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layzer
作者 angelplume. (angelplume.bbs@ptt.cc)
標題 [轉寄]Re: [閒聊] ACG翻案過的歷史......
時間 2011年03月28日 Mon. PM 01:17:01


※ 本文轉寄自 angelplume.bbs@ptt.cc

看板 C_Chat
作者 dodomilk (豆漿)
標題 Re: [閒聊] ACG翻案過的歷史......
時間 Mon Mar 28 00:14:23 2011


※ 引述《sunny1991225 (麵包超羊)》之銘言:
: ......有些讓人很想吐槽,有些則讓人很想叫好阿
: 最近三無6出了個翻案版的劉禪就是走表闇弱實則奸險的很仁慈(?的路線,雖然劇情一直不
: 是無雙的強項,但劉禪確實有引起我的共鳴。
關於劉禪,只能說三國演義影響太大了...

導致大家認為阿斗真的是個各能力值都只有個位數的笨蛋...

舉幾個客觀事實來說:

(1) 劉禪是三國中在位最久的君主,在位40年

    第二是吳大帝孫權,在位31年。其它沒有一個超過20年

    (魏:曹丕7、叡13、芳17、髦7、奐6  漢:劉備3  吳:孫亮7、休7、皓17)

    順帶一提,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比劉禪久的只有十個皇帝:

    康熙、乾隆、漢武帝、遼聖宗、明神宗、梁武帝、遼道宗、明世宗、唐賢宗、宋仁宗

(2) 三國中,漢國(即大家常稱呼的蜀國)是內亂最少的國家

    魏有司馬家覬覦、吳在孫權晚年更是派系鬥爭嚴重,陸遜就是犧牲品...

    和這比起來,南中小小的叛亂根本是小兒科...演義花太多篇幅在寫孟獲了...

    諸葛亮是用大軍海過去的,要不贏也很困難...

(3) 諸葛亮死後,劉禪廢除丞相獨大制,設立尚書令、大將軍、大司馬互相制衡

    從以前的軍政合一,漸漸變成軍政分離...也因此能夠制衡姜維北伐,過度消耗國力

    如果真讓姜維濫用軍權,漢國只怕更快滅亡...



接下來是一些個人感想

先說明為什麼要叫漢國而非蜀國

事實上,劉備稱帝時,國號是『漢』,而非蜀,並稱東漢為中漢,自己為季漢

『蜀』這個名稱,是因為陳壽寫三國志時,站在魏的立場,認為漢已經禪讓給魏

即漢已滅亡,所以稱劉備建立的國家為蜀國

劉備勢力從來沒有說過自己是蜀國!


是不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呢?


就像某個國家一直說中華民國不存在,要把中華民國打成台灣省一樣不是嗎?

我不想被叫中國台灣人,基於同理心,就改叫漢國


話說回來,我越研究越覺得這個漢國,和中華民國在台灣很像

劉備、張飛、趙雲河北人;魏延、費禕河南人;關羽山西人;諸葛亮山東人;蔣琬湖南人

董允雖是益州人,但上面永遠有一個費禕;李嚴雖然本來就是劉璋手下,之後還是被搞掉

而一直在喊著要北伐的姜維更是降將

換句話說,在漢國四十多年間,掌權的永遠是外地人

原屬於劉璋的蜀中本土勢力被壓得死死的

劉備死後,諸葛亮頒布的八務、七戒、六恐、五懼...現在想想根本是戒嚴...

所以現在看到諸葛亮,我都會自動腦內轉換成蔣光頭...

我甚至會懷疑當時從新野逃出來的『百姓』,根本是軍人喬裝的...

而車子裡面藏的說不定是黃金,作為日後軍費


而至於大家耳熟能詳的『樂不思蜀』

你不覺得在那種場合能講出這句話,需要很大的政治智慧嗎?

劉禪當時等於是被軟禁在司馬勢力控制下的魏國,一句擺明了要試探你想不想造反的話

用裝傻帶過是最安全的

就像唐伯虎知道寧王想造反的時候,開始到處裸奔...(好像有點不一樣?算了...)


你想想看,劉禪身為一個君主,要率領大臣們,統治這個原本不屬於他們的地方

隨時面臨魏吳的威脅、以及本土勢力的虎視眈眈

還能撐到40年! 有多少人辦得到?

政治那麼黑暗,身為君主,不夠腹黑怎麼統治國家!?

這樣你就知道,三國演義真的只是一本故事書,把人性寫得太簡單了...


而三國志系列和三國無雙系列,也有漸漸捨棄演義的設定,而偏向史實的趨勢

這次劉禪的設定,個人十分滿意,希望三國志也能把劉禪的能力值調高...

也希望下一代無雙,漢國小兵拿的大旗寫的是『漢』而不是『蜀』


 PS. 提到中華民國只是一些個人聯想,希望推文或回文不要戰到政治

PS2. 本人不是歷史專業,所有資料皆來自網路,特別是wiki,很有錯誤的可能

     如果有更正確的資訊歡迎指正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218.21.231
Syoshinsya:這想法我從來沒有過呢,真的是學到了  0.01F 03/28 00:16
superrockman:孫權晚年還變老番癲阿 囧(這是真的 真的頭殼壞去了)2F 03/28 00:17
是的。 而劉禪晚年(5x歲)也是聽信鬼神之說,只能說古代就是這樣...
alex55555:koei應該沒想這麼多吧3F 03/28 00:17
你小看koei了...他們做的考證可是不輸中國人的
aulaulrul4:本來就覺得阿斗應該沒這麼差 不過比想像中神多了=口="4F 03/28 00:17
st6012:諷刺的是 坊間寫三國的書 不少是用演義角度頗析...5F 03/28 00:18
superpai:劉禪不廢的說法已經很久了 KOEI做三個這麼久也開知道了6F 03/28 00:18
cgac:只能說演義真的影響很大阿7F 03/28 00:19
qlz:翻案很常見,但翻過頭就是另外一回事。常常看到翻成劉禪是賢君8F 03/28 00:20
呃、我應該沒有說劉禪是賢君吧,但在那種環境下還能做成這樣
我覺得也有前30%優秀了
hangzer:我也是記得劉禪其實不廢 這高中歷史老師就談過了XD9F 03/28 00:22
arthurkot:劉禪是不差  但是要說他是如同康熙一般得賢君也太過了10F 03/28 00:23
劉禪和康熙擁有的資源完全不一樣啊...小小蜀地能做的事真的有限
當時的精華地帶仍是在中原,魏國人口是漢國的4.5倍、兵力是2.5倍
你能想像 45村民+20遊俠 對上 10村民+8遊俠 是什麼情況嗎?
YomiIsayama:大家可以去三國板(San)晃晃 類似論點前陣子有人剛寫11F 03/28 00:23
幫劉禪平反的文章一直都有,只是三國演義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每個人一開始先接觸的一定都是三國演義,所以就...
※ 編輯: dodomilk        來自: 124.218.21.231       (03/28 00:36)
kissz1z2:腦中軟體更新完畢12F 03/28 00:24
windwater77:雖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但是他的兒子們...(略)13F 03/28 00:25
wi:蜀漢派系鬥爭其實很嚴重=口=14F 03/28 00:26
只要有政治一定會有鬥爭,從古到今都這樣
但最後不是都被壓下來了?有像魏國吳國那樣死了那麼多重臣甚至君主嗎?
司馬家搞掉曹爽和夏侯玄,把原支撐曹魏的曹家和夏侯家拔乾淨,夏侯霸甚至倒戈投漢
堂堂君主曹髦還被司馬家找人暗殺...
吳國陸遜牽連黨爭而被逼死,孫權殺了自己的兒子,之後子孫們更是互相殘殺
和這些比起來,劉禪算是把派系鬥爭處理得很好
andy80209:蜀漢當時是被諸葛亮硬壓下去的...15F 03/28 00:28
Leeng:曹:不放棄國號都你在講喔16F 03/28 00:28
defenser:當時哪國派系鬥爭不嚴重...17F 03/28 00:29
newest:蜀漢除了主戰跟主和  宦官跟外戚也鬥的很嚴重18F 03/28 00:29
reccalin:我想問一下  在無雙晉結局動畫最後在酒宴上  劉禪說了什19F 03/28 00:29
reccalin:麼  讓司馬昭感覺有瞬間傻眼的表情...?  感覺頗微妙...
npc776:腦內知識補正完畢21F 03/28 00:30
darkness0918:阿斗後期朝中內鬥不輸碧眼小兒好嘛...翻案不能過度22F 03/28 00:31
wi:只能說諸葛亮政治真的點非常高....23F 03/28 00:31
YomiIsayama:諸葛亮是政治強人阿24F 03/28 00:31
andy80209:演義過度神化孔明軍事,但是他政治真的很神...25F 03/28 00:32
newest:蜀漢後期能撐這麼久  靠的是諸葛亮留下的東西26F 03/28 00:32
arexne:諸葛亮平南蠻後 其實大部分都是自治區模式在管理的27F 03/28 00:32
希望大家能捨棄南蠻的說法,稱其為南中。南蠻這名字也是中原主義下的產物
孟獲是漢人,絕對不是無雙中那種未開化野人的形象
改為自治區應該是最適宜的方式,用完鞭子之後要給糖果
kullan:給亮叔政治破百倒是滿合理的28F 03/28 00:33
newest:而且不戒嚴要怎麼跟魏對抗  後面還有個吳想捅你屁眼呢29F 03/28 00:33
windwater77:諸葛亮是企業主眼中最好的勞方代表30F 03/28 00:33
arexne:也沒真的全然外地人政治啦31F 03/28 00:33
YomiIsayama:真的要講的話...其實劉焉劉璋的人也是外地人32F 03/28 00:33
YomiIsayama:大概就像所謂"本省人"吧 其實還有更早的原住民
嗯,這個我知道,至少人家劉焉是被朝廷派去的州牧
劉備是用軍隊打下益州的...
newest:樓上沒錯  從東北地區分封到益州的34F 03/28 00:34
newest:趙雲是最好的勞工代表:我們要共體時艱!!!
Yanrei:我記得之前有文章寫過,其實諸葛亮軍事指揮能力好像很普通36F 03/28 00:37
Yanrei:一生實際親臨戰場的次數好像屈指可數……
flydevilgod:樓上應該是看同一本XD,也說論帶兵法正比較行38F 03/28 00:38
st6012:諸葛亮戰略上很不錯 但戰術評價上 演義有點過度神化39F 03/28 00:39
sunny1991225:能夠撐40年你要考慮到諸葛亮留下來的班底40F 03/28 00:42
sunny1991225:而且你要搞清楚一件事情...諸葛亮會制定那幾條法規
st6012:就像赤壁之戰 實際上在演義出來之前 功勞很少算在諸葛亮上42F 03/28 00:44
sunny1991225:就是為了壓制蜀地大老過度強大的勢力43F 03/28 00:44
sunny1991225:蜀地大老當時對蜀漢政權沒有任何幫助
sunny1991225:看看李嚴作了啥?
flysonics:諸葛亮跟劉大耳正好相反 孔明長於戰略 劉備勝於戰術...46F 03/28 00:46
st6012:好像不少人評價諸葛亮戰術評價實際上沒演義那麼神47F 03/28 00:47
※ 編輯: dodomilk        來自: 124.218.21.231       (03/28 01:02)
flysonics:陳壽就說孔明長於治戎短於應對啊 事實上也是有理..48F 03/28 00:49
wi:但有一說陳壽跟孔明有過節 所以對孔明的評價也比較不中立49F 03/28 00:52
qlz:一說陳壽的父親是被孔明處死的陳式,如此50F 03/28 00:53
st6012:陳壽的父親並沒有被處死...51F 03/28 00:54
qlz:只覺得每次出征,面對比自己多的敵人都能沒有大損失回來52F 03/28 00:54
qlz:這樣真的只能說普通嗎?
flysonics:為啥qlz這樣講 我會想到楊威利啊 XD54F 03/28 00:56
st6012:頂多陳式只有髡刑 沒有到死刑55F 03/28 00:56
st6012:也才被迫下野 哪來的死刑
flysonics:孔明用兵當然不算普通 但是卻也沒真的到精妙的程度...57F 03/28 00:57
flysonics:像李靖 擅用奇兵沒打過敗仗 這種才是真的可怕...
qlz:那就是記錯了,抱歉。因為只記得陳式有受過孔明的懲罰59F 03/28 00:58
st6012:我也只說沒演義那種用兵如神的程度 比一般人還好是可以確定60F 03/28 00:58
godmanhand:這篇很不錯...61F 03/28 00:58
st6012:因為馬謖案被牽連有夠雖小就是了62F 03/28 00:59
qlz:演義裡的孔明被說成多智近乎妖的程度。那已經不是人了。63F 03/28 00:59
fetoyeh:幫劉禪翻案的人幾乎都要貶孔明 這是為什麼呢 科科64F 03/28 01:09
sunny1991225:劉禪頂多只能從人格和素質上翻案,但無論如何按照史65F 03/28 01:10
dodomilk:呃、我想我沒有太貶孔明吧? 我只是說他高壓統治而已66F 03/28 01:10
sunny1991225:實他都是無能且有害的Orz67F 03/28 01:10
sunny1991225:而且孔明並沒有高壓統治...
leoliao13:要說貶諸葛亮的話陳某的"不是人"也寫過 不過主角是魏延69F 03/28 01:11
sunny1991225:是劉璋政權留下的老臣太囂張而不是諸葛亮要搞高壓70F 03/28 01:11
dodomilk:是啊,蜀中老臣威脅到政權,所以用盡方法管制71F 03/28 01:14
lime2001:高壓?72F 03/28 01:14
sunny1991225:他沒有「管制」,事實上犯法者他幾乎沒有處死過73F 03/28 01:14
dodomilk:是不是太囂張,只憑文字很難判斷,但客觀來說,本土勢力74F 03/28 01:15
dodomilk:很小是個事實
sunny1991225:他是用以身作則加上法令直接改正朝廷風氣76F 03/28 01:15
dodomilk:因為處死後反而會引起更大的叛亂啊...77F 03/28 01:16
andy80209:本土政權小只是一個現象,不能代表本土政權=好78F 03/28 01:16
sunny1991225:不然李嚴和劉琰、廖立早該死一萬遍了79F 03/28 01:16
dodomilk:一切政策的方針都是:維持固有的外來政權,伺機反攻中原80F 03/28 01:17
andy80209:廖立超嘴砲....沒砍他真的是孔明脾氣好...81F 03/28 01:17
sunny1991225:而且劉璋的本土政權對於益州才是有害的82F 03/28 01:17
wi:入蜀時本土政權小 但地方勢力大 諸葛才高壓管制地方勢力83F 03/28 01:17
sunny1991225:自劉焉以下就是放任那些人到處亂搞84F 03/28 01:17
andy80209:翻案文章你說孔明軍事智謀被造神我可以接受85F 03/28 01:18
sunny1991225:諸葛亮不靠殺人而是單純用法令和風氣就能糾正政風86F 03/28 01:18
dodomilk:本土政權對益州有害?此話怎講?劉備攻下益州前很亂嗎?87F 03/28 01:18
andy80209:但是說孔明政治有問題 那就有點....88F 03/28 01:18
sunny1991225:這跟蔣氏政權那套你有意我就砍的思維完全不同89F 03/28 01:18
HATEBBS:外來政權措了嗎?90F 03/28 01:18
andy80209:之前的蜀地只是沒有外敵,但是內部.....91F 03/28 01:19
sunny1991225:劉焉的本土政權是依靠當地土豪的勢力才能維持穩定92F 03/28 01:20
dodomilk:抱歉 明天一早有面試,改天找機會聊93F 03/28 01:20
HATEBBS:蔣也要考慮他跟共產黨與歪國強權數十年的諜報戰爭94F 03/28 01:20
dodomilk:我個人是很想多瞭解這段歷史的95F 03/28 01:20
sunny1991225:所以劉焉到劉璋都一直放任土豪們搜刮本地居民96F 03/28 01:20
wi:以統治者的角度來看 益洲很亂沒lol97F 03/28 01:21
sunny1991225:諸葛亮並不是單純只為了政治問題才去壓下那些大老98F 03/28 01:21
andy80209:南中問題也是之土豪太誇張造成的,蜀漢土豪問題一直在99F 03/28 01:21
sunny1991225:而是那些大老對於人民真的有害無益......100F 03/28 01:21
lime2001:黎H追思亮,咸愛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雖非瞻所101F 03/28 01:24
lime2001:百姓皆傳相告曰:「葛侯之所為也:」是以美聲溢譽,有過
lime2001:他死還蜀百姓那麼追思諸葛量 你竟然說他高壓.....= =
wi:高壓管制地方勢力沒錯阿..對百姓來說能管制土豪對他們是好事104F 03/28 01:28
sunny1991225:其實沒有像曹操那樣集體屠宰就是種功德了......105F 03/28 01:29
HATEBBS:現在很流行亂翻案與反演義的網路論調 對於歷史真正如何106F 03/28 01:33
HATEBBS:和背後成因狀況都不明究裡也不想深究 常以流言印象就說說
henry1234562:那不正是一般人的想法嗎? 演義本身跟流言無異108F 03/28 01:36
henry1234562:大多數人是盲信演義內容吧
st6012:演義的本質就是一些流言轉成的故事型態110F 03/28 01:37
st6012:就連坊間一堆書都是以演義當出發點來寫書
henry1234562:這些很多都只是提供其他看法 只是因為和演義不同112F 03/28 01:39
st6012:我一直很懷疑 這些書的論點有多少真實性在113F 03/28 01:39
sunny1991225:我懂ST的意思114F 03/28 01:39
henry1234562:就被貼上「翻案」的標籤 演義從來就不是正確無誤的115F 03/28 01:39
sunny1991225:尤其是一堆「從三國演義看職場XD」的書116F 03/28 01:39
sunny1991225:那裡面常常會看到很匪夷所思的內容
winiS:只有我想到台灣總有一天要被司馬家佔走嗎(誰?)118F 03/28 01:40
sunny1991225:我看過某本最扯就是幫魏延翻案119F 03/28 01:40
fetoyeh:演義光以小說來說是個非常成功的存在...但也是太成功了120F 03/28 01:40
sunny1991225:寫什麼害死魏延的是小人,魏延活著可以闖出大事業雲121F 03/28 01:41
Xavy:不是人好像就有翻胃炎?122F 03/28 01:41
sunny1991225:雲......123F 03/28 01:41
qlz:只能說三國志既不有趣又太簡略了,所以大家只記得三國演義內容124F 03/28 01:41
sunny1991225:不是人那個我可以接受125F 03/28 01:41
sunny1991225:但我看到的那個根本就是把演藝當成史實來亂翻一通Orz
HATEBBS:演義本身留言性質很強沒錯 唐宋留下來的話本傳說127F 03/28 01:42
st6012:反演義很正常的理由 演義裡面很多不是史實128F 03/28 01:43
HATEBBS:接近在西方像亞瑟王傳說那等級民間傳說 中國有良好的官史129F 03/28 01:44
sunny1991225:但反演藝者常常不能分清楚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130F 03/28 01:45
sunny1991225:很多反演藝者常常會說黃忠沒親手斬掉夏侯淵或是關羽
sunny1991225:沒殺掉顏良等等......
qlz:為反而反到處都看得到啊。而且幾乎都是那幾點......133F 03/28 01:46
HATEBBS:所以大多採取官史系統 否定演義的立場也無可厚非134F 03/28 01:46
sunny1991225:但那些卻是真的有發生的事情Orz135F 03/28 01:46
st6012:那屬於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的問題136F 03/28 01:47
HATEBBS:但為反演義 把個人的觀點與妄想當成所謂正史到處造謠137F 03/28 01:47
fetoyeh:我是兩本都接受的 而且對照起來看很有意思 XDD138F 03/28 01:48
HATEBBS:才是讓人無法接受的139F 03/28 01:48
sunny1991225:其實比較有意思的爭論點應該是大耳到底為什麼要征吳140F 03/28 01:49
sunny1991225:連三國誌都沒講清楚,兩邊就一直征到底是地利問題
sunny1991225:還是想復仇......
HATEBBS:現在網路上的流言半數以上都是這副德性143F 03/28 01:50
HATEBBS:大耳官史上說他想復仇 卻一堆人不接受說是藉口
HATEBBS:然後把自己對大耳的想法說是正史
sunny1991225:另外一個更常見的就是把前後出師表都當成假的146F 03/28 01:51
sunny1991225:但實際上假的只有後而前是真......
HATEBBS:還有很多人說羅貫中親劉 事實上是民間傳說親劉148F 03/28 01:54
qlz:= =就是有前出師表的存在,才證明三顧茅廬是真正存在的啊149F 03/28 01:55
HATEBBS:演義只是將當時民間觀感反映而已 並非是羅一人的看法150F 03/28 01:56
fetoyeh:民間傳說親劉是可以理解的 反體制和英雄色彩 XD151F 03/28 01:56
st6012:後出師表真假沒定見 但前出師表是真的152F 03/28 01:56
fetoyeh:看到這一次真三6的阿斗臉 我很能體會前出師表怎麼來的 XD153F 03/28 01:57
sunny1991225:後出師表應該很難當成是真的了154F 03/28 01:57
sunny1991225:連活人都寫成死人www
andrewfox:你想像力太豐富156F 03/28 02:33
newest:蜀漢帶兵打仗真正強的  劉關張趙 法正 還有誰??  廖化嗎157F 03/28 02:36
sunny1991225:一堆158F 03/28 02:41
sunny1991225:黃忠
sunny1991225:馬超、張疑、馬忠、王平等等都是良將
conmunic:去歷史版大概會引戰161F 03/28 03:16
Gravity113:李嚴不是煮螃蟹的嗎162F 03/28 03:40
amaranth:陳壽的部分是一堆人都只看一半,或許連看都沒看也說不定163F 03/28 03:41
amaranth:只是網路/書上聽人說一說就人云亦云而已
Gravity113:那十個列出來的皇帝好幾個都是名留青史的強者...165F 03/28 03:41
amaranth:真的去看原文就會知道陳壽把諸葛亮捧多高166F 03/28 03:42
amaranth:劉禪是偏安+諸葛亮留下班底很穩固,只要他不死就能撐很久
amaranth:他要是早點死說不定可以撐更久XD
amaranth:南征以南蠻立場來說或許是大軍,以蜀漢立場來說並沒有動到
amaranth:中央跟前線的主力,演義裡那是很誇張的夢幻陣容
amaranth:引戰不至於,應該loop很多次了都懶了
amozartea:李嚴也不是益州人  他是南陽人  應該是荊州...172F 03/28 05:35
amaranth:李嚴是劉璋部屬,但又不是劉焉帶來的第一代,他是後來的173F 03/28 06:04
amaranth:曹操攻荊州時他才跑去投靠劉璋,劉璋勢力也分荊州跟益州啊
raiduxd2:外來政權的話中國一直以來就沒有掌權的是要當地人的觀念175F 03/28 07:59
raiduxd2:其實在地人掌權會被看成那麼嚴重也算是政治操作而已
raiduxd2:反而派系影響掌權的部分比較大一點
LUDWIN:推,劉禪是因為要拱神人丞相被寫的太廢,實際沒那麼差178F 03/28 09:30
LUDWIN:當然也不是什麼天縱英明之輩,但也不到那種扶不起的程度
LUDWIN:劉備會刻意說出禪讓台詞給孔明聽,很大一部份是政治操作
LUDWIN:不是真的覺得兒子廢,而是『你說不要喔,你說的喔!』
LUDWIN:要引出阿亮這個誠惶誠恐的反應出來的,真的心機
amaranth:樓上那個是老掉牙的心機翻案文啊...183F 03/28 10:39
amaranth:基本上真要奪權,劉備給他的地位再加上臨終口喻可是如虎添
amaranth:翼,要當茶餘飯後閒聊沒甚麼,認真看待就太誇張了
amaranth:那種話真有甚麼威嚇力?健康的時候講或許有啦,臨終如果是
amaranth:故意說反話,只是更凸顯心虛或者想安慰自己好好走而已
LUDWIN:也是,想到阿猴的臨終也是這樣,但狸貓就www188F 03/28 12:06
LUDWIN:狸貓:照顧阿淀,有啊,我有在做啊(扭腰)
sora7936:推一個~!!190F 03/28 12:55


--


看板 C_Chat
作者 sunny1991225 (麵包超羊)
標題 Re: [閒聊] ACG翻案過的歷史......
時間 Mon Mar 28 01:01:14 2011


※ 引述《dodomilk (豆漿)》之銘言:
: ※ 引述《sunny1991225 (麵包超羊)》之銘言:
: : ......有些讓人很想吐槽,有些則讓人很想叫好阿
: : 最近三無6出了個翻案版的劉禪就是走表闇弱實則奸險的很仁慈(?的路線,雖然劇情一直不
: : 是無雙的強項,但劉禪確實有引起我的共鳴。
: 關於劉禪,只能說三國演義影響太大了...
: 導致大家認為阿斗真的是個各能力值都只有個位數的笨蛋...
: 舉幾個客觀事實來說:
: (1) 劉禪是三國中在位最久的君主,在位40年
:     第二是吳大帝孫權,在位31年。其它沒有一個超過20年
:     (魏:曹丕7、叡13、芳17、髦7、奐6  漢:劉備3  吳:孫亮7、休7、皓17)
:     順帶一提,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比劉禪久的只有十個皇帝:
:     康熙、乾隆、漢武帝、遼聖宗、明神宗、梁武帝、遼道宗、明世宗、唐賢宗、宋仁宗

因為諸葛亮當時早就把東西都安排的好好的了。連接班人都安排兩代了,這道理就跟蕭規

曹隨差不多。加上後期三國國策都傾向偏安,蜀國能夠撐上40年和劉禪並沒有太大的關連

.....


: (2) 三國中,漢國(即大家常稱呼的蜀國)是內亂最少的國家
:     魏有司馬家覬覦、吳在孫權晚年更是派系鬥爭嚴重,陸遜就是犧牲品...
:     和這比起來,南中小小的叛亂根本是小兒科...演義花太多篇幅在寫孟獲了...
:     諸葛亮是用大軍海過去的,要不贏也很困難...

南中的小小叛亂並不是小兒科。「它的規模不大,但它很煩。非常非常的煩。」

南中之亂早在漢朝時就把南邊搞的天翻地覆。搞到朝廷官員出來喊話說乾脆丟掉算了。尤

其在劉焉政權進駐益州後,劉焉政權放任當地土豪盡情搜括南中資源,南中根本跟三不管

地帶一樣。劉備死後南中的高定肆無忌憚的到處擄掠,甚至把越攜郡都給搶了過來,號招

南中豪族一起反劉。


而且諸葛亮當時征南的規模非常非常的小,說是大軍壓過去太誇大了......

當時的征南軍團編制:

諸葛亮、楊儀、馬忠、李恢

軍團數隻有三。


: (3) 諸葛亮死後,劉禪廢除丞相獨大制,設立尚書令、大將軍、大司馬互相制衡
:     從以前的軍政合一,漸漸變成軍政分離...也因此能夠制衡姜維北伐,過度消耗國力
:     如果真讓姜維濫用軍權,漢國只怕更快滅亡...


劉禪不廢。但就是劉禪打破諸葛亮留下來的清廉規範。

諸葛亮死後朝廷還出了一件大事,就是劉禪與車騎將軍劉琰的妻子通姦。劉琰知道這件事

後憤而怒打其妻,結果劉禪一怒一下把劉琰給宰了。這件事就是政風敗壞的開端。

: 接下來是一些個人感想
: 先說明為什麼要叫漢國而非蜀國
: 事實上,劉備稱帝時,國號是『漢』,而非蜀,並稱東漢為中漢,自己為季漢
: 『蜀』這個名稱,是因為陳壽寫三國志時,站在魏的立場,認為漢已經禪讓給魏
: 即漢已滅亡,所以稱劉備建立的國家為蜀國
: 劉備勢力從來沒有說過自己是蜀國!
: 是不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呢?
: 就像某個國家一直說中華民國不存在,要把中華民國打成台灣省一樣不是嗎?
: 我不想被叫中國台灣人,基於同理心,就改叫漢國
: 話說回來,我越研究越覺得這個漢國,和中華民國在台灣很像
: 劉備、張飛、趙雲河北人;魏延、費禕河南人;關羽山西人;諸葛亮山東人;蔣琬湖南人
: 董允雖是益州人,但上面永遠有一個費禕;李嚴雖然本來就是劉璋手下,之後還是被搞掉
: 而一直在喊著要北伐的姜維更是降將
: 換句話說,在漢國四十多年間,掌權的永遠是外地人
: 原屬於劉璋的蜀中本土勢力被壓得死死的
: 劉備死後,諸葛亮頒布的八務、七戒、六恐、五懼...現在想想根本是戒嚴...

差太多了。益州土豪當時對劉氏政權是弊大於利,而且劉氏政權並沒有像戒嚴一樣到處抓

人斬首。八務、七戒、六恐、五懼規範的目的是求「政風清廉,免於弊端」。當時那些

豪強們自以為是老資格老是鬧出事情來。李嚴就是最好的例子,但諸葛亮不但沒殺他只是

將他流放而已,這跟戒嚴根本不能比......


而且蜀漢當時是三國內政風最佳者,你要說這是戒嚴也太誇張了。


: 所以現在看到諸葛亮,我都會自動腦內轉換成蔣光頭...
: 我甚至會懷疑當時從新野逃出來的『百姓』,根本是軍人喬裝的...
: 而車子裡面藏的說不定是黃金,作為日後軍費
: 而至於大家耳熟能詳的『樂不思蜀』
: 你不覺得在那種場合能講出這句話,需要很大的政治智慧嗎?
: 劉禪當時等於是被軟禁在司馬勢力控制下的魏國,一句擺明了要試探你想不想造反的話
: 用裝傻帶過是最安全的
: 就像唐伯虎知道寧王想造反的時候,開始到處裸奔...(好像有點不一樣?算了...)
: 你想想看,劉禪身為一個君主,要率領大臣們,統治這個原本不屬於他們的地方
: 隨時面臨魏吳的威脅、以及本土勢力的虎視眈眈
: 還能撐到40年! 有多少人辦得到?
: 政治那麼黑暗,身為君主,不夠腹黑怎麼統治國家!?
: 這樣你就知道,三國演義真的只是一本故事書,把人性寫得太簡單了...
: 而三國志系列和三國無雙系列,也有漸漸捨棄演義的設定,而偏向史實的趨勢
: 這次劉禪的設定,個人十分滿意,希望三國志也能把劉禪的能力值調高...
: 也希望下一代無雙,漢國小兵拿的大旗寫的是『漢』而不是『蜀』
:  PS. 提到中華民國只是一些個人聯想,希望推文或回文不要戰到政治
: PS2. 本人不是歷史專業,所有資料皆來自網路,特別是wiki,很有錯誤的可能
:      如果有更正確的資訊歡迎指正

--
當桑妮(Sunny)黑掉,就變成克勞迪(Cloudy)了

.....HAHAHAHAHA(維多利加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0.177.17
qlz:說起來,南中也不是諸葛亮南征後就真正平靜了1F 03/28 01:03
qlz:馬忠和張嶷也花不少心血多次平亂
fetoyeh:提到馬忠我會想笑 XD3F 03/28 01:08
windhsu:到底什麼時候桑尼才會黑掉啊!(敲碗4F 03/28 01:10
zseineo:用火烤烤看吧5F 03/28 01:11
cy0816:那是焦掉吧6F 03/28 01:14
wi:但2代接班人都早死...然後無人能制衡姜維@@7F 03/28 01:18
enfis:但姜維不打也沒戲唱,拖久一定是蜀國爆8F 03/28 01:19
andy80209:有打有希望只是很小+加速死亡 不打一定死但是拖的久9F 03/28 01:20
fetoyeh:孔明一面打一面還能壯大國力 叫姜維來是太勉強了 XD10F 03/28 01:22
Rain0224:跟魏兩方的優秀人材數量相差太多,孔明死後就沒人能撐大11F 03/28 01:23
Rain0224:^漢   大局了
sunny1991225:魏國人才多但沒人舉用,蜀國相較之下是有人就用13F 03/28 01:24
sunny1991225:魏國勢力在老班底死光後就沒人了
sunny1991225:不然司馬氏政權也不會奪權的如此迅速
wi:九品官人法很大幅度的限制了人才的舉用= =16F 03/28 01:25
andy80209:蜀國人已經夠少,在不用就真的沒人了XD17F 03/28 01:26
sunny1991225:蜀魏人口當時是1:918F 03/28 01:27
sunny1991225:魏國九倍的人口卻找不到接班人......
andy80209:桑妮打反囉 1:9吧...20F 03/28 01:28
※ 編輯: sunny1991225    來自: 111.240.177.17       (03/28 01:28)
andy80209:如果是9:1 北伐能失敗那也滿厲害的...21F 03/28 01:28
Rain0224:孔明連接班人都是從魏挖過來的 = =a22F 03/28 01:29
wi:9比1要煩惱糧食問題XDDD23F 03/28 01:29
Rakisuta:9:1加上那土地面積...益州應該很擠XD24F 03/28 01:30
sunny1991225:我打錯了ˊ_ˋ25F 03/28 01:30
sunny1991225:不過姜維其實不是被諸葛亮挖來的
qlz:沒挖過來的話,鐘會、鄧艾、姜維V.S.?想都不敢想27F 03/28 01:30
sunny1991225:是諸葛亮打天水時,當地民眾把薑維推去投降的XD28F 03/28 01:31
andy80209:                            夏侯霸29F 03/28 01:31
sunny1991225:諸葛亮並沒有像演義那樣刻意把薑維「抓過來」30F 03/28 01:31
wi:其實孔明的接班人是費禕,蔣琬 姜維算是有將材所以留在軍中31F 03/28 01:31
wi:不過姜維昇官速度倒是蠻快的是真的XD
Rain0224:玩三國志11最後一個劇本時,還得打到天水那邊抓姜維33F 03/28 01:34
Rain0224:不去抓的話,漢就真的沒什麼人好用了 XD
HATEBBS:蔣碗等人是國政上的繼承人 姜維是北伐意志上與軍事的35F 03/28 01:38
HATEBBS:蔣琬等人在軍事上貢獻實在是很有爭議
YomiIsayama:我怎麼記得正史上 欽點的繼承人沒有費禕37F 03/28 01:41
sunny1991225:諸葛亮沒有欽點任何人,他只是從形式上讓他們掌管職38F 03/28 01:43
sunny1991225:務
SCLPAL:費禕後來講錯話被貶平民吧,之後就沒戲份了40F 03/28 01:45
YomiIsayama:諸葛亮講過「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41F 03/28 01:46
sunny1991225:費禕沒有被貶,被貶的是楊儀42F 03/28 01:46
YomiIsayama:蔣費接棒好像是演義寫的43F 03/28 01:46
sunny1991225:費禕算是形式上最後一個接班人44F 03/28 01:46
qlz:費禕沒有被廢,只有被暗殺= =......45F 03/28 01:47
sunny1991225:因為當時按照諸葛亮的職位安排,蔣婉死後就是費禕了46F 03/28 01:47
SCLPAL:李嚴那邊不殺他也不是單純饒過他,除了對"老臣"的善待外,後47F 03/28 01:48
sunny1991225:費禕是被一個投降的魏將在酒席間刺了......48F 03/28 01:48
sunny1991225:董允當時是管後宮的,輪不到他來接班
SCLPAL:抱歉= =上面那句請無視,費禕是被魏降將暗殺50F 03/28 01:49
SCLPAL:繼的運糧官是找他兒子來,讓他兒子"感恩"更賣力做事@@
sunny1991225:不過諸葛亮按照前例,他對改過自新者通常都很寬容52F 03/28 01:52
sunny1991225:劉琰在軍中鬧事,後來諸葛亮看他有改過也放過他了
YomiIsayama:這篇差不多該鎖文了吧 離題離很遠了54F 03/28 01:55
YomiIsayama:順道抱怨一下為什麼無雙魯肅一直都大眾臉 明明在演義
YomiIsayama:裡面戲份也還不少
SCLPAL:因為魯夫人的關係嗎....(離題)57F 03/28 01:58
qlz:演藝的魯肅一副鄉愿的老好人樣啊。缺乏個人魅力。58F 03/28 01:59
fetoyeh:偉大的航路先不提 XDD59F 03/28 02:01
YomiIsayama:劉禪都出了(崩潰)60F 03/28 02:01
fetoyeh:不知道為什麼提到魯肅讓我想起法正的臉 我是受什麼影響了61F 03/28 02:02
SCLPAL:魯肅對維持蜀吳同盟影響很大,沒有他的意見,孫權可能就更早62F 03/28 02:03
SCLPAL:搶荊州了,不過他的戰鬥方面...演藝沒多著墨
YomiIsayama:光榮三國志系列 魯肅能力值也一直都是一線強角64F 03/28 02:06
YomiIsayama:為什麼無雙都不出
sunny1991225:魯肅雖然悲劇,但郭嘉更是悲劇中的悲劇66F 03/28 02:08
sunny1991225:郭嘉我沒記錯的話日本鄉民早在一直求了
sunny1991225:但光榮始終不甩Orz......
YomiIsayama:看著郭淮想著郭嘉好了 反正都病弱又姓郭(拖69F 03/28 02:09
sunny1991225:樓上這句話可以拿來當簽名檔了XDDDDD70F 03/28 02:10
qlz:X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71F 03/28 02:11
newest:沒有國  哪有家   (誤72F 03/28 02:39
newest:我現在只想看郭嘉在火鳳裡頭到底怎麼死的
potter1529:樓上,八成是咳死的我想..74F 03/28 09:24
Leeng:郭嘉門前有蕭何 被蕭何打死的75F 03/28 09:25
kamisun:沒有郭哪裡會有嘉,是千古不變的話76F 03/28 11:10


--
※ 編輯: layzer  時間: 2011-03-28 13:23:20  來自: 140.121.110.139
※ 看板: layzer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882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e)編輯 d)刪除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