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use2ptt.bb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3-03-20 06:16:08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tony121010 (我是來亂的)
標題 [新聞] 中國蘿蔔大軍 接管台灣市場  
時間 Tue Mar 19 19:37:59 2013


1.媒體來源:

天下雜誌

2.完整新聞標題/內文:

中國蘿蔔大軍 接管台灣市場

台灣開放中國農產品以來,大陸進口豌豆,十年來增加三倍,而台灣產量卻近乎腰斬。當
中國農產品大軍,淹沒台灣菜市場,台灣卻只能靠政策性採購,出口中國?

從石斑魚、虱目魚,到茶葉、火龍果等十八項台灣農漁產品,在ECFA早收清單上路之後,
今年初對中國大陸出口已降為零關稅。這幾項農產品,過去幾年似乎締造亮眼的出口成績
單。

十年來,兩岸農產品貿易總額成長將近四倍,貿易逆差大幅縮小,去年創下歷史新低。

二○○二年,台灣對大陸的農產品貿易逆差達三億多美元,在○八年後逐步縮小,在去年
降為○.三八億美元,是十年來最低。

以去年為例,台灣從大陸進口農產品總額八.二七億美元,較前一年成長六%。出口七.
八九億美元,較前一年成長一七.七%。

台灣出口大陸的農產品,主要是特定農漁產。農委會國際處處長張淑賢指出,活石斑魚去
年出口大陸的金額已達到一.三億美元,是出口金額最高的單項農產品。

從一○年起,中國大陸更成為台灣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市場,僅次於日本。

但成功突破大陸市場的背後,卻有風險。台灣農產品出口大陸,很多都是政策採購,不完
全具有市場競爭力;但大陸農產品以規模經濟、價格取勝,長驅直入台灣市場,逐步獲得
市場佔有率。

大陸進口蔬菜衝擊台灣小農

至今,台灣開放大陸一千四百多項農產品進口,雖然仍有八三○項禁止進口,包括青花菜
、蕃茄、葡萄、鳳梨等蔬菜水果。「台灣栽種這些產品的都是小農,他們受到的衝擊會最
大,」張淑賢說。

然而,這些品項只禁止生鮮冷藏的部份。但有許多大陸蔬果,卻以冷凍、脫水或罐頭的形
式,出口到台灣,而且數量逐年增加。

最明顯的是蕃茄、花菜與豌豆。大陸進口蕃茄的量,十年來增加二十多倍、花菜與豌豆增
加三倍。同時,台灣本地的四季豆與豌豆,產量卻近乎腰斬。

一一年,從大陸進口的四季豆高達五○七七噸,相當於該年台灣本地產量的四成。

可以看出,大陸進口蔬菜有取代台灣本地農產品的趨勢。

「台灣出口農產品以高價的石斑魚和水果居多,但從大陸進口的,卻有很多是每天在吃的
蔬菜水果,對台灣農民一定有影響,」身為屏東萬丹農家子弟,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
陳吉仲難掩憂心。

過去幾年,來自於ECFA讓利的出口紅利,只是一時。他指出,把時間軸拉長來看,在貿易
自由化浪潮之下,台灣的農產品節節敗退,卻是不爭的事實。

「台灣的蔬菜水果,大陸南部沿海省分幾乎都可以生產,規模比台灣大得多,價格更是天
差地遠,」他說,將來若是擴大開放,衝擊更不容小覷。

以穀物製品來說,在過去五年內,從大陸進口量已經從四萬噸,暴增到十二萬噸,成長近
三倍之多。

而大陸茶葉一年進口量,更超過五千噸,「妳知道我們茶葉一年生產多少?一萬七千公噸
,進口的就三分之一,這代表國內消費量,有三分之一是對岸來的,」陳吉仲拿出數據。

台灣蔬果產值遽減三十二億

根據農委會委託研究分析,台灣對大陸農產品若逐步降稅,進口價將是本地價格一半以下
。低價品的替代效果,估計將減少台灣蔬果產值達三十二億台幣,超過兩萬名蔬果農民受
到影響。

「這樣下去,二十年之後,台灣農業還能活嗎?」他沉痛地問。

「貿易自由化,農民感受的衝擊必然最深,」台大農業經濟系教授徐世勳認為,如果沒有
新思惟,台灣農業的未來岌岌可危。

前有ECFA開道,後有八三○項大陸農產品準備叩關,在更多低價農產品來敲台灣大門之前
,學者建議,台灣農業必須及早因應自由化趨勢,做好準備。

因應措施一:清楚標示產地,讓消費者支持本土農產品。

台灣茶葉一年產量僅一萬七千公噸,但各國進口茶卻高達三萬公噸。陳吉仲質疑,許多產
品標榜是台灣貨,其實可能是「聯合國」。

他建議,所有農產品比照牛肉,清楚標示產地與混合比例,並編制人員嚴格稽查。資訊透
明,想支持本土農產品的消費者,就有選擇的依據。

因應措施二:加嚴檢疫檢驗標準,區隔在地與進口農產。

檢疫檢驗的問題,是農產品貿易最主要的非關稅障礙。陳吉仲指出,大陸許多農產品來自
病蟲害疫區,用藥規範也大多比台灣寬鬆。提高進口農產品的檢疫檢驗標準,不僅確保消
費者安全,也能有效區隔在地與進口農產品。

然而,除了以短期措施,防堵標示不實或安全衛生堪慮的進口農產品,台灣在面臨低價農
產品大軍來襲之前,更應該長期投入資源,重新思考經營策略,並培養在地消費的觀念,
才能真正幫台灣農業「轉型」。

三大策略 幫台灣農業轉型

長期調整策略一:以契作保障高品質外銷。

以紐西蘭奇異果契作為例,契約耕作的收成有收購商保價,農家收益通常比一般農戶高,
消費者也能享受品質齊一的產品。

「台灣毛豆出口近年大放異彩,靠的就是契作,」張淑賢說,兩千四百公頃的毛豆生產專
區,有八家毛豆加工業者跟三百多位農民進行契作,用藥、施肥跟品種,都按照日本買方
需求量身打造。

即使關稅六%,台灣毛豆在日本市佔率仍超過四成二,就是因為安全有保障、品質整齊。

長期調整策略二:以農企業思惟,建構農業產業鏈。

「現代農業,要有做iPhone的思惟,」徐世勳說,一支手機賣出去,獲利最多的不是零件
製造商,而是做品牌、研發的公司。農企業,就要用這樣的思惟來經營。

農業專精在研發,耗費自然資源少,利潤卻驚人。他以日本胡蘿蔔為例,台灣農民買一小
瓶種苗,就要五千元。在彰化栽種胡蘿蔔回銷日本,農民賺辛苦錢,但種蘿蔔用的檢測儀
器要向日本買,台灣付出了土地、水、勞力,利潤微薄,賺的都是辛苦錢。

問題的癥結,在於農委會缺乏產業鏈概念,只想著賣初級原料、照顧農民,卻忽略加工,
如米製成米果,才能提升價值。

長期調整策略三:透過教育,推廣在地消費觀念。

 518期天下雜誌 購買 訂閱 農委會國際處長張淑賢認為,支持在地食材的觀念要從小做
起。就從國中、國小營養午餐開始,「他們如果吃習慣了,長大也會繼續支持台灣農產品
。」

事實上,台灣想靠農產品出口大陸賺貿易財,也許只有這幾年好光景。仍應思考如何整體
加強農業體質,確保本地農產品消費安全無虞,才是正道,也才有可能抵擋排山倒海而來
的貿易自由化浪潮


3.新聞連結: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7850&page=1


4.備註: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劣文"請注意")


--
起 來 ! 六 八 九 的 蛆 蛆 們 , 把 我 們 的 蠕 動 , 築 成 我 們 新 的 長 城!
    █████       █████       █████      █████     
                              █      █                   
                                                     
                                     
起 來 ! 起 來 ! 起 來 ! 冒 著 吱 吱 的 噓 文, 前 進! 前 進! 前 進 !進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35.137.104
yschen:馬狗這下爽了吧1F 03/19 19:38
R521:你的簽名檔好有趣XD2F 03/19 19:38
crazypitch:蛆國高達來惹!!塊陶啊!!3F 03/19 19:39
gogokom:八卦山大佛發進4F 03/19 19:40
m0806449:現在雜誌算新聞囉?5F 03/19 19:40
amazer:在WTO下臺灣很多農產品市場必須對大陸開放的,臺灣人懂嗎6F 03/19 19:40
ed10254:689的選擇7F 03/19 19:40
julia66:ECFA德政8F 03/19 19:41
alprazolam:無聊,不然要回到阿扁的鎖國時代嗎9F 03/19 19:41
Ilat:大陸的蘿蔔真的是蘿蔔嗎......10F 03/19 19:42
kininan:            阿扁鎖國26K<520>馬賽開放22K11F 03/19 19:42
amazer:而且農產品是當初阿扁開放到,抵擋不住壓力啊12F 03/19 19:43
lucck:689: 市場競爭~尊重市場機制~13F 03/19 19:43
ispy03532003:阿扁開放那時候可沒跟中國簽什麼狗屁農產品檢驗合作14F 03/19 19:44
LadyCaca:689:是陳水扁開放大陸農產進口15F 03/19 19:44
ispy03532003:協定 我們有我們自己的標準(很高) 馬英九一上台就簽16F 03/19 19:44
s866217 
s866217:自找的  多數人投票決定的17F 03/19 19:44
ispy03532003:了這個協定 把我們的標準拉到跟對面一樣18F 03/19 19:44
MacOSX10:有驗農藥嗎19F 03/19 19:45
ispy03532003:再加上這個ECFA 根本擋都檔不住 還牽拖咧20F 03/19 19:45
bigbear2007:準備吃有毒食物吧21F 03/19 19:46
ed10254:謝主榮恩~~~~~~~~~~~~22F 03/19 19:47
NoobHacker:起來不願當兵的男人 把我們女人送進國軍這個坑23F 03/19 19:48
tido5566:689的願望24F 03/19 19:51
ifkbears:這些是哪些商家、業者在買? 買後銷往何處? 吃進誰肚子?25F 03/19 19:53
zeumax:台灣要有更多農產聯合銷售企業,用行銷應對才行26F 03/19 19:55
EllaElla:普通菜市場沒有辦法辨認產地 只有商場才能確認是否mit27F 03/19 19:56
lucky1lk:變相的大國吃小國28F 03/19 19:58
Homepage:689:反正農民都是綠的29F 03/19 20:04
chx64:千萬別鎖國 快把鬼島整個送出去30F 03/19 20:18
im30cm:31F 03/19 20:21
czchen:奇怪? 它們不是之前才說陳水扁把台灣番茄產業打趴嗎?32F 03/19 20:23

--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449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e)編輯 d)刪除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