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Cranma (Cranma)
標題 Re: [轉文] 什麼叫「被犧牲的一代」?
時間 2012年10月05日 Fri. PM 06:21:54



看到彭教授的文章就有個問題,  
很明顯他立場是支持凱因斯反對完全自由市場經濟的,我也不是什麼經濟學專家, 但是看到個矛盾..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2/09/blog-post_3509.html
以上文章提到:
"這叫做新封建制度:四、五年級的霸佔了市場上最豐厚的利潤,霸佔了產官學研的最高決策與資源;甚至相互勾結成產官學研的利益共犯集團,壟斷掉所有的政經資源和發言權而成為絕對的統治階級;而六、七年級的只能在底下當一輩子奴工,不但無法出頭天,還要被媒體抹黑成草莓族,把一切的責任當賴到他們頭上。"

如果這樣的社會叫做公平,哲學系、政治系和社會系的教授都可以去跳海了!(註)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2/09/blog-post_11.html#more
然後又在以上這篇文章提到:
"三十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把生產和供需交給市場去管理,政府就必須在社會監督機制下進行有效的財富重分配,才能確保90%
人口消費能力的擴張與經濟成長的動能,從而保障下一代的充分就業。你不能把生產與分配同時交給市場!"

從這兩段結論,應該可以導出,在台灣現行的社會監督機制下,生產與分配不交給市場,交給四,五年級管理只會更慘....
事實也證明如此.

真正的關鍵其實在"社會監督機制下進行有效的財富重分配"...現在誰在監督呢?監察院根本沒用..立法院的預算審查比較像.
但誰真正關心過這件事情了?比誰刪預算刪的多有意義嗎?誰不知道推動事情要錢. 但事情沒做到位應該誰負責.績效如何評估?
當總統可以把所有的問題推給環境,下面的人還會管績效??

十二年國教,ECFA, 國家產業經濟政策...等找公務員弄個給人民看的懂得白皮書有那麼難嗎?
裡面就講我們國家要做什麼,政府打算怎麼做,有沒有意見申述的管道. 才能落實"社會監督機制吧"...
事實是當官的才沒那麼笨,寫清楚了將來怎麼推卸責任.

結論是交給自由經濟不是比較好嗎?
我才不要政府幫忙多花錢,誰知道有多少錢花在刀口上.
政府只會越幫越忙,產業補貼,是給有辦法的老板拿走,研發補貼是給大牌的教授拿走...不都是這樣嗎?

(註)要去跳海了嗎?


※ 引述《cuteman0725》之銘言:
: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2/09/blog-post_20.html
: 什麼叫「被犧牲的一代」
: 我在「草莓族,或被犧牲的一代?」一文裡說六、七年級是被四、五年級犧牲的一代,馬上有一堆四、五年級的跳出來辯解。網路上的言論經常無俚頭,沒什麼好評論的。但是一個銷量可觀的報紙社論竟然也用極為僵直的腦袋為四、五年級辯解,這就顯示四、五年級生裡頭掌握社會資源的真有不少低能而高就的「人才」──不僅僅只是在總統府和行政院會裡喔。
: 蘋果日報的這篇社論裡這麼說:「彭教授說的四、五年級生掌握社會大部分的利潤,年輕人只能當『奴工』的說法有簡化命題之嫌。 那些四、五年級的老闆或專業經理人,除有富爸爸的富二代外,大多數畢業後也從小員工做起,現在剛好是收成的階段。這是正常社會的現象,怎麼會有世代階級冤仇的看法? 」連「草莓族,或被犧牲的一代?」這麼簡單的文章都讀不懂就可以寫社論,你就知道四、五年級的人多麼容易就可以霸佔住重要的社會資源,以及他們的腦袋為何會簡單到無論如何都搞不懂六、七年級的處境。
: 寫這社論的人大概從來沒有聽過階級流動的「玻璃天花板」,因為他們一輩子沒遭遇過。
: 先說六、七年級生有哪些階級流動的「玻璃天花板」:付不起的房價、擔不起的創業風險、仰賴資本密集的大吃小經濟競爭,勉強吃得飽、穿得暖的薪資。四、五年級生的成長過程有沒有這些「玻璃天花板」?沒有!所以四、五年級生才有辦法「現在剛好是收成的階段」。
: 關鍵不是「大家都從小工作起」,而是四、五年級生的頭頂沒有階級流動的「玻璃天花板」,而他們現在卻成為下一代的「玻璃天花板」:他們炒高房價讓下一代買不起屋子,他們搞規模經濟壓縮新進入者(下一代的創業者)的生存空間,他們吸乾了經濟成長的果實而讓經濟動能消失使新進入者(下一代的創業者)面對扛不起的巨大創業風險──他們讓下一代看不到未來!這難道不是事實?
: 如果四、五年級生一直都不知道自己一整代錯在哪裡,未來二十年的經濟發展將仍舊延續既往,全球經濟將會像「我們被騙了三十年!談全球性的青年困境」一文的分析,把六、七年級生的一整個人生給犧牲掉!
: 偏偏,不只蘋論作者沒有能力讀懂我最淺顯的文章,許多四、五年級生還是繼續在為六、七年級生羅織罪名。
: 前兩天不小心聽到電視上某人力銀行副總說台灣目前有41萬個工作機會,而每年的大學以上畢業生不到20萬,所以他推論說青年失業是自取的。
: 台灣給年輕人的工作機會到底有多少?去年七月份時曾經悽慘到每名求職者所能分配到的工作機會剩0.88個。今年呢?六月份號稱平均每個求職者可分配到1.79個工作機會。我看不出台灣總體經濟條件在一年內有明顯改善,工作職缺如何突然增加?是真的增加?還是放寬定義加上統計報表有誤而灌水?
: 再來,妳去看104人力銀行的廣告就知道,絕大部分的工作都要「二至三年工作經驗」,工作這麼難找,年輕人去哪裡累積「二至三年工作經驗」?接著,大部分工作機會都在台北,而且只有2.2~2.5K,怎麼存錢?存不了錢怎麼結婚?就算不結婚,怎麼養老?
: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屈就低薪工作?因為怕一進去就變成一輩子的奴工,永遠脫不了身──年輕有體力時被老闆用最低薪壓榨體力,體力工學不到中年以後能用的技能,從大學畢業的那一天開始專業能力就開始下降,不到十年就不如小學畢業生,過了四十歲而年老體衰就被老闆把你解雇遺棄,勞退基金又不知道何時要倒閉,真的要從四十歲開始當遊民?
: 這種處境不是比中世紀莊園經濟時還更悽慘?他們也要當一輩子奴工,可不需要先念大學,而且雖然沒有勞退基金,莊園主還不敢讓自己的領地上餓死人。你去看看104大樓或新竹科學園區附近的所得分配與階層結構,看像不像中世紀的莊園經濟:大老闆像貴族,高階主管像新封爵的騎士階級,資深工程師與中低階主管像城堡裡的事務員,工程師像城堡裡的僕役,新竹市的民眾像城堡外的手工業者和農奴,大家只能靠伺候貴族和大老爺來討一口飯吃。而房子呢?本來就不屬於你。
: 認真想想,台灣社會過去十年是進步了?還是更像中世紀?
: 四、五年級生吃得滿腦癡肥,連腦袋裡都是脂肪而沒有空間容納任何的思想,也沒有能力看懂任何事實。要如何教他們看懂年輕人的真實處境?
: 部長們盤占著優渥的資源整天喊「高階人才薪水太低」。試問,龍部長為文化部解決過多少難題?沒有比前任更大的貢獻憑什麼加薪?

--
※ 作者: Cranma 時間: 2012-10-05 18:21:54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102 
e)編輯 d)刪除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