜一百倍,也沒台灣這麼亂108F 11/20 08:37
zebracoco: 這種抱怨文每當年底打考績或是畢業旺季都會出現,其實有能力的溫拿都離開台灣,留在台灣的資方和勞方的各位都是魯蛇,只是大魯小魯而以,既然都是魯蛇,為什麼魯蛇總是要抱怨魯蛇呢?110F 11/20 08:45
IceSword: 台灣97%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不能承受風險就保守穩穩賺反正對中小企業老闆來說只要cost down員工成本一樣爽賺114F 11/20 08:48
poiu1234: 樓上還在飛鴿116F 11/20 09:01
Hikkiaholic: 台灣資方哪裡魯 比去美國爽多了117F 11/20 09:07
headiron: 政府和大老闆只肖想中國市場, 所以這幾年都荒廢了118F 11/20 09:16
kill2400: 不是老人的錯難不成是還沒出生的我的錯==119F 11/20 10:44
Iamjkc: 跟棒球一樣啊   領先個三分以為就贏了  還換投   結果一局被逆轉   再驕傲啊120F 11/20 11:19
sheepxo: 當時環境無論誰來當經濟就會好? 也不看看菲律賓...122F 11/20 12:15
zhi5566: 這樣不好嗎? 酸民不是樂見均貧 反正別人比我差就好
台灣人喜歡怪別人是天性 反正都是政府錯 我沒錯123F 11/20 12:34
zaqimon: 因為炒房太好賺125F 11/20 13:18
sc1: 因為宅宅太多126F 11/20 15:44
s860134: 說台灣亂的一定沒去過美國XD127F 11/20 19:04
Nravir: 政府128F 11/20 22:38
linyap: 跟泰國一樣 政治內耗完光籌碼129F 11/21 18:45
james0206: 一直CD怎麼轉型130F 11/23 10:55
看板 Tech_Job
作者 YKM519 (來聊天吧)
標題 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轉型成功?
時間 Fri Nov 20 01:07:53 2015


※ 引述《lovepork (我愛豬肉不愛牛肉)》之銘言:
:  如題
:  當5~60年代台灣正在努力發展經濟 展現四小龍本色的時候
:  東南亞國家 中國 韓國幾乎都在都還在打仗 內亂
:  台灣幾乎是領先在起跑點上好幾個世代
:  但為什麼這些領先沒有成功轉化成競爭優勢?
:  比方說越南 1975年打完越戰
:  到了1990年才真正開放外資投資和經濟活動
:  反觀台灣的工業發展了那麼久 在就業環境還是需要引進大量的外勞
:  某個程度上說名了某些產業根本沒進步 還是在跟東南亞的低端製造業做競爭   
:  明明領先了3~40年發展經濟 但還是逐漸被東南亞趕上
:  我們究竟是做錯了什麼才沒有將領先優勢給保持住呢?? 是產業轉型沒做好嗎?
:  如果幾年後越南 印尼 菲律賓等國家反過來比台灣有錢 經濟繁榮
:  真的可以說是台灣人畢生的恥辱吧....
:  都沒有人有危機意識嗎?
為啥要企業轉型...
人家賺得好好的 穩定市占率 只要好好守成就有錢賺
他只要抓住客戶就能爽爽賺錢
搞不懂為何要要求他們轉型
冒險投入新事業

在台灣
年輕人老是要大企業轉型..
老是嫌老人太廢佔缺
因為找不到想找的工作
所以老是喊 為甚麼企業不轉型
老實說 真的轉型了
也不會是找你進公司
因為你已經過時了

再看國外
最近竄起的科技公司大多都是由年輕人創業
而且利用網路成長成世界級公司
如果有這種能耐
你自己就能帶起轉型的風潮
可惜台灣很少有這種年輕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5.2.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47952875.A.8F5.html
damm: 台灣不具有這樣的文化/環境/思維1F 11/20 01:09
hosen: 推責任不是每日 日常嗎2F 11/20 01:14
saram: 台灣新創的人才與動力是不錯的.這可是明日之星吧.
但是自己沒內需市場,終究要輸出初階技術到大國去.
美國的吸力又大,幹得好的,全團到矽谷去,當美國人.
又如聯發科,成了中國企業!
要不然能怎樣?人家市場大.
台灣人一定要有當世界公民的心.否則永不能賺大錢.3F 11/20 01:16
come: 就沒那個市場 政府跟中國關係也不好,所以中國市場也吃不了就算Larry到台灣來最多也只能搞個龍捲風科技
台灣能有個TSMC已經要偷笑了9F 11/20 04:33
d0068267: 台灣也沒那個環境,又沒人要投資,龐大的資本都在穩賺族那邊,有專業能力沒外文能力的人就要被鬼島老闆虐待
因為逃不出官話台語的圈圈12F 11/20 05:10
xmann: 中肯,年輕人太多魯蛇只會靠杯,毫無建樹15F 11/20 07:12
gn01216674: 結論就是整個國家都廢物,相互推賴推去16F 11/20 07:39
tkhan: 台灣的年輕人只會:請問哪一間offer比較好???..
不然就是,我該做什麼比較適合我???..17F 11/20 08:17
nenini: 有這種見識跟能力的年輕人應該會選擇出國,減少失敗的機會19F 11/20 08:22
zaiter 
zaiter: 低能文章 年輕人創新想法一堆 元po一定八股人20F 11/20 08:24
zaiter: 一篇爛文 元po奴隸一當久了
yamidofu: 推這篇,沒看過自己沒本事怪老人賺錢,以前是有網路4ni22F 11/20 08:26
kissa0924307: 人一定要靠自己 想辦法出國工作吧23F 11/20 08:33
gbcowandy: 奴太久了24F 11/20 08:37
zsyian: 其實,這篇很中肯
有創新想法和肯冒險是兩回事情
台灣的新創公司數量下滑得很嚴重
冒險不只是要勇氣,也需要資金
但有多少人有勇氣貸款,募資,成立新公司,盈虧自負25F 11/20 08:38
WenliYang: 結論:拚了命出國救台灣!?30F 11/20 09:55
monody: 照你這邏輯炒房就飽了投資新創幹嘛
台灣就是太多你這種觀念過時又世俗的人31F 11/20 10:45
看板 Tech_Job
作者 gmd93 (Noah)
標題 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轉型成功?
時間 Fri Nov 20 09:02:38 2015


: 為啥要企業轉型...
: 人家賺得好好的 穩定市占率 只要好好守成就有錢賺
: 他只要抓住客戶就能爽爽賺錢
: 搞不懂為何要要求他們轉型
: 冒險投入新事業
: 在台灣
: 年輕人老是要大企業轉型..
: 老是嫌老人太廢佔缺
: 因為找不到想找的工作
: 所以老是喊 為甚麼企業不轉型
: 老實說 真的轉型了
: 也不會是找你進公司
: 因為你已經過時了
: 再看國外
: 最近竄起的科技公司大多都是由年輕人創業
: 而且利用網路成長成世界級公司
: 如果有這種能耐
: 你自己就能帶起轉型的風潮
: 可惜台灣很少有這種年輕人
手機排版請見諒。

我通常很喜歡嘲笑在台灣創業的人(只限定台灣)

我說的創業是真的開一家自己的公司,而不是擺攤、入加盟這種假創業唷。

因為沒得到投資的創業家,通常死很快除非你爸郭台銘,有源源不絕的錢可以燒,即使賠
個幾億眉毛都可以不抽動一分毫,還能回家接本業。

錢就是創業家的生命值。

但是在台灣投資者跟一般老闆一樣沒遠見又小氣。

有位朋友跟我說他的朋友創業獲得500萬的投資,我內心都笑了好幾回,5人團隊五百萬資
金,把營運成本扣光後,5個人根本分不到一百萬,更別說帶頭的若想拿更多,其他四位
能分到的更少。再更別說這資金也只能撐一年不到,一年過了還沒賺錢生命值就歸零了,
再再更別說一家新創小公司要2~3年才回本。

500萬投資根本是欺負人的。

這也是為啥台灣有些新創小公司開的薪水都很慘不忍睹,只能騙有熱忱的人進去領低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122.4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47981360.A.CEA.html
dakkk: 找創投1F 11/20 09:04
zsyian: 找創投,政府經濟部,工研院或找大企業贊助
現在還有kickstarter
坦白說,美國很多成功企業一開始都只是為了好玩
不是一開始就為了錢2F 11/20 09:08
我文中不就提到獲得投資嗎?但是500萬這數字很不錯笑,為何好笑請看完本文。

台灣的環境很難為了好玩耶,你若敢對投資方說好玩,在台灣你會得不到資金Dee
※ 編輯: gmd93 (118.169.122.44), 11/20/2015 09:15:16
gn01216674: 嘲笑?有啥好笑?6F 11/20 09:11
zsyian: 當你為了好玩,其實就不會在意投資效益7F 11/20 09:11
Clain66: 一看就知道是外行人,拿到的投資錢怎麼會想說每個人分一分就算了,500萬是很少沒錯,但創業本質就是這樣呀8F 11/20 09:23

分一分這說詞是不太好,換個說詞,給付戰友功勞、苦勞的成本,這絕對是必要的吧。還
是台灣的創業家跟慣老闆一樣都希望大家"不求回報",就好玩就好,大家吃土過一年?
※ 編輯: gmd93 (118.169.122.44), 11/20/2015 09:36:22
IBIZA: FB的第一筆資金是15000美元, 還是貸款來的10F 11/20 09:34
PECVD: 他應該指的是, 給500, 然後要你賺錢,然後股份95%之類的11F 11/20 09:37
pipi1983: 你繳的房貸、保險費都被銀行、壽險業拿去投資房地產了~ 股票在以前破千億稀鬆平常的日成交量萎縮到幾百億,流出去的大戶也是拿去埋在土裡,我們相當強調公平正義,強調到把手上有幾十幾百億的財團把錢埋在土裡(腦殘的正義)12F 11/20 09:38
IBIZA: 能拿到多少錢, 其實也是看你的計畫內容, 台灣也不是只有本土創投在投資
說500萬投資欺負人, 那你朋友的計畫值500萬嗎?17F 11/20 09:43
pipi1983: 我同學前女友因緣際會下進入統二的創投部門,操盤手有幾十億的資金可以流動,這些閒錢存銀行要收保管費,所以一定要用於投資,那過去什麼投資標的最夯,因為公平正義把這些閒錢趕去哪裏? 大家都知道是什麼20F 11/20 09:44
IBIZA: 台灣大公司搞創投, 除了賺錢之外, 多半也會迎合產創條例的規定, 為企業抵稅, 樓上說投資房地產, 我是覺得不太可信
因為要投資房地產就直接投資就好了, 不需要用創投名義24F 11/20 09:52
WenliYang: 推二樓 我們是一直以來都只看錢 玩? 一輩子沒玩過..27F 11/20 09:56
pipi1983: 我的說法會讓人誤解,如果統二覺得閒錢埋在土裡比較好賺,那提撥給創投部門的資金會多還是少?我的意思是這28F 11/20 09:58
IBIZA: 這個其實年報上就有, 統一的創投資金是3億
比我們公司搞創投大方多了, 我們公司才撥2000萬啊XD
查了一下, 是3000萬31F 11/20 10:01
leeys1092: 點出部分事實; 關鍵在於創業的點子格局不夠大.
表妹的先生在美國創投公司上班,是那種小小年紀就到美國成長的台灣人, 幾年前來了台灣幾次尋求投資目標.34F 11/20 10:02
rolangreen: whoscall台灣沒有買家 就證明沒格局的是投資者不是創37F 11/20 10:08
leeys1092: 他曾經很明確的表示, 投資金額不是問題, 可多可少,他們回去後自會評估; 重點是要有投資的誘因, 創意要有熱點.他透露了一,兩家他即將拜訪的公司, 都是電子五哥的創新部門, 而非獨資經營的小公司. 我想問題就在這裡, 台灣新創的平台跟點子的能量都不足, 無法吸引資金投入.38F 11/20 10:08
IBIZA: whoscall一開始是台灣創投投資, 是搞大了才賣給Line43F 11/20 10:26
rolangreen: 所以把whoscall賣給韓國人 台灣就能轉型了嗎?44F 11/20 10:36
lovepork: 我看哈佛的創投i-lab裡面最後能成功創業的也只有3成不到45F 11/20 10:49
leeys1092: 是的, 創投公司很清楚這點, 所以他們會希望這3成有砸一塊回收500塊的效益.46F 11/20 11:06
看板 Tech_Job
作者 zsyian (zsyian)
標題 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轉型成功?
時間 Fri Nov 20 10:08:29 2015


※ 引述《gmd93 (Noah)》之銘言:
: 有位朋友跟我說他的朋友創業獲得500萬的投資,我內心都笑了好幾回,5人團隊五百萬資
: 金,把營運成本扣光後,5個人根本分不到一百萬,更別說帶頭的若想拿更多,其他四位
: 能分到的更少。再更別說這資金也只能撐一年不到,一年過了還沒賺錢生命值就歸零了,
: 再再更別說一家新創小公司要2~3年才回本。
: 500萬投資根本是欺負人的。

  我不知道你朋友是不是也是這樣看待 500 萬。
  就是分一分,然後帶頭還想拿更多...這有點本末倒置了

  這就有點像,公司還沒賺錢,個人就想開始賺錢

  基本上,那500萬應該是要拿來作為公司的營運,而決定一起創業的五個人
  有些時候也需要投入資金讓這家公司能夠正常運作
  甚至,自己也要有餓肚子的準備
  如果沒有這種準備,只是一味的說別人不欣賞,不敢投資,投資的錢太少
  我會覺得這創業團隊自己也沒做好創業的準備和犧牲

  我的一些朋友,當頭的,除了本業外
  很多是自己去做接case來支撐公司,付給員工薪水
  儘管他們自己的獲利並不高,甚至比很多上班族的薪水低
  但是,他們的責任心,冒險和覺得好玩的態度,讓我覺得很佩服
  也衷心希望他們能夠成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8.140.1.2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47985312.A.96D.html
demo1: 自己接案子來付別人薪水?? 要嘛有點家產 不然這麼佛?1F 11/20 10:27
IBIZA: 樓上, FB不就是這樣?2F 11/20 10:27
demo1: 還是孤家寡人? 沒家人要養? 要是多點這種老闆3F 11/20 10:27
zsyian: 真的就有人這麼佛,創業就要自己想辦法4F 11/20 10:28
demo1: 台灣應該不會被叫鬼島惹吧 XD5F 11/20 10:28
zsyian: 我們自己辦不到的事情,不表示所有人都辦不到6F 11/20 10:28
IBIZA: 台灣就是從上到下都想賺安逸錢啊
問題是, 大老闆們是真的照原本的公司經營下去就能賺大錢7F 11/20 10:28
demo1: 也是啦 也是啦 賺不夠還可以要政府幫 靠杯一下年輕人
再要員工共體時艱 真是有夠好賺9F 11/20 10:33
IBIZA: 當年這些大老闆也是拿自己身家下去創業的啊XD11F 11/20 10:33
lovepork: 想賺安逸錢的前提是沒有來自新興國家的崛起和競爭12F 11/20 10:35
zsyian: 很多大老闆也是苦過來的,他們苦的時候,你沒看到而已13F 11/20 10:35
lovepork: 台灣的現況是你想吃老本都要面對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競爭14F 11/20 10:37
PECVD: 以前是沒錢但有機會,現在嘛 ..15F 11/20 10:37
demo1: 拿以前苦過來?是一直苦到現在還在苦?還是爽的時間不夠久?16F 11/20 10:37
lovepork: 繼續這樣玩下去 大老闆全身而退還OK,未來的年輕人呢?17F 11/20 10:38
zsyian: @demo1 很多故事和例子就在那,想不想去理解就靠自己了18F 11/20 10:38
lovepork: 年輕人垮了 台灣的未來就是一個死局 短視的人都應該能19F 11/20 10:38
IBIZA: 爽的時間久也是人家創業作起來了  你要是也做起一家公司20F 11/20 10:39
zsyian: 唯一確定的是,自怨自艾,抱怨別人,絕對不會讓自己變好21F 11/20 10:39
IBIZA: 你也可以爽啊22F 11/20 10:39
zsyian: 也改變不了什麼....23F 11/20 10:39
lovepork: 看到這點了...不改變現況 台灣10年內可能會被ASEAN追過24F 11/20 10:40
demo1: 如果是一人公司我沒話講 公司是靠你自己就能運作??25F 11/20 10:41
IBIZA: 你為公司工作 公司沒給你錢?26F 11/20 10:42
demo1: 給個剛好不會餓死?幫老闆去完成老闆的夢想?這樣也算的話
拿自己的時間去成就老闆的事業?這個員工也滿佛的27F 11/20 10:45
zsyian: 所以,你現在是在討論創業,還是討論工作?29F 11/20 10:47
IBIZA: 你覺得公司給你錢不符合你的身價 可以轉行換公司30F 11/20 10:48
demo1: 如果你認為這樣很合理 那台灣年輕人的未來有夠便宜31F 11/20 10:48
IBIZA: 如果覺得所有老板聯合剝削 你也可以自己創業當老板
你為什麼不作? 你不作 這一切就是你合理的待遇 不是嗎?
大多數人只是不願意承認自己沒有能力突破現狀, 所以把錯誤怪到別人身上而已
但試問, 誰有責任幫你突破? 大老板?
那些老人說實在的 已經完成自己的世代任務 批評老人沒夢想是很奇怪的事情
他年輕時的夢想 他已經實現了 不是嗎?32F 11/20 10:48
demo1: 不是在討論創業老闆? 現在要換成討論員工?40F 11/20 10:54
IBIZA: 不是你在抱怨三四十年前的創業老闆嗎?XD41F 11/20 10:55
demo1: 對啊 你後來不是轉成員工? 還是其實我們根本沒對上話?42F 11/20 10:56
IBIZA: → demo1: 再要員工共體時艱 真是有夠好賺
員工不是你提的嗎?
→ demo1: 如果是一人公司我沒話講 公司是靠你自己就能運作你一直在抱怨員工待遇 不是嗎?
講不下去 就開始轉移話題?43F 11/20 10:56
demo1: 也是啦 也是啦 賺不夠還可以要政府幫 靠杯一下年輕人
再要員工共體時艱 真是有夠好賺
這樣才是完整的一句48F 11/20 10:59
IBIZA: 我也是回你這句啊XD
人家當年不是拿身家創業的嗎? 你也可以啊51F 11/20 11:00
zsyian: 我覺得你應該還年輕....多加油想一下吧53F 11/20 11:00
IBIZA: 我也沒特指員工54F 11/20 11:00
PECVD: 拿身家來創業不代表在不同時代下是同樣的事情
在以前拿身家來創業, 機會滿地都是, 我認為成功很容易
尤其在經濟起飛的那一段時間
大概就是做什麼賺什麼
你現在拿身家來創業 ?55F 11/20 11:15
IBIZA: "你認為成功很容易"?
即使是經濟起飛時間 台灣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也不到三年60F 11/20 11:17
PECVD: 大環境的不同其實有時跟掌握資源的人有很大的關係62F 11/20 11:18
IBIZA: 你覺得當年成功很容易  那大家的爸媽應該都是大老板了?
我們應該都是小開?
面對事實吧 即使是經濟起飛 真的能成功的機會不會比現在高63F 11/20 11:18
PECVD: 看你老爸老媽有沒有去當大老闆啊 !66F 11/20 11:19
IBIZA: 多少
大概是1%跟0.1%的差別吧67F 11/20 11:19
PECVD: 你有任何可以說服他人的數據或邏輯 ?69F 11/20 11:19
IBIZA: 你有嗎?
我有現實當證據70F 11/20 11:19
PECVD: 我沒有, 所以我用 "我認為"
你的現實在哪裡 ?72F 11/20 11:20
IBIZA: 現實就是  當年的那些人 成功的仍然是極少數74F 11/20 11:20
PECVD: 這現實很沒有說服力75F 11/20 11:20
IBIZA: 並沒有 "成功很容易" 這種事情76F 11/20 11:20
PECVD: 你的現實跟我的現實有差距77F 11/20 11:21
IBIZA: 現實就是現實 沒必要說服誰 你只能面對現實
你的現實是 大家的爸媽都很成功? 大家都小開?78F 11/20 11:21
PECVD: 當年做淨水器濾芯的現在也是低調賺80F 11/20 11:21
IBIZA: 很多人都低調賺  到底有多少人?
如果成功很容易 應該大家都小開啊?81F 11/20 11:21
PECVD: 你覺得你的質疑很棒嗎 ?83F 11/20 11:22
IBIZA: 有50%的是小開嗎? 20%? 10%?84F 11/20 11:22
PECVD: 差不多就跟餐廳很多人所以台灣經濟好同一個等級吧 ...85F 11/20 11:22
IBIZA: 我講的是現實
現實就是 小開並不多86F 11/20 11:22
PECVD: 你講的是感覺, 不是現實88F 11/20 11:23
IBIZA: 我講的是現實
你講的才是感覺 "你認為"89F 11/20 11:23
PECVD: .............91F 11/20 11:23
IBIZA: 現實就是 老一輩成功的人並不多92F 11/20 11:23
PECVD: 你只是 "認為" 你講的是現實
可惜的是, 沒有說服力93F 11/20 11:24
IBIZA: 我講的確實是現實 不服氣反駁我?
現實就是 老一輩成功的人並不多95F 11/20 11:24
PECVD: 你如何說服他人你講的是現實 ?97F 11/20 11:24
IBIZA: 你只是不願意面對現實而已
台灣擁有100萬美金資產的 大概1%98F 11/20 11:24
PECVD: 反駁 ?  我前面就說啦 !100F 11/20 11:25
IBIZA: 1.3%左右
似乎和你宣稱的 當年成功很容易 不符?101F 11/20 11:25
PECVD: 你這跟餐廳很多人所以台灣經濟很好差不多等級啊 !103F 11/20 11:25
IBIZA: 哪裡差不多等及?  你的我認為才是差不多等級
台灣有錢人是少數104F 11/20 11:26
PECVD: 資產是現金還是不動產還是啥 ?106F 11/20 11:26
IBIZA: 不含自住房屋107F 11/20 11:26
PECVD: 3000 萬台幣 ?
現金 3000 萬台幣 ?108F 11/20 11:26
IBIZA: 你沒看過這調查? 每年都有啊
不是現金  是資產110F 11/20 11:27
PECVD: 有現金 3000 萬台幣佔台灣 1% ?112F 11/20 11:27
IBIZA: 不是現金  是資產113F 11/20 11:27
PECVD: 3000 萬不動產 ?
我個人不認為你的數據很正確啦 ...114F 11/20 11:27
IBIZA: 就跟你說不含自住房屋 你是閱讀能力有問題?
你個人怎麼認為不關我的事116F 11/20 11:28
PECVD: 你用了一個不知道哪來的數據要證明以前也不容易成功118F 11/20 11:28
IBIZA: 我只是很驚訝你連這個調查都沒看過...orz
這是瑞士信貸的報告 每年都有119F 11/20 11:29
PECVD: 老實講我只能說你的說服力不足121F 11/20 11:29
IBIZA: 老實說 我覺得你連資訊都不足122F 11/20 11:29
PECVD: 那你覺得你舉這個數字就能證明以前不容易成功 ?123F 11/20 11:29
IBIZA: 瑞信這個報告已經發好幾年了 你都不知道..124F 11/20 11:30
PECVD: 我隨便舉個數字出來你就會知道 ?125F 11/20 11:30
IBIZA: 有錢人是少數(事實上一百萬美金也不夠有錢)不就證明成功的是少數?126F 11/20 11:31
PECVD: 更何況你舉這個數字出來就能證明以前不容易成功 ?128F 11/20 11:31
IBIZA: 一百萬美元這個報告應該很多人都知道吧...orz
新聞常常有啊...129F 11/20 11:31
PECVD: 我是不知道你糾結在這 100 萬到底要幹嘛 ?131F 11/20 11:32
IBIZA: 有錢人是少數(事實上一百萬美金也不夠有錢)不就證明成功的是少數?132F 11/20 11:32
PECVD: 就算你證明我孤陋寡聞就能證明以前不容易成功嗎 ?134F 11/20 11:33
IBIZA: 如果照你說的 成功很容易 那老一輩的人應該很有錢
怎麼會這麼少人有100萬?135F 11/20 11:33
PECVD: 是很有錢啊 !137F 11/20 11:33
IBIZA: 你爸媽很有錢嗎?
如果大家爸媽都很有錢  年輕人應該過得很爽啊138F 11/20 11:34
PECVD: 還好, 不有很有錢, 因為我爸媽沒在那時做一點大的140F 11/20 11:34
IBIZA: 不是沒作 而是不知道要作或者沒勇氣作吧141F 11/20 11:35
PECVD: 那跟容不容易成功有啥關係 ?142F 11/20 11:35
IBIZA: 事實上大部分人的爸媽都是這樣
說穿了 就是當年沒眼光143F 11/20 11:35
IMISSA: 以前是比現在容易成功 但要說"很容易" 那就好笑了...145F 11/20 11:36
PECVD: 你只是想做出一個簡單的結論, 證明別人沒勇氣做而已146F 11/20 11:36
IMISSA: 真這麼容易的話 大家早就吃穿不仇靠爸了...147F 11/20 11:36
PECVD: 但是中間推論的過程充滿了瑕疵148F 11/20 11:36
IBIZA: 我爸媽要是當年有眼光  也許今天就是我選台北市長了XD
有眼睛的都看得出誰的推論有瑕疵吧XD149F 11/20 11:36
PECVD: 但你沒辦法否認的是, 以前機會的確比較多151F 11/20 11:37
IBIZA: 承認吧 大部分人的爸媽 當年都沒有那個眼光去投資152F 11/20 11:37
PECVD: 也比現在容易成功153F 11/20 11:37
IBIZA: 所以現在大部分人都只能是小老百姓154F 11/20 11:37
PECVD: .............155F 11/20 11:37
IBIZA: 比現在容易=\=很容易156F 11/20 11:37
PECVD: 爸媽沒那個眼光投資 = 那個時代不容易成功 ?157F 11/20 11:37
IBIZA: 現在要選總統也比以前當皇帝容易啊158F 11/20 11:38
PECVD: 所以你現在要求的點在於 "很容易" ?159F 11/20 11:38
IBIZA: 絕大部分人的爸媽都不有錢 說明那個時代仍然不容易成功160F 11/20 11:38
zsyian: 不管現在和過去,到底誰比較容易161F 11/20 11:38
IBIZA: 我前面說了 也許是1%跟0.1%的差別162F 11/20 11:38
zsyian: 重點是,有改變創業的本質嗎?163F 11/20 11:39
IBIZA: 不管哪個 都是很不容易164F 11/20 11:39
PECVD: 我不知道你跟我講這麼多要求的點在於 "很容易" ?165F 11/20 11:39
IBIZA: → PECVD: 在以前拿身家來創業, 機會滿地都是, 我認為成功          很容易
話是你講的 不是嗎?166F 11/20 11:39
PECVD: 所以你要求的點在於 "很容易" ?
是啊 !
你講了那麼多, 就是要反駁"很容易" ?169F 11/20 11:40
IBIZA: 所以我反駁你的"很容易"有甚麼問題嗎?
是啊 ?
我一直不就是強調 不管哪個年代 都沒有成功很容易這回事
你也不是一直在主張你認為很容易?172F 11/20 11:40
PECVD: 所以我說, 機會很多, 相比你所謂的 "不容易"
是啊 !176F 11/20 11:42
IBIZA: → PECVD: 看你老爸老媽有沒有去當大老闆啊 !
你真的認為當年要當大老板只是想不想?178F 11/20 11:43
PECVD: 你的邏輯有問題在於
老爸老媽沒去當大老闆 =  不容易成功180F 11/20 11:43
IBIZA: 錯 我是說大家的爸媽都不有錢 = 不容易成功182F 11/20 11:44
PECVD: 這邏輯明明就有問題, 為何你這麼肯定這等式 ?183F 11/20 11:44
IBIZA: 不只是你個人  大部分都是184F 11/20 11:44
PECVD: 你題的等式也有問題啊 !185F 11/20 11:44
IBIZA: 可以說99%的人都不有錢186F 11/20 11:45
PECVD: 提187F 11/20 11:45
IBIZA: 哪裡有問題?188F 11/20 11:45
PECVD: 爸媽不有錢 = 不容易成功 ?189F 11/20 11:45
IBIZA: 99%的人的爸媽都不有錢 不就代表 當年沒那麼容易成功嗎?
99%的仁的爸媽  不就是當年99%的人嗎?190F 11/20 11:45
PECVD: 爸媽不有錢可能有很多原因, 為何是 "時代不容易成功" ?192F 11/20 11:45
IBIZA: 當年99%的人都沒成功 不就是成功不容易嗎?
這很多原因 都是不容易成功的原因啊XD193F 11/20 11:46
PECVD: 時代容不容易成功, 你要試了才知道, 你爸媽沒試咧 ?195F 11/20 11:46
IBIZA: 包括 沒眼光 沒能力 沒得到資助 運氣不好...etc
沒試不就是不容易的一部分?196F 11/20 11:46
PECVD: 明明有很多狀況你沒考慮, 你卻一廂情願認為這等式成立198F 11/20 11:46
IBIZA: 為什麼我爸媽不試?
這很多狀況 都是不容易成功的一部分
不管是甚麼原因造成我爸媽沒成功199F 11/20 11:47
PECVD: 沒眼光 沒能力 沒得到資助 運氣不好, 那跟容不容易成功
有啥關係 ?202F 11/20 11:47
IBIZA: 這都是當年沒那麼容易成功的原因204F 11/20 11:47
PECVD: ..............
你的邏輯有問題205F 11/20 11:48
IBIZA: 要有眼光 有能力 有資金 有運氣 才會成功
這樣叫很容易?207F 11/20 11:48
PECVD: 當年容不容易成功, 跟你爸媽有沒有眼光沒關係209F 11/20 11:48
IBIZA: 這百中選一吧
錯 當然友關係210F 11/20 11:48
PECVD: 社會上有很多機會, 很多可以切入的點, 可以賺錢的點212F 11/20 11:49
IBIZA: 成功環節很多 眼光就是其中之一
是很多 但是你看不到 你就不會成功213F 11/20 11:49
PECVD: 那叫 "容易成功", 你爸媽沒去試, 跟社會上有沒有機會沒關係215F 11/20 11:49
IBIZA: 我笑了 很多機會 但是"不容易看出來" 有屁用216F 11/20 11:50
PECVD: 你爸媽沒去試 不代表  不容易成功 好嗎 ?217F 11/20 11:50
IBIZA: 是因為不容易看出來 所以沒去試 好嗎?218F 11/20 11:50
PECVD: 嘖嘖嘖 ~ 你開始不尊重人了喔 ~219F 11/20 11:50
IBIZA: 哪裡不尊重了 要扯開話題了? XD220F 11/20 11:51
PECVD: 你爸媽不容易看出來  跟  社會上有沒有機會還是不同事喔 !你剛剛說 "我笑了" ... 想否認嗎 ?221F 11/20 11:51
IBIZA: 不容易看出來 就是不容易成功啊XD
我笑了叫不尊重喔XD223F 11/20 11:51
PECVD: 你也打筆戰這麼久了, 我也打這麼久了, 明人不說暗話225F 11/20 11:52
IBIZA: 甚麼暗話  我笑了叫不尊重 我真的是第一次聽到226F 11/20 11:53
PECVD: 少用吧你, 要用我也很多招式的 ...227F 11/20 11:53
IBIZA: 甚麼招式  我笑了叫不尊重 我真的是第一次聽到228F 11/20 11:53
PECVD: 要激怒對方方法多的是 ...229F 11/20 11:53
IBIZA: 甚麼方法  我笑了叫不尊重 我真的是第一次聽到230F 11/20 11:54
PECVD: (搖頭)231F 11/20 11:54
IBIZA: 如果 我笑了會激怒你 那你也太容易怒了吧..
不要扯開話題  眼光就是容不容易成功的條件之一232F 11/20 11:54
PECVD: 我笑了 ~ 哈哈 ~234F 11/20 11:55
IBIZA: 有眼光的人很少 這是成功之所以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
你的確只能笑啊XD
講不出道理來 還能怎樣XD
→ PECVD: 沒眼光 沒能力 沒得到資助 運氣不好, 那跟容不容          易成功有啥關係
只能說是神論235F 11/20 11:55
godlikeking: 我猜PECVD是說 那些因素以前跟現在都有
但IBIZA還是沒辦法反駁以前機會比較多這件事241F 11/20 12:48
IBIZA: 樓上 從來沒人反對以前機會比較多
PECVD是說以前成功很容易喔243F 11/20 12:49
WenliYang: STOP! 先午睡啦,晚上還要加班哩!245F 11/20 12:50
IBIZA: → PECVD: 在以前拿身家來創業, 機會滿地都是, 我認為成功         很容易
午睡太遲了吧...我都跑完步回來了XD246F 11/20 12:50
joh: 請別爭吵過頭了249F 11/20 12:57
shawnisi: 好奴,ㄏㄏ看了都笑了250F 11/22 10:48
看板 Tech_Job
作者 SILee (working for what?)
標題 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轉型成功?
時間 Fri Nov 20 10:35:49 2015


台灣的企業光人才新陳代謝就問題很大了
看看前幾天的新聞,一個49歲的新任副總經理竟然會是台積電裡最年輕的副總...
更不用說CEO都已經快90了還找不到適當的接班人退下來

小弟不才,目前在美國剛待滿三年要邁入第四年
這幾年的觀察,我還沒看過矽谷科技業有哪家公司的高階主管(包含CEO)超過60歲的
基本上想往管理階層發展的人,順利的話,大部分都在45歲上下就要到副總這個位置了
不要說start up,即使是FLAG還是M$、Intel這些跟著全球科技業成長的老企業都是如此
結果在台灣...無言

然後這些人因為年輕,跟技術職還沒脫離太久,所以很清楚產業脈動和什麼是可行的
甚至我還遇過某知名大公司貴為副總的人(這人的名字應該很多板友都會聽過)
親口跟我說他的興趣就是寫code,到現在晚上沒事幹的時候還是會自己寫code來玩
甚至他覺得當主管很累,很想回到當工程師單純寫code的日子
其他中階主管就更不用說了
你說這種人會不知道底下的工程師在搞啥亂七八糟的花樣?
人家腦袋對產業流行脈動清楚得很
什麼該做、什麼可行、什麼需要多點時間、哪些最新的技術是潛力股
當主管的掌握得一清二楚,唬都唬不過

我只能說,這產業不是給老頭子在玩的
偏偏在台灣,就是群老頭子在玩這產業
會輸人家輸到脫褲子並不意外


※ 引述《lovepork (我愛豬肉不愛牛肉)》之銘言:
:  如題
:  當5~60年代台灣正在努力發展經濟 展現四小龍本色的時候
:  東南亞國家 中國 韓國幾乎都在都還在打仗 內亂
:  台灣幾乎是領先在起跑點上好幾個世代
:  但為什麼這些領先沒有成功轉化成競爭優勢?
:  比方說越南 1975年打完越戰
:  到了1990年才真正開放外資投資和經濟活動
:  反觀台灣的工業發展了那麼久 在就業環境還是需要引進大量的外勞
:  某個程度上說名了某些產業根本沒進步 還是在跟東南亞的低端製造業做競爭   
:  明明領先了3~40年發展經濟 但還是逐漸被東南亞趕上
:  我們究竟是做錯了什麼才沒有將領先優勢給保持住呢?? 是產業轉型沒做好嗎?
:  如果幾年後越南 印尼 菲律賓等國家反過來比台灣有錢 經濟繁榮
:  真的可以說是台灣人畢生的恥辱吧....
:  都沒有人有危機意識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8.99.84.12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47986953.A.396.html
oil01: 真的...一堆出張嘴的都非技術出身...這些人決定事情都只站在財報跟銷售數字上....1F 11/20 10:43
jayppt: 覺得這個討論串開始還可以 但越來越往世代戰爭的方向走3F 11/20 10:43
Borismine: 本來就跟世代有關係4F 11/20 10:58
jayppt: 我覺得世代老人政府慣老闆 已經變成簡單的失敗藉口了5F 11/20 10:59
IBIZA: 的確跟世代有關係, 但老人們可沒有責任要為年輕人負責6F 11/20 11:02
jayppt: 沒人欠你一個成功啊 沒人欠你一個機會啊 郭台銘也沒在ptt上罵他創業時期的兩蔣政府沒給他機會 欠他一個鴻海 現在的7F 11/20 11:04
IBIZA: 馬雲說台灣主導科技產業的老闆太老, 的確是, 但這情況是誰的責任? 老人還是年輕人?9F 11/20 11:06
jayppt: 年輕人比起以前獲得世界資訊的管道豐富多了 能和世界接觸的機會和出國的機會比以前可是多多了 方便的多
沒人在困住你啊 沒人鎖你在小小鬼島 或硬把你市場局限在這11F 11/20 11:06
hegemon: 台灣人世代正義的觀念很薄弱,才會這麼短視近利…害死後14F 11/20 11:12
jayppt: 說老人企業沒競爭力就自己取而代之啊 沒人攔你16F 11/20 11:15
IBIZA: 每個世代都有每個世代的問題, 老人不讓位, 相對的年輕人
也沒企圖心去搶啊...現在科技業老板普遍20出頭創業
現在有多少20出頭的年輕人自己創業?17F 11/20 11:16
jayppt: 是要讓什麼位?沒人讓位給賈伯斯弄蘋果 我也不記得有GE
讓位給Elon Musk弄特斯拉 讓位這個概念很奇怪 人家好手好腳還沒準備退休是有什麼好讓的 如果他老的沒競爭力了下面的人就會上去取而代之 這不是很簡單嗎?
叢林法則 人家在位子上就是有競爭力的表率 你覺得人家沒競爭力那就是用行動把別人拽下來 沒人欠你一個成功20F 11/20 11:17
hegemon: 科科,老人把路都封死了,然後說年輕人沒能力做掉他們…26F 11/20 11:21
jayppt: 我也能嘴炮LBJ這個老屁股卡著我的騎士先發位子啊 要這位子我該做什麼?單挑幹掉LBJ啊 不是網上哭LBJ為何不退休
廢話 競爭就是卡死別人穩固自己啊 不然叫什麼競爭
覺得年輕人溫室太久了 媽寶呵護太好覺得燒餅天生都掉下來要吃肉自己打獵 都成年的狼了還指望老狼讓位給你塊肉嗎27F 11/20 11:21
gbcowandy: 科科,老人掌權掌錢。當然可以嘴32F 11/20 11:40
IBIZA: hegemon 老人怎麼把路封死的?33F 11/20 11:40
poiu1234: loser就只會怪老人阿 不然它們能幹嘛34F 11/20 11:40

我打這篇的主要目的並不是怪老頭們怎麼樣,而是要陳述一個事實與現象
會造成這個問題有幾個可能原因
1. 老頭子不願意用心栽培後輩與接班人
2. 年輕人自己能力不足不被看上眼
3. 年輕人沒有足夠的資源可以往上爬
4. 年輕人普遍狼性不足

不管原因是什麼,重點是問題就是擺在那邊
像TSMC那樣CEO都快90歲了,你是投資人的話會不會怕?
因為光這點就可以知道這間公司內部肯定有很大的問題存在
不管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會沒有人可以順利接班
講難聽點的,一個快90的人如果突然中風掛掉也不會是令人震驚的事了
如果今天他真的突然掛了,公司內部能不能正常繼續運作
如果我是投資人,一定會先打個問號在這上面

一間公司如果要能長遠地走下去
人力的新陳代謝是必然也必須做的事
今天很明顯的就是台灣的企業大部分都沒有成功做到
我不清楚這中間究竟是哪個環節出問題
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說台灣整個社會和企業光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問題很大
最根本的人才培育問題都解決不了還想要能有什麼長遠發展?
別逗了

還是那句老話,人才是要養的,不是天上會掉下來給你的
企業和社會自己認識不到這一點,不用心去發掘與培養人才,只想撿現成的
造成整個國家往下走,怪誰都沒用


※ 編輯: SILee (68.99.84.122), 11/20/2015 11:58:19
jasontmk: 哈哈哈哈哈~ 老爸敗家 兒子就辛苦囉~
當勝文最爽35F 11/20 11:50
rolangreen: 炒房穩賺 白癡才去創投
人家拼命弄出來的新創 白白送給別國
轉型不成再反過來怪年輕人37F 11/20 11:58
jessel: 老張也不是沒交班過 但就是接班的不爭氣阿...40F 11/20 12:01
pipi1983: 你推薦一個35歲以下的台灣人來接替張忠謀的位子,你推薦的出來並讓人心服口服我頭剁下來給你當球踢,賈伯斯如果還活著,就算70歲,大家還是會把位子讓給他,人才不以能力、特質去用,以年紀區分,美國白待了41F 11/20 12:02

你還是抓不到我的重點
重點就是為啥會沒人可以順利接班?
有能力的人當然繼續幹沒問題
但是人總是會老會病會死
正常的人力新陳代謝就是必要的
那為什麼會找不到後浪可以推前浪?
整個社會體制與企業營運肯定有某個環節出問題
這才是必須要探討的重點

這樣說好了
人才是需要時間去歷練與養成的,又不是說隨時想要就會有
一個體制正常的企業,是不應該讓同一個人長時間佔著同一個位子不放的
你把位子卡死,底下的年輕人就是沒有機會歷練與學習
然後等到哪天真的需要找人接了才發現底下沒人可以用
再來怪年輕人能力不足?
試都沒試過你又知道底下的人能力不好?
連歷練的機會都沒有了還想要下面的人能力會有多好
不覺得很奇怪嗎



※ 編輯: SILee (68.99.84.122), 11/20/2015 12:05:33
※ 編輯: SILee (68.99.84.122), 11/20/2015 12:11:56
pipi1983: 還有台灣最好的大學叫台大,美國最好的大學叫長春藤聯盟,有這種認知的話就要有領悟:不是美國可以發生的事情台灣都有那個卡增可以發生
立足點不一樣,就要用不一樣的觀點去思考,不要老是好高騖遠,打高射炮,立足點差的的模式絕對不適用立足點好的模式,不然每每每從美國引進的制度在台灣就是變調畸形是怎麼來的?45F 11/20 12:09
Eric0605: 所以台灣大企業只能搞硬體啊 適合老人 改變比較慢
搞軟體老人聽不懂啊
另外台灣有哪幾個企業有在培養新人?IBM前一兩年新人
都在上課還要出國受訓 很多外商受訓都很紮實
不說別的 台GG的受訓就指是叫你上網看看影片 一個月內看完, 線上做一些腦殘題目(可能還不用上課) 這種品質..52F 11/20 12:34
loseptt: 發哥也是 一堆老人嘴砲 以前沒看到 現在一堆
我看過不久展訊很快會幹掉發哥 發哥還死握著老路走58F 11/20 12:50
joh: 老人亂玩很正常阿  到現在能出頭的有多少?
我都覺得廢除聯考的教育已經害慘一票人了
阿現在又出一大堆教育制度的恐龍家長,未來要怎辦?
搞到後來惡性循環罷了60F 11/20 12:57
Upswing: 覺得老人不好怎麼還不跳出去?只是無能和無膽的藉口吧64F 11/20 13:18
COCOCCC: 想必樓上已經在國外打出一片天了,指著鼻子罵人超大聲65F 11/20 13:43
Upswing: 成功不敢當,但現在還在全球前兩大的美商軟體公司做事幾年是有學到美式的競爭精神而非抱怨66F 11/20 13:47
billandcs: 打爆Elon Musk啊,比他先在火星插旗就贏了68F 11/20 14:00
chiahaug: 抱怨別人在抱怨?都不能討論檢討台灣的就業生態的弱勢嗎69F 11/20 14:36
poiu1234: 愛抱怨不會找媽嗎 一定要看魯蛇整天抱怨?71F 11/20 14:39
w60904max: 我覺得不該舉GG為例 外資持股70%的公司認為老張夠格
就老張繼續當董事長 現在營收紀錄ㄧ直up 沒理由換人吧72F 11/20 20:19
gxlin: 這篇說得太好了 有人說 不爽老人 就取代他們 實在無知74F 11/20 21:49
kyll: 這篇說得太好了 有人說 不爽老人 就取代他們 實在無知75F 11/20 22:50
kangta0819: 這篇說得太好了 有人說 不爽老人 就取代他們 實在無知76F 11/21 11:16
AmexCent: 你是哪門子投資人?你到底知不知道Morris的接班計畫
能接觸公司內部就去瞭解,不能的話去參加法說會應該多少會瞭解這接班計畫的進行式
49歲做大公司副總在台灣真的算年輕了,拿美國30幾就做CEO來比,你真是太天真了!77F 11/21 13:37
fishbliss: 老人占位還好,恐怖的是台灣職場的敬老尊賢,導致即使年輕人有狼性,也被惡整k到滿頭包了82F 11/22 23:02
看板 Tech_Job
作者 billandcs (信義比爾蘇)
標題 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轉型成功?
時間 Fri Nov 20 10:50:13 2015



人跟環境是主要的關鍵.

http://goo.gl/Qdooel

你看像Elon Musk這種神經病,想殖民火星又想改變世界使用能源的現況.

加上矽谷鼓勵你失敗,MIT Stanford都開始有像大碩一樣的VOD課程可以看.

https://goo.gl/y3cF3s

裡面那位蒙古人還特別提到一開始創業就瞄準全球市場,不用在乎你所處國家有多小.

多看看這些課程,讓大家被帶壞,矽谷就是一堆神經病組成的地方,你在台灣說你要殖民火

星大概會被送醫院... Elon Musk搞到現在連Larry Page說自己要是出門不小心被車撞死

錢會全部捐給Elon Musk....那種頂級的創業家最後不是賺錢為目的,是改變整個人類生活

型態,帶著地球人跨出太陽系.

http://goo.gl/ew09KH

普通等級的大概就是像Scott Cook這種,很堅持,跟老爸借錢,銀行貸款,搞到公司有一陣子

戶頭只剩2千台幣...最後一次終於撐過去...

創業到IPO最有趣的是它不是有錢就屌大的遊戲,就像發射火箭一樣,你燃料無限但是方向

錯誤也是白搭,而且沒有人知道甚麼才是對的,失敗率又超高,上完一堆創業課程大概可以

把失敗率從99%拉到98%吧XDDDD  希望台灣多一點瘋子加入 :D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3.83.6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47987815.A.D9B.html
lovepork: 現在是台灣如果不創新 就要面對來自ASEAN的追兵了1F 11/20 10:52
qitisland: 台灣教育是 有人問奇怪的問題 就會被全班笑 哪來創新?2F 11/20 12:06
jab: 創業更有趣的是如何拒絕IPO,堅持自己3F 11/20 12:41
s860134: 幹嘛拒絕IPO ㄟㄟ 拿白紙換鈔票 還能交叉持股4F 11/20 19:15
saram: 創業失敗後爸爸負責,大家都創業.把全國吃倒.
一個靠惡性補習升學主義的國家,有甚麼新概念?5F 11/27 03:55
看板 Tech_Job
作者 WalterbyJeff (Be the field)
標題 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轉型成功?
時間 Fri Nov 20 13:24:49 2015



我覺得很大因素在教育系統跟國營系統思考方式老舊。業界只是依據他拿到什麼樣的人去
決定能做什麼等級的事情而已。

當初老蔣把一堆老兵安插到中小學,讓一堆人受沒有啟發的教育,長大過程中如果沒有自
覺及時矯正自己的軌跡跟思考方式,就只會因襲過日子或做事情,這種人一多,一旦形成
一個地區的風氣或文化圈,新進入者通常只能夠融入不能改動。除非挾帶極大的熱情跟資
本還有天賦,否則根本不可能改變。十年二十年對一個人來說很長,但對一個系統來說卻
很短,短到來不及改變。

而且社會系統跟人的大腦一樣,有惰性跟慣性,一個走得下去的系統,很多時候就繼續拿
來用,哪怕是有問題,是老舊或是僵化,除非新系統在很多方面,甚至每一方面都比舊系
統優越,否則很難改變。前面有人提到Elon Musk,他自己就知道電動車要能成為主流,
除非不管性能或價格都能取代燒石油的汽車,否則難以撼動汽車工業。所以他才要釋放專
利,因為他發現大家根本沒動力改變。

至於他本人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動能,除了他從小聰明,即會思考又會手動以外,我想跟當
初的南非排斥白人運動有關,所以他十七歲跟家人一起離開南非。他親身經歷一個系統待
不下去的滋味,所以時時記得要創新跟做出改變,不能靠舊系統勉強活下去。

他有說過他也有投過Napster但他們沒理他,他創業時也有回史丹佛問失敗之後是否能回

這種心態包含到他處理婚姻關係上也是。他跟第一任太太結婚前,在她還沒搞清楚什麼狀
運的平穩。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T00P.
Cersei 
Cersei: Agree7F 11/20 13:32
IBIZA: 其實現在60歲左右的這一輩, 才是老兵教大的吧
20-30歲這一代 受的教育大多已經是自由風氣教育了
因循過日子 說是教育 我倒覺從小環境舒服, 很難離開舒適圈比較有可能8F 11/20 13:51
billandcs: 還好我不受教,都去上MIT跟Stanford的課XD12F 11/20 13:56
WalterbyJeff: 我說老兵教師建造氛圍,這是第一代,之後新進者花二13F 11/20 13:58
IBIZA: 但是第一代並沒有因循過日子啊  我們上一代創業的人挺多的也創了不少大公司  讓台灣經歷經濟起飛的年代
b大很認真啦 去年才剛研替完  今年就上了一堆課XD
還一邊工作一邊上課 你看多認真XD14F 11/20 14:00
WalterbyJeff: 應該鼓勵一下18F 11/20 14:03
IBIZA: 在矽谷工作還可以從27.245.212.252.adsl.fetnet.net上來跟大家分享他的經驗...多好19F 11/20 14:06
Dnight: 甚麼意思..@@?21F 11/20 14:07
billandcs: 嗚嗚,不能用遠傳嗎?? 我好難過喔
15.89.167.142  我改這個有沒有好一點??
City:Palo Alto22F 11/20 14:09
IBIZA: HP嘛XD25F 11/20 14:11
billandcs: 大家來換IP吧, Google SapceX Telsa的人都來吧XDD26F 11/20 14:11
IBIZA: Dnight, b大很有名的 多看本版就知道了27F 11/20 14:12
Dnight: 別換了,那種跳板弄一下就換了~"~28F 11/20 14:13
IBIZA: 研替可以作到月薪三十萬 台灣沒幾個29F 11/20 14:14
billandcs: 也是,你看Obov也是換跳板就有Apple IP了
別這樣,那次光扣稅就被扣12000...30F 11/20 14:14
IBIZA: 不是每個月都扣這麼多嗎? @@32F 11/20 14:16
billandcs: 不是,我很窮的....嗚嗚33F 11/20 14:17
IBIZA: 可是你以前不是這樣講的啊@@34F 11/20 14:19
billandcs: 我的startup A round至少要湊到一千萬美元...沒人給35F 11/20 14:19
IBIZA: 一千萬美元對你應該不是難事啊 你之前不是說快要有自己的A380機隊了36F 11/20 14:21
billandcs: 航母群?38F 11/20 14:21
IBIZA: 少買一艘一千萬美金就有了啊39F 11/20 14:21
billandcs: IPO後當然就可以啊XDD 繼續作夢中
不過打個廣告,現在我缺UI/UX的人,有興趣的來一下
多來幾個像我一樣會做夢的神經病阿!!! 不能輸Paypal幫40F 11/20 14:22
IBIZA: 不然就把你家幾百間房子賣1/10應該就有一千萬美金了吧
你背景這麼好 不用為一千萬美金犯愁啊..
我記得你家一年的地價稅就不只一千萬美金了 不是嗎?
喔 不對 是房屋稅....好像四億多嘛?43F 11/20 14:26
billandcs: 你怎麼記這麼清楚XDD 有在follow喔!!!47F 11/20 14:29
donod: 推48F 11/20 14:29
billandcs: 靠google venture募資就不會被酸靠家裡了49F 11/20 14:30
IBIZA: 呃...其實好像沒人酸你靠家裡...大多是酸別的XD
好啦 不打擾你作夢了50F 11/20 14:32
billandcs: 習慣了....不過最近我朋友都說連酸都懶得酸了....
謝謝,我也繼續以為我在外商上班吧.... LOL52F 11/20 14:32
Dnight: 努力一點總是能過更好的54F 11/20 14:35
billandcs: 努力是有方向的
http://winston-zh.attlin.com/2014/07/blog-post.html?m=155F 11/20 14:56
jayppt: 講兩蔣教育不行的很難自圓其說吧 過去經濟起飛就是你看不起的思想老舊的一代打下來的 這一代明明教育比上一代好了但真實成績確還沒看見 純粹講冷冰冰的結果論 其實兩蔣教育比起後起一代做出的產業成績要更多吧58F 11/20 15:14

那是美援、老孫的經濟政策合併的結果
尤其是代工產業,這種照著做產業最容易有結果,但是一旦要自己當頭玩創新
就要經得起失敗,但台灣已經習慣照著做的成功,沒辦法玩自創的成功
當然也跟整個國家在世界產業鍊找位子有關,其他人也爬起來了,過去的招數就沒用了
要找新位子等於把別人給擠出去。可是新位子在哪裡呢?

不過確實是有讓我感到疑惑的一件事:
學英文的環境比以前好非常多,為何學生英文程度還會輸給很多亞洲國家呢?
Dnight: 那也要看是用資源換的經濟還是靠實力換的經濟吧62F 11/20 15:23
※ 編輯: WalterbyJeff (61.228.185.245), 11/20/2015 15:28:02
billandcs: 因為教英文的方式鳥到爆掉,考文法,句型. 很少活用
真的要學英文就是把它當中文來每天用,真正的溝通工具我當初會上MIT OCW也沒想到會學更多英文,只是想聽top的人在想甚麼,怎麼教學,每天看莫名就會英文了.... LOL
台灣很多人就是學了一堆工具,然後不知道真正的目的63F 11/20 15:33
luke72: 我們的中文教育考生字,生詞,造句  學會如何描述後  作文而英文教育都在考克漏字,介系詞,型態  都在鑽用for還是of68F 11/20 15:50
billandcs: 會為了玩日文遊戲去學日文的通常也學得不錯XDDD
還有這邊的人只會酸你在作夢,我研替完都進外商了...
我就愛把餅畫超大然後用力追,你看SpaceX不也在作夢?
殖民火星勒... A380機隊? 都是天方夜譚? 衝不衝而已啦不要連做夢的勇氣都沒了...人生悲劇阿70F 11/20 16:01
s860134: 雁行理論 想比較兩蔣與現代的差異可以先看這理論75F 11/20 19:25
WalterbyJeff: 看了,不過標題是問為何沒有轉型成功,不是為何原有產業沒落吧?76F 11/20 19:36
s860134: 日本不是沒落了嗎? 在前面的找不到方向 後面沒得抄
對比韓國 狀況也不是說很好 新加坡應該是轉型最成功的78F 11/20 19:38
WalterbyJeff: 日本還是第三大經濟體啊,保持原樣80F 11/20 20:46
s860134: 保持原樣嗎? 維基 https://goo.gl/oA27Fc 可以轉到英日語內容會比較多,日本自身也認為經濟優勢在20年內失去很多81F 11/20 20:55
TripleC: 不管哪個國家種族都有造神運動83F 11/21 06:31
billandcs: 美國是superhero...不是造神....真正造神是Marvel
ONE-ABOVE-ALL 設定了這種OAA的角色84F 11/21 07:38
看板 Tech_Job
作者 controlgod (controlgod)
標題 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轉型成功?
時間 Fri Nov 20 14:01:53 2015


馬雲曾說過

20歲替別人幹

30歲為自己幹

40歲給別人幹

淺顯易懂的話確深深凸顯台灣產業接班青黃不接寫照

有時候在位的人要學會放手讓給有潛力的人接班

不管將來是好是壞

而不是ㄧ輩子活到老做到老


※ 引述《SILee (working for what?)》之銘言:
: 台灣的企業光人才新陳代謝就問題很大了
: 看看前幾天的新聞,一個49歲的新任副總經理竟然會是台積電裡最年輕的副總...
: 更不用說CEO都已經快90了還找不到適當的接班人退下來
: 小弟不才,目前在美國剛待滿三年要邁入第四年
: 這幾年的觀察,我還沒看過矽谷科技業有哪家公司的高階主管(包含CEO)超過60歲的
: 基本上想往管理階層發展的人,順利的話,大部分都在45歲上下就要到副總這個位置了
: 不要說start up,即使是FLAG還是M$、Intel這些跟著全球科技業成長的老企業都是如

: 結果在台灣...無言
: 然後這些人因為年輕,跟技術職還沒脫離太久,所以很清楚產業脈動和什麼是可行的
: 甚至我還遇過某知名大公司貴為副總的人(這人的名字應該很多板友都會聽過)
: 親口跟我說他的興趣就是寫code,到現在晚上沒事幹的時候還是會自己寫code來玩
: 甚至他覺得當主管很累,很想回到當工程師單純寫code的日子
: 其他中階主管就更不用說了
: 你說這種人會不知道底下的工程師在搞啥亂七八糟的花樣?
: 人家腦袋對產業流行脈動清楚得很
: 什麼該做、什麼可行、什麼需要多點時間、哪些最新的技術是潛力股
: 當主管的掌握得一清二楚,唬都唬不過
: 我只能說,這產業不是給老頭子在玩的
: 偏偏在台灣,就是群老頭子在玩這產業
: 會輸人家輸到脫褲子並不意外
: ※ 引述《lovepork (我愛豬肉不愛牛肉)》之銘言:
: :  如題
: :  當5~60年代台灣正在努力發展經濟 展現四小龍本色的時候
: :  東南亞國家 中國 韓國幾乎都在都還在打仗 內亂
: :  台灣幾乎是領先在起跑點上好幾個世代
: :  但為什麼這些領先沒有成功轉化成競爭優勢?
: :  比方說越南 1975年打完越戰
: :  到了1990年才真正開放外資投資和經濟活動
: :  反觀台灣的工業發展了那麼久 在就業環境還是需要引進大量的外勞
: :  某個程度上說名了某些產業根本沒進步 還是在跟東南亞的低端製造業做競爭
: :  明明領先了3~40年發展經濟 但還是逐漸被東南亞趕上
: :  我們究竟是做錯了什麼才沒有將領先優勢給保持住呢?? 是產業轉型沒做好嗎?
: :  如果幾年後越南 印尼 菲律賓等國家反過來比台灣有錢 經濟繁榮
: :  真的可以說是台灣人畢生的恥辱吧....
: :  都沒有人有危機意識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210.6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47999316.A.BFB.html
※ 編輯: controlgod (114.136.210.65), 11/20/2015 14:04:22
pipi1983: 張忠謀表示:
其實最敢放手的是蔡明介,聯發科一級主管比其他地方來的年輕有活力,是好事,代表接棒接的起來,可是不代表每家公司都有很多可用之兵來接棒,蔡力行當年可能也像鄉民一樣覺得老人應該要退位,自己可以獨當一面,結果成績大家有目共睹,最後才上演老兵不死的戲碼
另外,幾歲之前要有什麼成就,張忠謀的例子超級打臉這些似是而非的價值觀,他54歲的高齡才跳出來創業,54歲以前都在替別人工作,依照時下盛行的幾歲之前就怎樣的價值觀,老張真的要汗顏去跳河自殺,54歲才想當老闆,果然奴性1F 11/20 14:31
lovepork: 我覺得各位還是沒抓到重點
檢討年輕人老人有什麼用? 東南亞國家一直在追進這才重點東南亞目前在低階製造業方面贏過台灣太多
換個角度想 東南亞引入資本幫助國家轉型 一樣可以帶動國家經濟發展  難道要等到東南亞的水位跟台灣依樣才要開始動作嗎? 會不會太被動了? 這個跟老人年輕人無關吧?還在吵誰是戰犯的時候 台灣跟ASEAN的差距又被拉近了
台灣20幾歲年輕人 跟ASEAN20幾歲年輕人相比還剩啥優勢?我們實驗室這幾年都是ASEAN外籍生  連教育都在替ASEAN培養人才 台灣不垮才有鬼 根本連可使喚的人口基數都不足12F 11/20 15:16
st930617: 工研院出資孫運璿拜託他算跳出來創業嗎22F 11/20 15:25
lovepork: 10~20年 中國在沿海布局代工產業時候 台灣就該警覺了
現在 中國沿岸經濟工資都起來了 台灣還在等還在觀望
要等到越南 菲律賓 工資追到跟台灣依樣的時候才動作嗎?23F 11/20 15:27
IBIZA: 東南亞台商早就去了...26F 11/20 16:50
看板 Tech_Job
作者 damm (Anubis)
標題 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轉型成功?
時間 Fri Nov 20 14:30:51 2015


不是這樣子的,不要再隨便戰國營了。
美國的國營步調更緩慢,也沒有這種問題。

趁著中午我想先分享幾點供大家參考集思廣義,看看是什麼樣的問題,
有反思才會有進步。趁著中午隨便聊聊,如果亂的話請見諒。

文化
在小弟個人的工作生涯中,其實我是發現在台灣文化上要前衛很不容易
,這不只是來自家庭的反對力量,可能連工作環境上的反對新思想的能
量也很強。這不是只有中階主管而已,中階主管也要面對高階主管。所
有人的問題核心都很一致,這對公司(其實是他們個人)有什麼幫助? 這
個問題很深刻。你要論述一個策略在短期內能收效使得你的主管,上司
上達到高階管理層買單,其實代價很大,機率不高。甚至很多的概念是
在歐美已經行之有年的,也沒有辦法推動。最終要面對的是如何在現行
環境內短期收效的問題..意即如果沒有短期就顯現的綜效,你們也就別
混了。這不只是淺碟市場的心態,其實還包含了整個民族文化任意動用
文化霸權去壓迫,或者是保守者(君君/父父?)的反動力量。

我個人工作過的公司,有兩家現在股價還在三百以上,但是其中一家我
和主管光是推動微小的行事「正常化」,就足以讓我們被保守勢力消滅
。其它的公司更不用講,沒有讓你提出創新思想的機會。

如果有一天搞笑諾貝爾這種東西可以在台灣被正常接受,可能還被多一
點的正向股勵,那麼在文化上要運釀新東西的可能才會比較有。不然策
略上可能保守的還是居多。


環境
其實以台灣這種彈丸之地,要創新真的很不容易。我想淺碟的眼光長久
養成其實其來有自。因為實在太小,連覽爬都算不上,只是左睪丸。資
源這麼有限,所以大家都在殺破頭搶僅有的一些資源。要建國的人必需
要注意,你只是一顆睪丸,要學著怎麼讓人捧著睪丸,而不要老想著去
當大腦。很多人說現在是世界市場,坐台灣可以吞天下。可是要吞世界
市場的代價很大,首先就要跨越大海的籓籬。移動要成本,情報的取得
要成本。像台灣這麼多的中小企業,光要跨出這麼一步就必需盤算所有
成本的花費,到底值不值得。可能幾次出勤沒有收效,就代表血本無歸
的情形就要侵食你的資本。如果說這些問題存在,代表一次的失敗從谷
底翻身要面對的難題,一樣很高。於是乎在台灣失敗其實不太被鼓勵,
所有在台灣的大企業家,我自己認識或知道的,都經過好幾次的失敗。
但是一次失敗有99%的機率就代表你翻不了身,所以這些翻身的成為檯
面上企業家的人,真的很厲害(不代表是好)。

個人還特別注意到一個問題,曾經看過一篇報導說台灣CS coding的團
隊被矽谷收購,可見台灣的人才技術上確實沒有什麼問題。但有一個不
曉得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的現象,就是這些團隊中,從PM到marketing,
好像沒有一個是台灣本土養成的。這個問題不知道該歸類文化還是環境
,總之台灣要在世界市場上立足,不只共同合作,或者是在前端決定應
對進退的養成,在我的觀點好像都不太足夠。


思維
如果說人的創業、轉型、前進要有前瞻性的思維,的確個人是覺得台灣
在這方面顯現很不足....不是被打壓,就是沒養起來。就我個人認識的
富二代好幾個,以小資階級為主,這些小資階級定義大概在口袋現金有
個幾億可以隨便用的,這些人的思維本來就不在創造任何烏托邦。所以
要有什麼想法去突破困境,可能做不到。如果是在美國都還稍微有點互
惠的概念,比如說站在管理的層面,你幫我賺錢,我也讓你過得好生活
之類的。台灣就真的頗糟糕,大部份自私保守的心態很重,不過表面上
話是都很會講啦(這反應一個事實,如果在稅制上沒有強制或選項可利
用捐助等方式去盡社會責任,可能這些人捐助的機率都還會更低)。當
然這是比較深層的心態。這種狀況下有錢的人不想做大事,想做大事的
人看不到。



先行結語
沒時間了,其實在這麼多的作用交織下,要創新的難度很高。我想不是
去怪罪國營還是老人之類的就沒有問題。政府某方面上做得越少,其實
是更有利的。政策上造成的傾斜跟不正常,那是不管哪一黨在執政或哪
一個人執政,都沒有改變過的弊病。原因在文化跟環境還有想法沒有什
麼改變,那麼誰上台的結果都是一樣。只是換個說詞,再去替另一批原
本的、既有的服務而已。

我個人的觀點針對老人的問題不在於他們做不做改變,而是這些意見從
沒有被正常的審視過或放行過。









※ 引述《WalterbyJeff (Be the field)》之銘言:
: 我覺得很大因素在教育系統跟國營系統思考方式老舊。業界只是依據他拿到什麼樣的人
去決定能做什麼等級的事情而已。
: 當初老蔣把一堆老兵安插到中小學,讓一堆人受沒有啟發的教育,長大過程中如果沒有
自覺及時矯正自己的軌跡跟思考方式,就只會因襲過日子或做事情,這種人一多,一旦形
成一個地區的風氣或文化圈,新進入者通常只能夠融入不能改動。除非挾帶極大的熱情跟
資本還有天賦,否則根本不可能改變。十年二十年對一個人來說很長,但對一個系統來說
卻很短,短到來不及改變。
: 而且社會系統跟人的大腦一樣,有惰性跟慣性,一個走得下去的系統,很多時候就繼續
拿來用,哪怕是有問題,是老舊或是僵化,除非新系統在很多方面,甚至每一方面都比舊
系統優越,否則很難改變。前面有人提到Elon Musk,他自己就知道電動車要能成為主流
,除非不管性能或價格都能取代燒石油的汽車,否則難以撼動汽車工業。所以他才要釋放
專利,因為他發現大家根本沒動力改變。
: 至於他本人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動能,除了他從小聰明,即會思考又會手動以外,我想跟
當初的南非排斥白人運動有關,所以他十七歲跟家人一起離開南非。他親身經歷一個系統
待不下去的滋味,所以時時記得要創新跟做出改變,不能靠舊系統勉強活下去。
: 他有說過他也有投過Napster但他們沒理他,他創業時也有回史丹佛問失敗之後是否能
回學校創業?凡此種種,我覺得他都是記得1.系統會失敗. 2.隨時給自己留後路 。
: 這種心態包含到他處理婚姻關係上也是。他跟第一任太太結婚前,在她還沒搞清楚什麼
狀況下,就簽婚前跟婚後協議書。來保障他的財產不會因為離婚而被砍半,以此保證公司
營運的平穩。
: 所以如果想要讓台灣有更多這種人,也許是要有察覺到1&2,而台灣幾乎可說是單一人種
組成。外加不是頃美就是頃中,總是有backup總是在想往哪邊倒(也就是只想到2),這種
投機或說搭便車心態當然使得產業無法轉型。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T00P.
b18902040: 這倒是真的。基本上你只能做一種工作。就是上面認可的27F 11/20 14:53
WalterbyJeff: 逃離鬼島才是上策28F 11/20 15:48
askaleroux: 有人滿腦子想逃 有人願意承擔  都是選擇而已
只是想逃的人也不必在此討論了 去準備怎麼逃比較實際29F 11/20 16:06
sasako: 若是政治人物有這樣想法,就有救了,就怕那群人知道原因,31F 11/20 16:25
gxlin: 說得很好 台灣人社會非常因循苟且 完全抗拒創新32F 11/20 21:56
看板 Tech_Job
作者 sean12345678 (男人)
標題 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轉型成功?
時間 Fri Nov 20 15:22:28 2015


※ 引述《lovepork (我愛豬肉不愛牛肉)》之銘言:
:  如題
:  當5~60年代台灣正在努力發展經濟 展現四小龍本色的時候
:  東南亞國家 中國 韓國幾乎都在都還在打仗 內亂
:  台灣幾乎是領先在起跑點上好幾個世代
:  但為什麼這些領先沒有成功轉化成競爭優勢?
:  比方說越南 1975年打完越戰
:  到了1990年才真正開放外資投資和經濟活動
:  反觀台灣的工業發展了那麼久 在就業環境還是需要引進大量的外勞
:  某個程度上說名了某些產業根本沒進步 還是在跟東南亞的低端製造業做競爭   
:  明明領先了3~40年發展經濟 但還是逐漸被東南亞趕上
:  我們究竟是做錯了什麼才沒有將領先優勢給保持住呢?? 是產業轉型沒做好嗎?
:  如果幾年後越南 印尼 菲律賓等國家反過來比台灣有錢 經濟繁榮
:  真的可以說是台灣人畢生的恥辱吧....
:  都沒有人有危機意識嗎?

為什麼轉型不成功?
因為轉型不容易啊.
這麼容易的話,
想轉型的人就去轉囉.
例如: GORORO, 做得不錯啊, 會不會成功? 難喔.

錢, 燒完了就沒了.

沒錢的人,
整天叫企業叫政府去燒錢轉型,
輸了是誰在痛?

有錢的, 生意已經上軌道了,
就繼續做. 轉什麼型?
年收50億,
就算慢慢變成 45億, 40億, 35億,
也只是少賺而已.
真的變夕陽產業的話,
收起來不要做就好了啊, 錢都賺到了 還那麼拼幹嘛?
要拼也是想變有錢的人去拼,
已經有錢的 不需要拼.

別的國家不敢說,
越南 印尼 菲律賓要比台灣有錢,
慢慢等吧.
台灣人去這些國家 是去當BOSS,
這些國家的人來台灣, 有幾個在當BOSS?

危機意識?
有危機意識的人滿多的啊,
跟只會打嘴砲叫別人去試(ㄙˇ)試(ㄙˇ)看的人一樣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2.186.22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48004150.A.85D.html
lovepork: 台灣不轉型 就是回地踏步在等ASEAN國家追上來1F 11/20 15:26
WenliYang: 實話,已經穩穩爽賺幹麼轉,公司就算倒了老闆還是爽爽過啊,何況沒這麼容易倒啦!2F 11/20 15:27
lovepork: 穩穩賺的時代是因為ASEAN 和中國都在打仗內亂4F 11/20 15:30
中國會超越台灣. ASEAN國家, 泰國有點機會(也不大)之外, 其他不可能.
你可以想想看, 其他ASEAN十年或二十年之內, 要拿什麼追上台灣?
我想不出有什麼他們可以依靠的利基.
但我其實祝福他們, 因為窮苦人口真的比台灣多太多, 也慘太多.
完全翻不了身.
※ 編輯: sean12345678 (114.42.186.227), 11/20/2015 16:04:02
asin404: 看看為何每次大家看到有人提到三星出色的amoled時都會講這個是台灣先做出來的 就知道為什麼了  等同華人們老是愛提中國人比歐美更早做出火藥一樣呵呵5F 11/20 16:04
看板 Tech_Job
作者 Fukker (小強)
標題 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轉型成功?
時間 Fri Nov 20 16:07:32 2015


※ 引述《billandcs (信義比爾蘇)》之銘言:
: 人跟環境是主要的關鍵.
: http://goo.gl/Qdooel
: 你看像Elon Musk這種神經病,想殖民火星又想改變世界使用能源的現況.
: 加上矽谷鼓勵你失敗,MIT Stanford都開始有像大碩一樣的VOD課程可以看.
: https://goo.gl/y3cF3s
: 裡面那位蒙古人還特別提到一開始創業就瞄準全球市場,不用在乎你所處國家有多小.
: 多看看這些課程,讓大家被帶壞,矽谷就是一堆神經病組成的地方,你在台灣說你要殖民

: 星大概會被送醫院... Elon Musk搞到現在連Larry Page說自己要是出門不小心被車撞

: 錢會全部捐給Elon Musk....那種頂級的創業家最後不是賺錢為目的,是改變整個人類生

: 型態,帶著地球人跨出太陽系.
: http://goo.gl/ew09KH
: 普通等級的大概就是像Scott Cook這種,很堅持,跟老爸借錢,銀行貸款,搞到公司有一陣

: 戶頭只剩2千台幣...最後一次終於撐過去...
: 創業到IPO最有趣的是它不是有錢就屌大的遊戲,就像發射火箭一樣,你燃料無限但是方

: 錯誤也是白搭,而且沒有人知道甚麼才是對的,失敗率又超高,上完一堆創業課程大概可

: 把失敗率從99%拉到98%吧XDDDD  希望台灣多一點瘋子加入 :D


因為

1.  通過台灣教育體制層層窄門的, 通常是守規矩不犯錯的乖寶寶, 要乖寶寶去創業,
 怕怕der

2. 英文太爛, 中文市場被中國官方把持打不進,那用國際語言英文咧?  可惜普遍英文
太爛


轉型出強的新創公司要學學對岸氣勢 千城萬盞計劃 或 萬馬奔騰計畫

應該選派10萬個學子, 搭乘100艘郵輪  到舊金山灣外的公海學習coding 並只准說英文
  只有在矽谷
創業成功的才能回來台灣報效國家
稱之為 百花齊放 計畫

剩下載往中東跟ISIS作戰  為人類做出貢獻

這才是台灣政府該走的方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13.2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48006855.A.B7C.html
askaleroux: 好主意 建議你擔任國策顧問 為台灣貢獻1F 11/20 16:09
可惜沒人找我
※ 編輯: Fukker (180.217.13.22), 11/20/2015 16:17:02
Colossus: 讓我想到阿扁說要送20位小朋友到巴西學足球的計劃,結果連個屁都沒有就GG了...2F 11/20 16:27
amethystboy: 搭船?嗯 有清朝末年的Fu4F 11/20 16:58
keyboard22k: 英文好不是必要條件吧5F 11/20 19:02
xmann: 錢啊,建民繳的保護費連22k都養不起6F 11/20 21:05
saram: 10個學子一去不回,變成美國人.
等54歲回台灣辦大企業.7F 11/21 00:51
看板 Tech_Job
作者 jayppt (絕代香蕉)
標題 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轉型成功?
時間 Fri Nov 20 16:38:38 2015


※ 引述《Fukker (小強)》之銘言:
: ※ 引述《billandcs (信義比爾蘇)》之銘言:
: : 人跟環境是主要的關鍵.
: : http://goo.gl/Qdooel
: : 你看像Elon Musk這種神經病,想殖民火星又想改變世界使用能源的現況.
: : 加上矽谷鼓勵你失敗,MIT Stanford都開始有像大碩一樣的VOD課程可以看.
: : https://goo.gl/y3cF3s
: : 裡面那位蒙古人還特別提到一開始創業就瞄準全球市場,不用在乎你所處國家有多小.
: : 多看看這些課程,讓大家被帶壞,矽谷就是一堆神經病組成的地方,你在台灣說你要殖民
: 火
: : 星大概會被送醫院... Elon Musk搞到現在連Larry Page說自己要是出門不小心被車撞
: 死
: : 錢會全部捐給Elon Musk....那種頂級的創業家最後不是賺錢為目的,是改變整個人類生
: 活
: : 型態,帶著地球人跨出太陽系.
: : http://goo.gl/ew09KH
: : 普通等級的大概就是像Scott Cook這種,很堅持,跟老爸借錢,銀行貸款,搞到公司有一陣
: 子
: : 戶頭只剩2千台幣...最後一次終於撐過去...
: : 創業到IPO最有趣的是它不是有錢就屌大的遊戲,就像發射火箭一樣,你燃料無限但是方
: 向
: : 錯誤也是白搭,而且沒有人知道甚麼才是對的,失敗率又超高,上完一堆創業課程大概可
: 以
: : 把失敗率從99%拉到98%吧XDDDD  希望台灣多一點瘋子加入 :D
: 因為
: 1.  通過台灣教育體制層層窄門的, 通常是守規矩不犯錯的乖寶寶, 要乖寶寶去創業,
:  怕怕der
: 2. 英文太爛, 中文市場被中國官方把持打不進,那用國際語言英文咧?  可惜普遍英文
: 太爛
: 轉型出強的新創公司要學學對岸氣勢 千城萬盞計劃 或 萬馬奔騰計畫
: 應該選派10萬個學子, 搭乘100艘郵輪  到舊金山灣外的公海學習coding 並只准說英文
:   只有在矽谷
: 創業成功的才能回來台灣報效國家
: 稱之為 百花齊放 計畫
: 剩下載往中東跟ISIS作戰  為人類做出貢獻
: 這才是台灣政府該走的方向


這個其實是有講到一個重點啦 台灣人英文普遍太爛 內需市場不夠當誘因 離中國近語言

文化相通?要中國商機我直接設點上海就夠 台灣的外商銀行朋友受訓還得跑到新加坡的

亞太總部受訓 為什麼?人家英文好啊 自身體驗台灣讓一個不懂中文的人來開公司和繳稅

簡直是要他的命 錢要匯進台灣都還要外匯管制 當地貨幣得先轉成美金 美金再轉成台幣

兩次匯損 匯出收益也是兩次匯損 其他大大小小的鳥事一堆文件必須轉中文以及只能

用台灣獨立格式不能用國際通用格式等都不必提了 反正在我眼裡台灣就是英文不夠好

然後法規繁瑣毛一堆的地方 看看台灣的FDI數字 之前有1-2年還只勝過北韓就懂台灣對

外商吸引力多大

這些貿易壁壘這些年其實有一個一個在改進啦 但有些不必要的石頭一開始就不該在 而

且進步的幅度在我看來也不夠大 法規修的不過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4.69.7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48008721.A.33D.html
damm: 美國的法規更複雜……簡單如非洲的法規造就的不是你想要
X的國家,而是明明白白的家天下
但語文還有加入其他文化的能力台灣的確是不好
或者是大陸這種簡單的選擇更方便1F 11/20 17:52
gbcowandy: 的確,台灣人英文怎麼搞成這樣5F 11/20 18:01
master32: 平常用不到英文的環境,除非跟新加坡一樣,官方語言改為英文吧6F 11/20 18:17
jack852: 台灣推廣客家話都比英文積極 悲哀8F 11/20 19:19
saram: 新加坡沒獨立前自治政府就用英文了.那是承襲英殖民地作法.他哪有改呀?9F 11/21 00:55
kissu5566: 推廣客家話哪裏逼哀?噓樓樓上11F 11/21 10:47
keyboard22k: 悲哀的是比英文積極12F 11/21 16:07
jack852: 推樓上 有閱讀障礙也是挺悲哀的13F 11/22 09:16
看板 Tech_Job
作者 Wolfken ()
標題 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轉型成功?
時間 Fri Nov 20 22:05:18 2015


※ 引述《lovepork (我愛豬肉不愛牛肉)》之銘言:
:  如題
:  當5~60年代台灣正在努力發展經濟 展現四小龍本色的時候
:  東南亞國家 中國 韓國幾乎都在都還在打仗 內亂
:  台灣幾乎是領先在起跑點上好幾個世代
:  但為什麼這些領先沒有成功轉化成競爭優勢?
:  比方說越南 1975年打完越戰
:  到了1990年才真正開放外資投資和經濟活動
:  反觀台灣的工業發展了那麼久 在就業環境還是需要引進大量的外勞
:  某個程度上說名了某些產業根本沒進步 還是在跟東南亞的低端製造業做競爭   
:  明明領先了3~40年發展經濟 但還是逐漸被東南亞趕上
:  我們究竟是做錯了什麼才沒有將領先優勢給保持住呢?? 是產業轉型沒做好嗎?
:  如果幾年後越南 印尼 菲律賓等國家反過來比台灣有錢 經濟繁榮
:  真的可以說是台灣人畢生的恥辱吧....
:  都沒有人有危機意識嗎?

其實應該是因為一轉很容易,二轉很難
一轉的模式很簡單,搭上全球化列車,吸引外資,做代工產業
這種模式在二戰結束開始就是這樣搞,先是日本製造業
然後台灣跟韓國製造業跟後來的電子製造業,接下來中國,接下來東南亞
之後不知道會不會去非洲,反正就是哪邊人力便宜就往哪跑,變貴了就找下一個
這模式很容易懂,只要國家政策開放,又政治正確抱到美國跟歐洲大腿
賺這個錢基本上不需要什麼雄才大略,高瞻遠囑,肯拼就好了

這些國家當完歐美國家的打工仔,賺了錢以後,當然想自己來當老闆囉
可是後來有哪一個國家真正成功二轉變身老闆了嗎?
一轉的路只有一條,前面人都走給你看過了,根本就照走就好
二轉路一大堆,而且能成功的還很少
而且美國跟歐洲大哥們怎麼會輕易讓打工仔變成可以跟他們平起平坐的老闆?
當然會用一堆陰招,死都不會讓這些打工仔成功
日本轉一半就被打趴了,到現在還在失落的X十年
現在中國也想二轉當老闆,就看他們能不能成囉

今天你要是公司老闆,賺完了簡單的代工錢,就算明知不轉型會漸漸萎縮
問題是轉型要往哪轉?路很多條,成功率很低,又不是當年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的時候了
賺到錢後要再下去賭身家,是人都會縮,頂多玩票下去玩一玩
問題是這條路很難走,成功率很低,梭哈的都很不容易成了,玩票的當然更不可能

這種時候怎麼辦?當然就是要靠年輕的創業家,要錢沒有要命一條那種
只有這種才能在難走的路上走出來
那種口袋滿滿然後坐在池子旁把一根腳趾伸進去試試水溫的,成功率大概跟中樂透一樣
美國創業環境非常好,所以才會有一波接一波的公司,長江後浪推前浪
台灣的創業環境非常差,當然就養不出來了

另外一點是台灣甚至多數東亞國家,都有一種過於依賴政府的問題
所以總是看到一堆什麼經濟計畫,重點產業,好像一切都要等政府指點明路
問題是政府也會錯呀,而且政府只有一個,他一次只能試一條路
成功率這麼低,期望他一次就試成功,根本就是不切實際的期待
所以就看到兩兆雙星變成四大慘業
但如果是民間創業,可以同時試很多條路,就算99%都死了,只要1%成功就夠了
歐美國家不是沒有重點產業,經濟計畫,只是他們人民比較敢冒險
不會像東亞國家就等著政府下指令,政府下錯指令大家就一起死,然後再來罵政府自爽
所以要走出現在的局面,也只能靠年輕的創業家去拼了
期待現有的老闆拿錢出來二次創業成功,還是別想了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98.11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48028320.A.8A6.html
※ 編輯: Wolfken (36.224.98.110), 11/20/2015 22:05:49
sean12345678: 正解1F 11/20 22:19
conanist: 台灣需要好的冒險環境,不然一百頭羊也打不過外面的一狼2F 11/20 22:21
centra: 所以是風氣的問題 台灣社會、教育 並不鼓勵與眾不同3F 11/20 22:30
IMISSA: 日本教育 也同理阿xd4F 11/20 22:31
damm: W兄講出世界大環境很大的架構問題,差不多如是..
在我的觀點日本是已經做得很好了,日本的產品其實在很多供應鏈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日本的問題需要其它大大更深入的解析~~~5F 11/20 22:32
s860134: 雁行理論9F 11/20 22:43
WalterbyJeff: 日本最主要問題出在高齡化,這樣新的經濟力不會出現10F 11/20 22:48
damm: 好像是噢11F 11/20 23:01
final01: 真詭異...怎麼每個ptt的鄉民都在怪別人沒創造環境??12F 11/20 23:47
teardropbox: 問題出在台灣公司都短視近利  基礎都不打好  代工是最快達標方式13F 11/20 23:52
lovepork: 我不太認同這篇  新加坡似乎是個反例15F 11/20 23:54
Homedoni: 一窩蜂搞一個產業16F 11/21 00:26
saram: 看特斯拉汽車,這就是官商和諧的企業.但是他先出頭領風騷,政府再給他推一把.
私人企業一開始不用依賴政府,政府也不理你.
你自己不辦企業,不肯加入原始股東,成敗不關你事.
但是別一張嘴批評企業怎樣怎樣.
國家整體建設不是靠酸言酸語搞起來的.17F 11/21 00:34
kess: 除了豬屎屋以外  GG VS others台灣人會怎選? 可見一班
所以不用哭哭老闆不敢衝惹 乖乖輪班就對惹23F 11/21 00:50
saram: 當人屬下者,沒權利參與公司政策.除非不幹否則就乖乖輪班.25F 11/21 01:07
askaleroux: 日本幾十年過去都還是那些公司
日本大概就是製造業基礎太好
但是資訊業老實說 或許還沒台灣來的好
將來被中國追過去 (或是已經追過去) 是必然的事26F 11/21 01:16
s860134: 05年前日本是第二大經濟體 現在是第三大 你知道誰追過去30F 11/21 03:01
billandcs: http://goo.gl/jaa9Ky 連 SpaceX都正式NASA的訂單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_-g3UWQ04 成真了.http://goo.gl/k98kvX  台灣明明有能力衝這塊...31F 11/21 10:10
WenliYang: 沒看見訂單(錢),沒老闆會衝的,又不是在演下町火箭……
最後看到只募資到兩百多萬,比這裡常談到的一年薪還少,真讓人哭笑不得……34F 11/21 10:30
zhi5566: 中肯 台灣就一個小島 國際還不承認的一國家也沒天然資源 台灣奴才個性 各個鍵盤大師 現實生活是悶不吭聲的奴才還談什麼創新
忘了 台灣人大絕招 1都是they的錯 2別人比我差就可以38F 11/21 10:50
billandcs: 沒關係,等太空業成熟我們可以代工,讓老美先賺42F 11/21 11:31
GoalBased: 我看到有錢老闆拿錢燒副業的都失敗了 喝喝
日本 a片 動漫都很成功43F 11/22 03:08
看板 Tech_Job
作者 hurtmind (智障!)
標題 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轉型成功?
時間 Sat Nov 21 13:04:25 2015


為什麼Nokia沒法轉型
為什麼AMD沒法轉型
為什麼Sony虧了這麼多年
Sharp Motorola IBM HP 多的是大型企業逐漸沒落的例子
產業週期性過去了就是過去了
只能期待全新的產業
物連網、行動支付、健康照顧、大數據或各式電子服務聽起來都很美好
但是感覺都是市場導向
沒有市場就還是只能幫別人做零件、測試、組裝代工

也有一些產業是永遠不會衰退的
可口可樂、LV一般民生用品的穩定性想當然比電子製造業來的好得多
不過這種產業市場跟行銷決定一切
期待台灣發展似乎有點癡人說夢
也有康師傅跑去中國統一在台灣獨大
不過鄉民們都不太欣賞

資訊發達、設備先進、大量生產總總因素
一般的科技業、製造業基本上都是供過於求
三十年前的老闆是帶著樣品坐著飛機去歐美就把訂單談下來了
現在是你不降價我就跟別人買
      你不擴產我就找別人合作
      就算明明別人做不好,恐嚇兩句供應商就乖乖就範了

韓國人的對策
超級巨大的集團,犧牲中小企業的競爭力
大規模取得出貨量與成本的優勢
有足夠的本錢培植產業技術(即使不賺錢)
台灣不可能這樣玩,這是絕對的圖利單一廠商

中國人的對策
超級大的市場與世界最大規模的外銷工廠
同時做為最大的買家與賣家
有機會自己決定產業鏈利潤的分配
台灣也沒有這種本錢

期待少數幾間企業像
台積電、大立光擁有無法取代的技術來振興台灣經濟是不切實際的
頂多是這幾家企業自己的員工日子好過一點

真正讓大家日子愈來愈難過的
我覺得是市場導向的經濟制度
美國、中國都可以反壟斷就罰你錢
還可以因為廠商提高售價就罰款讓你坐牢
美國人還可以變窮了就印一堆鈔票出來
結果大家為了跟他做生意又默默的讓自己的貨幣競貶
這種市場導向的玩法怎麼玩最後利潤都是被擁有市場的國家賺走了

政府能做什麼我也不知道
靠中國、不靠中國都只是句口號
真的有人知道改怎麼改變台灣經濟
拯救外銷或者拯救科技製造業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178.6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48082267.A.DC1.html
siemen: 政府只會說,不靠大陸,「恐…」1F 11/21 13:08
topyoung: 廢文,nokia倒了,芬蘭轉型升級成功啊2F 11/21 13:10
oil01: 小弟認為社會福利及退休機制都爛到爆...導致大家只求"安穩"求安穩哪會冒險轉型...
看看臺灣關稅保護汽車業就知道....
什麼出口走30年都騙人的....
次等國產車賣進口車價,爽賺30年才是真的......3F 11/21 13:15
w60904max: 在北歐有種說法是好的社會福利 讓人更敢拼
社會福利差 會讓人更去追求鐵飯碗 不然賭錯了人生就gg8F 11/21 13:19
elyoje: 恐恐怖額~~10F 11/21 13:51
Homedoni: 可是在臺灣社會福利好的話只會有更多米蟲11F 11/21 14:50
jayppt: 我反而覺得問題是在製造業“以外”的產業耶12F 11/21 15:40
keyboard22k: 感覺2樓應該是看了某一篇文章13F 11/21 15:55
sasako: 社會福利與繳稅制度有關 也與醫療照顧有關 都是要錢的
台灣賦稅不高 健保吃受薪階級 社會福利的錢也是由受薪階級來扛 那台灣受薪階級的薪水好嗎?
假如不好 就不用想什麼社會福利了 更何況現在健保 都是
年輕人養老人 而以後年輕人會養我們嗎?14F 11/21 16:25
zhi5566: 芬蘭哪來轉型成功 芬蘭都已經陷入失落十年 一個國家酸民這程度 我看還是自求多福19F 11/21 20:14
venty: 台灣舵手太少鍵盤手倒是成千上萬,不衰落才難21F 11/21 22:23
topyoung: angry bird創造多少市值,你台灣是有哪間可比
Nokia是有倒十年喔? 不然失落十年有啥關係,廢推文22F 11/21 22:45
zhi5566: 酸民程度 就是如此 連網路查資料都不會 哀哀 還噓人 可悲怕你不會查 請關鍵字《憤怒鳥》開發商Rovio大砍1/3員工 芬蘭連3 年經濟衰退,2016 年辯論是否續待歐元區24F 11/21 22:59
topyoung: 阿!他們不好是要怪 Nokia啊,至少有高潮過,台灣有哪家 app???
只會說人酸民,阿不就台灣好棒棒,gdp保127F 11/22 08:40
zhi5566: 不要被打臉就開始跳針 說人有高潮過 你這程度 被打臉就轉生氣 不意外
不會查資料要講 有需要幫助大方說啊 程度這樣不是你的錯30F 11/22 10:18
topyoung: 哪來生氣了,真好笑,一直幫人扣帽子
人家上太空失敗,我們殺豬公的在笑人家 唉
查了一下某5566發言,還是停好了,別跟豬打架..33F 11/22 10:37
BIAO: 國家都快破產了!社福哪有辦法好!36F 11/23 12:43
看板 Tech_Job
作者 jayppt (絕代香蕉)
標題 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轉型成功?
時間 Sat Nov 21 16:14:52 2015


※ 引述《hurtmind (智障!)》之銘言:
: 為什麼Nokia沒法轉型
: 為什麼AMD沒法轉型
: 為什麼Sony虧了這麼多年
: Sharp Motorola IBM HP 多的是大型企業逐漸沒落的例子
: 產業週期性過去了就是過去了
: 只能期待全新的產業
: 物連網、行動支付、健康照顧、大數據或各式電子服務聽起來都很美好
: 但是感覺都是市場導向
: 沒有市場就還是只能幫別人做零件、測試、組裝代工
: 也有一些產業是永遠不會衰退的
: 可口可樂、LV一般民生用品的穩定性想當然比電子製造業來的好得多
: 不過這種產業市場跟行銷決定一切
: 期待台灣發展似乎有點癡人說夢
: 也有康師傅跑去中國統一在台灣獨大
: 不過鄉民們都不太欣賞
: 資訊發達、設備先進、大量生產總總因素
: 一般的科技業、製造業基本上都是供過於求
: 三十年前的老闆是帶著樣品坐著飛機去歐美就把訂單談下來了
: 現在是你不降價我就跟別人買
:       你不擴產我就找別人合作
:       就算明明別人做不好,恐嚇兩句供應商就乖乖就範了
: 韓國人的對策
: 超級巨大的集團,犧牲中小企業的競爭力
: 大規模取得出貨量與成本的優勢
: 有足夠的本錢培植產業技術(即使不賺錢)
: 台灣不可能這樣玩,這是絕對的圖利單一廠商
: 中國人的對策
: 超級大的市場與世界最大規模的外銷工廠
: 同時做為最大的買家與賣家
: 有機會自己決定產業鏈利潤的分配
: 台灣也沒有這種本錢
: 期待少數幾間企業像
: 台積電、大立光擁有無法取代的技術來振興台灣經濟是不切實際的
: 頂多是這幾家企業自己的員工日子好過一點
: 真正讓大家日子愈來愈難過的
: 我覺得是市場導向的經濟制度
: 美國、中國都可以反壟斷就罰你錢
: 還可以因為廠商提高售價就罰款讓你坐牢
: 美國人還可以變窮了就印一堆鈔票出來
: 結果大家為了跟他做生意又默默的讓自己的貨幣競貶
: 這種市場導向的玩法怎麼玩最後利潤都是被擁有市場的國家賺走了
: 政府能做什麼我也不知道
: 靠中國、不靠中國都只是句口號
: 真的有人知道改怎麼改變台灣經濟
: 拯救外銷或者拯救科技製造業嗎?

其實我一直不覺得問題在科技製造代工耶 我們根本的問題在代工“以外”輸人

製造業我反而覺得台灣競爭力明明很強 說輸人也不過是亞軍輸給冠軍那種輸吧 在世界

水準上台灣的製造業 尤其這版最多人受聘的電子製造/代工業 根本就是台灣強項


問題就不在這裡啊 拿台灣最愛比較的南韓比 台積電和三星晶圓代工比一點也沒輸

如果台灣是個學生 我們電子業的成績單至少是個乙上甲下 但科技業以外呢?人家的

少女時代是少女時代 我們的少女時代是Super7或魔電女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b_2Uf7ERkc Super 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53Za4Wnpq0 魔電女孩

我覺得SNSD和Super7的差距 才是台灣和別人真正的差距 不是代工不是晶圓不是DRAM

或面板 我們和別人的差距是金融銀行保險業沒法跨出本國 是文化產業走不出華人圈

是我們汽車業扶持多年始終不上不下反觀南韓汽車從被人笑破銅爛鐵賠錢賣車賣到

JD Power年度最佳汽車是一台現代汽車 是我們的e-commerce到行動支付等是看馬雲做什

麼我們做什麼 連服務的命名都要照抄 支付連 歐付寶 智付寶...你在跟我開玩笑嗎


原文說台積電大立光再強其實不能撐起台灣經濟 我的感覺是台灣電子代工整個產業再強

單一產業就還是撐不起台灣 我們需要的是非電子業的行業變得更強 更均衡發展各產業

的台灣比較有可持續性 但社會大眾的目光好像都還是集中在自己強項的電子業 我其實不

知道到底為什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4.69.7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48093696.A.05B.html
qitisland: 如果以電子業為基礎發展生物類的領域呢?1F 11/21 16:21
qw99992: 生物已經落後一堆 而且很少資金願意投注生物相關2F 11/21 16:30
sasako: 樓上想得到的 都有人在做了吧~~~~
台灣沒有天然資源 土地小 適合發展半導體業 20年前
汽車產業 台灣也給予自己產業很多稅上的優勢 但發展不起來3F 11/21 16:30
pipi1983: 資源分散~  除了龍頭比較沒然敢對他喊要 share 外   能散的都散了   廣設大學就是很好的代表6F 11/21 16:33
sasako: 而機電 又遠落後日韓 加上台灣人又不敢去偷去搶 保守 一旦落後 就追不上去8F 11/21 16:34
pipi1983: 韓國叫資源集中  整個韓國只推兩個品牌 三星  LG   台灣呢?  笨Q還在的時候  那時候台灣搞品牌的有有六七家
大陸也是資源集中  只有那幾家可以得到傾全中國之力得到扶植10F 11/21 16:35
qitisland: 像 第四代 dna 的檢測? 像 Ion Torrent呢?14F 11/21 16:51
s860134: 樓上你說DNA檢測儀器我不大清楚 但微流道做生物檢測有15F 11/21 17:37
Narcissuss: 有市場才能當老大  顧客最大16F 11/21 17:55
ericcyc0194: 跟市場導向完全沒有絕對關係
像我爸媽最近有狂看當年華視製作的包青天
原來當年紅遍兩岸及東南亞,是當初包青天制作人萬萬沒有想到
後來香港聚集當時最紅的香港影星重拍包青天,確收視率遠遠不如華視包青天,因為人們永遠只愛這一味
這跟市場導向有關嗎,小弟完全不認同17F 11/21 18:35
nonname: 小弟發露韓團很久了  super7準備的不算差  另一團不太行文化這種東西  推向國際就必須面對一定程度的喪失自我
韓團模式太固定了  super7則有很好的走向24F 11/21 19:06
holymars: 二級產業和三級產業不能拿來相比吧...
三級產業台灣也有比韓國優勢的,比方說醫療業
其實這問題很簡單,國家把最優秀的人才投進哪裡,哪些產業就有優勢,台灣基本上把腦力都投在電子業和醫療業上了27F 11/21 19:24
jayppt: 殘酷點講 也許醫生社會地位太好不是好事?就有美國政客指著華爾街說我國最聰明的常春藤腦袋都在這條街上買賣紙頭不事實質的生產
我們最聰明的腦袋們在救人 但救人其實對GDP沒什麼貢獻31F 11/21 21:33
s860134: GDP當然有貢獻阿...
台灣醫療佔GDP 6%以上 其中60%來自健保
你想表達的應該是醫療產業無法賺進外匯的意思35F 11/21 21:46
askaleroux: 最聰明的去醫療業也有點浪費 物理化學數學都需要
基礎科學人才缺乏吧38F 11/21 21:59
holymars: 醫療產業可以賺外匯啊..自經區就要推這個不是嗎,但國人一定是強力反對的啊..
另外美國「國內」最聰明的去從法從商,但他們有大批進口的亞洲腦力會填理工科的缺額40F 11/21 23:44
saram: 台灣人買國貨嗎?用內需支撐一部分產能嗎?
不,除了毛巾和電鍋外.你說轉甚麼型?
你家冷氣用大金國際...?還是禾聯(沒聽過)?
哀鳳呢?貴山山,是中國造.44F 11/22 01:44
fishlinghu: 全台灣最強的人大部分都去當醫生 真的有點浪費
也許不該說浪費 應該說太不平衡48F 11/22 12:54
sasako: 所以台灣的醫療很先進 比周遭的國家都好
只不過現在聰明的醫生都選比較沒有法律責任的科別了50F 11/22 14:49
看板 Tech_Job
作者 ljsnonocat2 (平凡是幸福)
標題 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轉型成功?
時間 Sat Nov 21 22:46:04 2015



  前面很多推文回文討論了 不少台灣企業失敗之處

  那我比較好奇....

  怎樣台灣才算轉型成功????

  是產生像Apple一樣很潮的電子產品品牌的公司??

  或是要有像Google或是Facebook這樣的網路服務廣告公司???

  還是不玩科技業  改玩金融服務業  或是玩之前騙了很多學生去念的生技產業??

  成功的定義是什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111.10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48117166.A.5B0.html
djdjdjek: 大家有飯吃有錢花出國爽爽玩,大家想賺台幣,想移民中華民國1F 11/21 22:48
KimJongUn: 1.消費者有感的品牌 interbrand百大品牌目前沒台灣
2.科技卓越 是別人和我們買專利生產他們的中低端產品3.文化力量 用賣向世界的文娛影音行銷台灣
恩 看自己推文覺得我該換個藥來吃..3F 11/21 22:52
s860134: 樓上很不錯 今年KMT競選廣告好像還沒出來 可以推薦看看7F 11/21 23:00
sasako: 其實就是要有品牌 品牌的效益是很大的 只是一直都被國外巴8F 11/21 23:02
s860134: 有  華碩 宏碁 宏達電9F 11/21 23:03
sasako: uniquo zara forever21 h&m a&f 感覺國外都還好 一到台灣居然就是潮 台灣人不知道怎麼了 就比較偏好國外的品牌10F 11/21 23:03
summer08818: 大概就是像捷安特那種專利涵蓋大應用又廣的東西12F 11/21 23:04
sasako: 以前台灣的筆電滿有名的 但平板和智慧手機的崛起
風向就變了~~~~13F 11/21 23:05
pilgrimage: 成為全世界最具有影響力的國家!15F 11/21 23:08
sasako: 腳踏車 台灣還真的有自己的品牌 美利達 滿不錯的 多多支持16F 11/21 23:09
jengmei: 然後血汗工廠,連自己公司的產品都買不起17F 11/21 23:10
summer08818: 台灣的機械零件專利很多是外銷的 但比例還是太低
從broadcom的例子來看 他們光是賺專利就夠了18F 11/21 23:11
sasako: broadcom一直都是在賺專利壓 他們法務的價值高過工程師
不過專利吃最爽的 就現在應該是ARM吧
還有那些在賣EDA tool的公司 光靠專利收費 根本就只要做好maintain就夠了20F 11/21 23:13
excimo: 所有人工時減半 卻還有相同的產出 就是成功24F 11/22 03:29
amethystboy: 品牌越多越成功 某種程度反應在國家的財富與國力
臺灣到底有沒有一個品牌可以值得臺灣人在海外驕傲?人在國外有沒有來自臺灣的品牌廣告讓你有股衝動大叫?全球成功品牌帶來的價值遠遠超過"代工或專工"
相信臺灣會有這麼一天 可惜我大概這輩子看不到了25F 11/22 07:58
saram: 台積電有甚麼品牌?台積電手機還是冷氣?
一樣大賺.
再說可憐的國貨愛用者,幾個?摔hTC!買哀鳳(中國製造)?
又說品牌又不用國貨,家裡全是中國製電器,連鍵盤也是.30F 11/25 00:03
看板 Tech_Job
作者 Morphee (千磨萬擊還堅勁)
標題 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轉型成功?
時間 Sun Nov 22 07:37:50 2015


看看推文 還是雙A 捷安特這些十幾二十年前的老公司
大家討論跟想去的也都是超級老面孔 台積 發哥 趨勢
真的聽到快吐了

我真的也想知道
台灣到底有沒有近十年內崛起 在世界上具有支配地位的新公司
支配地位比如說產品市佔率在世界上超過五成
侵略式地擴張 敢操年輕人但是也很敢給的公司 台灣有嗎?

大家說老頭卡死位子 新產業新公司不就沒老頭了嗎?

我自己給一個我自己知道的 大疆創新 產品是無人機
老闆只是一個1980的香港科大學生 汪滔

2003年唸大三退學 申請美國名校被拒 只有香港科大要他
2005年開始研究
2006年開公司 目標是希望可以養活一個10~20個人的團隊

現在被稱為無人機界的蘋果 去年賣了40萬台 營收超過4億美元
團隊超過1000人 今年營收估計超過10億美元 公司估值為100億美元
全球團隊超過2800人
當年推薦他並投資該公司的香港科大教授有10%股份    大概10億美元
汪滔以前中學同學曾經賣房子投資大疆 現在有14%股份 大概14億美元
之前年終發過兩年golf 有一年是C-Class 今年聽說是GLK
講這些太銅臭味
但是錢就是工程師的荷爾蒙 誰不想拼個專案沒日沒夜
產品大賣 同事你買野馬我買Porsche他買M3多爽啊
台灣現在菜鳥幹兩年靠自己頂多買台馬三吧

而且這家公司已經有能力可以挖Apple跟Tesla的高階主管了
http://technews.tw/2015/11/07/dji-hasselblad-tesla-apple/
台灣到底有哪間公司可以挖國外頂尖公司的專家級員工呀?
光obov就被奉為台灣科技業的典範了
1980年次的港仔可以請obov的老闆當他屬下呀....

想知道台灣有哪些有爆發力的公司類似於這種?
台積發哥不是不好 只是我真的聽到膩了


※ 引述《ljsnonocat2 (平凡是幸福)》之銘:   前面很多推文回文討論了 不少台灣企業
失敗之處
:   那我比較好奇....
:   怎樣台灣才算轉型成功????
:   是產生像Apple一樣很潮的電子產品品牌的公司??
:   或是要有像Google或是Facebook這樣的網路服務廣告公司???
:   還是不玩科技業  改玩金融服務業  或是玩之前騙了很多學生去念的生技產業??
:   成功的定義是什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3.117.17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48149075.A.E45.html
※ 編輯: Morphee (220.133.117.170), 11/22/2015 07:38:07
※ 編輯: Morphee (220.133.117.170), 11/22/2015 07:42:26
※ 編輯: Morphee (220.133.117.170), 11/22/2015 07:44:03
※ 編輯: Morphee (220.133.117.170), 11/22/2015 07:48:17
eatingshit: 無人機亂亂飛 改天撞到真飛幾 禁都來不及 你想還會有市場????1F 11/22 08:12
maypcc: 自動車亂亂開,改天撞到人禁都來不及,你想還會有市場?
別人愈覺得不可能的東西去做,才真的是有"機會"3F 11/22 08:17
※ 編輯: Morphee (220.133.117.170), 11/22/2015 08:20:34
crazy56: 一樓那種推文點出台灣一大問題 不敢想 想法太負面 還沒做就想一堆理由 這種環境能出什麼奇葩公司?5F 11/22 08:29
michaelgodtw: 研發要錢要時間7F 11/22 08:58
shter: Synology  QNAP  Thecus  多去不同領域看看吧8F 11/22 08:59
Hikkiaholic: 婀 要說老掉牙想吐 酸台灣沒品牌的文更老更想吐吧= =那種文還差你這篇嗎9F 11/22 09:16
jayppt: 做無人機做到7成市佔 好萊塢拍片也少不了你的空中取景
這也能被1F酸只能說 算了11F 11/22 10:07
Morphee: 並不是酸 是問台灣到底有沒有這種公司? 我自己四年前
感覺新代蠻不錯的 但是不到支配全球市場的程度
無人機的技術台灣也不見得做不來 自動控制 晶片 電子
影像處理 韌體 好像沒有一個是台灣缺的 但是卻給港仔
搞出了名堂 空洞批評我不想看 只問有沒有漏掉哪間好公司13F 11/22 11:33
kentkao: ㄧ樓真的懂市場與需求?別亂了18F 11/22 11:55
dinway: 造句:汽車在路上跑 撞死人禁都來不及 怎麼會有市場呢
新代真的很不錯 現在自動化需求越來越多應該是前景看好19F 11/22 11:56
zebracoco: 由1F的id就知道平常吃什麼,腦袋裝什麼了21F 11/22 12:00
s860134: 只有我覺得他是反串嗎...22F 11/22 12:05
billandcs: 現在無人駕駛都快成熟了,納智傑的車款還看不到任何...23F 11/22 14:01
ericcyc0194: =====看到對岸無人機 就想到不成才雷虎=============24F 11/22 14:52
s860134: 雷虎 我還記得跑去弄生技是吧?25F 11/22 15:09
ericcyc0194: 搞無人駕駛機飛機~搞去當牙醫~無言@@26F 11/22 15:17
urocissa: 雷虎超鳥的27F 11/22 21:46
flyheigh: 大疆汪總不是港仔 杭州人 讀的香港科大 公司在深圳28F 11/22 22:08
daywalker: ...說新代好的,到底了不了這個市場啊 外行充內行29F 11/23 00:20
Messibugoo: 快10年前面雷虎,主管還滿驕傲的說XD30F 11/23 14:44
看板 Tech_Job
作者 lovepork (我愛豬肉不愛牛肉)
標題 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轉型成功?
時間 Sun Nov 22 11:37:34 2015


※ 引述《Sam27 (Sam)》之銘言:
: ※ 引述《ljsnonocat2 (平凡是幸福)》之銘言:
: :   前面很多推文回文討論了 不少台灣企業失敗之處
: :   那我比較好奇....
: :   怎樣台灣才算轉型成功????
:    其實轉型成功超級難
:    簡單說就是要猜對,5~10年後最熱門的產業是甚麼?
:    然後又沒有甚麼人在做,賈伯斯跟比爾蓋茲就是猜對了把PC帶進家庭
:    有市場,又沒啥人做,就成功了
:    張忠謀是另一個例子,不過他自傳自己承認是好運
:    因為他當年想去福特,但福特大公司不肯給他較高的起薪
:    他才去半導體公司的,當時積體電路剛發展,去到公司工號都只有2~3位數
:    如果他去福特,工號就變六位數了
:    1990年代是因為一堆人進竹科工號都在三位數
:    2000年後就變四位數了,不過版上之前也有鄉民分享他面試一堆公司都被打槍
:    結果後來去晨星,才幾年就賺6000萬,這也是工號決定一切的最好例子
:    像進公司五年就退休?
:    找到5~10年後的股王,趁現在工號還沒三位數前進去,
:    應該還是可以五年退休,很難嗎? 真的很難

台灣如果要轉型成功需要的是高階代工或有研發創析能力甚至是品牌行銷上的優勢

因為台灣目前的低階的製造業已經無法跟ASEAN國家競爭

紡織 食品 輕工業等等 不但土地取得沒有優勢

關稅和人力的數量 工資等等也是輸ASEAN很大

ASEAN可以先靠低階製造業吸引外資投資

有了國家稅收之後再慢慢改善基礎建設和教育提升人力素質

他們可以先靠低階製造業搶灘頭堡 之後慢慢轉型成為中高階產業

如果台灣不思考轉型

台灣可能20年內就要直接面臨ASEAN國家特別是越南印尼的直接挑戰

如果台灣不動作 就是面臨被慢慢追近的狀況

我覺得要讓台灣成功轉型 唯一辦法就是靠高教

高教才有辦法培養出高端人才 而這些高端人才形成的產業鍊

才有辦法和低階製造業占優勢的ASEAN國家產生區別

或許下一個目標是讓台灣的高教能再進化 轉型?

吸引更多高階人才來台灣

台灣的高教狀況目前狀況很不好 可能非學術界的各位不太容易感受到

最近已經不只一位教授跟我透漏台灣高教的狀況是每況愈下的

先不要談研究教學品質 連人力上都已經青黃不接

高教無法振衰起敝要怎麼讓台灣的產業轉型呢?

根本不可能的事

所以與其想要怎麼讓台灣轉型成功

不如先想想要怎麼透過教育改革讓12間頂大在亞洲排名可以再往前進

但面對少子化 和教育經費的逐年遞減

真的越來越越不抱希望了

我是有一個建議那就是 幫頂大的教授調薪

助理教授目前薪水六萬~七萬

我認為助理教授應該調升到8萬~9萬間  副教授 9萬~10萬 教授12萬~13萬

吸引高階的教授研究員之後 才有可能吸引高階的研究生來幫忙台灣高教轉型

台灣未來的產業才有可能轉型成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1.167.4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48163456.A.88C.html
※ 編輯: lovepork (36.231.167.40), 11/22/2015 11:42:14
※ 編輯: lovepork (36.231.167.40), 11/22/2015 11:44:31
※ 編輯: lovepork (36.231.167.40), 11/22/2015 11:49:31
WenliYang: 教育本來就是一國之本,所以臺灣就現在這個樣……1F 11/22 11:52
教育本來就是國家競爭力最重要的一環 但這幾年感覺教育政策走偏了
※ 編輯: lovepork (36.231.167.40), 11/22/2015 11:54:39
damm: 我覺得這不單是教授薪水的問題,而是整個研究資源與環境
研究很花錢,人文也拉不起來就很奇怪2F 11/22 12:16
king19880326: 基本上台灣人去ASEAN是當老闆,然後他們的稅收大部都被A掉了。學生不要發些似是而非的言論4F 11/22 13:57
ericcyc0194: 文章寫的好八股~千錯萬錯都是政府的錯@@?
你幫改革者調薪~如果失敗了有退場機制嗎 ~有決心改嗎還有不要提學校叫獸那些~自古大企業老闆都不好學生樣6F 11/22 14:29
badyy: 高端黑,農人錯了嗎?9F 11/22 15:18
※ 編輯: lovepork (36.231.167.40), 11/22/2015 16:54:47
Narcissuss: 笑了 幫教授調薪10F 11/22 19:45
BIAO: 高教拿的資源夠多了!但錢都亂花!11F 11/23 12:56
chester06: 說實在, 高教除了頂大, 其他的根本...12F 11/24 13:26
看板 Tech_Job
作者 dakkk (我是牛我反芻)
標題 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轉型成功?
時間 Sun Nov 22 12:53:21 2015


※ 引述《lovepork (我愛豬肉不愛牛肉)》之銘言:
: 台灣如果要轉型成功需要的是高階代工或有研發創析能力甚至是品牌行銷上的優勢
: 因為台灣目前的低階的製造業已經無法跟ASEAN國家競爭
: 紡織 食品 輕工業等等 不但土地取得沒有優勢
: 關稅和人力的數量 工資等等也是輸ASEAN很大
: ASEAN可以先靠低階製造業吸引外資投資
: 有了國家稅收之後再慢慢改善基礎建設和教育提升人力素質
: 他們可以先靠低階製造業搶灘頭堡 之後慢慢轉型成為中高階產業
: 如果台灣不思考轉型
: 台灣可能20年內就要直接面臨ASEAN國家特別是越南印尼的直接挑戰
: 如果台灣不動作 就是面臨被慢慢追近的狀況
: 我覺得要讓台灣成功轉型 唯一辦法就是靠高教
: 高教才有辦法培養出高端人才 而這些高端人才形成的產業鍊
: 才有辦法和低階製造業占優勢的ASEAN國家產生區別
: 或許下一個目標是讓台灣的高教能再進化 轉型?
: 吸引更多高階人才來台灣
: 台灣的高教狀況目前狀況很不好 可能非學術界的各位不太容易感受到
: 最近已經不只一位教授跟我透漏台灣高教的狀況是每況愈下的
: 先不要談研究教學品質 連人力上都已經青黃不接
: 高教無法振衰起敝要怎麼讓台灣的產業轉型呢?
: 根本不可能的事
: 所以與其想要怎麼讓台灣轉型成功
: 不如先想想要怎麼透過教育改革讓12間頂大在亞洲排名可以再往前進
: 但面對少子化 和教育經費的逐年遞減
: 真的越來越越不抱希望了
: 我是有一個建議那就是 幫頂大的教授調薪
: 助理教授目前薪水六萬~七萬
: 我認為助理教授應該調升到8萬~9萬間  副教授 9萬~10萬 教授12萬~13萬
: 吸引高階人才之後 才有可能吸引高階的研究生來幫忙台灣高教轉型
: 台灣未來的產業才有可能轉型成功

       你錯了吧  台灣最近的紡織業已經改頭換面了

   http://www.wealth.com.tw/article_in.aspx?nid=6354&pg=1


「蹦蹦!蹦蹦!蹦蹦!」心跳聲貫穿了台北南港展覽館紡織展會場,為一年一度的紡織展
跳開序幕,聲音出自一條看起來彷彿白色迎賓隧道的「遠東新世紀」攤位上,它的科技聲
光效果引來許多人駐足,包括副總統吳敦義、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等人,紛紛把「第一攤
」獻給了它。

這場吸引90餘個國際品牌大廠光臨、帶來超過6300萬美元(約20.7億元台幣)商機的2015
年台北紡織展,大家的話題都集中在「智慧衣來了」!

台北紡織展亮點
智慧衣吸睛 吳敦義、王文淵駐足

「在隧道內戴上耳機聽著音樂,裝置就會感測你的心跳,隨著你的心跳頻率發出蹦蹦聲
......。」遠東企業研究發展中心紡織印染組副經理黃晉男博士說,這條互動隧道搭配遠
東新智慧織物──發光軟性材質的動態伸縮,表現出宛如血液進入血管的擴張與收縮,讓
體驗者就像置身在自己的脈搏中,意味著傳統織物已經升級成為智慧織物,穿上身便能隨
時掌握身體訊號。

「一件消防衣結合許多搜救儀器,接上智慧手機,就成了行動熱顯像儀器,告訴消防隊員
哪裡是梁柱、樓梯、隔間與人體位置,以利救火戰略的設定,且能幫忙測定溫度,有助找
到起火點,讓隊員不致誤闖超高溫區而喪命。」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產品部系統開發組組
長沈乾龍形容,衣服本身可耐高溫,還能偵測心跳、體溫、呼吸、跌倒,甚至是靜止,當
消防員進入火場十五秒不動,會直接發出聲響對外求援,保障打火弟兄的安全。

根據紡研所定義,智慧衣是「電子元件紡織化」的創新技術,除了能互動,還能擷取生理
訊號、提醒外在環境、給予資訊等的衣服。紡研所產業服務及資訊部產業經濟組副研究員
劉育呈指出,30多年前就曾在文獻中出現智慧衣的概念,但礙於技術、專業領域尚未企及
,多停留在想像;近期由於雲端技術、智慧型手機、物聯網及App等領域快速發展,帶動
穿戴裝置快速崛起,加上大品牌與新創事業相繼投入,才又加快智慧衣的腳步。

應用愈來愈廣泛
上戰場、世足賽 少不了祕密武器

業內盛傳,2011年美國國防部追捕蓋達組織首腦賓拉登的過程中,就已廣泛使用智慧衣,
能立即報告槍傷的位置,甚至檢測流出的血、汗、唾液,有無生物或化學武器襲擊的痕跡
;重要的是,可立即回傳倒地士兵的位置與GPS(全球定位系統)坐標,當士兵沒有生
命現象時,可待戰事告一段落再去載運,後來,美國證實有這樣的衣服,卻沒說明用在哪
場戰役中。



一二年智慧衣更進一步台面化,哈佛大學威斯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獲得美國國防部高級研
究計畫局260萬美元資金,期許該所研發一套提高戰士體力和耐力的智慧衣,作用是延緩
疲勞發生,讓士兵走更遠的路,以及搬運重物不會受傷。

一四年世足賽,德國以1:0險勝阿根廷,第四度奪得冠軍,也傳出德國隊其實是用上了祕
密武器──智慧衣,透過監測球員的流汗量,評估體力流失的情況,藉此進行球員調度,
「智」取了這場比賽。

隨著時間演進,專業領域逐步走向普羅大眾。專賣智慧衣相關設備的新墊企業業務經理鍾
和順透露,由國內成衣廠代工、國際知名的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祕密(Victoria's
Secret),已著手研發智慧內衣,希望透過長期穿戴內衣的監測,盡早發現乳癌的變異徵
兆,拉高存活率。

遠東新世紀副總經理吳汝瑜認為,儘管智慧衣在概分上也屬於穿戴式裝置的一環,「人出
門可能會忘記戴手機、手錶、手環,卻不會忘了穿衣服。」再者,智慧衣貼近皮膚,能隨
著測量的身體部位擺放,更精準收集身體訊息,例如,想得知即時心率圖,貼近心臟部位
皮膚的智慧衣,會比手環更靠近心臟,訊息相對準確。最後,智慧衣服可摺可洗、可搭配
機能展現輕柔舒適,有機會取代過去的穿戴式裝置。

趨勢潮流顧問(Gartner)預估,智慧服飾儘管起步慢,但銷售件數急起直追,最終會超
越智慧腕帶、運動手錶、胸帶、其他監測裝置等;預估明年是爆發期,智慧衣銷售將達
2600萬件,爆發速度可期。

Juniper Research市調機構研究報告指出,二○年,全球將有300億個無線產品相互連線
,當中智慧型紡織品市場規模高達29.3億美元(約960億元台幣)。同時Global
Industry Analysts一四年底公布穿戴電子報告顯示,預估一五年全球智慧型紡織品市場
規模為16.32億美元(約540億元台幣),較一四年成長14.2%,市場主要集中在歐美國家
,占了7成。

谷歌也來參一腳
打算把晶片極小化 嵌進製衣過程

令人雀躍的是,今年5月具有指標性的谷歌(Google)找上百年老店牛仔褲品牌Levi's合
作,雙方共同提出「賈卡計畫(Project Jacquard)」,會這麼命名,全因法國人賈卡在
19世紀發明的提花織機,帶領紡織業從手工走向自動化里程碑;這次,谷歌預備把晶片縮
小到看不見,嵌進製衣過程,可以直接操控連網物品,例如開啟手機應用程式,或是開關
家中電燈,引領紡織革命。

紡研所指出,全球推出智慧衣前五大廠商Clothing+、adidas、Philips、Interactive
Wear、Wearable Technology,其在各自領域皆有獨特的核心技術,撇除過去一件智慧衣
動輒上萬元的成本,大廠致力壓低價格,商品逐步普及。



像是adidas的「miCoach Men's Training Shirt」、東麗(Toray)的「hitoe」可做到心
率監測;Ralph Lauren的「Polo Tech」除了心率,還能測出呼吸速率、活動強度、走路
步數、燃燒熱量等;Wearable Technologies的智慧外套,轉彎時身上的LED燈會亮起
方向;有嬰兒保母之稱的Rest Devices「Mimo Baby」,可將呼吸、皮膚溫度等訊息回傳
到爸媽的智慧型手機上,這些產品價格都萬元台幣有找,甚至只要2000多元就能享受智慧
生活。

人口老化成推手
在家保健監控 心臟病發提前預警

沈乾龍表示,在機能布上遠近馳名的台灣,有能力將原有的吸溼排汗、發熱涼感、防撥水
防風、抗UV、高彈性等功能融入外,還成功研發導電功能,擷取身體訊號,傳送出來。
攤開來看,台灣智慧衣的織物品質和商品化速度都不輸國際,儘管起步稍慢,卻有許多技
術領先,十分有機會參與智慧衣國際規格的制定,搭上這波智慧衣起飛的順風車商機。

向來與國際知名大廠緊密合作的紡織業者聚陽、儒鴻、新纖、福懋等,協助如耐吉(NI
KE)、UA(Under Armour)等設立智慧衣研究室,一同著手開發新布料和新產品;南
緯跳脫紡織思維,以系統供應商概念成立愛剋智慧科技(AiQ);遠東集團串聯資源,減
少跨產業磨合時間;LED封裝廠宏齊與紡研所成立宏興光電,主攻LED紗線;路提科
技(Rooti)和三司達(CABALLERO)已有智慧衣產品問世,賣到世界各地。

劉育呈分析,大面向來看,全球人口老化問題是智慧衣的重要推手。根據國際信評機構穆
迪最新報告預測,到二○年為止,將有13國達到「超高齡社會」標準(國家中65歲以上老
年人口比率達20%);到三○年,就有34國達標。

人口老化快速加上醫護人員短缺的情況下,全世界的健康醫療體系正值轉型期,逐漸從到
院照護轉為遠端醫療照護,以及疾病預防、預警為主。

未來,長者只要在家穿上智慧衣,就能透過無線傳輸到醫院的大數據資料庫連結,無須擔
負到院途中可能的意外;更不用被醫院五花大綁、大貼(片)、行動受限,就能居家保健
監控,身體一有異常,系統就會通知,甚至可以運算出在心臟病發作前的不正常數據,在
發作前幾小時或是前幾天就提前預知,減少死亡機率。

台灣技術領風騷
紡織、電子兩強結合 吃得到商機

連結遠東新智慧衣、亞東醫院照護服務平台的遠傳企業暨國際事業群協理陳建華說,醫院
一直想為民眾做更多,但礙於人力,也不知能用什麼更好的方式來服務,現在有了智慧衣
、App和龐大的後端大數據,為醫院指出一條明確且可行的路。



紡研所歸納,智慧衣供應鏈分為前、後段兩大部分。前段與傳統紡織業的供應鏈相似,即
從纖維、紗線、織布、加工整理等,成品就是導電纖維、導電紗、導電膜、導電布等原料
,目前有投入廠商包含南緯、遠東新、福懋、新光纖維、儒鴻、聚陽、豪紳等。

後段則分為系統整合、系統供應商以及零售品牌三者。系統整合者主要提供可行的技術方
案,通常是學校、研究單位、企業中的研發部門;系統供應商則提供智慧衣的完整商品,
將技術方案產品化,如AiQ、三司達、萬九(CardioSport)、路提科技、金仁寶旗下的三
緯、觀微科技、民揚生醫、華星科技等;最後,由零售品牌商品化,負責市場行銷及推廣
,就由adidas、UA、Polar、CardioSport等扮演。

AiQ副總經理黃宏旭比喻,智慧衣就像軟的筆電,是全新技術突破,不能全用紡織業的思
維,也不單是電子業,而是互相截長補短。台灣紡織業和電子業的經驗積累是智慧衣發展
的最佳環境。

紡拓會董事長詹正田指出,台灣紡織業供應鏈完整,機能衣強項早已世界共睹,任何創新
布料的研發和嘗試少不了台灣。現在,有紡織新革命之稱的智慧衣強流襲來,台灣可望藉
擁前、後端的資源和經驗,再以化工、材料、資訊、電子、機械、醫療等的產業優勢,抓
住商機,拚下一席之地,再度寫下紡織奇蹟!


智慧衣3大挑戰

1.專利問題

紡研所產業服務及資訊部產業經濟組劉育呈指出,金屬纖維有專利疑慮,2014年adidas對
UA的穿戴裝置提出侵權訴訟、2015年宣稱擁有第一件智慧衣IP的Sarvint(其IP由
Georgia Tech獨家授權),將北美八大品牌一併告上法院,這是許多廠家想繞道金屬纖維
,用膜的方式進行導電,儘管官司進度等於零,卻投下不確定因素。

2.商業模式不清楚

善用醫電背景經驗、協助運動員進行體力配置與管理的博晶醫電(bOMDIC)、GoMore品牌
負責人程士恒說,員工的抗壓力、疲勞程度、心臟異常狀況等都是穿智慧衣的需求,但訊
號要丟給誰處理?後端大數據運算能做到多細緻、維持多久?要提供消費者什麼樣的解決
方案?拆帳怎麼拆等都是問題。

3.電池問題

對紡織有深入研究的分析師白若善指出,智慧衣可以導電,但須搭配感測器,水洗也須拆
下衣服上的感測器,且電池就占感測器逾一半體積,先不論電池產業已相當成熟,突破變
小機率不高,未來,即使能將之無形織入衣服內,續電力、如何充電、會不會有危險,都
是挑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184.37.9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48168006.A.7AB.html
okoktsao: 紡織廠的股價都比 ACER  AUO CMO 高....1F 11/22 13:28
pin365: 美利達 和 捷安特因為有品牌,所以也不怕紅色供應鍊,雖然說捷安特風評不好
寶熊捲線器也是品牌佔世界前幾名2F 11/22 14:00
s860134: 把電腦的硬體管理員打開 音效網路晶片都是瑞昱 這也是阿5F 11/22 14:10
kissa0924307: 問題是這些公司給基層薪水很科科 一看就覺得是costdown出來的6F 11/22 14:12
ericcyc0194: 板大你貼的是炒股新聞喔@@8F 11/22 14:26
docker: 傳產薪水你能接受? 公司賺錢也不會分給你
電子業算有良心了9F 11/22 14:45
ying6230: 人才外流11F 11/22 16:55
Simonfenix: 紡織業轉型成功也有幾年了12F 11/22 18:23
Narcissuss: 傳產薪水超低的 爽都老闆在爽13F 11/22 19:44
pin365: 因為奴工太多,都不組工會罷工14F 11/22 20:44
sanguinesand: 問題是這些傳產雖然賺很大,可是給的薪資卻不能看..15F 11/23 01:37
看板 Tech_Job
作者 leron ()
標題 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沒轉型成功?
時間 Sun Nov 22 15:44:41 2015


※ 引述《jayppt (絕代香蕉)》之銘言:
: : 期待少數幾間企業像
: : 台積電、大立光擁有無法取代的技術來振興台灣經濟是不切實際的
: : 頂多是這幾家企業自己的員工日子好過一點
: : 真正讓大家日子愈來愈難過的
: : 我覺得是市場導向的經濟制度
: : 美國、中國都可以反壟斷就罰你錢
: : 還可以因為廠商提高售價就罰款讓你坐牢
: : 美國人還可以變窮了就印一堆鈔票出來
: : 結果大家為了跟他做生意又默默的讓自己的貨幣競貶
: : 這種市場導向的玩法怎麼玩最後利潤都是被擁有市場的國家賺走了
: : 政府能做什麼我也不知道
: : 靠中國、不靠中國都只是句口號
: : 真的有人知道改怎麼改變台灣經濟
: : 拯救外銷或者拯救科技製造業嗎?
: 其實我一直不覺得問題在科技製造代工耶 我們根本的問題在代工“以外”輸人
: 製造業我反而覺得台灣競爭力明明很強 說輸人也不過是亞軍輸給冠軍那種輸吧 在世界
: 水準上台灣的製造業 尤其這版最多人受聘的電子製造/代工業 根本就是台灣強項
: 問題就不在這裡啊 拿台灣最愛比較的南韓比 台積電和三星晶圓代工比一點也沒輸
: 如果台灣是個學生 我們電子業的成績單至少是個乙上甲下 但科技業以外呢?人家的
: 原文說台積電大立光再強其實不能撐起台灣經濟 我的感覺是台灣電子代工整個產業再強
: 單一產業就還是撐不起台灣 我們需要的是非電子業的行業變得更強 更均衡發展各產業
: 的台灣比較有可持續性 但社會大眾的目光好像都還是集中在自己強項的電子業 我其實不
: 知道到底為什麼

其實台灣並不是轉型失敗..而是政府施政方針錯誤

政策太過傾向中國市場..致使台灣經濟鎖在中國動彈不得

當今年中國經濟趨緩..開始有衰退跡象的時候

台灣就會跟著連動影響..導致第三季經濟出現負成長



想要讓台灣經濟重新好轉的話..只有一個選擇

就是走出中國市場..放眼全世界其他國家的市場

不要讓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否則籃子一破就全部破滅

這點華碩已經帶頭做給大家看..也得到相當大的成效

就像去年大賣的Zenfone..如果施崇棠堅持只賣大陸的話

那到最後可能連兩百萬支都賣不到

後來就是因為他還賣到東南亞與其他國家

所以最後創造超過一千萬支的銷售佳績



就連鴻海其實也是這樣

雖然說郭台銘老是說中國市場很重要

但實際上卻又到各個國家去設廠

因為他也明白風險分攤的重要性

如果只堅持在中國發展的話..到時候被中共惡搞就完了

所以盡量開拓各個國家的市場

並且把台灣商品賣到各個國家才是台灣未來該做的事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5.14.18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48178283.A.49E.html
nqj: 台灣經濟整個傾向依賴中國就在李扁執政那二十年
靠在中國賺的錢還轉不了型就是了…1F 11/22 20:21
yamidofu: 聽你在屁.當初東協還沒起來早期南向政策的不知死多少3F 11/22 20:51
ABJones: 推這篇 台灣老闆容易因為覺得對岸市場夠大了
就沒有仔細思考往其他國家經營的想法4F 11/22 23:03
jessel: 你要往成長的市場走 才會有爆發力 不然就是產品要夠好
而不是靠比低價 Asus這兩年歐美賣的不錯 還不是靠低價6F 11/23 00:34
Wolfken: 這篇就標準被某黨洗腦的...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又在你家隔壁,不管怎樣不可能佔少於30%,看看週邊國家,哪個不是中國佔很大比重?這些國家都傻子?何況中國佔30%,其他國家還是佔70%呀,另外成長到3x%是從2000年到2008年的事8F 11/23 08:57
AdamHuangNew: 好棒棒12F 11/23 10:33
BIAO: 關政府什麼事!這是企業自行決定的@@13F 11/23 12:58
awayaway: 還有人記得南向政策啊XDDD14F 11/23 19:32
saram: 威京小沈說他最聽政府的,結果下廠很慘.
聰明的台商根本不甩政府,二十年前都能跑該跑的都去.
商人在第一線打仗,死活成敗他最知道.
那些說酸話的政客,評論者,自己是憑空猜想.那也不是他的錢.他為什不去投資日本,多有法制的國家呀.
因為鳥不生蛋.
魏家從大陸拿錢回來買豪宅,這錢難道是台灣人送他的?
台商倒了死在中國,也不會要求台灣政府賠他.
現在金邊那裡,台商正搞開發,人家賺了也不會告訴你.
將來緬甸也是有一群不怕死的台商,根本不甩台灣政府.15F 11/24 23:54


--
※ 作者: terievv 時間: 2015-11-27 1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