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win95se.bbs. 轉寄自 ptt2.cc 更新時間: 2013-10-01 23:44:20
看板 AAAAAAAA
作者 cp (consciousness)
標題 Fw: [舊聞] 泡菜與番薯,Life is good?    ◎梁德莎
時間 Fri Sep 27 14:40:57 2013


※ [本文轉錄自 consciousnes 看板 #1IGS3xP2 ]

看板 consciousnes
作者 cp (consciousness)
標題 [舊聞] 泡菜與番薯,Life is good?    ◎梁德莎
時間 Wed Sep 25 00:42:31 2013




校園意語:泡菜與番薯,Life is good?

◎梁德莎                       (本文刊載於台大意識報第063刊)
                               http://cpaper-blog.blogspot.tw/2013/09/063.html

受訪者簡歷

  金俊植,首爾大學中文系三年級生,來臺逾半年,目前是臺大中文系的交換生。自今
年十月初開始,每周五於大陸社舉辦韓國現代史讀書會。


為什麼會想來臺灣?

  我在韓國辦過臺灣史讀書會,臺灣有國際上幾個很有特色的現象:臺灣人有一種精神
分裂、國家分裂的狀態。我們很感興趣,就自己找一些書來讀。通通唸完、開讀書會,會
後有十個學生來臺灣,學校也有補助,安排一星期的行程看臺北、金門島等等,那時候想
:「臺灣真的不錯耶」,就來了。



首爾大學的學生或一般韓國人對臺灣人的想法是什麼?

  坦白說,沒有看法,因為在主流韓國社會中臺灣不見了,就像臺灣人只看到美國、日
本和中國大陸一樣。我們看臺灣,基本上通過大陸的視角,聽過郭台銘,偶爾出現馬英九
,從來沒聽過民進黨。然後前年臺灣不是簽ECFA嗎?韓國人很緊張,「怎麼辦?臺灣跟中
國合作,已經零關稅打進中國市場,韓國呢?」跟你們聽到韓國簽FTA的反應一樣。那時
報紙寫華人大聯盟欺負韓國人,還提出一個專門名詞叫“CHIWAN”,China和Taiwan。一
個華人的經濟團體,就像明星團體一樣要進攻韓國企業,很恐怖。



在臺灣參加過印象較深刻的活動有哪些?

  我不想特別提一個活動,因為我交換來臺大本身就很特別。臺大的校園環境完全不一
樣,有學術環境能讓像意識報這樣的社團運作。韓國根本沒有這樣的環境,首爾大學的異
議性社團在我入學時,大部分都倒掉或地下化了。韓國人每分每秒都要做對未來找工作有
意義的事,這是作為韓國學生很基本的事情。像我大一時,同學全都在準備公務員考試。
去圖書館看,大家都看一模一樣的書。反過來說,我覺得臺大學術環境太好,但是你們都
不認為。



跟臺灣人交流的經驗中,有沒有不太能適應的地方?

  好問題,太多了。比如說韓國人從不各付各的,我在韓國都是學長、老師請客。還有
韓國人不喜歡算錢,像85塊的便當,臺灣人是真的數85塊,但是韓國人直接拿100塊不找
就走了。之前跟同學吃飯,一個人要85塊,我拿90塊出來就先走了。對韓國人來說這樣就
可以了,但是臺灣同學跑過來還我五塊,在韓國人的觀念裡,這代表「我們不是朋友」,
因為朋友之間不算錢。我們家庭的觀念會擴大到朋友、社群,甚至國家。我們是一家人,
家人不計較錢的,所以韓國人的人際關係非常密切,不像臺灣超級遙遠,不知道朋友在哪
裡、有沒有朋友。



會想透過不同國家的角度去看韓國嗎?

  其實每次看臺灣主流媒體提到韓國,說什麼韓國簽FTA競爭力太強、臺灣企業要緊張
、臺灣人要團結等等,我都覺得很荒謬。在臺灣關於韓國的報導都不提負面因素,韓國人
達成經濟之後,失去了什麼?沒有人告訴你。像臺灣現在在拼經濟嘛,達成目標以後,會
失去什麼?在韓國很明顯能看到,達成競爭力後,人民並不幸福。韓國人的心態是「人民
是為了國家存在的。」我們非常犧牲自己,被大企業剝削、被國家剝削。像我當兵兩年,
一小時才領臺幣兩塊錢,沒有人覺得不對,這完全是為了國家。臺灣反過來,好像太分裂
了,自己最重要,國家不知道在哪。


  我來臺灣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太愛國了,我希望不要愛國。我覺得臺灣的經驗對
韓國人來說非常重要,特別是反對國族主義、國家主義的現象比照韓國的愛國主義。但是
來臺灣以後就覺得很荒謬,因為你們都舉韓國當例子,我們要愛國,韓國人都用三星,臺
灣怎麼辦啊?兩邊都不滿意自己,這是永遠不會滿意的情況,但你們轉型到像韓國這樣的
模型也不會快樂。



能否簡單介紹韓國現代史讀書會的規劃、為什麼想辦和有期望達成什麼階段性的目標嗎?

  其實辦讀書會是好玩,想透過我的方式跟臺灣同學對話。那這個讀書會是在講韓國現
代史,他們要先瞭解韓國,再回到臺灣社會。我之前在韓國辦過臺灣史讀書會,我知道韓
國人看臺灣歷史、臺灣現況是多麼荒謬。


  讀書會第一階段是了解讀本,我勉強找了幾本書,像這本《韓國學生運動史》比較有
趣,這是臺灣1990年代《時代周刊》做的,當年還有臺韓相互比較的動作。我個人認為韓
國跟臺灣歷史、社會結構非常像,冷戰後的結構、資本主義後的新自由主義浪潮……面臨
的問題其實很相似。只是臺韓斷交後,民間、甚至學術方面的交流都沒了。韓國傾向往中
國跑,臺灣就不見了。


  第二階段會提到白色恐怖、七零年代的勞工等等,重點是最後──現代資本主義威權
體系,像三星幾個大企業的壟斷。臺灣社會對韓國的想像其實很薄弱,藝人是其中之一。
我覺得藝人是威權體系下長出來的東西,五個陌生人怎麼會組成一個團體?某天突然說:
「我們是少女時代。」其實這些團員完全沒分到錢,一個月一個member只有四萬左右的薪
水,相當於普通韓國上班族的薪資。


  這裡又分成兩個部分來談:第一個部分,韓國社會完全軍營化。公司非常剝削這些歌
手,從中獲取巨大的利益後再去培養其他明星團體。韓國團體每年越來越年輕,藝人還沒
上完國民教育就要猛烈的練習,才能成為一個明星。這現象表現出韓國社會的環境。不僅
僅是明星團體,學生也是一樣,從小被教導要往資本的方向走,才能達成一定的社會階級


  第二個部分談到大企業壟斷和資本社會。臺灣目前還沒有大企業,不知道壟斷是什麼
。好像從反旺中後有一些模糊的概念。而像韓國長期被大企業壟斷,比方說我畢業後一定
要在三星、現代等大公司工作,如果在韓國有反旺中活動,我會站出來嗎?絕對不會。反
對一個企業壟斷,就是反對所有大企業的意思。他們手上有黑名單,反對的人絕對進不去
大企業工作。而大企業跟其他企業的薪水差距又極大,一般上班族拿的薪水跟臺灣的22k
差不多,所以大家都拼命往大企業跑。整個社會,特別是學校,很悶,沒有反對的聲音出
來。臺灣目前往韓國這樣的方向發展,有一天,也許換你們沒辦法再站出來。現在的臺灣
,反旺中還可以去蘋果。但是在韓國,我們沒有選擇,真的沒有選擇。



韓國的媒體環境是不是長期處於被企業壟斷的狀態?

  韓國很久以前就有媒體法案,基本上媒體跟政府是獨立的。韓國的政經環境,是政府
、企業和媒體,形成一個三角形的架構。他們互相合作,又交相聯姻,比如說三星的孫子
跟中央日報的女兒結婚,李明博的女兒又跟誰結婚……韓國人的家庭觀念又很龐大,形成
社會裡頭一個固定的階級。


  臺灣是解嚴後黨政軍退出媒體,韓國政府雖然沒有直接控制媒體,但是有限制媒體的
報導範圍。那媒體從日本殖民時期開始就跟執政當局妥協,到現在仍然如此,從沒批判過
李明博,也沒批判過三星。因為你一批判,廣告就不見了。如果在臺灣,鴻海不給你廣告
,還有別家。不過在韓國,三星、現代已經是一個家庭了。沒有三星的廣告等於其他大企
業的廣告也沒了。韓國有中小企業嗎?沒有,什麼都沒有。媒體還敢批判嗎?


  敢批判的一成媒體有是有,但是賺不到錢,越來越薄弱。可以說這個三角形的架構都
壓迫這一成的媒體。像MBC(文化廣播公司)是反政府的,這次因為李明博直接派自己的
人空降董事會,就發動罷工。罷工以後咧?要媒體報導才會有人知道嘛。誰來報?沒有人
報,因為他們是一成的。唯一一成媒體罷工,另外九成沒報還批判他們搞社會混亂。慢慢
這一成也不見了,沒有希望。


  韓國被大企業壟斷有四、五十年了,一個大企業是一個家庭。臺灣中小企業很多嘛,
大部分都是全家人當董事。中小企業還好,不過大企業的話,一家人壟斷真的很恐怖。其
實三星已經超越李明博了,三星可以控制李明博。比如說馬英九有六三三政策,那六三三
要靠誰達成?一定是鴻海幾個大企業。韓國的話有七四七,李明博要達成這個目標的話必
須依賴這幾個大企業,要聽他們的話。沒有他們怎麼達成這目標?


  韓國依賴大企業大概40%,依賴程度太大了,來不及轉型。就像韓國核能占全國總供
電量33%,要談轉型,多麼難!反觀臺灣的核能占供電量的16%還可以想到要節能、要怎
麼處理等等,但是已經達到33%時,誰會提出?比較臺、韓社會,我覺得臺灣如果一直往
韓國這方向跑,很可能以後就來不及轉型了。現階段以韓國人來看稍微有希望。大致上是
這樣子,媒體這部分真的很荒謬,臺灣媒體不錯啦,至少還有蘋果日報。



在臺灣談國族主義,牽涉統獨爭議,有人認為自己是臺灣人、有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尚
未形成高度共識。韓國的情形呢?

  很羨慕,因為我們太明確了,沒辦法挑戰。臺灣有統獨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關於「
到底國家是什麼」的想法,大批不同想法出現,你有你自己臺灣的想法,他也有他自己的
,不過兩個人都一樣是臺灣,也許可以一起存在。我覺得這種懷疑的精神可以讓社會很多
元。


  我無法否認韓國,我還是要認同南韓。在臺灣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懷疑,但韓國不是
這樣。像韓國沒有同志,我自己沒有一個同志朋友,又或許應該有但也不會告訴你。大家
想法一樣,穿得一樣,長得又一樣。像我第一天來臺大上課的時候,我穿西裝,因為在韓
國學生都統一穿西裝。結果轉頭看,後面沒有一個人穿西裝,還有人穿拖鞋,大家都以為
我是老師。


  韓國是高度壓迫的社會,各個社會單位壓迫個人,家庭、學校、老師都壓迫你,你要
演好你的角色。臺灣就無所謂,想穿什麼就穿什麼,我好羨慕。不過臺灣人普遍不知道自
身擁有的社會有什麼好處,還有該怎麼保留?我覺得這部分完全沒談,很可惜。



如果想要深入了解韓國,你推薦哪一本書或一部電影?

  其實我覺得臺灣真的沒有,不管是書或所謂的韓國專家,都不夠深入也不夠批判。所
以大家就來參加我的讀書會吧!

--
 這篇文章讓你覺得:                                         ζ      z
  \ /◣  ⊙-⊙〒 〒︽ ︽+□-□◣  ★ ★◣   Z
     ▼       ▼   
   [中肯]     [溫馨]     [崩潰]     [和諧]    <[頂尖] >  [超能]     [冗長]
                            台大意識報 ★ 議事在台大                 Yψmurrya
   部落格 http://cpaper-blog.blogspot.com   我們的板 consciousnes (ptt2)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220.136.109.76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轉錄者: cp (140.112.4.206), 時間: 09/27/2013 14:40:57
cplv: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09/27 16:09
inestseng: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09/27 19:05
liazrd: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09/28 18:13
trooper:轉錄至看板 trooper                                      09/30 09:02
trooper:這篇值得一讀。                                       推1F 09/30 09:03

--
※ 看板: FW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386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