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晶宜老師專訪.mp4 - YouTube
康軒做了一項大膽且創新的舉動─讓作者走出課本中, 第一位主角就是我們熟悉的〈雅量〉作者─宋晶宜老師, 教科書不斷推陳出新, 但是〈雅量〉依舊屹立不搖的穩坐在國一國文課本中長達20多年。 宋老師以她資深媒體人和心靈勵志作家的身份, 和大家一起分享她人生的精采之處。

 


   
 



http://www2.nsysu.edu.tw/ezchinese/text/text1-03.htm

雅量

作者:宋晶宜

        朋友買了一件衣料,綠色的底子帶白色方格,當她拿給我們看時,一位對圍棋十分感與趣的同學說:

        「啊,好像棋盤似的。」

        「我看倒有點像稿紙。」我說。

        「真像一塊塊綠豆糕。」一位外號叫「大食客」的同學緊接著說。

        我們不禁哄堂大笑,同樣的一件衣料,每個人卻有不同的感覺。那位朋友連忙把衣料用紙包好,她覺得衣料就是衣料,不是棋盤,也不是稿紙,更不是綠豆糕。

        人人的欣賞觀點不盡相同,那是和個人的性格與生活環境有關。

        如果經常逛布店的話,便會發現很少有一匹布沒有人選購過;換句話說,任何質地或花色的衣料,都有人欣賞它。一位鞋店的老闆曾指著櫥窗裡一雙式樣毫不漂亮的鞋子說:「無論怎麼難看的樣子,還是有人喜歡,所以不怕賣不出去。」

        就以「人」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也許我們看某人不順眼,但是在他的男友和女友心中,往往認為他如「天仙」或「白馬王子」般地完美無缺。

        人總會去尋求自己喜歡的事物,每個人的看法或觀點不同,並沒有什麼關係,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應該有彼此容忍和尊重對方的看法與觀點的雅量。

        如果他能從這扇門望見日出的美景,你又何必要他走向那扇窗去聆聽鳥鳴呢?你聽你的鳥鳴,他看他的日出,彼此都會有等量的美的感受。人與人偶有摩擦,往往都是由於缺乏那分雅量的緣故;因此,為了減少摩擦,增進和諧,我們必須努力培養雅量。


※轉載自教育部教材資源中心—五甲國中

 








http://blog.xuite.net/xyc741/qwe/112331528-宋晶宜--雅量+


漫談修辭
本文一開頭便說:布料像棋盤、稿紙、綠豆糕等,這種用法就是譬喻呿。凡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物中有類似的點,在說話或行文時,運用類似的點來互相說明,就叫做譬喻。作文時,如果能善用比喻,往往會使文章較為活潑生動,例如:我媽媽長得很漂亮。如果使用譬喻修辭→我的媽媽長得如仙女下凡似的。這樣的句子讀起來是不是更為具體、活潑呢?
1.明喻:明顯的譬喻。使用的喻詞是「如、好像、似、好比、若、彷彿、一般」等詞。
例:有些事卻像夏日的小河,冬天的落葉,像春花,也像秋草。(洪醒夫<紙船印象>)
2.隱喻:不明顯的譬喻,就是隱喻。使用的喻詞是「是、為、等於」等詞。
例: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遭遇許多事,有些是過眼雲煙,倏忽即逝;有些是熱鐵烙膚,記憶長存。(洪醒夫<紙船印象>)
 
創作原因
大學畢業之後,我到一家報社擔任記者,那時的我,像陽光下,一條揚帆待發的船,信心滿滿,海闊天空。新聞工作是很迷人的,每天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挑戰。一頁一戰,一天一仗,很可能今天贏了,驕傲的感覺還沒了,明天就輸了。年輕的我,衝呀衝,自以為信心可以永遠滿滿,海天永遠遼闊。現實冷暖,人情世故,終於我發現了這世界的不一樣。原來,人,有千千百百種,他們不像父母兄長,也不像校園裡的同窗好友,他們有著不同的歷史,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個性。
「雅量」這篇短文,就是我大學畢業二年多有感而寫的。多年以後,我最愛在夜深人靜時,寫點小品,那個時刻,讓我能十足地面對自己,這些小品陸續結集成十餘冊。「雅量」並不是我所寫的最好的一篇,但是它最接近青澀年華,它也曾是我當年真心的體會。
多少時代,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也常迷信於自己的優點。
有一次,同學相聚,因為各奔前程,際遇不一,免不了談談工作的經驗,有人罵上司,有人批評同事,運氣好的勸人,運氣不好的被人勸,場面甚是熱鬧,真個是七嘴八舌。
回家後,夜晚,我便寫下了「雅量」這篇短文。 現在,我已是中年,比較容易看到自己的缺點,也常敬佩別人的優點。我再重讀「雅量」,我覺得,我很慶幸自己能寫下這篇短文,更高興的是,它被選人國中的國文教材。因為,年輕的孩子們,能在步入社會之前,先學會培養雅量,人生會更健康美好。
我曾在讀者文摘中看到一則笑話,大意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辦公室內掛滿了某個人的照片,人們都好奇地問他,是否是他的親人?他卻說,不,那是他從前的老闆,因為對他十分的嚴苛,因此激勵他不得不努力創業,所以他不但不恨他,反而要懷念他。的確,人到中年,漸入佳境,現在的我,過得更充實、更幸福,因為我更包容,更有「雅量」了。
 
作者簡介
宋晶宜的座右銘是:「真誠、樂觀、勤勉和愛心,會使人生更豐富,更美好。」所以「希望永遠超越自己,做個出色的職業婦女和稱職的家庭主婦」一直是她的理想。為兼顧家庭責任,及安排自己兩個兒子的生活及教育問題,她儘量在工作及家庭生活中取得一種協調,讓自己既是個盡職的母親,也是個有理想的工作者者,所以,她心有所感的說:「也許,這也是生命中又一番牽牽絆絆的幸福吧。」
熱愛文學工作的宋晶宜,一向是以理性處理新聞,以感性從事創作。因為從事新聞工作雖然隨時掌握住時代的脈動,但相對的必須進行真實的報導及客觀的分析,不能摻雜一絲主觀的個人情緒及評論。所以,她必須另闢蹊徑,從寫作中找出真正的自己,她說:「在夜深人靜,燈下執筆的時刻,我面對的是真正的自我,寫下的是毫不矯飾的真情,感觸和想法,為自己留下生命的軌跡。」
宋晶宜以一顆真誠的愛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善,去捕捉人情世態的見聞,所以她的文章裡洋溢著的溫馨,也散播著愛的種子,她告訴讀者「隨時做個有情有愛的人,就會有個有情有愛的人生。」因為她來自一個溫暖的家庭,結婚後和 先生努力「複印一個相同感覺的家庭」,她希望將心中這種溫暖的感覺,去感染別人。誠如 羅蘭 女士《在那一陣雨》的序文「你不能說一顆露珠、一朵小花、一莖草是真誠的,它們只是那麼一絲不假的妙造自然。宋晶宜的文筆就是這樣的妙造自然。」
 
參考資料:
http://stweb.jcjh.tp.edu.tw/chinese/ 1c hinese/1/1.htm#宋晶宜

 


 














--
 熱門文章         ott板 首頁        看板討論區          看板列表         ott板 熱門文章 


 





--
※ 作者: ott 時間: 2016-03-28 20:37:18
※ 編輯: ott 時間: 2016-03-28 20:42:20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355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