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doracacazin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3-04-29 23:02:24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bluelamb (藍羊)
標題 [新聞] 台灣黃大一 改寫恐龍演化史
時間 Mon Apr 29 03:08:01 2013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420559

台灣黃大一 改寫恐龍演化史

中廣新聞網

今年4月11日出刊的國際頂尖期刊「Nature」封面故事,刊登由一份國際兩岸研究團隊共

同發表的「全球最古老恐龍胚胎骨床含有有機殘留物」論文,首度開啟國際上「恐龍胚胎

學」新篇章,提供恐龍演化史重大線索。這項研究成果的幕後最重要推手就是來自台灣中

興大學榮譽教授黃大一!因為他,原本在古生物界沒沒無聞的台灣,現在有機會在恐龍胚

胎學研究領域搶佔先機,領先全世界!


  國際「Nature」期刊登出「Embryology of Early Jurassic dinosaur from China

with evidence of preserved organic remains (含有被保存有機殘留物證據的中國早侏

儸紀恐龍胚胎學)」的第一天,當天網路搜尋則數高達500多萬則,顯示科學界與關注恐龍

研究議題的各國恐龍迷對該項發現的高度興趣。



  ◎黃大一「驚鴻一瞥」 10年寒窗後轟動國際

  這項研究起始於黃大一2003年在中國大陸雲南祿豐縣,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恐龍胚胎

化石骨頭。本身是玩石家、也是業餘古生物家的黃大一說,2003年他帶領了一群化石玩家

前往雲南祿豐採撿化石,當時大陸中央電視台特地前往採訪,就在訪問空檔幾秒鐘,他偶

然看到自己左下腳旁有一個小化石,當時只覺得有些奇特,隨手撿起來放在口袋。


  回到台灣後,黃大一查了一些資料,覺得該化石可能是早期哺乳類動物,但也不敢確

定。直到2008年底碰到一群德國波昂大學來訪的古生物學者,他將手中的化石交由對方進

行微型電腦斷層掃描分析,結果發現,它竟然是年代距今約1.95億年前,也是目前世界上

最古老的恐龍胚胎化石。


  黃大一警覺到該化石的重要性,2010年春天,他找上了古生物界研究恐龍胚胎權威專

家─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羅伯賴茲(Robert Reisz)院士,並由賴茲院士成功帶領一支國

際兩岸研究團隊,陸續在雲南祿豐縣挖出超過20隻恐龍胚胎,總計有200多根不同胚胎發

育階段的恐龍骨頭化石,它們都屬於不同發育時期的原蜥腳類祿豐龍胚胎個體,是侏儸紀

早期最常見的恐龍。經過3年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重量級期刊上,轟動全世界。



  ◎台灣與國際首創「恐龍胚胎學」

  為什麼這項化石研究成果如此重要?黃大一說,研究團隊分析恐龍身體內最長的骨骼

「股骨(大腿骨)」,顯現祿豐龍在蛋裡的成長速度非常快,換句話說,祿豐龍的孵卵期很

短。研究團隊也發現恐龍和現代鳥類一樣,會在蛋裡面動來動去,這也是首次有證據顯示

恐龍有這類動作。


  另一個重大發現就是在這些胚胎骨頭內,發現了被保存快2億年前的有機殘留物證據

。黃大一說:『(原音)這個也是台灣團隊值得驕傲的地方,因為在這麼古老、靠近快2億

年前的化石裡頭找到有機殘留物,這是到目前為止這是紀錄,沒有比這個更古老的,這個

暗示一個問題,過去大家對於化石的認知需要作一些修改。』


  這項研究成果在國際上首度開啟了「恐龍胚胎學」研究的全新機會。賴茲教授指出,

這是全球第一次看見恐龍胚蛋內的胚胎如何發育,並追蹤其成長發育過程,對於了解這類

群動物的生物特性,將產生重大的影響。



  ◎另闢蹊徑:看進骨頭裡!

  因為這一篇「侏儸紀胚胎學」論文發表,包括黃大一在內,共有5位台灣學者破天荒

同時登上Nature國際期刊封面。黃大一說,台灣並沒有相關古生物研究學者,對於恐龍研

究根本無置喙餘地,因此當確認手中的化石是將近2億年前的恐龍胚胎化石時,他決定另

闢蹊徑,利用台灣相關設備儀器,「看進骨頭裡面去」,讓台灣在古生物研究領域有發聲

的機會。他說:『(原音)這種傳統的古生物學,我們絕對玩不過Reisz,因為他是權威,

但是傳統古生物學者,他們是看骨頭的外面,我提出來我們看進骨頭裡面去。台灣雖然沒

有古生物學者,但是我們有相關學科的學者和設備,我們走另外一條路,看到骨頭裡面去

,我們才有講話的餘地嘛,我們才能打開一片天地。』


  黃大一解釋,傳統的古生物學研究,相當重視化石型態的完整性,不會任意切割,完

整還在蛋殼裡面的恐龍胚胎,根本不容破壞;他們團隊發掘的胚胎骨頭化石原本就是零散

的,反而因禍得福,透過紅外光譜顯微實驗站分析,以及國家同步輻射中心製備比髮絲還

要薄的樣品試片,台灣才能在微觀化石樣本中成功發現有機殘留物。



  ◎榮耀背後 台灣學術制度暴露缺失

  不過,享受榮耀的背後,黃大一也感慨,整個研究過程中,曝露出台灣學術制度真的

出了大問題。黃大一說,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沒有博士學位、蘋果創辦人賈伯斯連大學都

沒有畢業,他個人雖然沒有完成博士學位,但包括這次在內共有兩次登上Nature期刊的紀

錄,但台灣過度重視文憑,依台灣僵硬的制度,他無法向國科會申請經費補助,向國科會

人才庫登記時也一度遭到拒絕。黃大一:『(原音)為了讓我能夠申請、拿到這個研究經費

,照他的規定,必須到國科會的人才庫去登記,結果我上網去登記,不給我登記,我真的

是氣死了!我就寫一封信給(前國科主委)李羅權主任,我跟他說,台灣有多少學者曾經在

Nature發表論文,我這是第一個,我2004年已經有第一篇了,我不被你這個國科會認為是

個人才,台灣還有人才嗎?我說士可殺不可辱,你這個制度出了問題了嘛!』


  黃大一批評,台灣不是沒有投資經費,5年(新台幣)500億的卓越大學計劃也花了,但

5年累積上到Nature期刊的次數,卻是亞洲排名倒數第2,成效大打折扣。他說:『(原音)

根據Nature統計,我們台灣過去5年總共在Nature跟它的一級到第三級(期刊)整個集團裡

面,發表了38篇論文,如果以亞太地區來講的話,前幾名排下來,我們是倒數第二,我們

只比印度好一點,連新加坡都在我們前面,錢有沒有花?花啦,1年100億,人家Reisz院

士他的多倫多大學一年79篇,我們5年加起來還沒有人家一個大學的一半,那這個錢到哪

裡去了,有沒有用在刀口上?』



  ◎走出白色恐怖陰霾 開創新人生

  不按牌理出牌的黃大一,在家人朋友眼中是個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1988年,他

接受蘋果電腦邀請,回台灣從事中文電腦研發,後來又成了專研催眠的專家,就連玩化石

都能轟動古生物界。但事實上他也是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父親在他6歲時遭槍斃,他一

直等了58年又2個月,才在2011年從馬英九總統手中拿回父親當年遺書,心情感慨萬千。

  黃大一說,成長過程中,家人始終活在被貼上台灣黑五類標籤的陰影下,人生大受影

響,不過靠著玩化石,推廣恐龍科普推廣工作,他逐漸走出過去陰霾。現在他最想做的,

就是募集更多經費,並好好利用剩下的時間,與賴茲教授一同帶領團隊在恐龍胚胎學進一

步作出更多貢獻,也希望台灣政府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思考建立更好的制度、設置相關

科系或研究中心,培養台灣古生物研究人才,不要錯失大好機會!


--

有沒有台灣除了這位先生以外沒有古生物學者的八卦?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96.155
love34567:高捷香腸哥1F 04/29 03:08
Sunnyrain4u:突然想看仁醫...2F 04/29 03:09
gn0481914:叫大一的都超強3F 04/29 03:10
a0187153:還好不是從高捷開始演化4F 04/29 03:10
LoLoLuan:三樓沒聽過高一生吧5F 04/29 03:11
gn0481914:何大一 黃大一 連大前研一都很強6F 04/29 03:11
aaaaa66666:台灣黃大一就能寫論文刊 讀碩士後還得了7F 04/29 03:13
deepdish:完了大概又要被罵三七仔8F 04/29 03:14
b2209187:叫大一的沒一個弱者9F 04/29 03:18
bluelamb:其實我是想問台灣是不是像這篇報導強調的沒有其他古生物10F 04/29 03:20
bluelamb:學者啦...
chillion970:哼 身邊有亞古獸能研究就飛天了12F 04/29 03:20
kyogoku:小大一 超搶手13F 04/29 03:22
acebruce:所以他幹了別人的化石偷帶回國嘍?14F 04/29 03:24
Frobenius:推黃教授!15F 04/29 03:25
rubidus:中興化學系系友推16F 04/29 03:31
HuangJC:其實那是最早的神奇寶貝,我這有一隻閃電鼠的...17F 04/29 03:35
tkr:台灣學術體系專長就是浪費錢製造垃圾論文18F 04/29 03:36
rubidus:看過來~~~~清華生命李家維也有玩化石喔  科學人總編19F 04/29 03:49

因為我就是李老師的學生,所以看到這篇寫得好像台灣沒有古生物學家
覺得特別不是滋味

Xaymaca:華人一定超討厭他的    呵呵20F 04/29 03:49
rubidus:靠的哩  原PO就生科的是在明知故問喔21F 04/29 03:51
victoryss:這真的是台灣之光了!!!!!!!!!!!!!!!!!!!!!22F 04/29 03:55
apa9394:23F 04/29 03:56
shianreon:大一就這麼厲害 研究所還得了24F 04/29 03:57
rubidus:Timothy D. Huang NCHU Taichung 402, Taiwan25F 04/29 03:58
rubidus:他在中興沒有實驗室哩  通訊還寫中興=..=+
※ 編輯: bluelamb        來自: 111.243.176.14       (04/29 04:00)
rubidus:連化學系都沾他很多光27F 04/29 03:59
bloodymonday:有五個人登上封面不是嗎28F 04/29 04:00
VIGUTA:快出國 免得變三七仔29F 04/29 04:02
rubidus:那就是記者的問題了  李家維玩化石也玩得很出名阿30F 04/29 04:03
lenjoyn:上一個大一已經被弄黑了 這個大一 希望可以安然爭光!31F 04/29 04:03
rubidus:每幾次寫總編的話就要拿出來講一下XD32F 04/29 04:04
rubidus:上次去找藍老師有經過李老師辦公室在外面探頭探腦一下XDDD
bismarcp:所以那塊化石是怎麼來的......34F 04/29 04:07
Jason0813:這人真的屌爆了35F 04/29 04:19
KJoshT:沒辦法,因為他登上nature,其他玩化石的就相形失色了36F 04/29 04:23
bluelamb:呃,台灣玩化石上過NATURE或SCIENCE的這絕對不是第一個..37F 04/29 04:25
bald:台灣之光38F 04/29 04:29
chevalierxd:請問偷拿化石該當何罪?39F 04/29 04:30
xisland:他曾在墾丁範圍外帶外國人挖化石,還寫稿投到報紙副刊40F 04/29 04:32
rockmanx52:台灣古生物現在主要做的是有孔蟲不是嗎?41F 04/29 04:49
rockmanx52:恐龍在怎麼講對一般人來說還是比較有名...
rubidus:怎麼這麼多人都去中國西南阿 話說李的Science是2006.04了43F 04/29 05:04
rubidus:原PO怎不說一下 到底黃是突破在那一點呢  外行實在沒法懂
rubidus:而且你也不是李老師本人    是在不甘心個甚麼勁阿??
stu91603:也太猛...46F 04/29 05:16
bule1212:黃先生一開始撿那個化石 在倫理學上可能有問題47F 04/29 05:46
bule1212:台灣研究古生物 也有教授是研究哺乳類跟靈長類的
rubidus:我想應該就是用"胚胎"的方式來闡述 化石49F 04/29 05:53
rubidus:而應該是4位台灣人  不是5位   2.4.7.8
eva19452002:大一就那麼厲害,那畢業應該更不得了51F 04/29 06:51


我不知道自己貼新聞能不能這樣編輯,不過就當作回應推文好了

1.台灣參與古生物學的研究者確實相當稀少,這是因為台灣本身沒有適合進行

這類研究的條件(地質太年輕...),不過並非像這篇報導指出的這樣在此之前

完全默默無名,也並非完全沒有古生物學家(尤其這篇說的研究恐龍的...)


2.為了佐證1.,我必須指出台灣研究人員參與的,且刊登在NATURE/SCIENCE等級

期刊的論文至少有5篇以上,而且也曾經刊登於封面故事


3.既然要問"為什麼這篇論文重要?"主要是推測恐龍生長速度並不容易,主要

是藉由骨頭生長的速度,但是骨頭內部細微的結構比骨頭整體難以保存;此篇

的團隊能夠找到為數不少又包含各發育期的恐龍胚胎算是挖到好寶,至於

軟組織的話,已經有別的團隊先在恐龍化石找到過了,但此團隊找到的年代較

早;傳統古生物學不切化石甚麼的,我只能說早個幾年連續岩石切片和同步

輻射這些工具都已經應用在古生物研究過了,這並不是首創
※ 編輯: bluelamb        來自: 111.243.176.14       (04/29 07:17)
rubidus:我還是比較在意為什麼""那麼重要""52F 04/29 07:08
rubidus:我都被你釣出來講李老師了  就麻煩你幫我解惑一下囉XD
bye2007:台大地質系好像也有?還是以前?54F 04/29 07:17

繼續回應就是,台灣也有其他古生物學者參與中生代脊椎動物的研究

記得這位學者還在翼龍蛋、陸生恐龍產卵、海生爬蟲類體內胚胎三個題目各參與一篇

NATURE/SCIENCE等級的論文,所以台灣真的沒有相關領域的古生物學者嗎?
※ 編輯: bluelamb        來自: 111.243.176.14       (04/29 07:20)
swingle:恐龍化石不是台大地質的專長,台大地質強在微體化石55F 04/29 07:21
swingle:型態古生物學還是需要樣本,沒有connection到化石產區的地
sheepxo:真是人才 台灣學界大小眼重學歷真是沒救了57F 04/29 07:23
swingle:質人脈,拿一個標本就不知道要花多少錢了.化石這東西比的不58F 04/29 07:23
swingle:只是技術,更是人情世故.有興趣可google維基的"化石戰爭"
vickyshan:推一下60F 04/29 08:13
wjs50812:台灣之光61F 04/29 08:30
yox:被國科會拒絕的國際認證人才  科科  國科會該廢了62F 04/29 08:44
ABA0525:遭了,按政府標準是37仔了63F 04/29 08:47
nixon:研究中國的東西關台灣屁事64F 04/29 09:03
gmoz:是不是豬玀公園裡面那一支阿65F 04/29 09:08
cclimb:就是恐龍蛋吧…講胚胎很難馬上轉過來!66F 04/29 09:15
lungerX:push67F 04/29 09:31
shivaeye:有成績不被重視,沒成績領22k68F 04/29 09:44
FLJX:推69F 04/29 09:54
HermesKing:無論如何,這是很大的貢獻70F 04/29 09:56
iMANIA:倒數第三段中肯71F 04/29 09:57
tkr:不管怎樣  他的這個成就算是非常突出沒錯72F 04/29 09:59
tkr:原po還年輕的話  千萬不要培養文人相輕的俄習
tkr:原po還年輕的話  千萬不要培養文人相輕的餓習
tkr:或許你可以當個橋梁  讓你的老師可以跟他討論合作
amethyst1101:好威!!推!!76F 04/29 10:08
DASHOCK:神77F 04/29 10:22
mdkn35:我還以為你只會玩鋼彈 沒想到也會玩恐龍78F 04/29 10:23
bearching:推!79F 04/29 10:38
js0431:強80F 04/29 10:50
khone:肉靈芝表示:81F 04/29 10:50

偷補充一下,恐龍胚胎跟恐龍蛋雖然意義很接近

不過一般而言恐龍蛋內部的恐龍幼體不容易保存下來,這是因為骨骼尚未發育完全

所以過於脆弱而難以形成化石,但這組研究團隊找到為數不少保存狀況佳且尚未孵化

的幼體(也就是胚胎),所以我上面說算是挖到寶了

至於上面有問為什麼很多挖化石的人都去中國西南?

其實中國適合埋藏化石的特異埋藏點還不少,除了西南地區以外,出土近年熱門的各種

帶羽毛恐龍的遼寧地區也是很適合保存化石的~雲南還有其他年代的地層,例如在寒武紀

(古生代開端)附近年代,從1990年代開始也是挖出很多好化石的地方
※ 編輯: bluelamb        來自: 111.243.176.14       (04/29 10:59)
jasonajaw:Nature 是 .com (company) science 比較學術一點82F 04/29 11:45
akirakid:前幾天在外面吃飯, 新聞上就一個不知道誰在說台灣沒人才83F 04/29 11:52
travis2329:好厲害!!!推一個!!!84F 04/29 11:58
a45806722:強者推85F 04/29 12:17
rubidus:大哥你都不睡覺的喔   辛苦啦   嘿86F 04/29 12:24
ddtddr:捷運香腸哥改寫御龍史87F 04/29 13:07
ac97631:八神大一88F 04/29 16:13
lovelyhan:真強者89F 04/29 16:21
mc12355:台灣國科經費之前檢調查半天 現在又沒消息了90F 04/29 19:18
mc12355:台灣的防弊措施根本防不了那些利益團體近親繁殖
DCHC:去大陸地區挖恐龍化石還說是台灣之光?你們這是過河拆橋。92F 04/29 20:23
kshtainan:93F 04/29 20:45
bluelamb:台灣就沒有恐龍化石挖,不然能怎樣...94F 04/29 21:41

--
※ 看板: Doracacazin 文章推薦值: 4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295 
※ 本文也出現在看板: abc1231qa Gossiping 以及 2 個隱藏看板
作者 bluelamb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abc1231qa, BruceX, MindOcean, inake24 說讚!
abc1231qa 轉錄至看板 abc1231qa (使用連結) 時間:2013-04-29 12:28:21
1樓 時間: 2013-04-29 14:02:11 (台灣)
  04-29 14:02 TW
騜:2013恐龍化石元年
MindOcean 轉錄至看板 MindOcean (使用連結) 時間:2013-04-29 21:56:53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