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ossiping作者 JeremyJoung (J.J.)標題 Re: [新聞] 以「魔角」相疊的石墨烯驚現雙重身分,身時間 Mon Mar 12 14:51:09 2018
常溫超導體最屌的用途不在於電力傳輸
而是 "超導馬達"
當前所有的線圈馬達都有嚴重的電阻衰退以及"磁通量"限制
線圈電阻也就罷了 就是散熱與耗電問題而已
關鍵是這個磁通量限制 磁通量的界限限制了馬達的極限功率
超導體的磁通量上限不見得是無限大
但至少也是當前矽鋼材料的"數十倍"以上
這就等同於 馬達的馬力功率可以提昇數十倍以上
而這數十倍的差異 就是玩具電動車與鋼彈的差別
當前所有的電機科技都受限於[電機馬達的不成熟]
所以無法發展大尺度的動力機械 (就算骨架做出來 馬達也推不動
如果突破了這個推力限制
就算沒辦法像鋼彈一樣飛天遁地 至少都可以像eva一樣在地面奔馳
各種骨骼裝甲 人機裝置也可以大幅量產
這會帶來完全不同的新世界
還不包含接近100%的能源動力轉換帶來的環保利益 (當前約8-9x% 功率越大效率越好
※ 引述《csi9507121 (Corydoras)》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科技新報technews
: 2.完整新聞標題:
: 以「魔角」相疊的石墨烯驚現雙重身分,身兼絕緣體與超導體
: 3.完整新聞內文:
: 神奇材料石墨烯又帶來奇蹟特性!當科學家將兩層石墨烯片相疊並旋轉 1.1 度時,意外
: 發現石墨烯成為絕緣體,但當科學家額外添加電子之後,石墨烯又搖身一變成零電阻超導
: 體,雙重身分轉換好不自在!
: 自從 2004 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成功實
: 驗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後,石墨烯就開始不斷刷新各項極限值,比如它是目前世上最薄
: 卻最堅硬的奈米材料(比鋼還要強幾百倍),也是目前世上電阻率最小的材料(約 10~6
: Ω· cm,導電性比銅更強)。
: 而現在,由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與日本國家物質材料研究機構(National
: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專家組成的團隊,將兩層石墨烯片以 1.1 度的「魔
: 角」(magic angle)堆疊,使蜂巢般的原子網格稍微交錯,接著添加電子,意外發現這
: 種材料竟帶來「奇蹟」特性:通電前是絕緣體(電荷不能通過材料),通電後是科學家夢
: 想中零電阻的超導體(電子可以在沒有電阻的情況下穿過材料)。
: 研究人員嘗試過旋轉各種角度,但只有以 1.1 度旋轉相疊的石墨烯片其六邊形蜂巢晶格
: 形成精確摩爾結構(moiré configuration),就像莫特絕緣體(Mott insulator)一樣
: ,石墨烯片間的電子出現強烈靜電相互作用,相互排斥而無法流動;而當研究人員添加額
: 外電子與原本敵不動我不動的電子結合後,電子竟突破初始絕緣狀態並零電阻流動,就像
: 超導體一樣。
: 雖然去年科學家也能藉由摻雜其他材料來合成石墨烯超導體(在兩層石墨烯片中間插入鈣
: 原子),但這一次,新團隊找到的是完全不依賴其他材料、又能身兼絕緣體的「純石墨烯
: 超導體」。
: 團隊在《自然》期刊連發兩篇論文,這次研究還有另一個原因令人如此興奮,是因為它可
: 能是開發能於室溫下工作的超導體關鍵。大多數超導體只能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發揮零
: 電阻特性,科學家一直致力於尋求提高超導材料的臨界溫度,目前高溫超導體的最高溫度
: 紀錄是馬克普朗克研究所的 203K(-70° C)。
: 如果超導體能在室溫發揮功力,將大幅減少冷卻成本,醫療技術、電網、消費性電子產品
: 等變得更高效,潛力相當無比。
: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s://goo.gl/1NZqWo
: 5.備註:
: 常溫超導體...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3.72.102
※ 文章代碼(AID): #1QfYDW5r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20837472.A.175.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新聞] 以「魔角」相疊的石墨烯驚現雙重身分,身
03-12 14:51 JeremyJoung.
推 frommr: 坐等第一次衝擊2F 03/12 14:52
推 hogu134: 幹 要買哪一支股票才會大賺4F 03/12 14:52
推 panzerbug: 謝謝指導 原來是如此 就像Patlabor一樣6F 03/12 14:52
推 yw1002: carnot's cycle8F 03/12 14:53
推 qazwer123: 每次看明日香被一堆朗基努斯槍差死就很爽9F 03/12 14:54
噓 peter080808: 大尺度的動力機械? 核能航母核能潛艇的馬達夠不夠大尺度啊?10F 03/12 14:54
屁孩你知道航母的馬達多大顆嗎?? 不過就是約略"直徑1x公尺"而已 3層樓高
而且 航母的加速度非常慢
以當前技術 一台20t的鋼彈的膝關節 就需要一顆直徑約3-5m的工業馬達
才能勉強讓鋼彈在1秒鐘內站起來
對了 光是這顆馬達本身就重達10t
這種程度的技術哪能使用阿 別鬧了~
推 hatealong: 現在生小孩剛好小學可以開巨大機器人12F 03/12 14:55
※ 編輯: JeremyJoung (118.163.72.102), 03/12/2018 15:00:34
推 drcula: 文組的樓主不用理它們啦,你以為大尺度機械需要多少能量18F 03/12 14:59
→ drcula: 動力傳遞沒有損耗,能量根本用不到多少,重機具一堆的問題都在馬達效率,越大顆越差,越差就要越大能量,冷卻系統也越大因為你不冷卻就是燒了,要冷卻,又能量損耗,結果才是耗能20F 03/12 15:00
推 f051372: 站得起來還要可以快速平衡全身重心 不然就跟剛學步的小朋23F 03/12 15:02
→ tkucuh: 可以做出機甲來玩嗎?24F 03/12 15:02
推 Vett: 有夢最美26F 03/12 15:03
噓 peter080808: 200瓦以上馬達的轉換效率70–90% 不給你電流損失最多也增加30%效率而已……
多個30%轉換效率會讓你飛天遁地??27F 03/12 15:04
→ peter080808: 航母加速慢?? 你知道發動機加速最快的是電動機嗎?31F 03/12 15:06
噓 peter080808: 幾乎所有現代軍艦都配有電動馬達以解決低速加速不足的問題 你跟我說航母加速慢?33F 03/12 15:09
→ JeremyJoung: 請問 航母從0-50節要幾分鐘??
馬達相對於內燃機扭力是很大沒錯 但依然還是很沒力在"穩定輸出"的超大功率下 內燃機比馬達優秀多了35F 03/12 15:10
推 peter080808: 超導體也不可能給你無限通量吧 電子跑的速度就這麼快
現代火車是用內燃還是馬達啊?38F 03/12 15:13
列車要考慮到頻繁加減速 以及運行區域噪音問題 在不同區域有不同的選擇
電力/柴油 基本上兩者都存在
在美國 柴油列車可多得很
倒不如來比最大功率的動力設備 "超級貨輪"
貨輪就是純粹的功率導向
而我沒看過吃電的貨輪 因為沒效率
航母/是為了免除加油補給問題 才使用電力
實際上 真正的大功率還是在內燃機
※ 編輯: JeremyJoung (118.163.72.102), 03/12/2018 15:21:31
→ Peugeot306: 有生之年應該可以看到英格蘭姆跟阿爾風斯了吧41F 03/12 15:19
推 peter080808: 沒吃電的貨輪 是因為現代電池能攜帶的能量遠小於同體積的柴油………
順便跟你講”柴油火車“是用柴油發動 再用馬達推動火車……
所以柴油火車的動力來源也是電動馬達好嗎XDDDD43F 03/12 15:24
推 peter080808: 火車用內燃機當動力來源會直接炸給你看
內燃機的可悲扭力去推動火車喔 我不敢想像49F 03/12 15:28
推 Zeroyeu: 幹好期待!!! 不過要有EVA出來應該是生物科技的領域吧?51F 03/12 15:29
→ JeremyJoung: 臺鐵自己就有純柴油的柴聨車DR3000系列好嗎 別無知了52F 03/12 15:30
推 eterbless: 不就是看傳動方式的差別 現在也是電傳液傳都有53F 03/12 15:32
→ lbowlbow: 不覺得人類何時才能脫離馬達才是問題點嗎?無論哪種發電都搞得跟燒開水一樣幾百年來毫無進步啊54F 03/12 15:37
這問題在於
當前物理中能量轉換產生動力的方法只有 壓力 磁力兩種選項
(靜電力這種廢棄物完全不納入考慮
蒸汽機/內燃機都是靠氣體壓力
除非有第三種新的動力技術 例如人工肌肉
否則磁力馬達(不管是線圈馬達 或是線性馬達)依然是唯一解
※ 編輯: JeremyJoung (118.163.72.102), 03/12/2018 15:40:38
→ YJM1106: 印表機裡那種大小的線性滑軌都能推戰鬥機升空了呢
內燃機扭力哪裡可悲了 是傳動系統跟不上了呀XD
多了個減速機,馬達的減速機齒輪組可能可以少一些56F 03/12 15:44
→ stu25936: 糟糕了 當作的出EVA的時候 使徒就要出現了59F 03/12 15:48
→ linzero: 能不能給個三個凌波零比較重要60F 03/12 15:58
推 kax0205: 鋼彈關節後來改成磁氣覆膜 才能跟上new type反應
把關節做成有點類似磁浮62F 03/12 16:25
→ kimfatt: 問一個問題, 你的電流電壓限制要怎麼突破y65F 03/12 16: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